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首批24个国家级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案例盘点!

智慧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由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向智慧化和数智化时代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旅产业基于新一代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大变革。今年3月,文旅部按照树标杆、强引领的原则,开展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

8月3日,经省级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文旅部公布了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全国共有24个项目入选,涵盖了五大类场所,分布于16个省(区、市)。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培育的试点项目,这些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在不同的场景中都应用了哪些创新技术和模式?它们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本文将对这24个国家级重点培育项目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度解析。

文件发布截图

文博场馆空间:

让沉浸式体验与潮趣相得益彰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沉浸式体验。2022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推动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鼓励一二级博物馆、具有条件的旅游活动场所设置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由此可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有效转化场景,也是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的重要应用场景。

随着文物保护和展陈技术的发展,尤其是VR、AR、MR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社会大众得以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充分了解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历史和价值,各种互动式的体验也拉进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文物活化和文化展示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走进文博场馆参观学习。现在,文博场馆在寒暑假和节假日的预约热度显著提升,在文旅消费市场上的地位也日益显著。

本次文博场馆中共有4个案例入选,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上海天文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打造的“长征”沉浸体验和飞越影院这两个项目,通过技术与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实现了体验与体悟相统一的目标。在红军长征沉浸式“4D+六面”影院体验区,参观者可以逼真地感受血战湘江、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时的战火纷飞,体会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艰苦卓绝。在《飞越中国》项目中,体验者在驾驶舱中飞越革命圣地,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效地提升了参观者的历史投入感。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展厅设计中,广泛运用5G+VR、投影技术等科技手段,打造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河之恋”720°环幕等特色沉浸式体验空间,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同样,由新疆博物馆推出的新疆首部博物馆沉浸式文物创意舞台秀《千年之语》,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文物融入生活场景,还原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风貌和艺术样式,让观众穿越千年时光,走进浩瀚的历史长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千年之语)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以文化遗产虚拟数字内容沉浸式展示为背景,叠加虚拟与现实现实,用全息投影技术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数字化技术融合,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文物魅力所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还原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风貌和艺术样式,让观众仿佛穿越千年时光,真实走进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身临其境感受新疆历史文化的厚重。

休闲街区空间:

从“老三样”向“新花样”升级

为了在众多优秀的旅游休闲街区中立足,在不断提升、新建的街区中避免同质化,保有特色并持续发展,一些旅游休闲街区积极顺应消费升级、提质、转型的新趋势,在完善文化旅游元素、传统购物商业业态的同时,努力尝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文旅新形式,开始将沉浸式主题体验设计作为突破瓶颈的新抓手,通过增加体验式、互动性强的新业态,精心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

沉浸式并不仅仅是特色实景、灯光氛围、AR\VR、近景演艺等某一项的落地,而是通过文化挖掘、主题塑造、体验设计、场景呈现、内容技术、互动装置、商业化延展等手法,运用综合性技术服务能力为游览者打造一个身临其境、其景的空间,让游览者达到“忘我”的愉悦状态。深度沉浸式更是追求消费者达到“心流态”,从而形成更强吸引力及粘合性。

带有原创性的沉浸式体验需要与消费内容和商业形式做到有效融合,为旅游休闲街区带来统一化的文商旅产品融合。因此,每个旅游休闲街区的沉浸式体验不是一种可以简单复制的模式,而是要构建独体的可以不断升级和创新、不断丰富及延展的体验。用沉浸式技术将文化、商业、体验深度融合形成沉浸式新文商旅融合业态才是旅游休闲街区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优势的有效助力。

本次共有5个休闲街区案例入选,分别是teamLab无相艺术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X-META机遇时空元宇宙主题乐园(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Z-BOX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长安十二时辰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

北京“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坐落于北京朝阳区大悦城内,展馆面积达10000㎡,挑高11米,是由北京光禹莱特倾力打造的国内最大的沉浸式数字艺术永久展览空间。凭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与“内容稀缺性”,成为朝阳区重要的文商旅融合新地标,并形成了近端向心力与远端辐射力,吸引京津冀乃至全国文旅客群。2022年12月底正式运营,开业3个月就吸引近20万人次到访。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位于北京朝阳区燕莎路,是朝阳区打造的“城市河岸+文商旅+科技”沉浸式夜游新场景。该项目依托亮马河、蓝色港湾和朝阳公园等天然资源,利用AR/VR、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对河岸上不同载体进行创意设计,通过自然景观、光影技术和视听技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1河2湖24桥18景”沉浸式廊道,成功实现了以河道治理促进城市更新的目标。

Z-BOX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是服务于商业综合体及文旅景区的沉浸式潮玩体验馆,Z-BOX沉浸式互动体验新空间以“无定义、趣空间,潮玩更多可能……”为目标,为用户带来“新、奇、特”的全新360度五感沉浸式互动体验,其中包括:沉浸式光影互动体验空间、超大异型3D屏互动空间、原创“平行宇宙无限本”沉浸式剧本秀、玩美食秀多媒体互动餐厅、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光影互动智能游戏、集3D影像与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休闲演艺吧、沉浸式戏剧表演、全息微演艺舞台表演、光影儿童乐园等。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位于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区曼蒂广场,注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与唐文化内容,聘请影视剧原班美术设计施工团队,结合原剧情、人物、道具、场景,构建了全唐场景空间。街区涵盖唐食荟萃、百艺手作、文化宴席、沉浸演艺等多种业态,集全唐空间游玩、唐风市井体验、主题沉浸互动、唐乐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唐文化体验主题园区。是中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文化生活街区。

主题公园空间:

从品牌为王到体验为王的变化

文旅产业是沉浸式体验应用的最大场域,主题公园堪称“头号玩家”。新兴沉浸技术与打破“第四堵墙”的沉浸式叙事相结合,正在创造下一代主题娱乐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IAAPA(国际游乐园及景点协会)报告显示,全球主题公园产业新增收入和上涨客流大多数来自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主题公园。IAAPA还曾在全球主题公园展望报告中指出,比起实体的产品,目前的游客更愿意为体验付费。“沉浸化”趋势为主题公园发展掀开了新篇章。

经过数十年的市场探索与发展,中国主题公园正进入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单向式表演和缺乏故事主题的骑乘将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在主题公园里获得主动探索、互动参与和个性化的体验诉求,中国主题公园在“沉浸化”之路上迈出了探索步伐。

本次共有3个主题公园案例入选,分别是《无界·幻境》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自贡方特恐龙王国。

位于河北正定滹沱河艺术生态岛的《无界·幻境》国际光影主题公园,占地约9万平方米,是河北省首个行浸式光影艺术原创IP,也是国内首个岛上行浸式光影主题乐园。乐园囊括了12大主题沉浸光影艺术空间,融合了文化、艺术、科技、旅游、消费等多元新型消费场景,通过灯光投影、原创音乐、互动装置、3Dmapping等现代数字科技“借景构景”,提供了城市文化娱乐休闲与自然相融合的实践样本。

上海迪士尼作为内地首家迪士尼主题公园,成功地引入了国际知名IP联动策略。其中,“加勒比海盗一沉落宝藏之战”是根据同名电影系列进行设计,利用影像技术和3D特效巧妙还原了电影中的场景和角色,游客在杰克船长带领下体验一次惊险刺激的海上寻宝历程。而“翱翔·飞越地平线”是在迪士尼加州冒险乐园的基础上全新演绎的而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游客可以俯瞰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景点,享受一次沉浸式的飞行之旅。

自贡方特恐龙王国是由华强方特集团精心打造的一座以恐龙文化和古蜀文明为主题,集主题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度假、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高科技旅游景区。自贡方特坚持华强方特“文化+科技+IP”的创意理念,依托自身强大的创意能力和科研实力,综合运用AR、VR、球幕、巨幕等前沿科技,打造了一系列演绎恐龙故事、探险恐龙世界、科普恐龙知识、重现古蜀文明的沉浸式互动主题项目,并通过营造众多史前的原始丛林、湿地沼泽、火山峡谷等场景,为广大游客创造了一个兼具趣味刺激与奇幻想象的恐龙探险王国,是重点展现以自贡恐龙为代表的恐龙种群,打造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大型恐龙主题综合体。

旅游景区空间:

变观光式旅游为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景区正在积极地探索如何利用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为游客提供更为新颖的沉浸式体验,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数据采集、监测与分析,帮助旅游管理人员做出更好的决策。

如今,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正在催生传统景区的“第二春”。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游客获取信息。一个单一、平坦的景点再也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为营造多元化的体验氛围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年来,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已成为国家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旧厂房改造是中国许多城市在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指出,鼓励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

对于城市而言,破败老旧的厂房,如若打造得当,便是文旅产业的一座金矿。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都通过对传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再利用,打造出独具城市文化风貌的特色文旅项目。

本次共有7个旅游景区及工业遗产案例入选,分别是SoReal焕真·平遥科技艺术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宁波方特旅游区、尼山圣境文化夜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飞越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夜上黄鹤楼》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天下大足》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SoReal焕真·平遥科技艺术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是在原平遥县棉织厂旧址上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453.5万元。设计团队由北京当红齐天集团齐笑、张艺谋、王磊共同担纲,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和创意,成功将闲置资产转化成为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SoReal超体空间”,让2800岁的平遥古城实现了智慧、科技与历史韵味的完美融合。

宁波方特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前湾新区,毗邻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是前湾新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之一,已建成运营的宁波方特东方神画、方特东方欲晓两大主题乐园分别以中国传统民间神话故事和红色文化为背景,分别展现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光辉的革命历程和伟大的改革成就,生动描绘出一幅华夏五千年文明精粹的恢弘画卷。其中,运用全球顶级技术和设备打造的《女娲补天》《致远致远》《飞翔》等一系列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山东曲阜的“尼山圣境文化夜游”位于曲阜市尼山圣境5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达154.8公顷。该景区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特色,借助现代科技和数字艺术等手段,可让游客在夜间领略到与白天不同的尼山美景,感受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不朽魅力,202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由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打造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全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占地622亩,总投资金额达60亿。该项目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脉,运用沉浸式艺术手法,并以独特的“幻城”为载体,立体讲述中原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和传奇故事,不仅是全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群落,也是传统旅游演艺向文旅演艺升级的典范,创造了开业10天7次亮相央视的神话。

智慧旅游《飞越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沉浸体验项目以北宋张择端的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为主题,利用数字科技,在12米超大直径的IMAX巨型球形荧幕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利用数字科技,在112米超大直径的IMAX巨型球形荧幕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整个球幕画面为360°全景呈现,利用科技呈现裸眼3D版《清明上河图》,沉浸式观影体验,座椅通过模拟上升、俯冲、滑翔等动作,带领游客穿越千年历史画卷,一览宋代盛景辉煌风采,身临其境畅游在3D版《清明上河图》画卷之中。

《夜上黄鹤楼》从黄鹤楼1800年丰厚的文化资源中择选出神秘动人的仙文化和诗文化,结合园内八处景点,通过“光影+演艺”的方式,打造出辛氏沽酒、仙子起舞、黄鹤楼变迁等沉浸式故事场景;通过创新的激光投影、激光动画、前景纱屏、高压水雾等众多高科技光影技术,利用画面融合技术,将黄鹤楼的诗情画意、秀雅身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建筑搭配动画光影特效以及声光电的渲染,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使游客在场景、历史、故事、场景重现的代入感中体验神奇与震撼,在角色、任务、交互中体验挑战与乐趣。

重庆的《天下大足》位于大足石刻游客中心,距离宝顶山石刻景区4公里,包括旅游综合服务区及公共服务空间、文化交流区等配套功能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每天定时放映的特种电影《天下大足》。在球幕影院内,游客可以沉浸式地体验释迦涅槃圣迹图、千手观音造像石刻等精华,为接下来游览大足石刻提供全景式的认知体验。获评了“视听健康空间生态影院”认证,也是中国第一家获得该认证的影院。尤其是球幕影院也成为“全球第一座杜比全景声”的球幕影院,开创了球幕影院的设计、建设新标准。

度假区空间:

突出近端向心力与远端辐射力

相比传统旅游景区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旅游度假区更加注重智慧旅游项目的近端向心力与远端辐射力,在文旅部公布的首批24个新空间项目中,利用旅游度假区打造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有3个,分别是辽宁省大连金石滩度假区的“EX机器人未来科技馆”、江苏东太湖度假区的“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和无锡灵山小镇的“拈花湾夜游”。总体而言,在空间形态上与旅游景区差异性不大。

位于大连金石文化博览广场的“EX机器人未来科技馆”,总投资1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文化展厅之一,也是目前首个对公众开放的仿生机器人研发机构。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亲身参与到仿生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近距离感受最先进科学技术在机器人控制、声纹合成、动作捕捉、面部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并与仿真机器人进行沉浸式智互动对话。这种新型体验空间对拉动金石滩旅游经济具有重要引流作用。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位于苏州湾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14000㎡,展厅面积约5000㎡,是一座集数字艺术展览、演出、科技创新、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科技馆。馆内常设展区有“灵境”“灵眸”及特展“画游千里江山”,通过数字化形式呈现了珍贵的人类艺术品。此外,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还与苏州湾博物馆和苏州湾大剧院实现了空间互动、业态互补和流量互换,打造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文化集聚区。

灵山小镇·拈花湾坐落在无锡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纯净的山水之间。近年来,为顺应沉浸式夜间旅游的新趋势,灵山小镇依托拈花湾山水禅境和景观建筑,借助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和舞台表演艺术,创新打造了拈花湾《禅行》沉浸式体验项目,创构形成了集观演互动、文旅融合和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全新夜游模式,并成为国内文旅小镇夜间旅游的典范。来到这里,游客随处可以感受到禅意生活的真谛,忘却疲惫、心生自在。

产业园区空间:

文旅业态赋能让园区变景区

近年来,为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现“空壳园区”“僵尸园区”等现象,各地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园区结构布局,通过加快数字化文化产业培育,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和文旅消费集聚区,为文化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推出的特色文旅产品和新业态,让不少产业园区在出圈出彩的同时,实现了品牌和市场的双赢。

此次文旅部公布的首批24个新空间项目,其中就有2个是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分别是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长白山传奇飞行体验馆”和中国·南昌VR产业园区(基地)的“南昌VR主题园”。尽管这2个项目的数量不及其他空间品类,却展示了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

长白山传奇飞行体验馆坐落在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占地面积达到6900平方米,游客抵达长白山国家公园游客中心便可前往参观。该项目由飞行模拟乘骑设备、球幕系统、球幕影片、特效系统、演出控制系统、AV系统、灯光系统和安防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内容为飞行模拟乘骑设备和球幕影片体验。除此之外,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还推出的精品力作《飞越神州》,从鸿蒙幻象中的飞天舞曲开始,跨越昆仑山脉、穿越九曲黄河、欣赏桂林山水、挑战珠穆朗玛峰,完成“坐地日行八万里”神州之旅。

位于中国·南昌VR产业基地内的南昌VR主题乐园项目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亿元,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室内VR主题乐园,每天可容纳5000名游客参与体验。根据江西省VR产业规划,南昌VR主题乐园是江西省重点打造的国家级VR产业基地核心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将VR前沿技术与文化、旅游、娱乐、休闲体验相结合的VR主题乐园。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VR体验智能复原博物馆的高科技带你沉浸式考古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 这场“盛会”吸引了394家博物馆参展 三星堆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 大报恩寺博物馆等 都带来了最新的数字智能技术 不仅能让观众体验沉浸式考古 还能看到已经消失的“文物的一生” 跟随小鹿姐姐一起去穿越体验吧~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722366797891694304&track_id=24d9e903-9f51-43d1-aaeb-937ca4ba1792
2.文化中国行丨VR体验智能复原博物馆的高科技带你沉浸式考古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 这场“盛会”吸引了394家博物馆参展 三星堆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 大报恩寺博物馆等 都带来了最新的数字智能技术 不仅能让观众体验沉浸式考古 还能看到已经消失的“文物的一生” 跟随小鹿姐姐一起去穿越体验吧~ 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0828/t20240828_526875536.shtml
3.博物馆实景复刻: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新篇章博物院数字营销发展背景博物馆实景复刻: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新篇章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的展览形式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3数字博物馆和3D线上展览,这种创新的展览方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将深入探讨博物馆实景复刻虚拟展厅的兴起背景、技术实现、优势应用以及https://blog.csdn.net/jimumeta/article/details/143803957
4.博物馆展示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应用新起典文旅认为当前国内的博物馆沉浸式投影越来越受公众喜欢,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还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感。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7989/2021-06-22/4228868.html
5.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成风尚!多媒体优势在哪目前,越来越多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从而给游客营造一种视听觉上的全新科技体验。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https://www.gzgjkj.cn/bwg.html
6.创造沉浸式体验: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利用2. 情境还原:通过情境还原的方式,可以将观众带入到历史场景中,体验历史的真实性和感人之处。可以通过模型、场景再现、影像投影等手段,将历史场景还原到博物馆中,为观众展示历史的细节和氛围。 博物馆设计中利用空间来创造沉浸式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展厅布局与空间分区、灯光与声音设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以及http://www.gzdecor.com/zixun/zgzt/202406252347.html
7.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技术→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虚拟现实技术 赋能博物馆沉浸式体验 随着VR、AR、5G等前沿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视觉主导的文化传播形式逐渐应用到博物馆的建设当中。基于新技术的导览方式新颖且直观,使得博物馆观众得到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并且在原有的平面化观展体验基础上,发展为虚实结合的“3D”立体观展方式。 http://www.kltsa.com/Case-10747.html
8.上海博物馆消失的法老VR沉浸式体验购票指南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二楼,消失的法老VR沉浸式体验须独立购票。 ?「消失的法老」是一场 45 分钟的大空间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通过大空间虚拟现实(VR)技术,以沉浸式探索(Immersive Expeditio )的游览方式,带领观众探究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胡夫金字塔。 ?观众除了可以近距离了解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和历史脉络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827802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穿越古代遨游敦煌,多个沉浸式VR体验项目分享近期,有多个博物馆以及景区开始设立沉浸式VR体验空间,让游客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历史,还可以“置身其中”来一探究竟,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01 《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 2024年7月9日,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授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首都博物馆指导的《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https://www.urbanlight.cn/newsdetail/8aea2fa5-f853-b6c2-edd4-8da417ae2e90
10.广东省博物馆升级上线后的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官网,特点鲜明,实现各个板块智能关联,为用户提供更周到、更贴心、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一、虚拟现实看展,足不出户获得沉浸式体验 (虚拟看展) 无论你是周末宅家躺平族,抑或是想重温曾看过的展览,动动手指,即可在官网里的“虚拟展厅”中穿梭各个展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https://www.gdmuseum.com/cn/col48/1416
11.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助力发展沉浸式体验项目,支持文化文物单位结合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当印象中刻板的博物馆碰上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多媒体数字艺术等沉浸式科技又会给游客带来一场怎样的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奇妙夜把三星堆博物馆变成了一个沉浸式的夜游剧场,游客身在其中不仅能https://www.douban.com/note/807516482/
12.VR技术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穿越千年探索古迹之美——顶端新闻《消失的圆明园》基于空间计算技术,使用跨平台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引擎开发,可以实现逼真的视觉效果和流畅的交互体验。通过选择强大的硬件设备、优化算法和用户体验设计,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回”到毁灭前的圆明园。 作为一个基于空间计算技术的大空间沉浸式VR项目,“消失的圆明园”在沉浸式虚拟体验中,将带领观众穿梭时空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C58D5ED47B14F70B8639464CB9653
13.沉浸式体验物联网时代下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设计;沉浸式体验中图分类号:TN915.03文献标志码:A0 引言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在带来第三次信息化发展浪潮的同时,还引发一场改变现代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技术变革,通过现代网络、智能感知和自动化聚合与集成技术,将互联https://www.fx361.com/tags/9/9/c93102ed16bfe429/3398762.html
14.亚洲首秀,“生命的纪元——沉浸式探索体验”亮相兴业太古汇博新全宇宙正式引入的第二部大空间虚拟现实体验——“生命的纪元——沉浸式探索体验”进入中国市场,昨天在上海兴业太古汇与观众见面。 该沉浸式探索体验由“消失的法老”制作方——法国Excurio,携手拥有逾230年历史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France)联合出品,带观众领略地球诞生至https://www.jingan.gov.cn/rmtzx/003008/003008006/20240426/75b4cc71-1844-464b-bea4-0a5471c1d62e.html?type=2
15.虚拟现实博物馆体验设计方案元居科技一、虚拟现实博物馆的体验设计方案 1、博物馆空间场景设计 虚拟博物馆的搭建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直接把线下的实体博物馆全景实拍复刻搬到互联网,也可以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创建一个全新的线上云博物馆,就像实体建筑的设计,甚至自由度更高,因为不用考虑实际占地面积,可以展开想象,将场景适应于展品,让参观者更有沉浸感,打造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661.html
16.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虚拟艺术游戏体验湖南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了“The Met Unframed”(大都会无限游)沉浸式虚拟艺术和游戏体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简称the Met)和威瑞森(Verizon)公司在2021年1月21日联合推出了“The Met Unframed”(大都会无限游)沉浸式虚拟艺术和游戏体验。该游戏由Verizon提供5G超宽带网络,包括https://www.hnmuseum.com/zh-hant/node/8730
17.在陈家祠玩VR!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数字体验馆带你穿越时空▲参观者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了解陈家祠百余年历史 整个数字体验馆分虚拟现实体验区、主题AR明信片、三维数字沙盘和数字多宝阁区四部分,参观者不仅可通过手机“扫一扫”与AR卡牌互动,还能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沉浸式感受100年前陈家祠的生活图景。在观看之余,参观者可前往数字多宝阁区对馆藏文物进行360°旋转、缩放观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2/28/c1801587.html
18.沉浸式VR党建馆,打造“党建历史+廉政教育”主题党员学习基地依托先进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运用,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学习体验。 打破传统体验式红色教育的时空限制,真实再现红色革命场景,为党员干部们提供体验式参观游览、革命历史知识学习、革命传统精神教育等。 可设计党员全年体验学习计划,将VR体验式党员红色教育与常规党员教育相结合,https://product.11467.com/info/7029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