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从瓷器开始

阎崇瓷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日用器皿,经久耐用,同时,它也是文化的载体自汉唐以来的陆上丝绸之路行商不断,明代嘉靖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渐繁荣,作为这两条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商品,中国陶瓷见证了中外交流的繁荣历史近日,由历史学家阎崇撰写的《御窑千》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部有关陶瓷的文化史,在阎崇眼中,“制造瓷器这个伟大的行业,必有伟大英雄,必有惊世精品,必有动人故事”看瓷用历史的眼光■瓷器既然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自然是应当研究的■瓷学的研究,就应该视野更加开阔,广泛进行学术交流读书周刊:您是历史学家,主要研究清史、满学,很多人看到《御窑千》后,都会诧异您为何“跨界”研究起了瓷器阎崇:说“跨界”的朋友,一方面对我是关心的,我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则是对“历史学”还不够了解。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要努力追求“四个明白”:一要“学明白”,就是自己要把讲的内容弄明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要“写明白”,自己心里明白,不一定能用文字表述明白,所以文字要尽量写明白;三要“讲明白”,写明白不一定能讲明白,要力求讲得雅俗共赏,事理圆融;四要“听明白”,就是自己觉得讲明白了,但观众、听众往往没有看明白、听明白作者应当细心体察,用心琢磨读书周刊:您在书中提到,在帝制时代,建筑、舟车、武备、器物等主要制造者是工匠《说文解字》说工匠:“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匠,木工也从匚、斤、斤,所以作器也。

”工匠是既重规矩、又巧成器物的人良工巧匠,尤为难得瓷器由能工巧匠打造,是否也说明了中国是有工匠精神的阎崇:御窑瓷器是工匠和民间的、宫廷的艺术家共同烧造的我在《御窑千》中说过:“重道轻器,厚理薄技,是中华两千多传统文化的一个弊憾为什么中国近世落后挨打,割地赔款,备受欺凌原因之一,就是重道轻器,厚理薄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中国人需要:既重道又重术,既厚理又厚器,既重知又重行,既厚士又厚工”从质讲,瓷器是工匠烧造出来的景德镇有句民谣:“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能工巧匠,烧造成当时世界第一流的精美瓷器,不仅创造了历史,也为中国文明增添了光华工匠精神,人人可学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唐英,被从内务府派到景德镇御窑厂,先任协理督陶,后任督陶官他以内务府员外郎的官职,在47岁那,到了景德镇御窑厂“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

”就是说:唐英闭门谢客,不应酬、不唱和、不访客、不出游;放下架子,与工匠同吃饭、同劳作、同聊天、同休息;钻研业务,学窑务、学管理、学技术、学瓷艺;最后成为内行,会制胎、会釉料、会彩画、会窑火唐英在窑务二十余间,主持烧造上百万件瓷器,工艺精美,难度极大,创造了中国瓷器史上一座高峰、御窑史上一个辉煌读书周刊:品味官窑瓷器,可以看到工匠精神的传承,透视器物背后的兴与废、了解御窑生产的进与退阎崇:我觉得应当从千御窑历史中,学习和体会创新精神我们身处一个新时代,处于经济、文化、科技领先的新时代就瓷器的烧造而言,从唐代的秘色瓷,发展到宋代通常说的五大名窑――汝、哥、官、钧、定,实际上还有福建的德化窑、建窑,陕西的耀州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等,都对陶瓷历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后,元代青花瓷,明代斗彩、五彩,清代珐琅彩、粉彩等,一直在发展,不断在创新所以,我在书中强调:“御窑千的历史表明: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不是姓‘皇’,而是姓‘新’,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既是御窑之魂,也是瓷器之魂”正如《大学》开宗明义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由此,御窑千的历史文化,在精美瓷器的背后,隐藏着的精华是“新”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藏极品宋瓷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最近有学者认为,哥窑很可能是元代的产品,如果未来对窑址的考古研究能有突破,有希望解决这个千古之谜。而如果哥窑真是元代的产品,那它就是中国瓷器史上最成功的仿古瓷了! 北宋 钧窑天蓝釉六方型盆 国家博物馆藏 接下来我们看钧窑。 这是个花盘,用来养水仙是极好的!它通体蓝色的乳浊釉,不带红色,符合水仙素雅的气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19831
2.考古发掘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m.chnmuseum.cn/zp/zpml/kgdjp/index_8.html
3.文博河南丨验明身份!它代表最早的“china”这件青釉瓷尊的出土 将我国开始烧制瓷器的时间 提前了1000多年 2.陶器→瓷器 没那么简单 中国是世界上 最早发明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陶制品就成为我国先民的“日用品” 青釉瓷尊 以青釉瓷尊为代表的“原始瓷器” 起源于商代 https://hct.henan.gov.cn/2024/01-13/2885119.html
4.中国出土瓷器全集.2[主 题词]:瓷器(考古) -- 中国 -- 图录 [学科分类]:历史学 [页 码]:240页 [定 价]:CNY5680.00 (16册)目录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2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3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4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5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6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7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8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9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10http://www.yidu.edu.cn/100000/detail/book/57156201ede40ef5c64d669f.html
5.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卷.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VIP免费下载 收藏 分享赏 0 下载提示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024/137832025.shtm
6.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全16册)(科学出版社).pdf【作者】张柏主编 【形态项】 240 【出版项】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8.03 【ISBN号】978-7-03-020255-0 【中图法分类号】K876.32 【原书定价】5680.00(共十六卷) 【主题词】瓷器(考古)-中国-图录 【参考文献格式】 张柏主编. 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江苏 上海.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03. https://m.douban.com/note/853797709/
7.瓷器如有纪年款的瓷器、在纪年墓中出土的瓷器,这些瓷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不是评估价值的主体,因此在古代瓷器价值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高。 3名称来源编辑 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之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隋书·何https://baike.sogou.com/v9256.htm
8.[探索·发现]土丘中出土的原始瓷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瓷器种类[探索·发现]土丘中出土的原始瓷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瓷器种类相关推荐 [百家讲坛]盉的用途是什么? 《大汶口》第4集:白陶器皿 代表古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国家宝藏]长沙窑青釉褐彩执壶 [探索·发现]金坛地区发现神秘的土丘 《我的美丽乡村》 20230425 古老苗寨寻新秋 [国家宝藏第四季]《条纹彩陶靴·前世https://tv.cctv.com/v/v2/VIDEa2CoXuMeWdCizXqwb9Vd200104.html
9.中国瓷器款一览表近些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出土的“官”、“新官”字款瓷器资料的日益增多,研究者对其年代、产地和“官”字的涵义等问题展开了较全面研究,取得了令人属目的成果。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与“官”、“新官”字款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1748.html
10.中国瓷器与陶器族谱新闻如上文所述,在中国、日本和欧美等地,“瓷器”的定义原本就有差异。中国将施釉后高火烧成的器物一律称作“瓷器”。对于殷代的施釉陶,中国称作“原始瓷器”,而日本对此一般叫做“灰釉陶器” 。 原始瓷器大致出现在殷代中期的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一同出土的青铜器的样式来看,能够被确实认定为殷代中期作品的原始瓷https://www.zupu.cn/renwu/20201016/471577.html
11.御窑四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展每日环球展览展厅 中国农业博物馆(红房子艺术空间) 费用 全票:38元本次展览共呈现近140件来自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修复件和标本件,从文化遗存的不同维度诠释明清两代皇家窑厂的历史沿革、工艺技术与文化意涵,进一步解读陶瓷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互动关系,同时向观者介绍御窑田野考古、整理修复、学术研究以及古陶瓷基因库工程建设等成果。https://art.icity.ly/events/dwqssni
12.国家博物馆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生产无论是在工艺技术还是艺术表现方面都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顶峰,种类纷繁,名品迭出。青花瓷是当时最主要的产品,青料和画风在不同阶段各具千秋;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素三彩等绚烂斑斓的彩瓷逐渐发展、兴盛起来,颜色釉瓷的烧造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祭红釉、娇黄釉、孔雀绿釉等单色釉品种不断创烧https://www.meipian.cn/4zznrx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