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有多大?近百名专家学者在成都展开研讨名城成都市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建设成为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发展方向。11月9日,“博物馆之都与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成都博物馆、成都考古研究院、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现当代城市美学研究院等联合协办。

研讨会现场

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博物馆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博物馆之都与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与未来发展路径,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书记、副主席黄进,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成都西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熊平,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等人作了主旨演讲。

大家一致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也为构建“博物馆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都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具有相当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有着建设“博物馆之都”的巨大潜力。“博物馆之都”与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有着共同的目标,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学者们还为成都建设博物馆之都和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思考。

黄进致辞

博物馆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书记、副主席黄进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博物馆之城建设是一个涉及文化、遗产、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整合和展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科技创新、艺术创作等多样性成果,促进文化传承、知识普及和公民教育,同时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成都以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为目标,坚持以文兴业、以文润城、以文惠民、以文互鉴,努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因此将博物馆之都与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相结合,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孵化等方式,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值得肯定。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

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成都西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熊平在发言中提到,博物馆对城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智力资源和教育基地,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他也指出,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推动博物馆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近年来,成都市还积极探索博物馆与旅游、教育、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博物馆品牌,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成都市民族民间艺术与世界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刘兴全看来,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瑰宝,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博物馆是城市教育的重要阵地

何一民教授在做主旨演讲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博物馆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博物馆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更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博物馆通过挖掘和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博物馆也是城市教育的重要阵地,它们通过举办各类教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也提到,当前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和展示文化遗产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保持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同时,实现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成为摆在各博物馆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也成为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与会嘉宾合影

“在高校与城市之间搭建交流平台”

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从高校与城市博物馆之间关系的角度展开阐述。他强调高校博物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应该在高校与城市之间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效对接,为成都博物馆之都与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外,金沙博物馆、草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广都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也分别就成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民族文化展示、钱币文化传承、地方历史挖掘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展现了博物馆在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

THE END
1.博物馆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打卡上海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可以增加个人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博物馆通常收藏着丰富的艺术品 历史文物 科学展品等等 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历史背景 这有助于拓宽个人的眼界 丰富阅历 培养人们的审美和艺术品味 博物馆还承担着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 博物馆中的展品往往具有历史 https://m.ctrip.com/webapp/you/commentWeb/commentDetail?businessId=189504757&poiid=76144&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
2.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厚植强国复兴文化滋养博物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迈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展示展览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人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45181.shtml
3.博物馆的社会意义(通用10篇)博物馆藏品是人们根据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根据当前科学认识水平,根据人们对科学体系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发展趋势的构想而搜集的。人们希望通过这些物品,确凿地证实各种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全面系统地展示对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认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lknwk6w.html
4.为什么我们需要博物馆?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博物馆对于科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机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这些资料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同时,博物馆也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106920/article/details/136312504
5.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博物馆一问三知澎湃新闻一森: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我觉得我们不妨将他视为一种对于博物馆交互性的强调,以此来看的话例如苏州博物馆西馆,湖北博物馆都已经开始尝试将展品数字化,而上海美术馆则常设有沉浸数字展览《清明上河图》。其实这些都是科技与文物相遇碰撞出的火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73237
6.博物馆让生活更美好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国际博协指出,博物馆是我们所共有的社会结构中值得信赖的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研究等方式,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http://news.sxrb.com/GB/315075/10001341.html
7.博物馆的重要性4. 旅游与经济影响:博物馆往往成为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这些游客会带来经济效益,如住宿、餐饮、交通等的消费。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也为城市带来了良好的形象和宣传。 总的来说,博物馆在文化、教育、研究、社区和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和文化,促进社区认同和凝聚力,同时也https://www.jianshu.com/p/98a31f24e5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