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博物馆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正渗透到社会与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着它们融合升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计算变革,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XR智能终端,人类进入了新媒介变革时期。以博物馆为核心载体的文博领域也正在朝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而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需要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探索更适应数字时代的展现形式。无论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公众的观展行为和需求偏好,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与影响之下,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海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

一·数字化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承载文化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打破资源约束,以数字化的形态可以低成本的保存和流转,有利于加速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进程,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缩短国内博物馆间在展陈、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及海外的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等18个国家40余家机构共建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网站分为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和云上策展4个版块。

二·XR眼镜成为

XR眼镜作为三维数字内容的最佳载体,可以更好的帮助观众“走近”藏品,并“走进”藏品所处的历史时代,将替代手机成为人们与博物馆数字世界交互的主要入口,不仅提升了人们在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深度也可以远程的打开数字博物馆大门,随时随地享受一场沉浸式的数字文化之旅,将博物馆“装进”眼镜里“带回家”。

深圳博物馆“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古生物专题展览针对重点展品“蛇颈龙”开发了配套的AR项目,观众佩戴AR眼镜对准文物,就能瞬间看到“复活”的蛇颈龙和它的生活场景。若摄像头自动识别出现问题,观众还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AR眼镜播放相应画面。围绕XR眼镜也将逐渐生长出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内容生态和各式各样的创新场景,不断为大众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将激发数字文创市场的价值潜力

四·AI+XR技术开启数字文创3.0时代

数字文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数字文创主要以“贴牌贴标”为主,在产品上贴上文化机构的Logo;到了2.0阶段,注入了文化元素的内容产品有了更高的附加价值。

如今,在此基础上,XR技术的应用将数字文创推入了内容和体验并重的3.0阶段,通过虚实互动的玩法创新为文创产品赋予了无限的生命活力,满足了Z世代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也将带来更大的文化传播价值。

《妙顶金龙——彩画之美》是故宫出版社发布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数字产品的首款作品,基于商汤数字猫平台,创新地将AI+AR技术应用于国宝修缮场景中,通过虚实结合的互动方式,让体验者置身于1:1等比例还原的故宫养心殿数字空间“紫禁妙境”元宇宙中。

《佛光寺大殿》与“梁柱间”古建筑榫卯积木的实物文创产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手机扫一扫实物积木,就会数字重现佛光寺东大殿结构,将大殿三维模型立体化呈现,并在数字空间中对大殿结构进行逐层拆解,将佛光寺殿中的奇妙结构和细节展现在眼前。

五·XR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平台化”

河南博物院的明星文物“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首个3D版数字文创,在支付宝的鲸探小程序限量发行1万份,发行之际瞬间就网友被秒空。稍早前的同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数字文创“越王勾践剑”正式对外发布,限量10000份,上线后引来60万人在线抢购,短短3秒即告售罄。

同时,平台与分发、营销,甚至实物产品制造渠道打通,为创作者链接各个环节所需资源,实现从创意到价值的有效转化,让创作者将主要投入放在创意策划环节,有助于促进数字文创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六·基于XR+IP解锁城市消费新场景

为城市商业赋能

七·博物馆文化资源

M○C△是一家存在于虚拟世界SomniumSpace的元宇宙博物馆,作为非盈利基金会成立,目前,它收录了来自Beeple、Pak、Hackatao等两百多位加密艺术家的作品。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调节好光线,用鼠标点击目的地“闪现”到喜欢的展品前,回过头看见入口处时不时冒出来的几个新游客,一种颠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已经显露雏形。

八·数字人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标配

未来数字人将会在各大博物馆“走马上任”。不仅是作为“AI博物官”,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提供地图导览、观展陪同、展览讲解、教育活动等服务,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畅游历史,还可以竞聘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大使、品牌形象IP代言人等岗位,将博物馆文化气质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属于博物馆自己的数字人IP加深博物馆与大众的情感连接。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的达利博物馆使用基于AI的尖端技术,创造了“DaliLives”体验,采用机器学习让达利神秘“复活”。观者通过屏幕得以跨越时空,直接与艺术家本人对话。

九·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精准分析,可以帮助博物馆改变过去以经验为主导的管理服务模式,更高效的盘活和利用馆藏文化资源,为公众创造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THE END
1.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2.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湖南博物院此次征集工作中,183个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案例报名参与评选,最终“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等10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29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聚焦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共性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10363
3.全国24个“头部博物馆”展示数智化成就这几天,第十届“博博会”正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博会”的一项重要展示内容就是“博物馆数智化”,在展览现场有着怎样的数字智能化呈现,我们一起去看看。 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刷新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Q2NjQwMA==&mid=2650378358&idx=4&sn=3b5c1eb9daf747dade333ac991afb19d&chksm=bf3634b98841bdaf79b72d12242c3d2c4fbd40716bce17c302521e2170ad2630562318ab55e4&scene=27
4.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5.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学位博物馆是文物保护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数字时代,这对博物馆的发展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表明,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展览方式和展示设计而言,更具多样性和设计性。展览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Y1399165
6.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文化博物馆是文物储存、展览、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国家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体现,通过文物展览,博物馆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真实感。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览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将数字技术融入博物馆展览中,文物将有效避免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无端损耗,最大程度地提升文物管理水平,还https://www.zzqklm.com/w/sklw/34971.html
7.2023博物馆数字化展博物馆技术产品展览会2023中国国际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展览会 时间:2023年12月20-22日 地址: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 新技术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文物之间的距离,改变着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博物馆的展品“只能看不能摸”,而新技术的出现让文物变得更“接地气”,也逐渐消除了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感。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和虚拟技术制造很多https://shanghai.11467.com/info/14506987.htm
8.博物馆展览的智慧应用与实践——以“苏州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为例从博物馆展览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共享为切入点,整合博物馆展品信息、基本陈列信息、临时展览信息和虚拟展览四大方面的内容,呈现课题组团队成员的做法和构想。从而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智慧化、实现博物馆展览服务的时空延展、实现博物馆展览信息知识方面的共享等目标,并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资源的社会性积累。作为全国智慧博物馆https://www.szmuseum.com/AcademicResearch/Detail/bfc8da6e-ad06-4ac2-be53-1681fcd2909a
9.博物馆的力量丨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在重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对渣滓洞、白公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多处革命旧址进行了3D虚拟建模,还开发了“巴渝往事”“红岩记忆”等AR程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11万套28万件文物已实现了数字化,线上虚拟展览以及游戏、动画等场景得以开发运用。 https://www.cqcb.com/kandian/pinwei/2022-08-03/4978060.html
10.河南洛阳:博物馆迈向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近年来,洛阳市非常重视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安锋说,现在洛阳市的很多博物馆里都能看到三维技术、沉浸式体验等数字化项目,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能真正达到“让文物会说话”的效果。 推出博物馆“云展览”,数字化赋能文物衍生项目做“加法”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559140830067843074
11.数字化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论文在传统博物馆展览过程中,观众主动性通常都比较差,往往都是被动接受相关信息,一些相关图片信息及视频信息能够进行阅读与收听,然而实际上也是信息单向传播方式,观众很少参与反馈。而通过对数字化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可使观众与博物馆之间互动性得以有效增强,使观众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使观众接受及处理信息质量与效率能够得以提升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46270.html
12.数字化展览︰云端一览敦煌莫高窟文物数字化展览︰云端一览敦煌莫高窟文物 腾讯携手敦煌研究院和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吉美博物馆”)宣布启动“数字藏经洞”项目,探索敦煌莫高窟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弘扬的新路径。 这项举措将让更多人通过数字导览欣赏现存于吉美博物馆的莫高窟字画、雕刻以及经文,部分文物珍宝甚至早于马可波罗的丝绸之路探险。未来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156.html
13.文物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研究中国陈列展览网 | 企业博物馆 | 陈列展览设计_CD&E中国陈列展览网官方网站,创立于2016年8月,依托多家优质的装饰企业会员、众多建材企业会员、以及大量的设计师资源、数百位最权威的专家智囊和全方位的媒体资源,倾力打造最专业的行业资讯平台、最实用的行业数据库、最具效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945.html
14.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国华文旅提供全面的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首先,其技术实力得益于一支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掌握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智慧博物馆提供全面、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其次,国华文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成功为多个博物馆、景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数http://museum.gdghwl.com/
15.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馆为保护展品采取的各种限 制措施也使参观者在浏览时产生不适(光线太暗或温度太低),甚至有些古文物必须隔离保 护,参观者无法近距离观看,甚至无法拍照“采用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展览则可突破这样的限 制,参观者可以坐在家中,非常舒适地从任意角度近距离观察物品”博物馆也无须担心展品 的安全.在实体博物馆中,由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16.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馆长驾驶舱博博会2021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馆长驾驶舱 三维空间可视化系统是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基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BIM 建模等新技术,实现场馆地理环境、建筑体、展厅、公共空间等的全景立体呈现,实时监测展厅客流、空间利用状况、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等,使国博管理者通过数字孪生透彻感知国博,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把控国博运行状态。http://www.expo-museums.com/exhibitor/post/id/1251.html
17.常朝科技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物活化公司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物活化|文物数字化保护|重庆常朝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国近百家博物馆提供数字智慧化解决方,9年数字化博物馆技术支持,核心产品包括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修复、观众服务、陈列展览、大数据分析以及数字化应用等在内的70余套系统!!!https://www.chinamuseum.cn/quoteOnline.html
18.故宫博物院携多项数字化成果亮相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2024年5月23日至27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举办。故宫博物院作为“数字文化”展区中的重要参展单位,以“文化传承·数字共享”为主题,携多项数字化成果与观众见面。 本次“数字故宫体验专区”位于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0 号馆,占地面积 234平米,为此次展会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展位。在这次展览会上,故宫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