这才是国潮顶流!一起打开博物馆“新玩法”

体验“剧本杀”、奇妙夜,寻找“显眼包”,“顶流”文创带回家……如今,逛博物馆正成为一种新风尚,博物馆的打开方式也越来越“潮”。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各大博物馆拿出“十八般武艺”吸引游客打卡,年轻人不断挖掘“新玩法”,给出爱上博物馆的“一万种理由”。这样的双向奔赴,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传统文化焕发全新光彩,文旅消费不断升级。

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打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盘一盘那些好玩又新潮的逛馆新思路!

寻找博物馆“显眼包”

“这些喜感的‘表情包’,简直是在演我本人!”网友花花将在国家博物馆拍到的文物搭配有趣的文字,做成“表情包”,上传至社交平台,引发众多网友晒图。

把文物“穿戴上身”与历史“赛博互动”

近日,在希腊举行的“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欣赏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在线上打开敦煌“数字藏经洞”,可以毫米级高精度地观察敦煌藏经洞文物。在洛阳龙门石窟沉浸式体验馆,鱼跃龙门、飞天牡丹等龙门文化符号通过全息投影呈现于人们面前……

文博领域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使文物在当代焕发活力、彰显价值。AR、VR、A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永不闭幕”,也让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瑰宝更好地拥抱公众和未来。

争演历史“局中人”体验文化更多面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甲骨文展览中寻找线索、到湖南省博物馆破解“马王堆符文之谜”……“五一”假期,不少人在博物馆进入“剧本杀”的世界,跟着NPC了解历史知识,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剧本杀”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戏,更是一次深度的历史体验。参与者在亲自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带入了情感,将历史学习与轻松体验相融合。文博“剧本杀”的“出圈”,也推动文旅融合、文旅消费又上新台阶。

文创成“爆款”文物也好玩

三星堆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毛绒马踏飞燕、越王勾践剑U盘……文化游持续升温,文创产品不断上新,成为市场新宠。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文创消费同比增长90.24%,其中国图、三星堆周边成交总额同比增长55.39%、52.96%,再创新高;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脊兽星空笔记本、赚钱龙挂件等文创产品订单也同比增长52.78%。

自带国潮属性的博物馆文创,将文化元素、文物形象巧妙融入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各类产品,依靠文化“入圈”带动文物“出圈”,成为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新窗口,同时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双赢。

博物馆奇妙夜聆听文物物语

中国文字博物馆自3月29日起开启夜游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7日,吸引了大批民众了解汉字演变过程,感受甲骨文的文化内涵。国家自然博物馆自2006年首次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以来,已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苏州湾博物馆“博物馆之夜”、青岛啤酒博物馆金色奇妙夜,让更多人沉浸式感受城市之美、历史之韵。

夜游、夜宿博物馆热度不减,除了让更多人实现“错峰逛馆”,也让博物馆内的珍贵文物在夜晚“亮起来”“活起来”,满足游客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

博物馆里看戏沉浸式穿越历史

近年来,博物馆里的歌舞演出、古乐演奏、话剧、导览剧……精彩纷呈,让观众直呼过瘾。

沉浸式剧目把观众和历史连接在一起,让历史变得鲜活生动,仿佛历史人物就在身边。刚刚打卡过宣南博物馆沉浸式话剧《宣南往士》的林先生说:“这样的沉浸式导览剧太赞了,演员们将讲解内容融入剧本,娓娓道来,观众可以和演员零距离接触,甚至参与群演,特别有趣。”

小众博物馆发现不为人知的宝藏

藏在明代古建智化寺内的北京文博交流馆、坐落在万寿寺内的北京艺术博物馆……春末夏初,北京的胡同街巷里,一座座小众博物馆悄然走红,掀起京城“微旅游”新风尚。

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声音艺术博物馆、重庆大圆祥博物馆……还有不少博物馆,或“藏着”让人惊艳的文物、艺术品,或以独具特色的方式进行展陈。

看展式社交让有趣的灵魂相遇

如今,文博空间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高地,在展馆里相互拍照,或是在游戏中结识新伙伴,都是颇为有趣的社交方式。当文化艺术打破固有圈层,不再高冷,就获得了更广阔的受众群体,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随之形成。一起去看展,让志同者道合,和有趣的灵魂相遇!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的公示》。中国华侨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等123家博物馆拟公示定级为一级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你还有哪些没打卡过的呢?走进博物馆,去发现不一样的乐趣,感受中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吧!

THE END
1.光明视评文物发霉了,别让责任也“长毛”本来应该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但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怎么就能发霉了呢? 最近,有博主喊话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快救救你家藏品呀!”。从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博物馆展柜中的四件象牙文物,居然三件都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白绒绒的霉斑布满了全身,连文物的质地都分辨不出来了。听到喊话,博物馆表示已派工作https://guancha.gmw.cn/2024-12/10/content_37730455.htm
2.重焕新生的青铜鑑:不再“隐身”的文物修复背后古代艺术澎湃新闻文物修复师们是如何保护修复文物的?随着数年前《我在故宫修复文物》等纪录片的爆火,原本“隐身”在幕后的文物修复工作越来越多地被置于台前,展示给公众。刚刚宣告全面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就在馆内全新打造了一个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1411
3.那些像假文物的文物,真的不是穿越者带过去了?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 河南卫视 关注 接下来播放 那些像假文物的文物,真的不是穿越者带过去了? 1223阅读3分钟前 三只东方白鹤水中嬉戏 “对影成三人”具象化了 1782阅读29分钟前 高原女特警演示匕首操,巾帼不让须眉 又美又飒 2002阅读49分钟前 有你https://www.hntv.tv/rhh-8060596226/article/1/1866522296152506370
4.文物保护要力戒六种倾向时事评论媒体关注最近,有博主发现某地博物馆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发霉、馆藏多件文物展标文字出现错误,博物馆变身“毁物馆”,爆料后该博物馆迅速改进工作,但此事背后暴露出的文物保护问题值得反思。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一股运动式保护的浪潮,大家都在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但“保护”是否就意味着https://www.zgcsswdx.cn/info/12429.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http://www.ynjc.gov.cn/jcqzfxxgk/zxgkxx4356/20210903/1282598.html
6.史无前例的2000件文物被盗?大英博物馆迷雾重重单以对待中国文物而论,大英博物馆不是没有犯过不可饶恕的错误。比如唐摹本《女史箴图》,不仅被英国人所掠夺,更被英国人所破坏。1914年到1915年间,这幅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画竟然被分割成两长段和一小段保存,第一段包含9幅场景的原作,第二段包括了其他所有的后来添加部分,第三段是清宫画家邹一桂接续的画作。并且http://www.xinminweekly.com.cn/lunbo/2023/09/06/19491.html
7.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可惜经常被人错过其他文物精品 除了“多而全”的瓷器、玉器和书画,天津博物馆的玺印、邮票、文房用品同样品系完整,纵贯古今;近代文物和文献极其丰富,极具史料价值;青铜器虽然数量上无法与某些大省相比,但件件是精品,不乏国之重器。 “王戎兵器”铜玺,被一些学者认定为传世品中唯一的春秋铜玺,也是现存最早的官印,周叔弢捐赠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89410.html
8.颜盛繁:赋予人生进阶的意义基于颜盛繁深得公司上下拥戴的群众基础,董事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他借用总部大楼来办博物馆的提议,尽管这个提议会让公司每年减少几百万租金收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位后对两千多件文物逐个进行拍摄登记,高效完成了对藏品的造册。对于馆内装修设计,颜盛繁更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力求完美。他选用了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掌控http://bendi.news.163.com/hunan/22/0227/08/H16TQTGK04369EPL.html
9.书画造假花样百出,大师们也难以幸免!1999年12月10日到2000年1月2日,一场名为《金刚神韵—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署名傅抱石的作品达44幅。不久,傅抱石家属和专家指出,该特展全是伪作。随后调查发现源头来自与大陆的制假贩假者。 《二湘图》 书画鉴定专家萧平透露,目前境外有一个“傅抱石作品作伪集团”,该集团老板已拥有https://jnews.xhby.net/waparticles/29/780665/1
10.连周杰伦都被套牢的投资,文物会是唯一的例外吗?不过,数字藏品在文博领域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各大博物馆纷纷将镇馆之宝做成数字藏品,一些平台还将数字化的文物联合起来做成虚拟展览,让人体验一把“文物元宇宙”。 一边是一本万利又一败涂地的市场,一边是岁月静好的知识与信息分享——一样的数字藏品,为何做成了冰火两重天? 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566375
11.邱季端律师:捐赠中难免有“不靠谱”的文物,可退可换值得一提的是,浙师大捐赠风波核心人物的李淑弟,同时又是邱季端所开设的“邱季端博物馆”的高级顾问,钱卫清本人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2015年7月,浙师大展出大批文物,被批“假到离谱” 刘昕鹏 递交公开信的北师大博士 否认受到校方施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专访了此前递交公开信恳请校方调查捐赠事件的北师大博士刘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Gr21YzVg12e
12.买卖文物是否构成倒卖文物罪?作为文物交易的一种形式,古玩地摊是收藏者“捡漏”、“淘宝”的宝地,如曾经的北京潘家园、上海福佑路、西安大唐西市等古玩市场就有着数以千计的古玩地摊,其中虽然仿古品居多,但也有各种古玩旧物、古董文物,吸引着各路寻宝者。近些年网络交易的便捷和繁荣也给古玩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而这些古玩地摊、网络平台上充斥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552.html
13.游客在美国博物馆参观时撞倒青铜器,我国流失海外著名文物被损!被损坏的青铜器已被移走,以进一步的评估和维护 据外媒5月8日报道,一名游客上个月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参观一个中国古代青铜礼器展览时绊倒,并损坏了其中一件青铜器——商晚期的青铜鸮尊。据了解,鸮,即猫头鹰,是商代人崇拜的图腾之一。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