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博物馆,美好生活的“助推器”济南社会

作者:新黄河记者:石晓丹摄影:黄中明郭尧

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和美好生活”。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济南各大博物馆共推出90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展览活动,邀请大家一起来感受博物馆的魅力:既了解这片土地的过去,又让我们接受新的知识,进而赋能未来的美好生活。

市集、游园会、研学

从单一展示到时空交融

“陈冕的字真不孬!”5月18日,《金榜名传四海知——馆藏科举文化与明清状元主题文物展》在济南市博物馆开展,站在一幅《清陈冕行书联》前,“老济南”王立以前只知道济南有陈冕状元府,却对陈冕本人再无更多了解,“之前的陈冕,更像是一个符号,如今看到他的字,才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博物馆,是岁月的沉淀,是历史的珍藏,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它用一场场展览记载着一代又一代逝去的光阴,呈现着一方土地的宝贵文化,浸润着当代人们的生活。

随着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济南各大博物馆内主题展览精品荟萃:除《金榜名传四海知——馆藏科举文化与明清状元主题文物展》外,济南市博物馆还有《闲事长物——馆藏明清文人生活用品展》《烟云含逸趣——馆藏香炉精品展》、馆藏精品绘画夜间特展等。

长清区博物馆推出了《文物与美好生活》,展示馆藏精品文物中的美好生活元素,介绍古人的生活习俗;平阴县博物馆举办了“黄河岸边我家乡”青少年美术作品展和“陶启文明”馆藏陶器陈列展……徜徉其间,是一场又一场与中华文化、济南文化的最美奇遇。

不只有厚重的历史,也有当下的生活。为了让博物馆、让文物、让文化走进市民生活,济南的博物馆各有巧思。

馆长们也卷起来啦

从高冷小众到催生创新

“2000年前的艺人天团公演现场是什么样”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济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国宝级文物——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登上央视新闻《文博日历》,刷屏朋友圈。

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的火爆出圈不是个例。近年来,济南市各大博物馆主动与先进科技接轨、与日常生活相连,不断创新博物馆打开方式,通过“博物馆+文创”“博物馆+科技”等方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流动,让以往“高冷小众”的博物馆热情洋溢地“奔”向大众。

5月18日,济南市博物馆打造升级的文创空间正式揭开面纱,吸引不少文创爱好者前来打卡种草。据济南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新开放的文创空间融入传统、现代、科技元素,突出展示济南及周边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汇聚了黄河五彩陶、济南兔子王、淄博琉璃等文创品牌和非遗产品以及众多受人追捧的济南元素“网红产品”。此外,文创空间还设有茶歇区,以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济南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创意。

值得一提的还有,各博物馆馆长们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讲好博物馆故事。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百名博物馆长讲宝藏”主题短视频征集评选中,济南共有17个短视频在全省获得展播宣传,其中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小漪、历城区博物馆馆长张婷、济南宏济堂博物馆馆长郑晓燕,分别凭借讲述“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青铜函和鲁伯大夫簋”“石碑牌匾”荣获十佳讲述人;山东泰顺斋南肠博物馆馆长刘锋通过讲述“老店遗址和南肠至尊”荣获优秀讲述人。

“博物馆之城”加速前进

济南博物馆再添新成员

5月18日,济南再有两家博物馆正式揭牌,分别是济南市市中区天成观赏石博物馆和济南市历城区文史哲阅读博物馆。

天成观赏石博物馆是一家奇石主题博物馆,收藏和陈列着近500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奇石,包括画面石、造型石、结构石、图文石、矿晶类等。

文史哲阅读博物馆共有藏品330件/套,主要为文史哲类图书、资料、书信、历城地方文献等内容,集展览、阅读、研讨等功能于一体,设有《<文史哲>70年成就展》,可让普通市民走进学术期刊《文史哲》的世界。

在济南,像这样各具特色的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正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一个主体多元、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中。

自2022年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后,济南便开始大力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加大博物馆培育力度,截至目前,共新增设立备案博物馆14家,包括商河县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莱芜区山楂之恋博物馆、历城区南部山区野风酥煎饼博物馆等。章丘区三涧溪博物馆、平阴县玫瑰文化主题博物馆、济南葫芦博物馆等12家乡村(社区)博物馆通过山东首批乡村(社区)博物馆的备案认定。

当下,济南正式登记备案的各级各所有制博物馆、纪念馆共计80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4家、二级博物馆2家、三级博物馆6家。涵盖文物、非遗、民俗、革命、钱币、汽车、书信、匾额、玉器、钟表、奇石、陶瓷、红木、年画雕版等各类主题。下一步,济南将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济南市博物馆新馆的规划建设,持续发展一批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等,力争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类博物馆数量超过150个,全面开启济南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THE END
1.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更好赋能美好生活——中国青年网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鞭策着博物馆人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更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昨天,来自全国近200家博物馆的“掌门人”齐聚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深度探讨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的路径和方式。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our.youth.cn/xw/202411/t20241115_15650383.htm
2.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开展迎观众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11月5日下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希腊文化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主办的“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展览展示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珍贵文物。展览通过“寻美,永恒的主题”“爱美,不变的天性”“镌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1/t20241107_270469_wap.shtml
3.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中走进美好生活博物馆如何赋能美好生活、增进民生福祉?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在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下,各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诠释着“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 5月18日,2023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开幕,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福建省人民http://www.ncha.gov.cn/art/2023/5/21/art_722_181744.html
4.新风尚:在博物馆体验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大数据 新风尚:在博物馆体验美好生活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是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三个关键词将博物馆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连接起来,强调了博物馆在增进人的福祉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其中90https://www.cacta.cn/m/article_bigdata.html?id=5972
5.让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我市各地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让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 昨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全市文博系统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推出展览展示、文化讲座、文物鉴定、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文化活动,让博物馆贴近群众,融入美好生活。 在市博物馆一楼精品厅,2023年度文物征集暨免费鉴宝活动火热开展。带着藏品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5/19/content_141580_16123210.htm
6.博物馆添彩美好生活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刘斯锐 李仲霞)值此“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红安县文物事业发展中心、红安博物馆在七里坪镇长胜街开展了“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红安革命文物图片展,并向市民、游客发放印有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宣传单1000余份。 https://www.hgdaily.com.cn/w/3/m_ciye/4O1177O127732O0O1.html
7.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2021年,全省博物馆机构数312个,博物馆藏品件数438.7万件。这些涵盖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博物馆,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展览、讲座、研学等活动拉近文物与市民朋友的距离,为公共文化和美好生活赋能。(记者 张琪悦 赵茁轶) 让“博物馆经济”持续发力 https://qinwen.sanqin.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4740/9959221.html?isView=true
8.鹤博云课堂2023年第5期:博物馆里的美好生活期望当你在博物馆看到, 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等图案的纹饰, 千万不要以为古人只是临摹而已, 那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这些吉祥语, 通过借喻、比拟、双关、 象声、象形、象意等表现手法, 演变成各种吉祥之寓意,让后人赞服。 今日,鹤博邀您共赏文物中的美好期望。 http://hbsbwg.com/a/zixun/guannadongtai/2023/0516/530.html
9.博物馆艺术漫步(三)美好生活博物馆艺术漫步(三)-美好生活 #0元玩转这座城#2024博物馆请回答# 美好生活主要分为:第一单元民国荣威、第二单元人杰地灵、第三单元心旷神怡。服彰华夏。 美好生活的主题主要从历史、地理、服装等不同的方面来展现不同时期的文物的形状特点。用不同材质,制作出不同精美的物品。 作品有孔雀、羊首、春潮、葡萄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688818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0.博物馆教育赋能美好生活——以南京博物院为例博物馆是承载历史传承文化的殿堂,是发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健康的心灵氧吧。未来,南博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公众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倡导差异平等,深耕分众教育,助力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心田上生根开花。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1104/8567.html
11.?新华时论让小型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里不只有古代文物和厚重历史,也有当下的生活。热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受到追捧,数量众多的小型博物馆也因贴近生活,让人倍感亲切。发掘小型博物馆的特色优势,让“家门口的博物馆”串珠成链,更多的文博元素将为美好生活添彩。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5/17/1030197.html
12.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共建美好生活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共建美好生活责任编辑:侯裕盛 相关视频 更多 愿法治的光,照亮少年的你 反家暴十问十答丨以法之名守护家庭安宁 如此儿女 加法 雏凤腾湖 湖里争先 安居乐业 警惕!你的“好朋友” 与“茶韵法官”共品“法治白茶” 假的真不了 https://tv.chinacourt.org/70025.html
13.相约博物馆,遇见美好生活相约博物馆,遇见美好生活_北京时间 你和博物馆之间有着怎样的美好记忆、感人故事?《北大红楼读书会》特邀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带大家走进博物馆,告诉你关于中国博物馆的种种故事,一起聆听优美的诗歌,为你讲述:博物馆使生活更美好。 你和博物馆之间有着怎样的美好记忆、感人故事?《北大红楼读书会》特邀中国https://item.btime.com/46eauo84vbr9u8rk9ak6cqglmdh
14.“博物馆创造美好生活”线下主题沙龙举行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为展示新时代博物馆和博物馆人的风采,探讨中小博物馆如何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召集区内20余家博物馆共办“一年一度文博风采交流会”。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创造美好生活”线下主题沙龙于5月17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各大博物馆、旅游企业、专家http://t.ynet.cn/h5/34244888.html
15.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1/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2/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3/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4/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5/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6/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https://k.sina.cn/article_1428366771_p552325b302700zsxy.html
16.无锡加快推进文博文旅融合,让博物馆成为美好生活的“发动机”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是促进社区福祉、人类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今,一座博物馆,甚至一场展览,都可以成为人们奔赴一座城市的理由,逛博物馆也从一种生活新风尚进阶到了公众的高频“精神刚需”。 https://www.wxrb.com/doc/2023/05/19/277587.shtml
17.智慧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智慧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贵州交通广播 | 2023-05-19 00:18编辑: 黄英俊 责编: 李雨霏 编审: 冀佳 扫描二维码,下载动静新闻 iOS Android 小编推荐 我省与国家医疗保障局签署合作协议 徐麟李炳军会见章轲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 南方5省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7日最热https://www.gzstv.com/a/36bd4ed4657b49cebd79a9645bbb86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