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及典型地市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故宫博物院

市场洞察:2022年中国博物馆数量为6565家,同比增长6.2%

行业现状:文旅市场复苏带动“博物馆热”,与旅游资源的协同效应有待提升

目前,全国各地博物馆举办的活动数量众多,2022年中国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这些展览和活动大多依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或展品特色进行展览,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独特优势。但部分博物馆在特色定位上不够明确,未能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结合,无法形成博物馆之间的协同效应。建议通过联票、集印章等形式,推动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旅游资源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以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专属IP,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特性

博物馆旅游内涵: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为载体,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对象,吸引游客的一种服务和消费模式。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在博物馆旅游中,博物馆是其中最大的特色和根本吸引力。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技术

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已在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进网上展览的开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收录300个线上展览,其中,北京地区数量最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陈列展览”主题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国法定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次

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势头强劲,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约8.3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11月,文旅部印发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计划大力推动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提升、政策对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建设的支持以及数字科技的更迭,博物馆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

国外博物馆旅游发展历程

1793年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开放,成为近代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开端。此后,国外博物馆撕下皇室贵族的标签,逐渐走向大众化、多样化,使得博物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当前,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招徕游客的重要景点。英国《世界报》公布2022年全球百大文博机构的客流量总计达1.41亿人次,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巴黎卢浮宫在全年共接待约770万游客。

开发基础:中国博物馆数量分析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博物馆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19-2021年博物馆数量同比增长率持续上涨,截至2022年,中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有6565家,同比增长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普惠均等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显著特征,博物馆数量和类型的提升为推动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开发基础:中国博物馆类型及地域分布

当前,中国博物馆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2021年,中国非国有博物馆占比32.2%,较2019年占比有所升高。从地域来看,华东地区博物馆总数位居第一,为2154家,占比35.4%,这与华东地区悠久的曲阜文化等历史文化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也使得博物馆旅游开发各具特色。

博物馆开发创新模式四:GM-TCD模式

中国博物馆藏品及展览数量分布数据

从区域博物馆文物藏品分布来看,北京市博物馆藏品数量远超其他地区,为632.2万件/套,其次是四川省、上海市和陕西省,博物馆藏品数量均超300万件/套。从区域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来看,山东、浙江、广东、河南和江苏五省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较多,均超过1500场。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北京

北京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数据分析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故宫博物院(二)

2021年春节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满足方便观众对基本藏品信息的查询需求,推出新版“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数据显示,202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为1863404件/套,其中数字文物有103906件/套。2023年藏品共分为25大类别,其中古籍文献与织绣远多于其他类别,分别有602124件/套和377440件/套。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广东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情况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有349家,占比95.1%,2022年博物馆免费开放占比95.5%,较上一年提高0.4%。目前,广东省已把是否完成藏品认定和藏品建档工作、是否完善规章制度、是否坚持对老年人、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陈列展览质量是否提升、硬件设施是否安全等评价标准加入到两年一次的运行评估体系中,并把评估结果与财政资金补助挂钩,以此提高博物馆改善的积极性,促进博物馆质量的提升。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深圳博物馆(七)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上海

上海博物馆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22年上海市备案博物馆共159家。其中国有性质博物馆占比较高,为74.8%;从级别上看,上海市未定级博物馆占比最大,为81.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上海市有评级的博物馆数量占比较低,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这三方面仍有待完善。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上海博物馆(六)

2023年5月11日《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手语版在上海博物馆视频号上线。9月18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面向听力障碍群体的博物馆无障碍教育公益活动。一批来自上海市第四聋校的学生们在博物馆的周一闭馆日体验了无障碍导览讲解和非遗的古籍装帧技艺。丰富的无障碍教育服务是特殊人群的需求,博物馆鼓励更多特殊人群走进博物馆有利于推动发展平等的公共教育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未来面临的挑战分析

全球化

全球化让不同区域的博物馆同质化发展问题更加凸显,观众眼界提升、博物馆展陈方式近似,都会让观众质疑甚至批评博物馆的服务和运营水平。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

博物馆与经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作用、如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这对博物馆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物馆跟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选择新技术、选择什么技术,怎么通过技术提高观众参展的沉浸度,怎么利用新技术准确呈现要表达的内容等都是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

博物馆互联网传统运营策略分析——微博营销战略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以文创产品打造专属IP

文创不仅仅是藏品的衍生品,也是肩负着传达文物内涵和审美旨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阶段中国缺乏充分了解各类文物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将其融入文创产品开发制作中的人才。因此,部分博物馆选择和国内各类高校进行合作,商议制订定向培养计划,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此外,博物馆也会通过人才中介平台聘请一些专业能力强且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来为博物馆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推动“博物馆+”跨界合作

近年来,《只此青绿》《国家宝藏》等以文物为创作灵感或节目主题的影视作品持续出圈,各类博物馆研学活动也广受师生喜爱,“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媒体“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开发为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也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作为主要的文物收藏机构,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展“博物馆+”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打破自身的束缚和障碍,提升文物资源的公众可及性,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THE END
1.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前景展望找律师1、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2、与城市建设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融入城市建设,通过设计创意城市、打造文化街区等方式,提升城市的品质与魅力。 3、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可以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创造出更多https://kanfawang.com/post/21838.html
2.用生活美学推广历史,用文化创意振兴东北第四部分是对红色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意向的分析,利用问卷分析及ASBE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大众消费趋向,从人才、营销、设计及文化挖掘等角度提出红色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建议。 1.5研究思路 1.5.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整理国内外红色主题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创的相关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112330147916128256
3.艾媒咨询2023但部分博物馆在特色定位上不够明确,未能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结合,无法形成博物馆之间的协同效应。建议通过联票、集印章等形式,推动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旅游资源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以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专属IP,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https://www.iimedia.cn/c400/98332.html
4.国内外博物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不过,在这些排名中,都没有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业内专家认为,一是由于东西方博物馆的评价和评判的标准不同(因为故宫的大多数藏品并未公开,不符合这些排行榜的要求),二是这些排行榜评选区域划定的范围还不够全面。 二、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现状案例 (一)国外博物馆发展趋势(以文创产品和特色宣传为主打) 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0-04-19/2412.html?ivk_sa=1024320u
5.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指:“以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为基础,经过创意和科学技术的转变而形成的各种产品。”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工作,以此来缓解博物馆的运营资金紧张等问题,从而,增强博物馆自身的运营能力。 http://www.eeelw.com/guanli/144461.html
6.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docx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Sculpture art; Folk culture 目 录 TOC \o 1-2 \h \u 一、 绪论 1 (一)国内研究现状 1 (二)国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二、 川渝民俗博物馆雕刻艺术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2 (一) 有关于受众和产品的分析 2 (二)川渝民俗博物馆雕刻艺术文创产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21/6131131000004202.shtm
7.全球与中国文创产品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全球与中国文创产品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1年全球文创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2-2028)。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市场规模为 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28年将达到 百万美元,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977841.html
8.首都博物馆内容提要:本文切合国家提高藏品利用率,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借鉴国外博物馆研究实践成果,指明现行博物馆开放库房的四种主要方式:库房墙面透明化、设立藏品中心、直接开放、设置学习室或研究室,究其利弊,并从各馆藏品文保要求、宗旨使命等方面,选取可行方式。明确博物馆开放库房的原因、目的主要是展示藏品管理成果以吸引捐赠https://www.capitalmuseum.org.cn/xsyj/zdzy201801.htm
9.文旅文创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以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代表的武昌博馆群早已是武昌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博物馆更以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开发为切入点与武昌区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自20xx年5月24日省文物局召开全省相关文博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并成立湖北省博物馆文创联盟以来,各博物馆便积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237542.html
10.搞文创不仅要有产品思维,更要有产业思维正是在王亚民分管期间,故宫研发出的文创产品超过11000种,实现年销售额10多亿元。近日,王亚民在北京接受了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记者专访。作为曾在出版界和博物馆界都成果丰硕的出版人和博物馆人,王亚民表示要做好这两件工作都要带着感情用心去做,而且必须勇于创新、引导潮流。https://finance.sina.cn/2024-06-04/detail-inaxpkzn7172231.d.html
11.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分析和设计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分析和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一直倡导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期待的必然要求。博物馆作为承载传统文化https://www.baywatch.cn/shejilunwen/chanpinshejilunwen/182617.html
12.博物馆文创实现了从“野蛮生长”到“绝妙创意”的跨越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连接文化和商业的桥梁,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化。从早期的简单纪念品,到如今各式各样的创意产品,博物馆文创实现了从“野蛮生长”到“绝妙创意”的跨越。本文将探讨这一发展的背景、原因及意义,展望未来博物馆文创的机遇与挑战。 一、背景与现状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106920/article/details/135453950
13.博物馆运营现状及改进建议3、引入专业人才,产品创新升级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是近几年流行的引流方法,也是博物馆重要的造血方式,好的文创产品,给博物馆带来活力,成为博物馆重要IP形象。中国目前最大的文创产品打造者非故宫博物院莫属,故宫博物院通过一系列优质短视频打造形象,成功推出令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创产品,2020年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收益已达15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15757020&efid=hVGNEsWsMfzxLg0STka8Ng
14.萍乡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萍乡博物馆是萍乡地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物遗存和人类环境物证的专门机构,是集收藏、考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 http://m.pxmuseum.com/nd.jsp?id=3995&id=3995
1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四是大力推进非遗馆建设,为民间工艺创意发展提供全面的硬件支撑。首先是建设综合场馆。杭州市将在滨江奥体中心建成3.32万平方米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投资4.15个亿,将建成为全国领先的非遗文化体验、传承和创意基地。其次是积极扶持专题馆。目前,西泠印社、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刀剪剑伞扇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https://www.ihchina.cn/news_1_details/7799.html
16.鸦片战争博物馆讲座上,阮竣副馆长以中共一大纪念馆文创品牌“一大文创”的建设为例,着重以IP授权方式、范围、难点、要点为主,分析博物馆文创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革命纪念馆或博物馆的红色文创发展发展探索道路。 壹、基本情况 阮竣指出,中共一大纪念馆是全国92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2021年6月3日,位于中共一大纪念馆对面http://www.ypzz.cn/f/detail?aid=acbd40759f1b4757854f9136c91d903e&pid=ceb44709ddf34f5e82621f4b1a887007&categoryId=ceb44709ddf34f5e82621f4b1a88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