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开10大考古遗址博物馆!!!陶寺文化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于考古遗址而建,是专门展示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专题博物馆。它们利用原址展示和现代科技,让访客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加深对古代文明的了解。

近日,陶寺遗址博物馆隆重开幕,为中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家族再添新成员。今天,文博圈小编带你一起探索今年新开放的10家考古遗址博物馆。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

陶寺遗址博物馆于2024年11月12日向公众开放。博物馆依托陶寺文化而建,是一座专题性的遗址博物馆。国宝文物彩绘蟠龙纹陶盘、多璜联璧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悉数亮相,此次开馆首次公开展示的圭尺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

陶寺遗址,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陶寺遗址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蕴含着“文化自信”的中国密码,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程的重要支点。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完整全面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陶寺遗址博物馆外景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开放,让陶寺遗址拥有了高质量展示中心,博物馆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多璜联璧、彩绘蟠龙纹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骨质口簧等集中亮相,结合光影、数字化等技术,全景式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手工业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博物馆以“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中”字象征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集考古发掘、文物展陈、研究教育功能为一体是山西宣传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展陈设计聚焦“自然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深入阐释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和恢宏图景。

一重要遗址博物馆开馆!

江西省瑞昌市铜岭遗址公园内

2024年10月10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铜矿开采历史的专题博物馆,也是集考古、观光、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展陈分为《探源》、《匠心》、《薪火》三个部分。《探源》部分总体介绍铜岭铜矿遗址在中国青铜文明、工业文明、长江文化、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匠心》部分全面展示铜岭铜矿遗址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先进技术;《薪火》部分介绍铜岭铜矿遗址的保护利用和规划发展。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

2024年9月24日,经过一年多的闭馆升级后,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仰韶文化博物馆重新开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是由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多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始建于2009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关肇邺担纲设计,这座被誉为“从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博物馆,于2011年11月7日起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2023年以来,该馆启动了全面改造提升。在总体布局上,打开围墙束缚,让博物馆与遗址公园浑然一体,与仰韶山水和谐交融;在展陈内容上,除了新增临时布展、文创展览等功能外,着重增加仰韶村聚落形态和中国考古学史研究成果,全面凸显仰韶文化博物馆的独特性、唯一性、重要性。在展示方式上,增加球幕影院、空气成像、裸眼3D、游客互动等数字化设施,打造沉浸式的游览体验。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富山街道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位于辽宁朝阳,是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现代展示技术手段,集中展示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

2024年8月3日,经过近半年的修缮,重新对外开放。近3500平方米的博物馆依次展陈“序厅”“红山古国”“文明发端”“人文始祖”等7个主题单元,展出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

博物馆介绍了红山文化的起源、分布状况、类型特点、发展进程,以及牛河梁遗址“庙、坛、冢”等主要遗迹和玉礼器的价值与意义。生动地再现了红山先民时期的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方式、丧葬习俗、宗教祭祀活动等诸多方面,是了解红山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序厅增设的360度沉浸式多媒体演示厅。新华社记者李明辉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友谊路的街道地面之下7-9米

2024年7月15日,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疆库车市的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新疆首座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

新疆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友谊路的街道地面之下7-9米深的位置,博物馆总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地上一层、地下通道以及地下墓葬发掘展示区。它是为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群而建的原址博物馆,这片墓群于2007年修建友谊路地下街时被发现,并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座隐匿于地下七八米深处的博物馆内,15座砖室墓保存完好,墓门、甬道、墓室、耳室等结构清晰可见。墓门上方的照墙和门楣上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中国传统神兽纹样,展现了精湛的工艺。

部分墓主口中含币或手持钱币,这一习俗在古代中原地区的墓葬中颇为常见。随葬的陶器、骨器、钱币等物品,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紧密联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的砖室墓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车友谊路墓群原址。这一墓群是新疆地区首次发现与中原、河西地区形制完全一致的汉式砖室墓,力证了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实证。因其突出的证史、补史作用,被评选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苏家垄遗址

2024年6月5日,苏家垄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内一系列2000多年前的周朝耀世珍稀文物惊艳亮相。

苏家垄遗址,作为一处涵盖墓地、建筑基址和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其考古发掘揭示了一批曾国高等级墓葬,并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2013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它又被选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正是基于这一遗址的丰富历史价值,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得以建立。

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内分三个展厅,重点展示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鼎与壶、“曾伯桼”壶与鼎、“夫人芈克”簋与鼎等大量珍贵铭文文物。

苏家垄遗址出土曾伯桼壶

曾伯桼墓出土青铜器物

馆内还展示了成语“珠联璧合”中的“夜光璧”“明月珠”,这些文物首次以修复面貌呈现给公众。

苏家垄遗址是“金道锡行”的重要节点,这一术语指的是中国早期的金属之路,与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齐名。“金道锡行”意味着当时存在一条铜锡之路,这对于探讨春秋时期诸侯国青铜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汉淮与中原地区之间金属资源的流通以及周王朝管理与经营南方具有关键意义。

苏家垄遗址博物馆展厅

苏家垄遗址博物馆不仅为研究曾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青铜文化的平台。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原

全新改造提升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于2024年5月16日开放。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以秦咸阳宫遗址的展示为核心,辅以秦文化的展示,是一座专注于遗址的博物馆。为了满足现代博物馆展览的需求,并更全面地呈现秦咸阳城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博物馆的改造工程秉承“小而精”的设计理念,将展厅面积从200余平方米扩建至400平方米,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探索秦代遗迹的平台。

秦咸阳城遗址坐落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处于“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的核心区域,乃战国时期秦国及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秦帝国的都城遗址。遗址内包含宫殿、府库、大型道路、手工业作坊、水渠等40余处大型建筑遗址和遗迹,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21年荣登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榜单。

此次推出“大秦中枢·六合一统”主题展览。展览分为“渭水贯都”“宫阙嵯峨”“帝国肇基”“保护传承”四个主题单元,共展出文物74件/组,涉及秦咸阳城地理、建筑、历史崛起和考古成果展示等方面。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济阳街道三官庙村西130米纪碱路路北

2024年5月,三官庙汉墓博物馆试开放。三官庙汉墓博物馆的展厅总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整体布局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展示考古发掘成果,包括三官庙汉墓出土的各类文物,如陶器、瓷器、铁器、铜器、骨角牙器、石制品以及铜钱等。第二部分为“大风起兮——回眸四百年大汉王朝”历史展区,讲述汉朝如何实现统一,以及“大一统”观念如何深入人心。第三部分是文物本体展示区,游客可以通过栈道进入墓室,近距离参观和研究墓室结构及汉画像石原石。第四部分为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博物馆的地下层建在出土汉墓的原址之上,精心复原了墓葬群的原始风貌。两座墓穴南北排列,均为砖石结构。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纺织路与纱厂路交叉口

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024年2月26日对公众开放。新馆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宫庙遗址隔河相望,占地262.5亩,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10.6亿元。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它不仅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塑造殷墟甲骨文这个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出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均为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也首次展示于公众眼前。

在展览布局方面,新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展览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对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此次展览中,不少文物是首次亮相。例如,集中展示的商代中期青铜器,成组展示的亚址墓、马危墓等随葬器物,以及集中展示的110余片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甲骨;还有亚长墓出土的全部文物,通过多学科研究和科技考古手段,还原了三千年前商代将军的戎马一生;此外,还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辆马车,展现了当时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景象。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古城遗址南侧奉宣街大夏门内

2024年1月19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是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依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标准精心打造,建筑面积达12535平方米。该博物馆以晋阳城的丰富历史文化为核心,集文物考古、收藏、展示、保护、研究、教育和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是一个多功能的专题类博物馆。

二号建筑基址出土镌刻“晋阳宫”文字残碑

肇建晋阳:本单元通过展出的文物以及晋阳古城的建造、晋阳之战等历史场景,生动展现了晋阳古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和非凡魅力。

单元亮点文物包括:赵卿墓(注:晋阳城建造者赵简子之墓)出土的珍贵“鸟尊”,以及由青铜壶和青铜鉴巧妙组合而成的古代“冰箱”。

赵卿墓出土鸟尊

名都并州:本单元细致展示了汉代诸侯王墓葬陵园、官吏墓葬以及北固碾平民墓群的考古发掘成果,生动再现了汉代晋阳城繁华的市井生活场景。

亮点文物包括:1961年在东太堡发现的汉武帝时期墓葬——东太堡汉墓中出土的黄肠题凑柏木葬具。

霸府别都:本单元荟萃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高等级墓葬出土的文物,生动展现了山西地区民族融合的丰富面貌。

亮点文物包括:本单元特别展出了一系列北朝政权核心人物的墓志,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当时政治结构的窗口。此外,粟特人虞弘之墓的出土情况也在本单元得到了详细的展示。

粟特人虞弘之墓出土时情况展示

盛唐北都:本单元精心展示了晋阳古城高等级建筑基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让我们得以一窥唐代晋阳城极盛时期的宏伟规模,并揭示这座城市在中华文明史上所扮演的“盛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角色的独特价值。

亮点文物包括:2016年在蒙山佛阁遗址中出土的《重修大佛阁价钱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晚唐时期重建三层大佛阁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名称、数量、各类工匠的数量以及修建佛阁所耗费的总资金等信息。此外,郭行墓出土的文物和壁画同样引人注目。

锦绣太原:展览最后以球幕展示从赵简子兴建晋阳城到当代太原城新貌的蜕变,展现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涅槃。

THE END
1.开眼界了!河南古陶瓷“七宗最”作为“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考古百年中原行”系列公众讲座第三场《泥火匠心:河南古代陶瓷》6月5日下午在郑州图书馆进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不仅为听众讲解了河南古代陶瓷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梳理出了河南古陶瓷的“七宗最”。 一 国保单位中瓷窑遗址最多的省份 https://wwj.henan.gov.cn/2021/06-08/2159987.html
2.密县瓷窑遗址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有代表性的珍品,1982年4月曾参加国家在日本东京举办的《近年发现的窑址出土中国陶瓷展》,从而使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文化瑰宝,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0832.html
3.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遗址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亲自动手制作各种陶瓷器皿,充分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https://www.meipian.cn/c7macex
4.泉州市博物馆展出118件来自泉州多个窑址的陶瓷文物陶瓷是泉州在宋元时期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商品。为庆祝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近日,泉州市博物馆精心挑选了118件泉州宋元时期不同瓷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文物集中展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游客参观,感受世遗之城的魅力。 泉州市博物馆近日集中展出118件来自泉州多个窑址的陶瓷文物,宏观地展示宋元时期泉州发达的窑业及陶瓷外贸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2-08/05/content_7155111.htm
5.耀州窑博物馆天气预报耀州窑博物馆天气预报一周耀州窑博物馆景点介绍 耀州窑博物馆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之南,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遗址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https://m.tianqi.com/yanan/jingdian/23810.html
6.景德镇博物馆范文3篇(全文)景德镇博物馆有很多就建立在瓷窑遗址之上, 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 很容易保存出土的相关文物。但是现在大部分藏品都是陶瓷类文物本身, 陶瓷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展示。而记录文物的文字、影像类资料很有限, 在这方面亟待加强。如陶瓷文化虚拟资源相关的延伸行业, 陶瓷文化虚拟成像和网络传播、陶瓷文化书籍报刊出版、陶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ae2tpd6.html
7.耀州窑博物馆陕西旅游景点陕西旅游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耀州窑遗址古“十里窑场留下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制瓷作坊、窑炉遗址遗迹以及耀瓷文物,成为追索陶瓷文化的艺术殿堂。 耀州窑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集中展出了保存较完好的唐三彩作坊、窑炉遗址和唐、宋制瓷遗迹,在全世界也属罕见;陈列展示了一千多件珍贵耀瓷文物、标本https://www.xjlxw.com/xb/sx/lyjd/3778.html
8.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精粹——中国古代名窑名瓷系列(北)定窑瓷器定窑创造的陶瓷印花新工艺和先进的“覆烧法”,对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期讲座汇集了定窑遗址历次考古发掘资料、墓葬出土资料以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定瓷精粹,系统介绍定窑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今天是“名窑名瓷”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在“引言”中把中国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76178370154875928
9.山东地区瓷窑遗址的时空布局及当代形态山东陶瓷2024年04期在山东地区瓷业发展过程中,黄河、森林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人口、商贸等社会经济因素使得山东瓷窑遗址布局呈现出向泰沂山脉缩进的趋势。山东瓷窑遗址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窑址的保护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好窑址的当代转换,将瓷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机构: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领域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BOWL202404004.html
10.磁州窑遗址1考古发现 2出土文物 3历史渊源 4保护措施 继承传统工艺 建立遗址博物馆 5词条图册 1考古发现编辑 磁州窑遗址磁州窑现存古窑址数十处,在彭城镇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馒头窑”,彭城磁州窑盐店遗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窑址,保存得相当完好,在窑址旁的作坊里可以看到瓷器的制作过程。观台窑址曾进行过大面积发掘,除发现数https://baike.sogou.com/v200320.htm
11.经典陕西景点导游词14篇耀州窑遗址成为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发掘瓷窑遗迹规模、丰富、出土文物多、序列强、保存完好的一处古窑址。这两幅照片展现的就是当年考古发掘时的场景。博物馆也就是以历年的考古调查和科学发掘为主要线索,以实物为依据,来揭示耀州窑独特而丰厚的文化。 各位朋友,在了解了耀州窑和耀州窑博物馆的概况之后,请大家与我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230223090925_2429770.html
12.宋金异彩——鹤壁古瓷窑的辉煌摘要:鹤壁古瓷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始烧于唐,至元而终,前后历时五百余年。在宋金时期,进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品种繁多、生产量大、工艺完备,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 关键词:鹤壁古瓷窑、民窑、宋金时期、古瓷器 http://hbsbwg.com/a/xueshutiandi/wenboyanjiu/2017/07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