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博物馆为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ArtMuseum

关键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思考;

引言

国际上将博物馆环境监测和控制、为文物创造的各种保存设备和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以及其他不涉及文物本体的保护工作统称为预防性文物保护(preventiveconservation)。旨在采取不干涉文物本体、不改变文物现状的措施,创造适宜的博物馆保存和展出环境,以延长文物寿命。这就要求通过积极干预的方式,将博物馆内所有不利于文物保藏和展出的影响因素降到最小[1]。近年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极为重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不断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各地也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深圳博物馆也是国内较早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单位,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下,结合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现状,提出了建立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平台、改造文物库房和展厅大环境、调控文物保存微环境和建立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管理机制等整体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现已在新馆(历史民俗馆)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使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1项目背景

1.1博物馆基本情况

深圳博物馆成立已有30多年,现运行的有老馆(古代艺术馆)、新馆(历史民俗馆)(图1)和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处场馆。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是深圳唯一市级公立博物馆,也是目前华南地区收藏文物数量最多,展览面积、观众量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45件,二级文物252件,三级文物5151件,另有许多珍贵文物尚未定级。文物藏品特色鲜明,自成体系,既有古代书画、陶瓷、青铜器等古代艺术类收藏,又有反映深圳地方历史的古代、近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文物收藏,也有反映深圳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收藏,以及各种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和海洋生物等自然类收藏。深圳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开馆,是大型综合性整体建筑——深圳市民中心的组成部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万多平方米,库房面积1400多平方米。

图1深圳博物馆新馆(历史民俗馆)外景

1.2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前文物保存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2.1相对湿度偏高

图22013年全年相对湿度变化情况

1.2.2监测手段单一

新馆开馆之际购买了多台可同时测量和记录环境温湿度的电子数显自动记录温湿度计。但其不足之处是,导出数据滞后,同时也缺乏其他环境指标监测记录设备,致使环境监测数据不及时、不完整,不能为调控环境提供准确的信息。

1.2.3调控措施不到位

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前,展厅和库房温湿度调控主要依赖中央空调系统,同时配备了多台小型抽湿机和一定数量的干燥剂作为辅助手段。但仍存在空调设备老化、抽湿机除湿不稳定、不均匀、功率有限,以及展柜密封性能下降等问题。因而,急需对中央空调系统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对展柜等微环境的调控。

图32013年全年温度变化情况

1.2.4展柜存在密封性能不好、玻璃不达标、照明不符合规范等问题

展柜是文物在展厅中所处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微环境,其性能的优良与否决定文物所处环境质量的优劣,从而影响到所展出文物的安全。具体情况是:其一,新馆常设展厅的展柜开馆之际分别由不同的展陈公司设计制作,近代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和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展厅的展柜玻璃全部为钢化玻璃;其二,部分展柜的玻璃直接用螺丝固定在金属框架上,或者制作成较大的玻璃罩直接罩于金属底座上,致使开启极为不便,不利于展柜内文物的维护;其三,展柜密封胶条老化,密封性能下降;其四,展柜内未安装恒湿机等微环境调控设备,大部分展柜甚至未预留安装恒湿机的空间,无法实施微环境调控;其五,展柜照明存在使用日光灯管、射灯亮度衰减和光照不均匀等问题。

1.2.5囊匣等储藏设备不足或不达标

囊匣可为文物创造一个最直接的安全存放小环境,对于减少微环境温湿度波动、隔绝光照和有害气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制作囊匣宜选择安全、不释放有害物质的材料。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存放于库房中的文物大部分直接放置于储藏柜或储藏架上。或者采用一些不符合文物保护标准和要求的材料进行包装,不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因此,为馆藏文物,尤其是珍贵文物配置无酸材料制作的囊匣显得很有必要[2]。

2项目实施内容及效果评价

为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提高本馆文物收藏和展示环境实时监测、质量评估、有效调控和预防管理水平,深圳博物馆于2015年编制了《深圳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就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监测、调控和柜架囊匣配置等方面的提升工作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经申报通过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评审,被批准列入2016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国家文物局共批复财政资金700万元,第一批拨付560万元,第二批拨付140万元。

该项目本着切实解决文物保存和保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满足基本需求的目的,在经费总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从建立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平台、改造库房和展厅大环境、调控展柜微环境、配置专用文物囊匣、更换常设展厅不合格独立精品展柜、建立文物保护环境监控管理机制等几方面着手,构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

2.1建立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平台

2.2文物库房和专题展厅空调提升改造

本项目针对新馆文物库房和展厅空调机柜存在部分零配件老化和损坏等情况,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更换了部分已老化设备,并将中央空调变频柜接入恒温恒湿控制器,这样既可根据环境的湿度、温度变化改变风速,从而最大化地节能,同时也可更好地稳定温湿度,提升文物展览和保存环境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图9为同一间库房改造前后两年相同日期的湿度对比,改造前湿度波动在50%~62%,改造后在53%~56%,除湿能力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

表1配置的各种环境指标监测终端

图4各种监测终端和基站

图5配置的多种离线检测设备

图6第二专题展厅环境监控设备分布图

图7实时监测页面图

图8数据查询页面

图9文物库房空调改造前后相对湿度情况对比

2.3专题展厅灯光改造

博物馆照明设计需考虑文物研究、展示和保护等多方面的需求,以使光照对文物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此前,多个展厅和展柜普遍存在使用日光灯管、照明方式单一、不能突出重点展品、展墙照明有眩光和光斑比较散乱等问题。本项目对第一专题展厅的灯光实施了改造,展柜内、外增设了LED射灯轨道,并加装了LED射灯,与原日光灯独立控制,可根据展品单独调整亮度和角度。后期经费充裕时,拟将所有的日光灯更换成高效、节能、显色指数较高的LED灯具,同时增加导光板、洗墙灯等,以适应不同展陈的需要。灯光改造前后对比见图10所示。

图10第一专题展厅灯光改造前后

2.4展柜密封性能改造和微环境调控

展柜良好的密封性是实现其微环境调控的前提和基础,该项目首先通过使用铝塑膜、更换密封条等措施对两个专题展厅展柜的密封性能进行了提升,使其达到0.5~1d-1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加装了自动稳定湿度的电子恒湿机和方便维护的智能水箱(图11),进一步稳定展柜的微环境,并将恒湿机接入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其中,智能水箱内置大、小水箱各一个,大水箱可从小水箱中抽水或者将水抽到小水箱,小水箱与本组恒湿机各排水口相连,其液位与恒湿机液位相平。恒湿机除湿时,智能水箱若监测到小水箱液位大于上限,则自动从小水箱抽水到大水箱;恒湿机加湿时,智能水箱自动抽水到小水箱,自动给恒湿机补水,并支持无线控制和管理,维护人员在远程即可观察到每一台恒湿机和智能水箱设备的状态。每台智能水箱可控制1~6台小型恒湿机,且只需对智能水箱进行维护即可,大大简化了操作和维护成本(图12)。

图11专题展厅通柜下安装的恒湿机及水箱

图12智能水箱工作示意图

2.5更换独立精品展柜

本项目将新馆常设展厅原钢化玻璃精品独立展柜全部进行了更换。新展柜选用符合博物馆展柜安全需求的双层夹胶玻璃,密封性能达到微环境调控的需求,且在展柜下方预留出安装电子恒湿机的空间,为主动调控展柜微环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新展柜的设计更为合理,尤其是开启方式,根据不同展陈需求,设计了顶升式、上翻式等不同开启方式。展柜更换前后照片见图13。

2.6配置多种专用文物囊匣

本项目为不同种类的珍贵文物分别设计定制了专用的囊匣,一类以奥松板为主体、内衬由仿丝棉等环保材料制作,一类以无酸瓦楞纸板为主体、内衬由泡棉等无酸材料制作,以保证文物收藏过程中环境的适宜、稳定和洁净。配置的囊匣见图14所示。

图13近代深圳展厅展柜更换前后

图14为珍贵文物配置的囊匣

2.7建立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管理机制

为确保已建立的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平台及环境调控设备正常运行,切实做好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深圳博物馆建立了由文物保护部、文物保管部、展览部、行政财务部、物业管理处等多部门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管理机制。文物保护部总体负责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进行、环境监测系统及展柜内电子恒湿机的运行与维护、承担数据分析和汇总、及时处理和解决文物保存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承担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研,深入研究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等工作;展览部负责全部展厅展柜的密封与维护、监督各专题展厅及展柜环境的调控;文物保管部门监督各自常设展厅和库房环境的调控、观察各自常设展厅和库房文物的变化;行政财务部监督展厅及库房空调系统的运行;物业管理处负责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

3总结与思考

深圳博物馆通过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在经费总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新馆组建了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并结合便携式监测仪对多种环境指标进行比较全面的监测。通过改造库房、展厅空调系统,改造展柜气密性、加装柜内电子恒湿机等措施,实现了对库房和展厅大环境及展柜微环境的调控,并新增了部分展览照明灯具,更换了一批不合格的展柜,配置了多种文物专用囊匣,以及建立了环境监控管理机制。初步构建起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使博物馆预防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环境因素对文物安全保存的影响。通过实施本项目也带来一些思考。

2)博物馆环境监测只是手段,调控才是目的。由于影响本馆文物保存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湿度,考虑到如果仅依靠空调系统除湿,其均匀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仅仅依靠微环境调节技术,在面对湿度饱和时的处理能力也不足。所以本次实施从柜外环境和柜内环境两个层面入手,同时进行湿度控制。柜外环境控制主要是维护升级中央空调系统,使得室内湿度总体上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柜内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展柜进行气密性改造,同时配备电子恒湿机,保证温湿度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稳定和降低微环境湿度。效果是室外湿度80%、90%的时候,展厅湿度能控制在60%、70%,展柜内湿度可稳定在50%、60%。

3)博物馆光环境是衡量其硬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需兼顾文物保护、展陈效果及观众参观的舒适度等多重需求。相较于一般建筑,博物馆室内光环境设计应符合《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遵循保护、还原、舒适、节能等原则,光源应具备不含紫外及红外、良好的显色性、适宜的色温、避免对所展示的文物产生损伤和次生灾害、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性。目前,LED灯具在以上几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已在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得到应用,且其照明品质与色彩还原能力在不断提升,是博物馆照明的理想选择。随着照明产品整体成本和初始投入大幅下降,在博物馆应用中可大量替代传统照明产品。另外,博物馆还应拥有良好的照明设计,增强陈列的艺术氛围与美感,充分发挥光独有的艺术魅力;照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应先进科学。可以认为,博物馆高品质照明理念将会在博物馆照明工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影响博物馆照明长期发展的方向[3]。

4)位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博物馆,应配套建设馆藏文物防震设施。地震是博物馆文物主要危害之一,位于强震带上的博物馆,其馆藏文物也存在突发地震下大规模损毁的风险。国际国内已开展了大量博物馆文物防震研究和实践[4]。我国于2015年正式发布《馆藏文物防震规范》,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及以上地区的博物馆,应进行馆藏文物防震设计,并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5],并已形成了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博物馆防震系列产品[6]。目前已在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馆、雅安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得到示范应用。

5)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一项既要考虑资金筹措,又要管控风险和确保文物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未来在博物馆建设、管理及预防性保护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不断加强文保设备和装备研发,持续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应贯彻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减能耗,降成本,提出环境和经济成本最低的最优化解决方案,走“绿色博物馆”发展之路。

作者|卢燕玲(深圳博物馆研究馆员)

基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支持项目资助(5-10-16-4403-001)

原文发表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0年02期

编辑|郑丽君

参考文献

[1]张晋平.博物馆环境监测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ZHANGJinping.Museum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controltechniques[M].Beijing: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Press,2013.

[2]李文怡,杨洁,韩建武,等.文物无酸纸质囊盒制作[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26(2):104-108.LIWenyi,YANGJie,HANJianwu,etal.Themanufactureofacid-freepaperboxesforstorageofculturalrelics[J].SciencesofConservationandArchaeology,2014,26(2):104-108.

[3]艾晶.探讨我国博物馆照明设计的发展与方向[J].照明工程学报,2017,28(4):1-5.AIJing.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andtrendofChinesemuseumlightingdesign[J].ChinaIlluminatingEngineeringJournal,2017,28(4):1-5.

[4]葛家琪,吴来明,马伯涛.博物馆文物防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N].中国文物报,2016-12-09(10).GEJiaqi,WULaiming,MABotao.Innovationandapplicationofkeytechnologyformuseumheritageinseismicprotection[N].ChinaHeritageNews,2016-12-09(10).

[5]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防震规范:WW/T0069—2015[S].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NationalCulturalHeritageAdministration.Specificationforseismicprotectionofmuseumcollection:WW/T0069—2015[S].Beijing:CultureRelicsPress,2016.

[6]连晓芳.成都博物馆:全系统防震撑起文物保护伞[N].中国文化报,2017-05-30(6).LIANXiaofang.ChengduMuseum:System-wideearthquakeprotectiontosupportculturalrelics[N].ChineseCulturalDaily,2017-05-30(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一、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THE END
1.光明视评文物发霉了,别让责任也“长毛”本来应该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但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怎么就能发霉了呢? 最近,有博主喊话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快救救你家藏品呀!”。从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博物馆展柜中的四件象牙文物,居然三件都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白绒绒的霉斑布满了全身,连文物的质地都分辨不出来了。听到喊话,博物馆表示已派工作https://guancha.gmw.cn/2024-12/10/content_37730455.htm
2.重焕新生的青铜鑑:不再“隐身”的文物修复背后古代艺术澎湃新闻文物修复师们是如何保护修复文物的?随着数年前《我在故宫修复文物》等纪录片的爆火,原本“隐身”在幕后的文物修复工作越来越多地被置于台前,展示给公众。刚刚宣告全面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就在馆内全新打造了一个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1411
3.那些像假文物的文物,真的不是穿越者带过去了?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 河南卫视 关注 接下来播放 那些像假文物的文物,真的不是穿越者带过去了? 1223阅读3分钟前 三只东方白鹤水中嬉戏 “对影成三人”具象化了 1782阅读29分钟前 高原女特警演示匕首操,巾帼不让须眉 又美又飒 2002阅读49分钟前 有你https://www.hntv.tv/rhh-8060596226/article/1/1866522296152506370
4.文物保护要力戒六种倾向时事评论媒体关注最近,有博主发现某地博物馆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发霉、馆藏多件文物展标文字出现错误,博物馆变身“毁物馆”,爆料后该博物馆迅速改进工作,但此事背后暴露出的文物保护问题值得反思。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掀起了一股运动式保护的浪潮,大家都在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但“保护”是否就意味着https://www.zgcsswdx.cn/info/12429.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http://www.ynjc.gov.cn/jcqzfxxgk/zxgkxx4356/20210903/1282598.html
6.史无前例的2000件文物被盗?大英博物馆迷雾重重单以对待中国文物而论,大英博物馆不是没有犯过不可饶恕的错误。比如唐摹本《女史箴图》,不仅被英国人所掠夺,更被英国人所破坏。1914年到1915年间,这幅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画竟然被分割成两长段和一小段保存,第一段包含9幅场景的原作,第二段包括了其他所有的后来添加部分,第三段是清宫画家邹一桂接续的画作。并且http://www.xinminweekly.com.cn/lunbo/2023/09/06/19491.html
7.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可惜经常被人错过其他文物精品 除了“多而全”的瓷器、玉器和书画,天津博物馆的玺印、邮票、文房用品同样品系完整,纵贯古今;近代文物和文献极其丰富,极具史料价值;青铜器虽然数量上无法与某些大省相比,但件件是精品,不乏国之重器。 “王戎兵器”铜玺,被一些学者认定为传世品中唯一的春秋铜玺,也是现存最早的官印,周叔弢捐赠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89410.html
8.颜盛繁:赋予人生进阶的意义基于颜盛繁深得公司上下拥戴的群众基础,董事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他借用总部大楼来办博物馆的提议,尽管这个提议会让公司每年减少几百万租金收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位后对两千多件文物逐个进行拍摄登记,高效完成了对藏品的造册。对于馆内装修设计,颜盛繁更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力求完美。他选用了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掌控http://bendi.news.163.com/hunan/22/0227/08/H16TQTGK04369EPL.html
9.书画造假花样百出,大师们也难以幸免!1999年12月10日到2000年1月2日,一场名为《金刚神韵—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署名傅抱石的作品达44幅。不久,傅抱石家属和专家指出,该特展全是伪作。随后调查发现源头来自与大陆的制假贩假者。 《二湘图》 书画鉴定专家萧平透露,目前境外有一个“傅抱石作品作伪集团”,该集团老板已拥有https://jnews.xhby.net/waparticles/29/780665/1
10.连周杰伦都被套牢的投资,文物会是唯一的例外吗?不过,数字藏品在文博领域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各大博物馆纷纷将镇馆之宝做成数字藏品,一些平台还将数字化的文物联合起来做成虚拟展览,让人体验一把“文物元宇宙”。 一边是一本万利又一败涂地的市场,一边是岁月静好的知识与信息分享——一样的数字藏品,为何做成了冰火两重天? 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566375
11.邱季端律师:捐赠中难免有“不靠谱”的文物,可退可换值得一提的是,浙师大捐赠风波核心人物的李淑弟,同时又是邱季端所开设的“邱季端博物馆”的高级顾问,钱卫清本人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2015年7月,浙师大展出大批文物,被批“假到离谱” 刘昕鹏 递交公开信的北师大博士 否认受到校方施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专访了此前递交公开信恳请校方调查捐赠事件的北师大博士刘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Gr21YzVg12e
12.买卖文物是否构成倒卖文物罪?作为文物交易的一种形式,古玩地摊是收藏者“捡漏”、“淘宝”的宝地,如曾经的北京潘家园、上海福佑路、西安大唐西市等古玩市场就有着数以千计的古玩地摊,其中虽然仿古品居多,但也有各种古玩旧物、古董文物,吸引着各路寻宝者。近些年网络交易的便捷和繁荣也给古玩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而这些古玩地摊、网络平台上充斥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552.html
13.游客在美国博物馆参观时撞倒青铜器,我国流失海外著名文物被损!被损坏的青铜器已被移走,以进一步的评估和维护 据外媒5月8日报道,一名游客上个月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参观一个中国古代青铜礼器展览时绊倒,并损坏了其中一件青铜器——商晚期的青铜鸮尊。据了解,鸮,即猫头鹰,是商代人崇拜的图腾之一。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