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馆去”已成为Z世代年轻群体的新生活方式。在洛阳逛博物馆,总有一些小美好让他们“来电”:洛阳博物馆设置了汉服专属更衣室,古墓博物馆玩起了新潮的沉浸式“剧本杀”,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旋转楼梯真的很出片,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文创必须带一套回家……
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在博物馆里,我们却看得到从前是什么样子。千百年来,关于世界的故事太长也太多,幸而有一座座博物馆,它们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它们立在那里,用一个有限的空间展示出无限可能。
那么,我们就一起逛洛阳各大博物馆有惊喜哦——
如今,“穿汉服”已成为不少游客专程到洛阳体验的项目之一,在洛阳各大博物馆内,有不少跟汉服有关的文物,例如洛阳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彩绘乐舞陶俑、唐三彩仕女俑等。如果您感兴趣,不妨身着汉服跟她们合个影吧!
△图源:洛阳文旅公益图库,张然摄
另外,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5月18日当天,洛阳多家文博场所将为身穿汉服(指全套传统汉服且妆发齐全,下同)的游客送上“惊喜”。
5月18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身穿汉服的游客可享受免费讲解服务(满20人一次),还可在服务台免费领取“小夏贴纸”一张。
在洛阳民俗博物馆,也有专程为穿汉服游客准备的定时免费讲解服务。
5月18日当天,身穿全套传统汉服、妆发齐全的游客,可半价游览位于洛阳博物馆一楼临展厅的“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特展。此外,当天着汉服的观众进入洛阳博物馆数字馆,可免费观看数字电影《洛神》。
△洛阳博物馆“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特展
从洛阳关林管理处获悉,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和5月19日“中国旅游日”,身着汉服的游客,可免费进入景区参观游览。
5月18日当天,如果身着汉服到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参观,可享半价优惠,优惠后单人门票价格为15元。
5月18日当天,身穿汉服进入洛阳古墓博物馆的游客,可在该博物馆游客中心领取明代壁画墓《歌乐仕女图》精美贴纸一份,馆区内还布置了“《歌乐仕女图》人形立牌打卡点”供大家拍照留念。
5月18日,在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千唐志斋博物馆,游客身穿汉服可领取小礼品一份(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洛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新时代洛阳城的地标性文化建筑。博物馆不仅常有艺术展览,建筑设计本身也别具匠心,整体外观如方鼎屹立,寓意“鼎立天下”,造型气势恢宏,很值得一看!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一千多年前,隋炀帝为什么要下令开凿隋唐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又将成为怎样的传奇?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将大运河文化“搬”进了展厅,走进其中,便可领略到千百年来运河沿岸的繁华与变迁,还可沉浸式体验“一粒米的漕运之旅”。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册资料,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隋唐大运河不凡的成绩与过往。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洒进大厅,也闪耀了“新晋网红拍照地”的螺旋步梯、船只模型和超大玻璃幕墙。馆内还有美观大气、清新雅致的阅读空间,足以在此获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感。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头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从空中俯瞰,博物馆像一把巨大的钥匙,寓意二里头文化是开启中华文明的密钥。踏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你可以遇见“最早的中国”。从博物馆正门进入,左转是序厅。序厅通道宛如一条历史长廊,东西两侧墙面上的大型浮雕,展示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情景及重要出土文物。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牙璋、铜鼎等文物“扑面而来”,让您感受到浓浓的二里头文化气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一楼、二楼有5个常设展厅。一楼有3个,二楼有2个,都在这里等着您探索。
洛阳古墓博物馆
提起古墓,你能想到什么?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古墓派,还是南派三叔笔下的古墓世界……「古墓」给我们的初印象都是——神秘!占地130亩,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8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葬类专题博物馆。无论是想了解河洛地区古代墓葬文化的发展演变历史、还是对神秘的古代丧葬文化感兴趣,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都是最适合的去处。下沉式景观庭院、古香古色水榭休憩区、多媒体沉浸式互动平台…有颜值更有内涵的洛阳古墓博物馆,你去过吗?
天子驾六博物馆
△资料图,徐文波摄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周王城广场,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址原状陈列展示的遗址型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于2004年正式开馆,整座博物馆占地1700多平方米,呈下沉式,有两个展区,第一展区展示东周王城概况、王陵遗迹、珍贵文物,第二展区展示“天子驾六”大型车马坑。走进这里可以全方位了解东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文化、丧葬礼仪、城建规划等。
洛阳民俗博物馆
△资料图,曾宪平摄
洛阳民俗博物馆依托清代古建筑群潞泽会馆而建,来这里参观,除了能品味民俗文化,还可以欣赏典型的清代建筑之美。这里现存舞楼、大殿、后殿等建筑。古建筑群层次分明,雕琢精美,在建筑设计和营造方式上集清代河南地方建筑技术之大成。
漫步于洛阳民俗博物馆,可以看到展示河洛地区民间信俗、婚俗、寿俗等内容的9个基本陈列展览——
信俗厅正中陈列展示的是关公、关平、周仓塑像,两侧墙壁展示的是洛阳地区民间信仰较为普遍的对象;婚俗厅陈列展示的是封建社会末期洛阳地区中产阶级家庭结婚拜堂的场面和洞房陈设;寿俗厅主要展示旧时洛阳地区民间做寿的寿堂陈列;民间艺术厅主要展示民间的根雕、木雕、竹雕等工艺品;刺绣厅陈列展示对象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刺绣服饰;生活器具厅陈列展示对象以各类民间生活用具为主;农具厅主要展示洛阳地区农业耕作用具;交通工具厅陈列主要展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民间交通运输工具;床具陈列主要展示清代至民国时期洛阳民间的顶子床和屋床。
看过了这些,数百年前河洛地区居民的生活面貌基本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资料图,刘冰摄
周公庙博物馆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位于老城区定鼎南路与凯旋东路交叉口东,古色古香的四进式院落与旁边的应天门交相辉映。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占地50余亩,为全国三大周公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来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参观,这三处亮点可不能错过:亮点一:定鼎堂。定鼎堂为博物馆内年代最久远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青筒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定鼎堂虽为明清建筑,但保留有辽金建筑风格,堪称古建精品之作。亮点二:明代泥塑像。走进定鼎堂内,东侧有一尊明代伯禽彩绘泥塑像,像高2.46米,宽90厘米。该像静立石座之上,造型颇具儒雅之风。此像虽历经时代变迁,但依然保存完好,是河南省保存较大的明代泥塑像,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亮点三:石碑书法。博物馆内存有民国时期的《重修洛阳周公庙碑》、清顺治年间的《范文正公祠堂记》碑、清乾隆年间的《创设二程夫子祠内祭田碑记》等石碑数通,书法爱好者可到此一睹其风采。
洛阳的一百多家博物馆,仿佛一座座“文化宝库”。它们有的犹如园林,设计精巧、引人入胜;有的藏于小巷,期待于不经意处与您“相遇”;有的朴素严谨,藏品中满满都是“干货”……这些博物馆的存在,既让优秀传统文化一点点浸润城市的繁华闹市、寻常巷陌,又让市民、游客得以更轻松、更便捷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在洛阳各博物馆内,你不仅会了解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的故事,你也会读懂洛阳的前世今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