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在香港展出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我们的‘家谱’从哪里开始?”“中华文明在香港有哪些‘足迹’?”……日前,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在香港展出,约110件(套)新石器时代至夏朝的珍贵文物亮相,吸引了大批香港市民和游客。

“中华文明溯源”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孕育:文明初成”“绽放:古国文明的发展”及“传承:王朝时代的开始”。“这些珍贵文物跨越约5000年历史,生动记录了中华先民的生活,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薪火相传。”作为“中华文明溯源”特展的策展团队成员,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黄炜均对展出文物如数家珍。他介绍,这些文物来自北京、甘肃、辽宁等省市和香港的共14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其中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展厅中央,一块拥有优美C形曲线的玉龙格外引人注目。“玉和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这个玉龙来自红山文化中晚期遗址,是中国最早具有龙形象的实物之一。”黄炜均指着展品一一介绍,“这是玉琮,作为身份的标志,是良渚文化玉礼器系统的代表,也体现了良渚玉文化对周边文化和后世的广泛影响;这是铜斝,是来自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反映了二里头文化独特、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以及中华礼仪制度的形成。”

数千年前的器物设计,展现着古人融合审美与实用的智慧。“从辽河平原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花叶纹圜底罐,再到香港考古发掘的陶纺轮,这些文物立体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也展开了一幅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的生动图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说。

策展团队在场地布置、展示形式方面别出心裁:以考古探方为布展灵感,辅以棕红色的主色调,令观众沉浸在“埋藏文物的土壤层”;借助360度全景拍摄,以多媒体装置再现恢弘壮观的陕西石峁遗址,展现当时的社会动员能力和人民精神生活……

“小朋友们留意,‘溯源’途中,小心有动物出没哦!”在近日举行的展览延伸学习活动“小小考古学家”亲子工作坊上,导师周熙卓指导小学生们寻找“埋藏的宝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探索中华文明的足迹。

“可能会有龙、虎、蝉,或是鸟、龟、鱼,大家找找看动物在哪里?”导师话音刚落,11岁的林之维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考古”:右手持考古刷,一层层拂开表面沙土;左手小心翼翼地取出陶器“人抱鱼像”复制品;拉开卷尺仔细测量“文物”的长、宽、高,在记录本上勾勒出其正面及侧面的线条……“几千年前,人们就可以制作这么精美的陶器了,真厉害!”他一边画着,一边向身旁的父亲感叹道。

“这些神奇动物源自古人的精神世界,代表着古人对生活的祈愿和祝福。这些文化元素在当今社会依然可以找到痕迹,相信孩子们可以从中找到共鸣。”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学习及参与经理胡沐云表示,期望此次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THE END
1.20241209中国镇国之宝,你见过几件?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7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3NzkwNQ==&mid=2653187460&idx=1&sn=5d420e629b26e5435d80c623b1555424&chksm=bcdcd1238354bab3fc66684e88ba2f3d622f0819db4f0a68fcf2188d053260ff56b6d2f31c89&scene=27
2.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后母戊大方鼎素有“青铜之王”的美誉,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展现着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奇迹。一件件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国家博物馆依托143万余件(套)现有藏品,建构起“古代中国”https://www.gdtv.cn/article/f58c7a7879833c45249724efe2096981
3.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后母戊大方鼎素有“青铜之王”的美誉,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展现着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奇迹。一件件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国家博物馆依托143万余件(套)现有藏品,建构起“古代中国”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1212/t20241212_527006793.shtml
4.超九成文物首次展出故宮“玉”見5000年資訊提示首都作為凌家灘標誌文物的玉人,一口氣湊齊了4件。該遺址共出土6件完整玉人,3件立姿,3件坐姿,都是國字臉,戴着“介”字形方格紋冠和耳飾,腰間有斜紋帶飾,手臂上有數量不等的手鐲。有推測認為,這些是高等級貴族中巫師的形象。 有網友戲稱,凌家灘遺址像是一座頂尖的玉器作坊,訂單廣布,最遠可能抵達了北方的牛河https://www.beijing.gov.cn/gate/big5/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16_3965746.html
5.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先进的科学检测仪器是不可或缺的。2019年我们保护修复了馆藏文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偶方彝,这件器物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后,是经过修复才变成我们现在肉眼看到的器型完好的样子的。但由于早期修复缺少档案记录,仅凭肉眼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件器物经过了哪些修复处理。最终在多种仪器的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6.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排行榜国内藏品最多的博物馆盘点→MAIGOO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私人博物馆是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国有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等,下面就随MAIGOO旅游编辑一起来看看吧! 排排榜 关注榜https://www.maigoo.com/top/427571.html
7.为什么中国博物馆中多是出土文物?中国博物馆中太多的文物来自“地下”,大多是古代帝王墓葬中的随葬品;而西方博物馆这类东西非常少,文物展品多是来自“地上”,大多是社会捐赠,有的来自废墟遗址。 随葬品多,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看重隆丧厚葬,越是孝子,越要把丧礼办得隆重,随葬品越是要丰厚,随葬品中最常见的是陶谷仓,人们始终认为,“事死如事生https://www.douban.com/note/780390419/
8.2018之问真赝未明的苏轼画作谁会买,文博节目何以火爆古代艺术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殷墟价值之大、地位之高、意义之重不言而喻。它的第一次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它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它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科学发掘90年来,殷墟遗物种类繁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7487
9.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 法国卢浮宫在解释文物来源时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中国文物是来自于战争掠夺。并且,卢浮宫的中国瓷器馆展出的文物件件令人震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10.“陕西文物探探探”:从残片到威风凛凛的战士秦俑是如何修复的?文物保护修复完成后,经过专家小组评估,填写文物归还表。若是考古出土的陶器修复,由保护修复部、藏品管理部、考古工作队(部)三方移交,归还文物收藏单位或博物馆的藏品管理部门,建立藏品登记号。这个藏品登记号是唯一的,也就相当于文物的“身份证”。有了这张“身份证”,秦俑才可以走出陕西,出巡世界。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0-06/11/content_3598005.htm
11.镜里春秋:战国时代,长沙是全国铜镜制造中心潇湘晨报网长沙曾出土一枚国宝级铜镜。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它就是大宁中国铜镜。2020年2月11日,湖南出土的大宁铜镜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公众献上的祝福礼物出现在其微博和公众号中。铜镜上镌刻的“中国大宁,子孙益昌”的祝福语让它成为这次献礼中不可或缺的出场嘉宾。 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3fb15910c4e47490d0573bc.html
12.探道寻珍:上古文物证明远古华夏族的真实(广西红水河与辽宁的神秘通过中国收藏家手中的大量史前文物证明远古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历史远不止一万年。 在中国的广西红水河和辽宁地区出土了与古埃及希拉康坡利斯出土的《纳尔迈调色板》几乎完全一样文物,和《山海经》的传说人物与神兽的史前陨石制作。有人说这些石头就是《山海经》是虞朝和夏朝的真实记录,山海经中记录的这些半人半神https://www.meipian.cn/2kj6wyzo
13.珍贵藏品数不胜数揭秘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新闻聚焦河南博物院始建于1927年,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落成开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大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原腹地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经过80多年的收藏,河南博物院藏品近十四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76件。这些藏品以河南出土文物为主,上承远古,下迄近现代,尤其在青铜器、陶http://www.qzwhcy.com/html/news/201404/16/6377_5.shtml
14.藏品赏析湖南博物院漆耳杯出土数量最多,保存得也最完整。长沙楚墓出土的漆耳杯,有的绘有四叶形纹、变形龙凤图案,有的为黑地朱纹,口内外缘描线纹,耳面描绘奔鹿,另一端画四瓣花纹,并有灰蓝色图形的鹿与花瓣,纹饰华美,显出贵族气派。 彩绘漆几面 战国 长81.3、宽18.1厘米 https://www.hnmuseum.com/en/cangpin/node/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