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梳理(2140)|探秘大遗址

长沙铜官窑兴起于公元8世纪中后期,至公元10世纪五代时期而衰,距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彩陶源村,是指在唐代潭州(今长沙)石渚湖、铜官一带的瓷器作坊。它是世界釉下彩瓷的发源地,打破了当时只有青瓷和白瓷的格局,被称为“汉文化向外扩张的里程碑”,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鼎盛时期,铜官窑瓷器遍布亚洲各地、远至非洲,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水运,从湘江入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口岸,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石渚》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了当年铜官窑大规模傍山建窑、柴火烧瓷的壮观场面:“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望城区书堂山街道彩陶源村的铜官窑遗址,分布总面积约0.68平方千米,拥有76处烧窑遗址和19处采泥洞及货藏区、墓葬区等已知遗存。公园的主要景点有遗址门楼、谭家坡1号龙窑遗址、觉华塔等。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唐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青釉执壶,直颈盘口,腹部圆润微鼓,肩处有柄、系与流。通体施青釉,釉色略显灰黄,流处为褐色釉。腹部模印贴花椰枣纹,椰枣纹饰自然下垂,线条流畅,细节把握精准。纹饰之上又覆盖了大块褐色釉,从而形成三个椭圆形斑块,突出了纹饰的装饰效果。此器造型规整,图案特殊,也是唐代长沙窑外销西亚各国的品种。

模印贴花是长沙窑的一大特点,常在器物的系或腹部作局部装饰,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方法是通过模具塑造装饰图案,再贴附于半干的坯体上,施釉着色后经高温炉火炼成。唐代长沙窑大量烧造釉下彩绘瓷器。它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技术,开创了后世釉下彩瓷器的先河。

22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西南麓,是新石器时代桂林先民的一处居址和墓地,包括主洞、矮洞和水洞,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遗址发掘出了中国制作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遗址被认为是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中国制陶技术重要的起源地之一、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

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穿孔蚌器

甑皮岩遗址出土的穿孔石器

甑皮岩第一期陶器残片

23

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钓鱼城地处合川钓鱼城半岛钓鱼山上,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风景优美、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巴蜀地区的战略要地。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潼川府路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运用“以攻为守,主动出击”、“耕战结合,坚持抗战”的战略战术,历经大小战斗两百余次,抵御了蒙、元精锐之师,实现了“控制交通大动脉——“嘉陵江”、“屏蔽蒙、元大军出川通道”的战略目标,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的战绩。

在钓鱼城上,现存有总长8公里的城垣、8座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暗道出口、水军码头、兵工作坊、武道衙门、军营、较场、皇宫、天池、泉井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

范家堰遗址房址南宋

范家堰遗址出土铁雷南宋

范家堰遗址出土青白瓷碗南宋

大天池遗址券顶建筑、水池南宋

大草房遗址出土石雕神兽南宋

钓鱼城遗址出土文物

24

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北庭故城位于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城北二十千米处,是唐代设立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两汉时期建有金满城,是当时西域的车师后国王庭所在地。

北庭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有北庭故城遗址和西大寺两部分,总面积1071.5公顷。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

北庭故城内城西门城壕出土莲瓣纹瓦当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内交脚菩萨残像

回鹘长史、公主供养像

25

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齐名。元中都遗址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武宗海山。元末明初明军在元中都设置兴和所。

元中都由内、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组成,即外城、皇城、宫城。内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360米。中城套在内城之外,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元中都的宫室建筑按中轴线布局设计,以一号基址为中心的主体宫殿群位于内城的中北部。作为正殿的一号宫殿基址居于内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地表有琉璃瓦当、滴水和花砖等建筑构件。这里出土的汉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称元代石刻中的精品。

元中都遗址公园包括内容有:皇城木栈道、中心大殿、城墙遗迹、莲花柱础遗迹、西南角楼观景台、小广场遗址等。

龙纹滴水

汉白玉螭首

26

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东汉至宋(1世纪—12世纪)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之一,朝廷先后在此设立贡窑和置官监窑,大量烧制秘色瓷。

上林湖越窑遗址的唐代地层,出土的产品质量较高,少数盏、盘类器物内腹,都刻有四叶对称的荷叶纹;而五代地层,少量器物胎釉质量极佳,胎质极细腻,釉色天青,釉面莹润,属于秘色瓷类型。林湖越窑遗址的发掘为越窑青瓷唐宋时的分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揭示了唐宋时期越窑的窑场布局、制作工艺流程以及窑业生产与管理等重要信息,为研究唐宋时期越窑的制瓷工艺、窑场格局提供了大量详实材料。

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八棱净瓶与装烧匣钵

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枕

秘色瓷八棱净瓶

27

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窑龙泉窑遗址位于龙泉市小梅镇、查田镇及庆元县竹口镇,历时千年,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龙泉境内遗址保护范围511.9公顷,共计青瓷窑址126处。

龙泉窑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

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元浙江省博物馆藏

古人的文房四宝十分讲究,这件元代的舟形砚滴造型奇特,一叶扁舟置于书桌之上。船身中空为容器,船首设有注水口,船篷、艄蓬小巧精致,船身两侧还有篮板,船篷之内还有两人正在畅谈,舱外还有一位艄公,身着蓑衣正抬手取笠状。无论放置桌上,还是用手把玩,都非常有趣。

此砚滴出自以青釉著称的龙泉窑,釉色莹润雅致,且胎质细腻,釉层肥厚。砚滴与水盂、水丞相似,都是书写时为砚台磨墨添水用的。最初多为铜制,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瓷质砚滴越来越多,砚滴设计也越来越注重造型优雅,寓意美好,同时也成为一种清供雅赏,极具艺术价值。

龙泉窑刻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明代龙泉窑烧制的这件玉壶春瓶,自上而下共刻六层纹饰,主体纹饰为瓷瓶腹部的缠枝牡丹纹,牡丹花瓣刻画细腻,牡丹为富贵之花,其雍容姿态更衬瓷瓶的典雅之美。缠枝牡丹纹的上下分别饰以一圈卷草纹和一圈仰莲瓣纹。此外,颈口处饰以蕉叶纹,颈下和圈足各饰一周回纹,上下相呼应。整体造型浑厚凝重,胎质细腻坚硬,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釉面匀净,温润如玉,加之玉壶春瓶秀美的造型,更显优雅端庄。

陶瓷考古学家郑建明:以“产业链”视角,透视龙泉窑千年兴衰|访谈

28

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凤阳明中都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自己家乡悉心营建的明代第一座都城。它的规划遵循《周礼.考工记》王城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为明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营建提供了蓝本和实践经验,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明中都遗址“洪武七年”城砖

29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距三明市区约30公里,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

据测,其中灵峰洞遗址距今18.5万年,是迄今为止省内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目前华东地区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船帆洞内发现的3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为国内首次发现,世界罕见。

灵峰洞遗址

锐棱砸击石核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藏

原材料石英岩,灰白色,风化表面,淡灰黄色。锐棱砸击石片。砸击点清楚,沿砾石边部斜向破裂,石片破裂面较整齐,边缘有崩裂疤,厚15mm。砸击点明显,边部有崩片疤和另外砸击点。锐棱砸击产片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对于了解文化面貌具重要意义。

锐梭砸击石片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藏

该石片的特点是无台面,无半锥体,无同心波,有大的打击点,打击点部位呈线性的崩损,有清楚的放射线,在放射线的远端有一个弧形的凹槽,石片的背面多为砾石面,一般宽大于长。生产出此类石片的锐棱砸击法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石片的砸击技术。

刮削器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藏

刮削器也是最常用的工具,一般用打下的石片经再加工而成,器型较小,在一侧或多侧通常有细小的修理痕迹,主要用于刮动物皮毛、割筋肉等。

30

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命名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3~6米。最初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一度称“黑陶文化”,后考古学界将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罐

龙山文化白陶簋

城子崖发现的黑陶杯

龙山城子崖:开启一个时代的考古发现|访古

31

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吉州窑考古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现存晚唐至宋元时期的窑包共24座。

吉州窑位于吉安县千年古镇永和镇,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群之一。吉州窑制瓷工艺精湛,特色鲜明,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

南宋吉州窑釉上彩绘花卉纹三足香炉吉州窑博物馆藏

圆唇,沿内折,深筒形腹略鼓,平底,三足。胎色偏白黄,施透明釉。器腹绘花卉纹样,沿面及器上下腹衬饰弦纹。

元吉州窑釉下褐彩莲花纹瓶吉州窑博物馆藏

侈口,长颈,垂腹,圈足,底足无釉,露灰白色胎,釉薄匀净。颈部饰弦纹,腹部绘花卉纹样。

32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新郑市市区,黄水河(古溱水)和双洎河(古洧水)交汇形成的夹角地带。故城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16平方公里。城墙依坡傍水,气势宏伟,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城池之一。

古城内一道南北向的隔城墙,把郑韩故城分为两部分。西城区主要为贵族居住区,有宫殿遗址、韩国宗庙遗址等。东城区为居民、军队居住区和手工业区,有郑国的大型社稷遗址和宗庙遗址、郑国贵族墓地遗址及铸铜、铸铁、制玉、制骨等作坊遗址。

郑国车马坑

33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有3500年历史,是商朝南土中心城邑,武汉城市之根。遗址核心区主要景点有宫殿区、东南西北四面城墙、李家嘴墓葬区、北城壕及遗址陈列室。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商代扁足青铜鼎

在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一件能装440毫升的酒器,器身内部为扁圆体空体,可装约440毫升的酒水,整体造型兼顾了觚、爵、角等青铜器的部分特征。

武汉到底有多老,3500岁的盘龙城告诉你〡观展

在国博考古展里发掘神秘的青铜器|观展

34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

城头山古城遗址发现于1979年,占地18.7公顷,被公认为所知中国最早的一座古城,保存好,考古价值高。城头山古城海拔约40米,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0—50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发现有城垣、城门设施、环城壕、护城河、房址、陶窑、祭坛、道路、墓葬以及城垣底层的水稻田等遗址。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炭化的稻粒等。

城头山遗址是已发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遗址内有世界迄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是探索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史前聚落、农业起步和发展等极为难得的聚落遗址。

陶杯

陶碗

陶瓶

彩陶杯

陶壶

陶豆

35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汉长安城是中国西汉帝国的都城,作为西汉时期汉代帝国的权力中枢,未央宫既是西汉帝国政令中心,也是帝国统治者下达“汉通西域”政令的决策地和指挥中心。经过60余年的持续考古勘探和发掘,究明了宫内宫墙、道路系统,发现149处建筑基址和26处窑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遗存。

汉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炉口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熏炉的底座上透雕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从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

西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的02257号骨签“甲八百”

西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的02825号骨签“四年河南工官令谢丞定钟作府距工乐造”

36

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西夏陵是11~13世纪雄峙于亚洲北方农牧交接地带的党项民族政权西夏王朝的陵墓群,由9座帝王陵园、271座陪葬墓、北端建筑遗址、防洪工程遗址组成,占地面积58平方公里。西夏陵作为西夏文明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揭示了西夏王朝君主的世系存在,见证了兼容并蓄、多元融合的西夏文明。

妙音鸟西夏博物馆藏

琉璃鸱吻西夏博物馆藏

贺兰山下西夏陵|访古

37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泥河湾的猛犸象动物群

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的古人类雕像

“三岔口”上的张家口|访古

38

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全城包括赵王城和大北城两个部分,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时期,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都由中牟迁至邯郸,邯郸从此进入都城时期,一直至公元前228年被秦攻克,邯郸为都历时长达159年。赵建都邯郸后,依据邯郸城,南征北战,开拓巩固疆土,开通太行山东麓的南北交通。赵之重心逐渐由黄十高原腹地之国走向平原之国,积极逐鹿中原。

汉陶博山炉

战国兽蹄形足卷云纹陶盖鼎

战国兽蹄形足提梁陶盉

“中国成语之都”邯郸,曾经的战国时期大都市|访古

39

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部,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都城遗址。临漳古称邺,春秋齐桓公时期始筑,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已建成邺城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等。

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东魏北齐邺城地区造像|观展

在磁县发现北朝:访北朝考古博物馆|访古

40

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始建于公元918年,初名皇都,926年扩建,938年改称上京,为辽五京之首,占地5平方公里。

2010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先后对15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并确认遗址皇城东向轴线布局,以及辽上京宫城的准确位置和规模,出土泥塑佛教造像、契丹文碑片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累计整理档案资料2500余组件。2013年,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考古成果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兽面瓦当

人面瓦当

西山坡佛寺遗址出土的泥塑罗汉像

(未完待续)

图片|李畅

排版|小谢

设计|尹莉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开眼界了!河南古陶瓷“七宗最”作为“河南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考古百年中原行”系列公众讲座第三场《泥火匠心:河南古代陶瓷》6月5日下午在郑州图书馆进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不仅为听众讲解了河南古代陶瓷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梳理出了河南古陶瓷的“七宗最”。 一 国保单位中瓷窑遗址最多的省份 https://wwj.henan.gov.cn/2021/06-08/2159987.html
2.密县瓷窑遗址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有代表性的珍品,1982年4月曾参加国家在日本东京举办的《近年发现的窑址出土中国陶瓷展》,从而使密县瓷窑遗址出土的文化瑰宝,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0832.html
3.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遗址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亲自动手制作各种陶瓷器皿,充分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https://www.meipian.cn/c7macex
4.泉州市博物馆展出118件来自泉州多个窑址的陶瓷文物陶瓷是泉州在宋元时期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商品。为庆祝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近日,泉州市博物馆精心挑选了118件泉州宋元时期不同瓷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文物集中展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游客参观,感受世遗之城的魅力。 泉州市博物馆近日集中展出118件来自泉州多个窑址的陶瓷文物,宏观地展示宋元时期泉州发达的窑业及陶瓷外贸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2-08/05/content_7155111.htm
5.耀州窑博物馆天气预报耀州窑博物馆天气预报一周耀州窑博物馆景点介绍 耀州窑博物馆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之南,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遗址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参观者还可以在专业人员https://m.tianqi.com/yanan/jingdian/23810.html
6.景德镇博物馆范文3篇(全文)景德镇博物馆有很多就建立在瓷窑遗址之上, 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 很容易保存出土的相关文物。但是现在大部分藏品都是陶瓷类文物本身, 陶瓷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展示。而记录文物的文字、影像类资料很有限, 在这方面亟待加强。如陶瓷文化虚拟资源相关的延伸行业, 陶瓷文化虚拟成像和网络传播、陶瓷文化书籍报刊出版、陶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ae2tpd6.html
7.耀州窑博物馆陕西旅游景点陕西旅游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耀州窑遗址古“十里窑场留下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制瓷作坊、窑炉遗址遗迹以及耀瓷文物,成为追索陶瓷文化的艺术殿堂。 耀州窑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集中展出了保存较完好的唐三彩作坊、窑炉遗址和唐、宋制瓷遗迹,在全世界也属罕见;陈列展示了一千多件珍贵耀瓷文物、标本https://www.xjlxw.com/xb/sx/lyjd/3778.html
8.河北博物院文博讲坛精粹——中国古代名窑名瓷系列(北)定窑瓷器定窑创造的陶瓷印花新工艺和先进的“覆烧法”,对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期讲座汇集了定窑遗址历次考古发掘资料、墓葬出土资料以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定瓷精粹,系统介绍定窑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今天是“名窑名瓷”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在“引言”中把中国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76178370154875928
9.山东地区瓷窑遗址的时空布局及当代形态山东陶瓷2024年04期在山东地区瓷业发展过程中,黄河、森林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人口、商贸等社会经济因素使得山东瓷窑遗址布局呈现出向泰沂山脉缩进的趋势。山东瓷窑遗址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窑址的保护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好窑址的当代转换,将瓷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机构: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领域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BOWL202404004.html
10.磁州窑遗址1考古发现 2出土文物 3历史渊源 4保护措施 继承传统工艺 建立遗址博物馆 5词条图册 1考古发现编辑 磁州窑遗址磁州窑现存古窑址数十处,在彭城镇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馒头窑”,彭城磁州窑盐店遗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窑址,保存得相当完好,在窑址旁的作坊里可以看到瓷器的制作过程。观台窑址曾进行过大面积发掘,除发现数https://baike.sogou.com/v200320.htm
11.经典陕西景点导游词14篇耀州窑遗址成为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发掘瓷窑遗迹规模、丰富、出土文物多、序列强、保存完好的一处古窑址。这两幅照片展现的就是当年考古发掘时的场景。博物馆也就是以历年的考古调查和科学发掘为主要线索,以实物为依据,来揭示耀州窑独特而丰厚的文化。 各位朋友,在了解了耀州窑和耀州窑博物馆的概况之后,请大家与我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230223090925_2429770.html
12.宋金异彩——鹤壁古瓷窑的辉煌摘要:鹤壁古瓷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始烧于唐,至元而终,前后历时五百余年。在宋金时期,进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品种繁多、生产量大、工艺完备,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 关键词:鹤壁古瓷窑、民窑、宋金时期、古瓷器 http://hbsbwg.com/a/xueshutiandi/wenboyanjiu/2017/07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