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浸式艺术对博物馆美术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中,数字媒体的创新是必要前提之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当前艺术创作的趋势之一。如果说早期创作艺术者创作沉浸式艺术的方式是使用综合绘画、雕塑、建筑等“工具”,现在艺术家创作沉浸式艺术的“工具”则是以VR(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媒介。借助科技的进步的发展,创作工具已经从传统的艺术媒介转化为新型艺术媒介。

至此,虚拟现实在沉浸式艺术中并非扮演交互应用的角色,而是对艺术构成元素中综合媒介的延续。因此,科技创新在沉浸式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并不影响作品的性质,反而能为作品锦上添花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对沉浸式展览的思考

综上所述,沉浸式展览带给了观众更为全面的观展体验,拉近了大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但如果仅寄希望于沉浸式的概念来制造市场的火爆,依靠滥用新技术新手段,一味追求光影十足的肤浅的视觉表面效果,那么艺术终将沦为附属品。因此,在辨别的同时并设定门槛,把商业项目与艺术文化教育项目区分开,是博物馆与艺术机构需要重点把握的地方,否则沉浸式展览的内核必将会向娱乐化、快餐化靠拢,沦为空洞无聊、无趣的产物。

三、博物馆美术教育与沉浸式教学

以观众为中心是当代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核心理念,以观众为中心开展美术教育,才能发挥其文化力量,影响和改变个体乃至社会。《新世纪的博物馆》指出,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的美术教育与学校教育明显不同,艺术品是美术馆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物,博物馆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依靠展品实现的。沉浸式教学的理念认为,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调动其多感官的体验,将学生融入环境、忘记环境、提升学习乐趣和效率,使学生接受能力感官能力放大的同时,促进美术教育的传播。沉浸式艺术的出现为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以沉浸式艺术为美术教育载体,对观众开展以展品为核心的沉浸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取得最优的博物馆美术教育成果。

四、沉浸式艺术对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影响

首先,沉浸式艺术融合沉浸式教学,为博物馆美术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伴随着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技术辅助开展博物馆美术教育似乎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媒介,试图寻找更好的教学途径。在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多媒体的应用、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沉浸式艺术参与博物馆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更快捷有效。

其次,沉浸式艺术在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关系美学与接受美学在博物馆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是符合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沉浸式艺术的互动参与性为观众提供了参与二次创作的可能,很多沉浸式艺术并不是单向被动输出的,而是与观众存在双向选择。艺术家在创作时便将与观众互动的可能性列入考虑的范围,沉浸式艺术能有效引导观众的审美和创作,更加注重个体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从中汲取的经验。

再次,沉浸式艺术的多元素运用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有效扩大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受众面,充分发挥好其文化职能,提高参观者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品理解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艺术,能有效让观众沉浸其中,引发他们的共鸣,加深他们对博物馆展览与教育的印象。

最后,发挥博物馆面向社会的文化与教育风向标的作用。不少研究沉浸式艺术的学者提出,随着近年来沉浸式艺术的快速发展与流行,部分作品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开始迎合观众推出一些过分强调感官体验、具有庸俗色彩与肤浅艺术思想的作品。博物馆作为文化与艺术的风向标,应坚守艺术底线,推出优秀的美术教育模式,开展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引导艺术创作向上发展,将对个体观众的美术教育转化为对社会美育的引导,为教育赋能。

结语

沉浸式艺术的发展从具体的构成到科技创造的虚拟现实,深度体现了当代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趋势,沉浸式艺术进入博物馆以来,除了产生了全新的展示方式,也为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带来了启示,提供了发展思路与素材。由沉浸式艺术结合博物馆美术教育形成的沉浸式教学氛围,能有效挖掘出作品与观众的潜力,当观众化身为再创作者时,作品即是教育本身。沉浸式艺术有着独特的优点,其发展为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对其合理运用将会为博物馆美术教育提供更行之有效的路径。

田晨睿,女,山东济宁人,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油画创作。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强文化供给力度,让更多优质巡展直达基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bwg/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文博空间沉浸焕新,创意营造文博新嘲新模态新社交如今,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全新生产力,博物馆也通过高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解谜“剧本杀”、沉浸式剧目不断融入博物馆活动,并且,随着VR、AR、AI等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永不闭幕”成为现实。 INTRODUCTION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687077.html
3.大鱼云展线上虚拟展览平台大鱼云展专注于提供线上虚拟展览创展服务,依托于及目科技深度自研的Web3D技术和美术设计能力,以多样化的三维艺术空间为载体,包含丰富的3D交互功能体验,突破时间、空间、线下场馆风格等限制,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线上展览解决方案。帮助艺术机构,艺术馆,美术馆,艺术家,少儿画https://gfishow.com/news
4.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成风尚!多媒体优势在哪目前,越来越多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从而给游客营造一种视听觉上的全新科技体验。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https://www.gzgjkj.cn/bwg.html
5.藏在校园里的博物馆——“沉浸式”博物馆课堂助力孩子多元成长让每一名正如顾明远先生为学校亲笔题词所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陕师大陆港小学正在致力于细微处育人,通过博物馆开展特色教育,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中国历史文化,感受美的教育。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佳玥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5/31/content_6736296.htm
6.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带着这三个问题,Xenario飞来飞去以日前开馆的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之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案例进行解答。Xenario飞来飞去应用全域投影实时渲染、720°沉浸式场景交互剧场、实景游戏互动解密等高难度复合型展示手段,打造国内独具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文化教育体验,讲述运河千年史诗,献礼党建百年华诞。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MxODA5MjSDuY1osIbOcw.html
7.沉浸式体验“有声”思政课!博物馆红色思政大课堂体验剧场在团一大5月4日晚,“赓续红色血脉 激扬青春华章——博物馆红色思政大课堂体验剧场”五四晚会活动在广州团一大纪念馆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办。活动将红色思政课堂搬上舞台,以讲、展、演等表演形式为青年人奉送了一堂有情怀、有温度、有深度的红色思政课。据悉,晚会分三个篇章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5/04/c7644312.html
8.数字技术构建传统文化沉浸式博物馆体验关于我们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博物馆的参观体验,通过构建传统文化的沉浸式博物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文化https://datacenter.isbcyz.com/post/8459.html
9.基于全景视角下的博物馆导览沉浸式体验设计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云”看展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虚拟全景的理论研究,数字博物馆导览跨越了时空界限,对于分流看展、让观众提前获取信息大有裨益。 一、沉浸式体验设计实践——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根据导览系统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几类:一是定位类,这一类标识系统能够帮助使用者确定自己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二是信息类,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79
10.创造沉浸式体验: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利用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场所,如何通过设计创造沉浸式体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展览内容中,深度参与并亲身体验文化和历史的魅力,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在博物馆设计中如何利用空间来创造沉浸式体验,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展厅布局与空间分区 http://www.gzdecor.com/zixun/zgzt/202406252347.html
11.蓝眼泪5日4晚看非遗掌上木偶表演·沉浸式体验非遗+非遗博物馆+梧林古村落时光的印记与文化的传承拥有丰富的华侨文化,被誉为"华侨建筑博物馆"村落内保留有完整的百年建筑群包括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式建筑等两百多幢梧林古村落是闽南最具代表的侨乡 14:00 蟳埔村 地道的渔村,这里以盛产红蟳、蚵虾而闻名,蟳埔村有两大特色文化,蚵壳厝建筑和头戴簪花的https://www.mafengwo.cn/sales/13026792.html
12.福清市侨乡博物馆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福州新闻福建台海网8月28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与大师“面对面”打宗鹤拳、身临其境感受宋代交通发展、隔空翻书探寻历史发展轨迹……走进即将开放的福清侨乡博物馆,如同步入一个现代的科技体验馆,人工智能、AR互动、声光电结合等技术,打造出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让城市的历史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http://m.taihainet.com/news/fujian/szjj/2021-08-28/t_2546594.html
13.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如何彰显文化价值博物馆游客文化传播价值近日,博物馆围绕剧本开发的全新体验项目引起了业界和公众的关注,彰显了新时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价值。许多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以角色扮演和情节推理为基础,以体验为核心,以历史为主线,让游客充分感受文化的魅力,享受沉浸式体验的乐趣。 随着观众的审美兴趣不断提高,尤其是追求个性化的新一代高品质生活消费者,喜欢尝https://blog.csdn.net/hanzhi88/article/details/12318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