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感受新一代通信技术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刘肖勇)8月8日,广东科学中心“新一代智慧通信”科普展正式开放。该展览以“智慧通信,连接未来”为主题,从技术与应用两个维度,揭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特性,全方位呈现其如何驱动社会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并深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广东科学中心主任卢金贵介绍,这是对《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中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旨在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科普内容,更多元科普服务,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这里不仅可以探索基础科学的奥秘,还能切实感受到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启迪青少年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表示,主题展实现了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可以很好地激发公众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让科学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让科学普及更好地为科技创新赋能。
交叉融合,展示最新技术
展览设置“智慧互联”“智赋百业”“智启新生”“智创未来”4个展区,总面积为800平方米,共设有24件创新展品。展览旨在通过技术解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让参观者直观感受新一代通信技术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展览深入展示了跨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如5G与MR、AI、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交叉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些创新应用的展示,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更激发了观众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
强互动性,让观众尽情体验
展览亮点纷呈,其中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其高度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如观众可亲自操作“网速大比拼”交互装置,直观对比5G与4G在8K高清视频播放、4K直播等方面的性能差异,亲身体验5G带来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极致体验;观众也可通过操作“波束赋形”“网络切片”和“数字孪生”等原理演示装置,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解析复杂的技术概念,让高深莫测的科技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观众还可通过手势来模拟控制“远程操控机器人”在火灾等危险场景中作业,或一键模拟远程控制港口的塔吊和龙门吊,实现“智慧港口”自动化作业等,体会新一代通信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贴近生活,再现技术应用场景
展览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通过展示“智慧工厂”“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展览不仅展现了智慧通信技术的进展,更深刻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深刻影响并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整体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重点展项
智慧工厂——展项为一套由智慧工厂沙盘模型和多媒体构成的互动演示装置。观众通过触摸屏启动模型和多媒体的演示,了解5G技术在智慧工厂设计、生产、质检等方面的应用。
远程操控机器人——展项通过设置模拟火灾现场处置任务,让观众通过手势操控机器人完成任务,从中体会5G在远程通信中的应用。
时延测试——通过设置一套由摄像头和小球平衡装置构成的时延测试装置,让观众选择4G和5G模式,对比小球的平衡调节情况,并观看显示器了解时延的原理及低时延的应用知识。
波束赋形——展项展示了波束赋形的原理和优势。通过设置由城市模型、基站、天线组成的模拟无线电波发射的演示装置,让观众对比传统通信或波束赋形两种信号传输方式的差异。
网络切片——展项利用互动多媒体演示了网络切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观众模拟在网络中发送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包,观看数据包在同一网络形成的多个“切片”中进行业务分类传输,提升传输效率的处理过程。
数字孪生——展项设置一套由实体机械臂和虚拟机械臂组成的交互装置,让观众完成“实控虚”“虚控实”模式任务,从中了解数字孪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5G新娱乐——展项为5G+MR技术融合应用的展示。多名观众戴上MR眼镜,手持道具,在虚实结合的生动场景中,体验激烈的多人对战游戏,从中体会5G高速率传输特性。
5G新拍法——展项运用5G无线通信技术融合AR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实现将观众的实拍影像进行抠像,叠加虚拟背景,并合成完整画面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