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对于文化遗产,首先是保护,其次是传播,而传播是为了实现交流传承的目的,借助的传播手段必须顺应时代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接受文化信息的途径也变得多元化,传统的展示传播模式太过注重知识传播,明显已经不再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的手段打破了大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同时观众在参观文化展览中的角色逐渐从被动参观转变为主动参与、互动体验。各博物馆大力依托文化资源,并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承载和传递文化遗产,致力于解决一些传统展览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展厅空间与其环境的脱节、信息的分散性、公众面对展品时常常缺乏体验感等,以此促进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实现传播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博物馆数字化的必要性

博物馆作为信息传播和展示的平台,在现代文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化,传统的博物馆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数字博物馆应运而生。

(一)陈列展览数字化拉近大众与馆藏文物的距离

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哲学思想等精神元素,也存在于经典文献、建筑艺术、器物艺术等具有形态特征的实体中。它们的实质属性和非实质属性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借由互动体验的展示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投影式技术等数字化技术能有效揭示实物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接收信息的能力,发挥创意,积极创新,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强大的叙事功能,将文物所蕴含的各类有效信息,通过多种阐释手段进行多方位传播。展馆利用虚拟形式展示馆藏文物,大众可通过电子媒介或预设展示空间进入虚拟文化场景,从视觉感知、听觉感知与触觉感知等全方位地接收文物所处的时代信息,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

(二)数字化打破单一的信息传播

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不仅仅反映古人所处时代优秀的造型工艺与精良的技术,还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新时代的文化遗产展示传播借助数字化互动技术,将文化遗产的体验对象以及具体的历史场景、事件、文化理念串联在一起,增强观者对文化遗产的内涵、思想等各种层面上的理解,更有助于通过观展来激发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数字化展示形式提供多重感官体验

互动展示艺术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感官艺术,满足了观众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各个方面的体验感,打破了过去视觉元素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将展示设计提升到全新的境界。相比以前的单向被动式传播模式,通过为观众创造一个多感官沉浸式的观看环境,博物馆的文物传播更具吸引力。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建设理念及技术优势

(一)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建设理念

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博物馆将电脑作为日常工作平台,同时在博物馆全面采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从而更高效率、更为安全地为馆内文物的保存、收藏和利用服务。

博物馆的数字化陈列展览需要跨界合作,在保证实体博物馆正常运作的同时,积极引入信息科技,连接建立博物馆内部信息与网络世界的桥梁。博物馆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被存储并发布在网络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将博物馆内的珍贵藏品置入虚拟环境,成就了一个充满逼真感的在线数字博物馆。因此,文物藏品得以以全新的虚拟方式广泛地展示给社会大众。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技术优势

与博物馆传统的陈列展览设计模式相比,线上虚拟展馆和线下多种数字化形式展览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和功能。博物馆在对藏品文物进行展示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采用数字媒体技术,使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位仔细观赏藏品细节。例如运用三维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做到藏品360度全方位展示,并且能够随意切换,此项技术的运用可以让观众将藏品从前到后、从里到外全面详尽地观察和欣赏。这种完全展示的观赏体验突破了传统陈列展览静态古板的局限性,可以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体验感,观察到单凭肉眼可能无法捕捉到的精美细节,使其对藏品的精妙之处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和了解。

三、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服务社会的传播途径

(一)flash动画

动画将文物的历史背景、工艺技术、文化象征等因素融会在一起,让观众更加全面、更加立体地认识文物,提升传播效果。动画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减少文物的运输,避免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损坏。

(二)移动虚拟博物馆

(三)数字化文创产品

除了实际的文创产品,数字化的文创产品也颇受年轻人青睐,如手机、电脑的桌面图片,小程序图标,红包封面等。随着移动媒体的发展,以及年轻人群对于个性的追求,他们更渴望个性化装饰自己的手机、电脑等,数字化文创可以迎合、满足这些人群的需要,让文物以虚拟形象悄无声息地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借此有效促进数字化博物馆的传播。

(四)博物馆“知识网红”

(五)数字化影院

在数字化影院,3D播放技术让人在历史的时空中遨游、沉浸,再配以博物馆权威人士的旁白讲解,能够让观众在亦真亦幻的世界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也能从中获得传统文化知识。

(六)RSS

科技不断发展,博物馆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数字技术助推传统历史文化走向公众,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用现代的语言阐述古老的文明。

THE END
1.虚拟博物馆有几种表现形式一、虚拟博物馆有几种表现形式? 虚拟博物馆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等虚拟技术手段来展示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三维交互式展示 虚拟博物馆的三维交互式展示,是指通过三维建模和VR等技术手段,将博物馆内的展览内容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让观众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互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376.html
2.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中国科普博览”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各大主题,以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科普阵地。这表明( ) A.网络交往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B.网络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C.任何https://www.jyeoo.com/shiti/6476a105-1597-15cc-ba56-e1302146255d
3.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精选十篇)它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科学, 将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变为人们所能感受的具有各种表现形式的多维信息。虚拟现实技术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 它是一种用于建立真实世界的场景模型或人们虚构的三维世界的场景建模语言, 是HTML的三维模拟, 主要用来建立Internet上的交互式三维多媒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gmxwl3.html
4.上海自考数字媒体艺术概论(14265)自学考试大纲1.领会虚拟博物馆的发展背景、意义,识记典型作品。 2.领会数字化的动态展示与体验设计的应用领域、意义、关键技术。 3.领会数字体验、文化、旅游和产品设计的应用、主要软件。 (十一)数字影视与动画 1.领会数字影视与动画在电影、电视、动画和广告中的应用,以及与建筑表面交融的空间艺术形式,识记典型艺术家和作品。https://www.zikaoben.cn/n/e-9719833081.html
5.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凭一张图就能生成3D世界,空间智能时代来了?在已经开放的即时演示中,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上直接操控,感受World Labs塑造的世界。如输入一张博物馆取景照片,AI会帮你设想出入门,下一间相邻的展馆、展品;输入世界名画《夜晚露天咖啡座》,就可以走进画中,感受完整的街区环境…… 那么,“大型世界模型”有何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Dg3ODc0Ng==&mid=2247491211&idx=2&sn=a1620a58a4bf6d7c70775ca90fd4cdff&chksm=eaa6bea05669275c2651ccdbf0955324351e171f45ac95c8dc95fe388de57911610b847c9c4d&scene=27
7.平潭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该功能提醒用户进行参观博物馆是需要注意的事项,对藏品进行拍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配合安检工作时需要主要的事项还有寄存物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8、交通路线:支持以在线地图的直观形式显示博物馆交通信息。9、周边信息:周边信息包括参观服务、位置服务、商业服务。其中参观服务包括展厅、讲解服务、其他;位置服务有出入口、https://zfcg.pingtan.gov.cn/upload/document/20220707/26aa62ad37a1451dbafba608a1355991.html
8.高中音乐教案(必备15篇)(三)形式语言审美 建筑空间的经营 1.展示苏州博物馆的图片和内部空间的细节图,并提出问题: (1)建筑的美感是如何通过外形体现的?(建筑外形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内部的结构面积也有大有小) (2)与传统建筑相比,空间布局有何不同?(打破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布局,将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515141933_3840679.html
9.红色革命网上虚拟博物馆>2.广西红色革命博物馆虚拟仿真实验可提供了几大类实训功能1)红色旅游景点浏览学习:通过基于地图的景点浏览,选择不同的景点进行浏览,景区相关内容的漫游,在景观漫游过程,配合图文解说,讲述广西以上地区的红色故事。 2)实时导游解说:景区漫游过程中,进行相关配音解说。 3)在线考核:通过考核模块,进行相关知识点学习后的http://www.xinghy.com/HSGMWSXNBWG
10.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成风尚!多媒体优势在哪目前,越来越多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从而给游客营造一种视听觉上的全新科技体验。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https://www.gzgjkj.cn/bwg.html
11.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虚拟博物馆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参照传统博物馆形态样式,将绘画作品加以数字转换后,予以储存展示的数字虚拟空间[2].绘画艺术虚拟博物馆采用建模技术、数字拍摄技术及三维技术等多种技术形式,具有浏览自由、互动简易的特点,为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meishuxuebiyelunwen/619777.html
12.无锡博物院虚拟西方艺术馆无锡博物馆有一个单元,名为虚拟西方艺术馆,把世界各国收藏的精品以艺术仿制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我们不出国也能看到这些高超精美的艺术品。 断臂维纳斯 蒙娜丽莎像 《大卫》米开朗基罗 《掷铁饼者》米隆.古希腊 《朱里亚诺.美第奇》米开朗基罗(大理石) 阿波罗 https://www.meipian.cn/4yz9fzvj
13.2024年艺术品的发展趋势2024一、博物馆规模现状分析 二、博物馆经营指标分析 三、文物商店经营分析 四、群众艺术馆数量 第二节 艺术馆改革创新分析 一、艺术馆发展要素分析 二、公众满意度因素分析 三、岗位管理与制度创新分析 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分析 第三节 艺术馆可持续投资策略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艺术馆发展实践 二、艺术馆要树立https://www.cir.cn/1/28/YiShuPinDeFaZhanQuShi.html
14.中国虚拟博物馆的实现模式及发展前景的中期报告.docx2. 展示形式更加多元化:从最初的简单展示到今天的多媒体演示和虚拟现实展示,中国虚拟博物馆的展示形式将会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3. 文化产品开发初步成果:以虚拟博物馆为基础,推出的多种文化产品已经初步形成,未来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4. 用户体验不断提升:虚拟博物馆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31/61351100220052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