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组珍贵文物首展直击中国第一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凤凰网陕西

原标题:4000多组珍贵文物首展国宝颜真卿手书墓志亮相

——直击中国第一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

□古博

近日,全国第一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试行开放,展示内容涉及考古项目138个,共展出文物4218组5215件,其中九成以上珍贵文物属首次与公众见面。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芦山峁遗址、梁代村遗址……这些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将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首次大规模、成系统向外展示——

据悉,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它的开放备受全国瞩目。这座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总用地面积250亩,汇集了多年来陕西省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华。整座博物馆主体建筑总面积10700平方米,是集“科学发掘—保护利用—展示阐释”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作为全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省级考古科研机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担着陕西境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任务以及考古学研究工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以百年考古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卓越的研究能力为后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率先提出建设考古博物馆的构想,历经十余年的筹划建设,终于在2022年全面建成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60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古代遗址上千处、墓葬数以万计,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组),这些文物包罗万象,门类繁多。这座以“考古”为主题,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讲述属于考古和考古人自己的故事的博物馆,包含考古博物馆、考古研究中心、科技保护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和公众考古中心的“一馆四中心”格局。它勾勒出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对于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总体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并助力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使公众走进考古、了解考古,与社会共享遗产保护。

陕西省内少见的蒙元时期的壁画墓,蒲城县洞耳村元代壁画墓,以及有“西周第一豪车”之称的贺家庄车马坑遗存,被直接整体打包搬入博物馆的展厅;再如,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出土自潼关税村隋墓,隋代唯一一件贴金彩绘甲骑具装俑;来自隋代苏统师墓,迄今为止唯一完整的隋代透影白瓷器;老牛坡遗址,陕西地区首次发现的夏代遗址;统万城,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十六国时期都城遗址;孝陵,目前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北周帝陵,其中展出珍贵文物皆为出土后首次展出。此次考古博物馆的室内展厅基本陈列,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在珍贵的文物之外,展厅还设置了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比例缩小后的剖面模型,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了解先进科技手段在考古领域的实际应用。可以说,展厅中每件文物、每个展示背后包含的信息量都极为庞大。这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那些考古中的“首次”“唯一”“最早”和“特色”。

“首次”和“最早”

南郑疥疙洞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是秦岭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临潼姜寨遗址发现了一座完整的6000年前的村落,还有一圈防御的环壕,首次较完整地揭示了半坡类型居址的布局和特点。蓝田新街遗址发现了地裂、喷砂现象,是陕西首次通过考古发掘确认了一处地震灾害遗迹。新街遗址不符合展陈条件,图中展示的是位于沣东新城相似的地裂、喷砂遗址。老牛坡遗址是在陕西地区首次发现的夏代遗址,属于夏代晚期。石峁遗址出土石雕人头20余件,为我国首次发现。靖边杨桥畔汉代墓地中的渠树壕汉代砖室壁画墓墓室顶部的星象图,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可以看到有北斗七星、伏羲、女娲、牛郎织女等。十六国西陵县侯夫人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乐俑组合,乐俑皆席地而坐,神情专注地演奏乐器,所持乐器依次是笙、竖箜篌、节鼓、箫、琴、瑟、阮咸,这是首次在关中的十六国墓中发现竖箜篌。

商洛东龙山遗址的夏代遗存更为丰富,发现了陕西地区时代最早的青铜器——铜牌饰类的小件器物。石峁遗址出土石雕人头20余件,为我国首次发现。最早的口簧就源于石峁,它沿着两条路线向世界传播,一条是欧亚廊道,一条是丝绸之路。石峁壁画出土于外城东门址和皇城台,是陕西最早的壁画,数量居全国早期壁画之最。壁画残块200多块,最大残块约30厘米,这些壁画制作时以白灰打底,压印起稿,并绘出红、黄、绿等几何图案,线条流畅,反映了石峁文化高超的艺术水平。

“唯一”和“最大”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是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十六国时期都城遗址。孝陵是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与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北周帝陵,为斜坡墓道五天井单室土洞墓,全长68米。出土帝、后陵志、十三环玉带、玉璧等随葬品,这些珍贵文物都是出土后的首次展出。

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考古中,M27为芮国国君墓葬,随葬金器共48件(1800余克),包括有冠饰、佩饰、佩鞢组合等几类,是目前已知随葬金器最多的春秋早期墓葬。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芮国遗址两座“中”字形的墓葬,长眠着两代芮国国君,虽然都被盗扰,但仍然还保留有一整套乐器,有7件编钟、10件石磬是目前所知春秋早期乐悬制度的最高级别,可见芮国贵族对音乐的痴迷。

出土于石鼓山商周墓地的乳钉纹四耳簋是目前发现的此类器物型最大、铸造最精良的,器身对称分布的四个方形的环为“耳”,每两耳间有48枚乳钉,全部合计192枚,器身还有四道扉棱,顶端雕有牛首,全器共有28个牛首。潼关税村隋墓中的出土陶俑,展示了镇墓俑、骑马俑、立俑及动物俑的陶俑组合。其中一件是隋代唯一一件贴金彩绘甲骑具装俑。隋代苏统师墓中出土的一组展出白瓷器,有白瓷四系罐、壶、盂、辟雍砚,其中的白瓷深腹杯最薄处仅1毫米,是迄今为止唯一完整的隋代透影白瓷器,显示了当时高超的生产技艺。柔然贵族郁久闾可婆头墓出土的门吏俑,是目前体量最大的隋代陶俑。

唐代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是唐华清宫骊山禁苑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渚碧玉玉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1212/t20241212_527006793.shtml
2.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今天(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8604
3.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今天(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渚碧玉https://tv.chinacourt.org/79896.html
4.宁品读?考古学家带你看中国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这五位考古学家分别是: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天文考古学奠基人)、刘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良渚古城发现者)、栾丰实(山东大学考古系教授、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前二里头考古队队长)、黎海超(四川大学考古学博学院教授、三星堆5号、6号、7号坑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1319
5.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白鹿原脚下的半坡村,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一处展示六千年前我国原始社会母系社会先民们村落形态的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文物展示、村落文化体验等部分。遗址保护又包含居住区、埋葬区、祭祀区等,出土文物丰富,石器、陶器等https://www.meipian.cn/57nf837d
6.西安半坡博物馆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该馆在遗址本体上修建保护大厅,把博物馆与遗址环境融为一体。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被誉为“了不起的创举”。196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的建议,提出了对遗址和景观考虑建立专门https://kjt.shaanxi.gov.cn/kjzx/mtjj/107989.html
7.中国史前文化第一座高峰~贾湖文化★贾湖遗址博物馆2023年5月20日下午13点半左右,我们一行3人驱车前往在5月18日刚开馆的~贾湖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 2023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正式落成挂牌,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预展。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至7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将通过丰富的出土文物和现代数字光影技术,向全世界展示其深厚的中华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237214
8.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浐河东岸,属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浐河东岸,属新石器时代___,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发掘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1958年,在此建立了国内第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馆。 A. 仰韶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题目标签:遗址我国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https://www.shuashuati.com/ti/71300c8d2825412e94f1345e72933aaba2.html
9.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简史鉴于良好的社会影响,于1958年在半坡遗址发掘原址上兴建了西安半坡博物馆,展出半坡新石器时代的房屋、沟壕遗址以及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并设有辅助陈列室。半坡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之一,开创了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先河[2]。 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328/6196.html
10.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8篇(全文)1.参观时间较短,无法拥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改进:应加长参观时间,多搜集相关资料。 2.个别组员时间观念差 改进:组长在集合前应再通知一次。 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 第2篇 第一天,我们一同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参观“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回顾中国抗战的艰苦岁月,感受文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cpvg15q.html
11.走,去“冷门”博物馆西安新闻网常被热门博物馆的光芒所掩盖,西安半坡博物馆绝对算一家。母系氏族的生活画卷是什么样子?走进半坡博物馆,可以看到沉睡于6000年前的人类原始社会生活。 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东郊浐河东岸,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8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4000多件,化石标本300余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和动物骨骼标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3-09/02/content_6775440.htm
12.西安半坡遗址:半坡遗址发掘与博物馆建设的特性分析(三)创造性地对遗址进行原地保护,建立了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开创了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先河 半坡博物馆的建立,具有创造性,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考古遗址博物馆。事实证明,这是对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原地保护、原样保存和有效利用的最好形式和最佳模式。博物馆成立和开放后,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https://xakpw.com/single/27395
13.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位于大窑路上,地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是我国第一座全面展示中国砖瓦发展史的主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 无锡古运河畔的大窑路古窑群遗址,在明清时期就是江南砖瓦重要的生产、贸易基地。如今,在古运河和伯渎港的交汇处,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彰显着运河边曾经繁荣的“砖瓦文化”。 https://www.maigoo.com/citiao/57866.html
14.博物馆游览路线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我国第一座专业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主展馆建筑面积为6600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4600平方米,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自贡恐龙https://www.ziggeopark.com/article/629591284.html
15.考古博物馆的一种模式——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展览思路与特色苏秉琦整理陕西宝鸡斗鸡台考古资料,撰写的《瓦鬲的研究》将考古类型学应用于中国考古实践,诞生了中国考古类型学;石兴邦创新遗址发掘理念,领队发掘半坡遗址,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考古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2000年后的大遗址考古模式、聚落考古的实践、多学科考古综合研究的成果,26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1项百年百大考古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01.html
16.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它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3.洛阳: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西周https://gdmc.snnu.edu.cn/info/1005/1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