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活化”文物的深层次意义

通过文物研究、通过展览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视觉表达和引导,以及沉浸式的体验,让大众从多方面感受文物的魅力,认同文化的价值,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非遗传承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去追寻和继承先人留下的珍贵足迹和心路历程,得其精神,化古为今。

而这次《莲塘乳鸭图》特展在之前展览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文化和工艺高度的三个方面,来阐述缂丝书画的惊艳绝技发展到极致的作品是如何神技鬼工。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置信。进而,解密独一无二的“朱缂”法的妙趣所在。深入分析这一技法之外,还展示了由当代缂丝非遗传承者放大3倍仿缂的朱克柔作品的4个局部,不仅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缂丝技法和缂丝魅力,也以一种实验传承模式来倡导传承者必须取法中上,才能摸索出大匠、大师之路。

展厅中央设计了一个幽暗的观赏《莲塘乳鸭图》的环境,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也在于这样的观赏环境能让人与文物形成一种沉浸式的对话。仿佛跨越了岁月后的一次文化的遇见、一个向卓越艺术的致敬、一份血脉相连的感动。让观众在朱克柔缂丝书画精彩绝伦的时空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厚重与优雅。缂是一种纺织工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有“缂丝”之名。南宋朱克柔融合院体画艺于缂丝技艺,以纤细的合色花线(合花线)作调色,以缂丝技法来摹画水墨笔意,晕色效果自然天成,精工细作,后世赞其名为“朱缂”。此次展出的《莲塘乳鸭图》,为朱克柔所作的唯一巨幅传世珍品,全幅以彩色丝线缂织而成。

接着是缂丝技法体验互动区,不仅让一般观众获得了从不同角度看缂丝所获得的不同的色彩和效果,体验到了缂丝书画何以丝光流转、光彩照人的艺术过程,还能让前来观展的缂丝艺人从中悟得某些道理、得到审美的启迪,这对年轻一代传承人更具有启思的意义。例如,3倍放大仿缂《莲塘乳鸭图》局部的,是一位自小学习缂丝工艺的苏州缂丝非遗传承人,她通过这一次对原作的研究、揣摩、仿制,获得了新的领悟,改变了原来师傅教授给她的一些技法与习惯,实现了自我突破和创新。

展览最后,人们看到两件明清传承的缂丝书画作品,通常都会感叹它们与《莲塘乳鸭图》之间的差距之大,不少观众甚至觉得这两件是道具品。这里也有着一份策展的深意,用实体文物来触发人们对缂丝书画传承的思考,尤其是其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价值。这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两件明清缂丝书画也是留存下来的当时比较精良的作品,能代表当时的主流缂丝书画水平,但没有《莲塘乳鸭图》那么神采卓然,令人心神向往。原因何在?是缂丝书画在传承过程中遗失了什么吗?是明清缂丝书画创作受到商业化生产的影响,无论艺术性还是工艺精细方面都弱化了?还是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和艺术环境不同导致的?这两件明清作品的对比或者说映衬,让观众更直接地体验到艺术的卓越,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与社会的文化氛围来成就。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更丰富、更具有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的事物越来越心向往之。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然而作为非遗之一的缂丝工艺的价值并未能被人们普遍认识到。这项传统手工艺,目前遭遇着严峻的挑战。根据辽宁省博物馆专家朴文英在苏州地区缂丝传承人群中十来年的跟踪调查,这项手工艺后继传人流失的问题甚是严重。

博物馆是“活化”文物的重要一环,也是“活化”文物背后的非物质文化价值的重要之地。通过文物研究、通过展览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视觉表达和引导,以及沉浸式的体验,让大众从多方面感受文物的魅力,认同文化的价值,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非遗传承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去追寻和继承先人留下的珍贵足迹和心路历程,得其精神,化古为今。而博物馆的角色,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桥梁和引导者,为璀璨文明之光背书,为历代无声之艺代言。

THE END
1.多国专家业者共论博物馆助力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文娱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贝思文介绍,成立于1802年的匈牙利国家博物馆,职责是收藏和展示匈牙利历史文物,文物数量超过300万件。走进博物馆,观众将穿越时光,探寻匈牙利从史前时代到现在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积极推动文化数字化的工作,通过高清3D扫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将重要的展品和展览内容搬上数字https://www.workercn.cn/c/2024-09-21/8356260.shtml
2.博物馆概论3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藏品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或称真实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在某些藏品必须进行保护处理时,对于保持藏品原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至关重要。 (三)可逆性原则 不少博物馆藏品,尤其是历史文物、化石标本等,具有不可再生性,即损坏以后,不可能再制造或获取与之同样的藏品。因此,对于藏品的保护处理应极为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3.关于博物馆的小知识——为什么博物馆展厅灯光“昏暗”利用时间或空间关系对游览路线进行梳理,让观众对馆内的文物所在的时间或地点有更清晰的了解,更能沉浸式观展。 05照明设计的重要性 大多数博物馆都会注意展览中的光线使用,而光线设计主要是作为展览中最终完成的附件,精心设计不同的展品,运用展厅照明原则。https://www.zhuhai.gov.cn/hd/cjwtjd/ztfl/lywh/content/post_3628034.html
4.佛山市博物馆一、文物藏品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文物藏品的原始记录,或说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按照国家文物局编制的《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要求,搜集来馆的文物标本在没有决定是否作为藏品及入藏之前,所有入馆藏品都必须办理的登记项目,这项工作不应该是人们有意识编写、加工的,而是在征集工作时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准确、真实的记录。对于https://www.foshanmuseum.com/learning/detail.html?id=9465
5.研究杨红张烈:非遗专题展览的叙事方式研究?一、展览叙事的重要性 策展领域引入“叙事”概念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产生这种应用研究视角。但在博物馆展陈、教育及服务理念不断转向“以参观者为中心”之下,展览的策划也呈现出越来越注重“叙事”的趋势。 “叙事”在展览中可发挥的功能是多元的。从参观者视角出发,观展过程应是连续的,展项与展项之https://www.cnacs.net.cn/14/202204/4211.html
6.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文物保护修复是博物馆的基本业务, 与博物馆其他业务密切相关。那么,一个博物馆如何从零基础起步,开展文物保护修复业务呢?本节将从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工作条件、工作管理、业务开展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六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56.html
7.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对文物的细心呵护,其目的无疑是为了“人人共享”。科研也是文物修复的重点工作。在修复工作中,我们会开展文物保护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文物制作工艺、文物腐蚀原因分析、文物保护修复相关技术方法、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向公众阐释和展示更多关于文物的信息。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8.贵州博物馆概况鸟居龙藏在调查中,还致力于少数民族的刺绣、蜡染以及生活用品等文物的搜集。这些珍贵的文物现大多保存在日本大阪民族学博物馆中,成为研究百年前西南民族社会文化的重要实证材料。 鸟居龙藏西南行中征集的文物(现存大阪博物馆) 四、影响 (一)学术史上的影响 https://www.gzmuseum.com/gbjt/202204/254.html
9.斑点试验在纺织品文物保护程序中的作用与意义本文主要列举了污染物清洗前对织物进行斑点试验的案例,通过对多个案例的介绍,说明了斑点试验在纺织品文物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针对目前文物保护过程中斑点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丝织品文物、科学保护、清洗、斑点试验、污染物 前言:纺织品文物尤其是出土纺织品,由于长年埋藏于地下,饱受水、泥土https://www.kzbwg.cn/xueshu/chengguo/282.html
10.浅谈博物馆藏品登记著录相关法律规定对各该管辖范围内的历史文物,要认真建立严格的统计制度、档案制度、保管制度。”1981年1月15日,在国务院转批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提到,当前存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不善、重要文物流失等不良现象,要求健全藏品管理体制,这意味着当时的政府已经意识到对藏品进行严格登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http://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307/27b6ab11d906410e829fed6aaf1e00e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