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资料图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孕育了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2021年3月,北京琉璃河遗址发现76年后,又有重要考古新成果:首次发现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印证文献中关于“周初封燕”的史实。
琉璃河遗址是首都北京悠久建城史的珍贵物证,被誉为“西周燕国始封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2021年4月1日,琉璃河遗址此前出土的部分文物首次向媒体公开展示。资料图
为报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当年4月8日,我来到位于北京市区西南43公里处的琉璃河遗址核心区发掘现场——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村。探访完琉璃河遗址后,在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现场负责人的带领下,我来到储存文物的库房参观。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众多珍贵的出土文物,竟然密密麻麻地挤在只有400平方米的库房里。负责人说:“这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前身)仅有的三处考古标本库房之一。”
正在建设中的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汉代木构井清晰可见。武亦彬摄
随后,我前往通州文物库房参观,没想到这竟是个临时考古工作站库房,也只有800平方米,地上、货架上到处是出土的精美文物。参观后,我一方面为价值连城的文物赞叹,一方面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北京的考古勘探及发掘数量居全国前列,而北京市文物考古工作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我萌生了想为北京市文物考古保护工作做点什么的念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