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难出游?5个顶级数字博物馆带你云旅游文物古籍故宫敦煌

如果你还在出游冲动和疫情限制间来回拉扯,对是游是宅犹豫不决,制造君为你准备了一份国内博物馆云游指南。体验过这些数字展馆,才知道线上参观竟也可以如此精彩。

现在,打开时空之门,让你眼睛比身体先一步自由。

数字敦煌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古人历经一千多年修建而成的1680米敦煌石窟群,是丝绸之路上文明往来的见证者,更是历史活化石。然而大到当地的风沙和地震影响,小到游客呼吸带来的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都会给石窟带来难以逆转的损伤:每15个人在一个洞窟中逗留10分钟,窟内温度会上升5℃,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会大幅提高,会加剧莫高窟的衰败。

文物不能再生,但可以在数字世界永生。敦煌研究院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至今已将30个洞窟、4430㎡壁画全面数字化。在这里可以全景式探访洞窟,还能详细了解每一幅壁画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曾经历五批外国盗宝者盗取,国内研究者也曾背负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屈辱奋起直追,如今诞生的数字敦煌值得每一个人观看。

云游故宫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数字化方面也走在前列。

故宫博物院拥有超过186万件/套藏品,云游故宫将藏品分类为“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包含25大类文物5万余张高清影像,可以满足博古赏析、学习研究之需;数字多宝阁则以三维形式展出了数百件金银器、玉石器、铜器。

古建观赏也可以通过“全景故宫”功能进行游览,其中甚至还包括未对外开放的养心殿、重华宫等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全景故宫包含了四季的展示,真实记录的红墙白雪也可以在这里欣赏。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一个被形容为“一铲子下去就能挖到文物”的地方,在数字博物馆领域一定有一席之地。而对这个十三朝古来说,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是它从商周到盛唐的缩影,尤其是对唐代文明感兴趣的朋友不可错过。

常设展览“陕西古代文明展”用三千余件文物呈现了陕西从163万年前古人类出现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文明发展,用七个阶段讲述了这段长达一百多万年的历史。而线下专题展览也可以通过全景观看模式在线上欣赏。

鸳鸯莲瓣纹金碗、镶金兽首玛瑙杯等馆藏珍品也都以电子形式在这里介绍和展出。

三星堆博物馆

2021年,三星堆考古发掘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沉睡三千多年的黄金面具等文物一经出土便成为“顶流”。

时至今日,三星堆热度依然不减并不断上新,而这些展品都可以在三星堆博物馆虚拟展厅进行360°沉浸式观展。

提到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能不提位于综合馆内的“通天神树”。它由青铜制作而成,通高3.96米,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而成,其中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多种工艺,是全世界同时期体型最高大的一件青铜器。

青铜面具则是三星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器物,应是陈置在神庙中供人膜拜的神器。这件青铜面具重达131斤,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

现在,三星堆俨然将自己打造成了出圈的文创IP。从各式盲盒到联名彩妆,从动漫电影到小说网游,还有各种登上热搜的传播事件,冰冷的文物正日益鲜活起来。

中华古籍资源库

不只古代器物,典籍文献也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国家图书馆不遗余力将馆藏古籍进行数字转化,并免费对所有人开放了“中华古籍资源库”,收录了整整10万部孤本古籍。

清晰的文本得益于工作人员将纸质文献进行微缩拍照,再用高速胶片扫描仪将胶片扫描成数字资源。虽然耗时费力,却能最大程度保留古籍上的信息。

而除去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古籍资源也应有尽有。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年鉴2009》数字故宫《故宫博物院年鉴2009》 如果360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无法正常浏览PDF,请点击升级到9.1以上版本,或者使用chrome和火狐浏览器。 附言 目录 正文 2009年工作概述 2009年工作概述 2009年工作概述 2009年工作概述 2009年工作概述 2009年工作概述 2009年工作概述 https://www.dpm.org.cn/explode/others/209340.html
2.故宫博物院故宫音乐剧《甪端》赴澳门首届国际儿童艺术节闭幕演出 传统文化新篇章震撼2024-09-10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在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展出2024-09-05 故宫博物院与高德地图正式签约 携手共绘数字文博新蓝图2024-08-30 故宫博物院携“双展区”亮相呼和浩特第十届“博博会”2024-08-27 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
3.中国园林博物馆官网社教| 中国园林博物馆十二月活动清单 观展| 开幕!绿满京华 美美与共——首都园林绿化75年成就展 PrevNext 最新公告 本馆快报 品珍| 青花釉里红八仙祝寿盘2024-12-12 社教| 邂逅园林冬日好时光2024-12-12 观展| “到公园去”展,文人茶舍中的思想…2024-12-10 https://www.gardensmuseum.cn/wechat
4.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这一幕等了20年网站:“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 App:“紫禁城600” 微信小程序:“故宫:口袋宫匠”“玩转故宫” 这一幕等了整整20年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注意到,故宫博物院官网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7月16日,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曾发表《关于我国文物、博物馆系统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意见》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63964
5.数字故宫带来全新游览体验构建数字文物库,打造博物馆专业技术人才 双方还就以数字化方式保护故宫文化遗产展开合作。腾讯与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团队使用AI和云服务对10万件文物进行数字化影像采集、存储和展示。 腾讯云也提供一个开放平台,协助故宫博物院运营和升级数字文物库,进而提升检索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为其他博物馆和相关文化产业构建数字化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358.html
6.故宫“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10万件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讯(记者 王慧峰)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全新发布2万件院藏文物高清数字影像,故宫“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过10万件。https://finance.sina.cn/2023-05-19/detail-imyufyzi1869790.d.html
7.线上资源:国内外40家顶级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16、故宫博物院“全景故宫”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17、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https://digicol.dpm.org.cn/ 18、中国国家博物馆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19、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092562
8.数字遗产范文11篇(全文)20,我国文化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并纳入文化部“十二五”规划, 年正式启动此工程,该工程由国家层面制定标准,出台技术要求。为了丰富非遗数字化内容,非遗网站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数据库。例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发出“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等专题数据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zjm5lze.html
9.体验区伙伴来故宫博物院展台看数字技术如何帮文物从历史中“醒来此外,故宫博物院还带来了“数字文物库”,向公众打开藏品数字资源服务的“窗口”,向社会公众累积发布25大类10.4万件套文物的高清影像,满足公众在线检索、浏览、学习研究等需求,促进博物馆藏文物资源的社会共享与利用。 通过数字科技赋能,故宫博物院、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了起来,中华文明被可感可知。让我https://www.ptnet.cn/wap/content/2024-05/23/content_2077506.html
10.当我们无法亲临现场,有时虚拟观展可以看到更多线上展览推荐可以说,在“科技+艺术”的创新道路上,故宫一直走在前列。在故宫官网中的“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等多个板块中,故宫海量珍品的细节和全貌得以立体全方位地展示,弥补了线下展览中“隔窗观望”的局限。此外,“故宫展览”App集合了故宫自2015年以来推出的大部分展览以及珍宝馆、家具馆等常设专馆,方便观众随时回顾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943684.html
11.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OpenI小编发现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非常受用户欢迎,请访问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址入口试用。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浏览人数已经达到42,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故宫https://openi.cn/sites/228683.html
12.18岁的数字故宫让600岁的紫禁城“燃起来”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如何把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落地于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服务。 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改变着这个世界。18岁的“数字故宫”正不断做出有益尝试,让文物活起来,让600岁的紫禁城“燃起来”!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BPbI4mlvNeYc4M0Kss3r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