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4年全省图书资料文物博物艺术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博物馆宣传网

关于做好2024年全省图书资料、文物博物、艺术、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辽文旅办发〔2024〕39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辽人社〔2024〕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文化行业实际,经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现将2024年全省文化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及权限

凡在我省从事图书资料、文物博物、艺术、群众文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受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报参加艺术系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以及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人员一般应在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申报。

辽宁省图书资料、文物博物、艺术、群众文化四个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全省图书资料、文物博物、艺术、群众文化四个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及省直其他部门艺术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二、评审标准

2024年文化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奖项、唯职称的倾向,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将科研成果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不再作为职称申报和评审的前置性必备条件。除此之外,

正常晋升执行下列文件:

1.《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辽人社发〔2022〕15号);

2.《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辽人社发〔2022〕9号);

3.《辽宁省艺术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试行)》(辽文人发〔2007〕8号);

4.《辽宁省群众文化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试行)》(辽文人发〔2007〕9号)。

群众文化和艺术系列破格晋升执行下列文件:

《辽宁省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条件》(辽文人发〔2004〕21号)。

三、评价方式

各系列职称评审,按照年度安排召开评审例会,艺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继续实行综合评价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模式:综合评价是评审委员会专家依据评审标准,对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评价衡量;业内认可是评审委员会专家通过答辩的方式对参评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行考察。最后,各系列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人员综合评价和业内认可的实际情况,通过投票表决确定申报人员是否具备申报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四、有关要求

(二)由单位派往国外工作(满两年,不含已回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由政府选派的援疆援藏专业技术人员,在援外工作期间,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出具有效证明后,可按现行标准条件申报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参评时,免答辩。

(三)申报人员所提供的论文,系为经国家或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论文,非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论文视为无效。论文集、增刊等不能比照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同一年内发表论文2篇以上,只认定2篇有效;同一期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只认定1篇有效。

(四)申报人员所提供的论文、获奖证书和科研成果等,都应是在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的,在现专业技术资格前取得的不作为申报晋升材料。

(五)申报人员需提供论文的原件进行查验。无原件的,需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进行论文期刊信息查询并打印查询页,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主流数据库进行本人论文信息的检索。

(七)继续实行申报材料长期有效制。在评审标准、条件等政策和申报级别未变时,需再次申报的人员,可在提交上一年度报送过并装订完好的材料基础上,只需出具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或相应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再次申报证明,重新填写《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提交新获得的科研成果、业绩贡献等补充材料应另行装订成册并加盖相应印章。

(十)各单位在审卷过程中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不具备申报资格的材料应不予受理。公示程序和公示证明材料要规范有效。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未出具公示证明及未经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十一)经预审后准予提交参加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申报高级资格的人员,须参加专业知识答辩,答辩题目由评委根据个人申报材料中反映的业绩、成果及提交的论文、著作等拟定。

根据《辽宁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辽人社规〔2020〕3号)文件,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人员,本着“干什么,评什么”原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可按照新的系列的要求持原职称证书直接申报。

五、申报材料

(一)主卷材料

1.将以下材料按顺序进行装订:

(1)《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1份,须填写完整,“单位推荐意见”一栏字数不低于100字。破格申报人员另须填报《辽宁省破格评审人员审核表》(见附件1)。

(3)业务自传(3000字以内,不低于1500字)。

(4)业绩成果材料。任现职以来的专业获奖证书的复印件。证书上未标注个人姓名的集体奖励证书,需提供充分的个人参与项目的原始材料,并在个人姓名处作出明显标记。申报人员应按照系列评审标准文件要求选择有代表性、体现个人最高水平的获奖材料。

(5)主要论文著作。任现职以来的专业论文、著作出版物等复印件(复印件应有刊物封面、刊号、目录和本人论文内容)。

(6)其他材料。包括各单位公示材料原件1份、近三年年度考核表复印件各1份,机关分流人员调转证明复印件1份、其他有关材料复印件等。

2.将以下材料装入主卷材料袋内:

(1)《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A4纸规格,贴好免冠照片,个人基本情况部分由本人填写完整,一式3份)。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A4纸规格,一式20份)。

(3)《辽宁省破格评审人员审核表》(A4纸规格,一式5份)。

(4)再次申报人员补充材料。

(5)申报人一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背后请写清姓名)。

(二)副卷材料

(三)《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汇总表》1份(见附件2)

由各市、省直各有关单位统一填写(A4纸打印),加盖公章,同时上报电子版。

六、申报程序

申报人员所在单位须成立相应考评领导小组,采取考评专家、单位领导、人事干部等方面联审的方式,依据申报人员的人事档案、专业技术档案、业绩成果、日常考核和实际贡献等,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并经单位集中公示5个及以上工作日无异议后,方可推荐申报。

主管部门或相应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须严格核实申报材料和单位推荐程序,由审核人签字,加盖印章,并在规定的时限内集中报送申报材料。

7月17日至24日:

省直高校、驻辽中直单位、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其他单位及人员。

7月25日至31日:

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朝阳市、盘锦市、葫芦岛市、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8月1日至7日:

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

2.报卷地点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404室(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六经街7号)

联系人:陈常城

本通知可通过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下载。未尽事宜,按国家和省有关职称工作政策规定执行。

THE END
1.博物馆数智化新篇章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与同方知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知网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动文化资源数智化,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互动式智慧展陈,让文物“活”起来,推出了文博大数据平台、文化遗产大模型及藏品智慧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旨在打造一个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数智大模型,以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和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为其数智化转型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39765836719913&wfr=spider&for=pc
2.图书馆图书馆借阅及离校手续办理流程2024-11-27 CNKI中国知网使用指南2024-10-23 图书馆电子资源(超星、读秀、歌德机)使用指南2024-10-23 撸起袖子加油 习近平谈治国 不负芳华我的 常用资源 超星电子图书 中国知网 试用资源 读秀搜索平台 百链搜索平台https://www.ynctv.edu.cn/tsg/
3.四川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2024/12/11 四川博物院2024年基本陈列数字化提升项目比选结果公告 2024/12/10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传媒和市场推广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在遂宁成功举办 2024/12/09 技艺薪传 文脉赓续:四川博物院举办“师带徒”书画修复专题课程https://www.scmuseum.cn/sccms/node/860
4.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5.博物馆综合业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博物馆 信息平台 综合业务 数据库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HSO201401062.htm
6.天津博物馆除满足观众对网络的需求,天津博物馆还为本馆业务人员研究、策展、学习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天津博物馆与国内知名学术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知网合作,结合博物馆的行业特色,通过博物馆业务服务平台在资源与数据合作等层面开展深度交流,引入CNKI数据库,召开专门的数据库使用说明会,为全馆职工提供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4802
7.通知公告文化产业发展调研——走进重点文化企业同方知网活动14:30-14:45 参观知网 14:45-15:15 知网分享 分享主题:《AI学术研究助手赋能学习研究质效双升》 分享嘉宾:高思远 同方知网互联网平台事业部新媒体运营主管 15:15-16:30 研讨交流 官方网站:http://www.chuangyi.org.cn/ 文科汇APP: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0NjY2OA==&mid=2651956753&idx=1&sn=8155cc6bff670bb015e8e053b14677af&chksm=bcde57a7fb93add02c0183d30f04ce83f6cf4b3d50709536e6bbbbf0388cc28e7af86d591d1f&scene=27
8.2023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在新疆学员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8月15日下午,在现场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国作物学会组织学员前往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和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高产示范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汲取文化养分,巩固学习成果。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解说,结合https://www.chinacrops.org/44/202308/4204.html
9.知网学术大讲堂我国职务犯罪立法规范及最新修正案解读(上) 广东知网 免费 数据安全法(下) 广东知网 免费 陕博青年学术论坛(第十二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免费 MBA论文写作要求及范文分析 上海知网 免费 数据安全法(上) 广东知网 免费 MBA论文写作与思维提升 上海知网 免费 《地学前缘》讲堂之一: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k.cnki.net/
10.铁路实习报告3000字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基于读秀搜索平台专题馆是依赖读秀搜索平台建立的资源库, 图书馆将铁道类资源通过读秀搜索平台进行检索、集合后形成专题数字图书馆, 信息用户通过注册方式加入专题馆, 可以上传自己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与他人共享。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高铁时代———高铁数字博物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t613x93.html
11.中国园林博物馆官网修订了《中国园林博物馆考勤薪酬管理制度》;出台了《中国园林博物馆考勤机管理制度》。四是持续完善馆内岗位管理。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深化研究岗位设置。五是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力度。落实全面培训、提高素质的战略任务,加强理论教育、业务培训和党性教育,全年共培训45次。六是优化园博馆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加强对专业https://www.gardensmuseum.cn/web/ndgzbgnr?id=ee7951ac6242d15401624437589700b4
12.国家图书馆学刊杂志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2017年第06期关键词:社交媒体 阅读推广平台 品牌个性 图书馆 将营销学的品牌个性理论引入社交媒体平台的阅读推广策划,在介绍品牌个性的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品牌个性理论内容,讨论该理论引入社交媒体平台阅读推广的价值及理论逻辑,并结合四川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案例,提出社交媒体阅读推广平台品牌个性塑造的四步模式。 基于SICAS模https://www.youfabiao.com/gjtsgxk/201706/
13.文献信息资源共享12篇(全文)因此, 构建适合殷商文献资源共享的模式和机制尤为重要。自2009 年以来, 我馆开始搭建“殷商文化数据库”平台, 尝试开展殷商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经过不断实践, 并通过与其他收藏机构 (档案馆、博物馆) 协商和沟通, 基本确立了殷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思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x0e2fj6.html
14.江苏省气象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重点工作今后学会工作要抓住重点取得突破,一是强化为科技人员服务,搭建更多、更受欢迎的学术交流平台;二是为防灾减灾出力,提升气象科普工作在气象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气象科学》要再上新台阶;四是提高防雷资格管理水平,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五是做好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的接待讲解和场馆维护工作。http://www.cms1924.org/WebPage/WebPageDetail3_9_8_430.aspx
15.四川省智慧博物馆应用方案设计书(最终版)(87页)博物馆还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渠道,及时发布展览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吸引多层次观众关注博物馆。目前,四川博物院微博、微信的关注人数接近1万人,导览应用下载数8759次,网站字2012年12月改版以来访问量为276700次。随着四川博物院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各项业务系统逐渐建立。中国知网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和四川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8/7053010002004045.shtm
16.博物馆图片下载觅知网提供博物馆原创图片下载,图片可用做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使用,作品编号:7935176,尺寸为3744*4596像素,格式为jpg。更多博物馆,展馆,博物馆瑰宝,钟鸣悠扬,历史回响,文化传承,历史,背景,建党,文化,庄严肃秘,展会,雕像屹立,假期,音乐与时光,历史展览,细节之美,珍藏https://www.51miz.com/tupian/7935176.html
17.中国知网及一大批古籍数据库均免费开放!“科研之旅”可以排上日程天一阁博物馆通过“天一阁古籍数字资源网”对外网免费开放955部4882册,其中经部245部、史部658(含家谱376部)、子部26部、集部19部、丛部7部。这批资源除家谱及部分目录学资源外,大部分为天一阁善本古籍,如明刻本《范氏奇书》、《天一阁集》、《嘉靖七年浙江乡试录》等,不少还入选国家和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也是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200129/318571.html
18.中国知网服务文博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二次理事会!中国知网在推动博物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学术评价方面得到了认可!中国博物馆协会通讯员工作https://www.meipian.cn/679ex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