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产业链图谱政策市场规模投融资及发展趋势分析:“文旅+”成为多产业发展“增效器”,加速促进文旅融合市场高质量发展[图]

内容概要:随着国家促居民消费、助经济增长系列政策颁布,以及国民外出游玩意愿逐步上市,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回升增长通道。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国内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国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日益增多,全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已增长至3.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

关键词:产业链;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政策;投融资;文旅+;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和旅游产品,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资源和旅游消费为核心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旅游与文旅融合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文化旅游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而文旅融合则是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推动文化旅游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增加游客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市场现状

2023年,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达到1280.4亿元,比上年增加78.6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比上年增加5.7元,同比增长6.7%。随着国家促居民消费、助经济增长系列政策颁布,以及国民外出游玩意愿逐步上市,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进入回升增长通道。同时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国内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国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日益增多,全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容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文旅融合市场规模已增长至3.58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

三、投融资

后疫情时代以来,得益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显著增加,旅游市场显著回暖,国内文旅赛道投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文旅融合市场活跃度呈现上升态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以各大国企、民营文旅集团为投资主体的文旅融合建设项目超过150个,其中公开投资金额的项目共有105个,总投资额超过1320亿,投资额超过10亿的项目共有57个。

从地域上来看,云南、湖南、浙江等传统旅游产业强省签约的康养旅游项目较为集中,而广东、黑龙江等地则依托自身的气候、区位优势,签约了一系列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康养旅游项目,如温泉疗养项目、海岛旅居康养项目等。例如,2024年5月北京强佑集团在万山群岛投资海岛旅居康养项目,总投资金额达27.8亿元,融合医疗、养生、旅游等多元化服务,拓展“康养+旅居”消费新场景;同月,云南朋阳建设集团、红河大成房地产有限公司举行弥勒市朋阳康养项目签约,一期项目预计投资10亿元,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自然观光等为一体的康养旅居项目。

红色资源作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发展而来的红色旅游,尤其受到银发人群的普遍青睐。2005年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将红色旅游纳入规划实施。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因此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加速恢复,红色旅游迎来新一轮热潮。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各省市因地制宜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拓宽红色旅游的内涵外延,加深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以文旅集团为投资主体的红色旅游重大项目共有5个,总投资额达77.2亿。从地域上看,广西百色、甘肃白银等革命老区成为红色旅游投资热点区域。

例如,2024年1月,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30亿,签约“壮乡红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以百色历史为背景,围绕民族文化、边关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建设涵盖文化休闲体验、城市文化新消费、避寒新度假的民族文化国际度假小镇。

此外,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也让红色旅游有了创新呈现方式。2024年5月,甘肃会宁县红色数字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签约,未来将建设包括红色文化体验区、数字科技创新区、文旅融合发展区等多个板块,实现文化、科技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红色旅游的外延。

四、发展趋势

1、政策引领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特别是年轻一代和亲子家庭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

2、科技赋能与数字化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旅游场景体验,还推动了文旅产业的业态创新和产品升级。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现历史文化场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等,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此外,文博场馆、主题公园、艺术会等也通过VR、AR等技术创新,提升了游览体验。未来,随着科技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文旅模式将成为发展新趋势,备受新时代消费者青睐。

3、跨界融合与产业联动

文旅产业将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例如,“演出+旅游”、“游戏+文旅”等跨界融合将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文旅产业还将与农业、体育、商业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联动和协同发展。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还满足了游客对个性化、深度化旅游体验的需求。

4、国际化发展与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文旅融合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企业将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文旅融合也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2025-2031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中国文旅融合产业链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国文旅融合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案例研究,中国文旅融合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精选十篇)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博物馆,未来,文化遗产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现状 博物馆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准。我国的博物馆数量日益增加, 各地区、省市都在投入博物馆的建设。截止至201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165家, 全年接待观众数量超过6亿人次, 同比增长13.1%。博物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ywx55t.html
2.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三、经营透明化 第五节 2021-2027年全球博物馆发展趋势 一、当代传统与博物馆分析 二、当代博物馆行为趋势 三、综合博物馆是发展方向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所属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3.博物馆网站建设全面解析与建设情况说明指南目前,许多博物馆的网站与其他平台的整合程度较低,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实现最大化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博物馆需要加强与各类平台的合作与整合,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传播。 未来发展趋势 1、增强互动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博物馆网站将更加重视与观众的互动,通过引入更多创新性的互动功能,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https://www.ccwwl.com/news14168.html
4.农村社区教育论文范文6篇(全文)摘要: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组织化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组织的缺失、组织目标的变异以及功能的丧失,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以此为出发点,本研究从目标、内容、结构以及保障条件四个维度探讨了实现农村社区成人教https://www.99xueshu.com/a/Vfmffswrxhdg.html
5.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方面,可以从数字化展示、民众参与和国际交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数字化展示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展示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互动展示和在线展览等方式,将文化艺术作品以更直观、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提升了https://wenku.baidu.com/view/f0e34654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0.html
6.面对文旅行业解决博物馆游客痛点:启动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在科技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新文旅”更加强调智能化、品质化和IP化,注重通过数字治理,提升服务供给和用户体验,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在近年不断推进,由核心博物馆资源的开发不断向外延展,利用科技、新媒体等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提升消费者和用户的体验,拓宽受众群体。数字地图、大数据、AI等新技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461180.html
7.鸦片战争博物馆为增强全馆员工对博物馆IP知识以及对文创产品的开发、销售、推广等系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为下来打造虎门销烟IP和林则徐IP,开拓鸦片战争博物馆文创业务积累经验,2022年6月22日上午,我馆邀请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以视频方式,为我们讲授《甜蜜生活从这里开始——“一大文创”的实践探索》专题讲座。馆领导、各部门负http://www.ypzz.cn/f/detail?aid=acbd40759f1b4757854f9136c91d903e&pid=ceb44709ddf34f5e82621f4b1a887007&categoryId=ceb44709ddf34f5e82621f4b1a887007
8.延安日报总结世界各地以及国内博物馆管理模式升级的现状,也可以总结出博物馆管理模式的升级趋势。首先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管理趋势。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博物馆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将成为博物馆管理的重要趋势,博物馆需要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文物保护、数字化展示和数字化教育等方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30321/mhtml/page_03_content_20230321004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