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逆天的文物,您会发现老祖宗的审美与技艺,从来不掉线!青铜国宝遗物女史箴图

在中国璀璨的5000千年历史中,留存下来数量惊人的历史遗物:文物。

文物,褶存了文明。

小时候就在课文中学过,四羊青铜方尊是国宝,配图是一张不怎么清晰的图片,看上去实在不怎么样。如今借助高清摄影机,近距离拍摄四羊青铜方尊,这才发现这国宝确实名副其实!

四羊青铜方尊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采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完美融合,是古代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极致典范,巧夺天工!

史学界称其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之一:元代玻璃莲花托盏,迄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通体为紫罗兰色半透明玻璃质地,盏身呈七瓣莲花形,底部外边沿呈八瓣莲花形,宛如夜幕下盛开的蓝色睡莲花,流光溢彩。

何家村出土四件“镇国之宝”之一:鸳鸯莲瓣纹金碗,永久禁止出境,是迄今发现唐代金银器中最华美的作品。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2012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此凤冠工艺复杂精美,以髹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18朵以珍珠、宝石所制的梅花环绕其间。它的主人是明神宗孝端显皇后。是永久禁止出境文物。

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清乾隆时期的故宫金器,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参与南京博物馆的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以芙蓉石为材质,雕刻着精美的蟠螭耳饰,寓意着吉祥如意。此盖炉为粉红色,通高17厘米,口径14.9厘米,极为精美!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清代·粉彩荷花秋操杯,是光绪年间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杯子外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粉白粉红的花瓣中,有一小孔,与花梗相连,花梗中空,作用相当于吸管。先进吧?

元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釉下艳丽明媚的红,淌过暖白,汇成翡蓝,冰透水润,乖巧可爱!古人的审美不得不服!

玉铰链,一种装饰用品,此物为清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制作,不论从花纹还是造型都极为漂亮。

中国青铜剑,剑柄上镶嵌了绿松石,黄金以及水晶,制作战国时期,大约公元前2-4世纪。

何家村密藏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多层可开,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香囊。

鎏金蔓草花鸟纹高足银杯:这件银杯有着同时代拜占庭器物形制的风格,也从侧面体现出大唐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南宋官窑青釉葵瓣洗,2018年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8135.1万港币的天价成交

佛教至宝:真珠舍利宝幢,宝幢高122.6厘米,由最上等的金丝楠木制成,分须弥座、佛宫、塔刹三个部分。其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

严格根据佛教中所说的世间“七宝”,选取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等材料进行装饰,单珍珠就用了4万颗!

工艺上,充分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绘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总计十七尊檀香木雕神像,高不足10厘米,但雕工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精美绝世,代表了宋代工艺的最高水平!

法门寺地宫出土至宝:鎏金铜浮屠,高53.5厘米,铜浮屠四面各设门两扇,正门外置金刚力士一对。这座鎏金铜浮屠为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国宝中的国宝。

无价之宝: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的水月观音像。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区,远处的罗汉坐像为稀世珍宝“辽三彩罗汉像”

清慈禧时期,唐摹本《女史箴图》收藏于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英国上尉约翰逊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约翰逊不知道《女史箴图》的价值,被大英博物馆用25英镑买走。《女史箴图》画面很大,再加上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卷轴画一窍不通,他们为了便于收藏,将《女史箴图》切割成4部分,对《女史箴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THE END
1.20241209中国镇国之宝,你见过几件?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7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3NzkwNQ==&mid=2653187460&idx=1&sn=5d420e629b26e5435d80c623b1555424&chksm=bcdcd1238354bab3fc66684e88ba2f3d622f0819db4f0a68fcf2188d053260ff56b6d2f31c89&scene=27
2.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后母戊大方鼎素有“青铜之王”的美誉,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展现着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奇迹。一件件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国家博物馆依托143万余件(套)现有藏品,建构起“古代中国”https://www.gdtv.cn/article/f58c7a7879833c45249724efe2096981
3.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后母戊大方鼎素有“青铜之王”的美誉,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展现着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奇迹。一件件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国家博物馆依托143万余件(套)现有藏品,建构起“古代中国”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1212/t20241212_527006793.shtml
4.超九成文物首次展出故宮“玉”見5000年資訊提示首都作為凌家灘標誌文物的玉人,一口氣湊齊了4件。該遺址共出土6件完整玉人,3件立姿,3件坐姿,都是國字臉,戴着“介”字形方格紋冠和耳飾,腰間有斜紋帶飾,手臂上有數量不等的手鐲。有推測認為,這些是高等級貴族中巫師的形象。 有網友戲稱,凌家灘遺址像是一座頂尖的玉器作坊,訂單廣布,最遠可能抵達了北方的牛河https://www.beijing.gov.cn/gate/big5/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16_3965746.html
5.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先进的科学检测仪器是不可或缺的。2019年我们保护修复了馆藏文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偶方彝,这件器物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后,是经过修复才变成我们现在肉眼看到的器型完好的样子的。但由于早期修复缺少档案记录,仅凭肉眼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件器物经过了哪些修复处理。最终在多种仪器的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6.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排行榜国内藏品最多的博物馆盘点→MAIGOO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私人博物馆是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国有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等,下面就随MAIGOO旅游编辑一起来看看吧! 排排榜 关注榜https://www.maigoo.com/top/427571.html
7.为什么中国博物馆中多是出土文物?中国博物馆中太多的文物来自“地下”,大多是古代帝王墓葬中的随葬品;而西方博物馆这类东西非常少,文物展品多是来自“地上”,大多是社会捐赠,有的来自废墟遗址。 随葬品多,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看重隆丧厚葬,越是孝子,越要把丧礼办得隆重,随葬品越是要丰厚,随葬品中最常见的是陶谷仓,人们始终认为,“事死如事生https://www.douban.com/note/780390419/
8.2018之问真赝未明的苏轼画作谁会买,文博节目何以火爆古代艺术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殷墟价值之大、地位之高、意义之重不言而喻。它的第一次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它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它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科学发掘90年来,殷墟遗物种类繁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7487
9.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 法国卢浮宫在解释文物来源时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中国文物是来自于战争掠夺。并且,卢浮宫的中国瓷器馆展出的文物件件令人震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10.“陕西文物探探探”:从残片到威风凛凛的战士秦俑是如何修复的?文物保护修复完成后,经过专家小组评估,填写文物归还表。若是考古出土的陶器修复,由保护修复部、藏品管理部、考古工作队(部)三方移交,归还文物收藏单位或博物馆的藏品管理部门,建立藏品登记号。这个藏品登记号是唯一的,也就相当于文物的“身份证”。有了这张“身份证”,秦俑才可以走出陕西,出巡世界。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0-06/11/content_3598005.htm
11.镜里春秋:战国时代,长沙是全国铜镜制造中心潇湘晨报网长沙曾出土一枚国宝级铜镜。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它就是大宁中国铜镜。2020年2月11日,湖南出土的大宁铜镜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公众献上的祝福礼物出现在其微博和公众号中。铜镜上镌刻的“中国大宁,子孙益昌”的祝福语让它成为这次献礼中不可或缺的出场嘉宾。 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3fb15910c4e47490d0573bc.html
12.探道寻珍:上古文物证明远古华夏族的真实(广西红水河与辽宁的神秘通过中国收藏家手中的大量史前文物证明远古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历史远不止一万年。 在中国的广西红水河和辽宁地区出土了与古埃及希拉康坡利斯出土的《纳尔迈调色板》几乎完全一样文物,和《山海经》的传说人物与神兽的史前陨石制作。有人说这些石头就是《山海经》是虞朝和夏朝的真实记录,山海经中记录的这些半人半神https://www.meipian.cn/2kj6wyzo
13.珍贵藏品数不胜数揭秘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新闻聚焦河南博物院始建于1927年,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落成开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大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原腹地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经过80多年的收藏,河南博物院藏品近十四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76件。这些藏品以河南出土文物为主,上承远古,下迄近现代,尤其在青铜器、陶http://www.qzwhcy.com/html/news/201404/16/6377_5.shtml
14.藏品赏析湖南博物院漆耳杯出土数量最多,保存得也最完整。长沙楚墓出土的漆耳杯,有的绘有四叶形纹、变形龙凤图案,有的为黑地朱纹,口内外缘描线纹,耳面描绘奔鹿,另一端画四瓣花纹,并有灰蓝色图形的鹿与花瓣,纹饰华美,显出贵族气派。 彩绘漆几面 战国 长81.3、宽18.1厘米 https://www.hnmuseum.com/en/cangpin/node/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