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李晓东光明日报通讯员朱小路

“对成都的故事了解越多,我越热爱脚下的这片热土。”定居四川成都的毛晓兵,参观完成都博物馆后,觉得自己第一次与这个城市有了深度交流。

“泡博物馆”逐渐成了毛晓兵生活的一部分。他发现,成都有那么多博物馆,博物馆里藏着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每一个博物馆都让他沉浸其中,每一个故事都让他不舍离去。

目前,成都已有博物馆160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0家、国家级博物馆20家。博物馆总数全国第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一、博物馆质量上乘的骄人成绩,让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

遍布城乡的博物馆,不仅成为成都的城市地标和文化符号,更成为无数“毛晓兵”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缤纷的世界藏进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种能将地域文化浓缩并集中展示的重要场所,人们走进博物馆,便与这座城市发生交流。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人们在博物馆里,找到了略显神秘的城市起源和延续不断的城市文脉。

不止于此,历史悠久、地广物博的天府之国,更将它的奇珍异宝珍藏在五花八门的博物馆里。

“好情怀需要好政策,成都是较早出台给予民办博物馆补贴政策的城市。”成都市文广旅局博物馆处负责人说。

成都出台系列政策,在全国率先将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并予以财政预算支持,目前每年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资金稳定在1300万元以上,近10年仅文物部门专项资金就已经累计扶持非国有博物馆1.1亿元。

华希昆虫博物馆是国际公认的收藏中国蝴蝶种类最齐全的博物馆;崇州天演博物馆藏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和海百合化石;彭州蔬菜博览馆的“种子银行”,把2000余种种子做成了艺术品。在蜀锦织绣博物馆,小花楼木织机仍在现场手工制作蜀锦;在川菜博物馆,无数游客都曾搅动过那一排排豆瓣酱缸;在建川博物馆聚落,游客还可住下来,感悟厚重的历史……在优厚的政策支持下,一大批有特色、有情怀的博物馆成长起来,成为无数爱好者的天堂。

“成都不仅有可以看的历史馆,可以玩的科普馆,还有可以吃的川菜博物馆,在成都生活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学古文字学的卞超毕业后进入一家博物馆工作,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幸福创造者”。

把精彩的馆藏故事讲精彩

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藏品走出仓库、走近群众,用更好的展陈方式,努力缩短观众与陈列展览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展览“活”起来、观众“动”起来、场馆“热”起来。

成都博物馆2016年开馆以来,不仅呈现了一个个高水平展览,两次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更引领了成都人排队看展的文化新风潮,疫情前每天接待2万人次,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以往需要反复调整角度才能避免重影的展柜,现在变得格外通透,玻璃的存在感几乎为零。”经过一个月的改造后,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第三展厅近日重新与观众见面。低反射夹胶玻璃的应用,带来近乎“裸展”的观展体验,这让金沙遗址博物馆摄影志愿者顾娟十分惊喜。

成都人还可以不时做客杜甫草堂博物馆,感受千年的诗教传承。今年4月,始建于元代的草堂书院在杜甫草堂博物馆重建完成。

“首届草堂读杜青少年诗歌培训班一开班便受到火热追捧,不仅孩子们想来,许多成年人也留言想报名。”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说,杜甫草堂是成都诗歌文化的符号地标,也是蜀都诗意生活方式的承载地。重建完成的草堂书院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有意境的城市阅读空间。

一个个博物馆的跨越式进阶,正是成都文博事业飞速发展的缩影。成都市文广旅局博物馆处负责人说,成都的博物馆不断改善展陈设计,用藏品讲好成都故事,逐渐演化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新门户和新客厅,成为传播天府文化的重要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高地。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成都全市博物馆当天预约观众量超过27.6万人次,是平时日均接待量的4倍以上。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市内博物馆有超过300个基本陈列,年举办临时展览超过220个,实施青少年教育活动超过2000次,年参观人数达2550万人次。

把博物馆送到群众身边

天府广场人流如织,在其周围,成都博物馆与四川大剧院、四川美术馆等众多文化机构林立,如今这里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会客厅”。对于游客而言,这里就是了解成都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

博物馆的可达性也是成都文博事业发达的重要原因,6家国家一级馆有5家都在交通便捷的繁华市区。在成都街头,经常可见拖着行李箱逛春熙路、太古里的人,博物馆门口也常常排着背着旅行包的游客。

来自西安的10岁男孩王语涵是一个“航空迷”。今年暑期,他来到成都,最重要的一个参观地点就是成都立巢航天博物馆。

“我们把显示度和可达性作为选址的首要因素,把博物馆开在了商业综合体里面。”坐落在成都环球中心的立巢航天博物馆,是成都首家航天主题博物馆。该馆负责人杨培萌说,从2019年试营业到现在,这家民营博物馆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认可。

“当初做博物馆是出于情怀,这里有成熟的文化消费者,这是我们能活下来的原因。”杨培萌说,该馆一天会开放两次公益讲解,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飞机和航天知识。

在石人南路社区相机博物馆,居民不仅可以欣赏到世界第一台自动相机,还能看到白求恩用过的同款相机;在二仙桥街道报纸博物馆,居民可随时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报纸1.5万多种近5万份;在洗面桥横街社区,一位收藏家用300余张古床打造成酒店式博物馆,可免费参观,也可入住体验……

2020年,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博物馆是其中“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的重要内容。按照规划,成都博物馆数量将在“十四五”期间再翻一番,超过320座。

THE END
1.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更好赋能美好生活——中国青年网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鞭策着博物馆人进一步思考:面向未来,如何更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昨天,来自全国近200家博物馆的“掌门人”齐聚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深度探讨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的路径和方式。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our.youth.cn/xw/202411/t20241115_15650383.htm
2.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开展迎观众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11月5日下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希腊文化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主办的“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展览展示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珍贵文物。展览通过“寻美,永恒的主题”“爱美,不变的天性”“镌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1/t20241107_270469_wap.shtml
3.博物馆:在可持续发展中走进美好生活博物馆如何赋能美好生活、增进民生福祉?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在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下,各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诠释着“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 5月18日,2023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开幕,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福建省人民http://www.ncha.gov.cn/art/2023/5/21/art_722_181744.html
4.新风尚:在博物馆体验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大数据 新风尚:在博物馆体验美好生活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是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三个关键词将博物馆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连接起来,强调了博物馆在增进人的福祉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其中90https://www.cacta.cn/m/article_bigdata.html?id=5972
5.让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我市各地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让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 昨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全市文博系统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推出展览展示、文化讲座、文物鉴定、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文化活动,让博物馆贴近群众,融入美好生活。 在市博物馆一楼精品厅,2023年度文物征集暨免费鉴宝活动火热开展。带着藏品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5/19/content_141580_16123210.htm
6.博物馆添彩美好生活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刘斯锐 李仲霞)值此“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红安县文物事业发展中心、红安博物馆在七里坪镇长胜街开展了“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红安革命文物图片展,并向市民、游客发放印有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宣传单1000余份。 https://www.hgdaily.com.cn/w/3/m_ciye/4O1177O127732O0O1.html
7.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2021年,全省博物馆机构数312个,博物馆藏品件数438.7万件。这些涵盖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博物馆,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展览、讲座、研学等活动拉近文物与市民朋友的距离,为公共文化和美好生活赋能。(记者 张琪悦 赵茁轶) 让“博物馆经济”持续发力 https://qinwen.sanqin.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4740/9959221.html?isView=true
8.鹤博云课堂2023年第5期:博物馆里的美好生活期望当你在博物馆看到, 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等图案的纹饰, 千万不要以为古人只是临摹而已, 那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这些吉祥语, 通过借喻、比拟、双关、 象声、象形、象意等表现手法, 演变成各种吉祥之寓意,让后人赞服。 今日,鹤博邀您共赏文物中的美好期望。 http://hbsbwg.com/a/zixun/guannadongtai/2023/0516/530.html
9.博物馆艺术漫步(三)美好生活博物馆艺术漫步(三)-美好生活 #0元玩转这座城#2024博物馆请回答# 美好生活主要分为:第一单元民国荣威、第二单元人杰地灵、第三单元心旷神怡。服彰华夏。 美好生活的主题主要从历史、地理、服装等不同的方面来展现不同时期的文物的形状特点。用不同材质,制作出不同精美的物品。 作品有孔雀、羊首、春潮、葡萄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688818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0.博物馆教育赋能美好生活——以南京博物院为例博物馆是承载历史传承文化的殿堂,是发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健康的心灵氧吧。未来,南博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公众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倡导差异平等,深耕分众教育,助力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心田上生根开花。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1104/8567.html
11.?新华时论让小型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里不只有古代文物和厚重历史,也有当下的生活。热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受到追捧,数量众多的小型博物馆也因贴近生活,让人倍感亲切。发掘小型博物馆的特色优势,让“家门口的博物馆”串珠成链,更多的文博元素将为美好生活添彩。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5/17/1030197.html
12.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共建美好生活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共建美好生活责任编辑:侯裕盛 相关视频 更多 愿法治的光,照亮少年的你 反家暴十问十答丨以法之名守护家庭安宁 如此儿女 加法 雏凤腾湖 湖里争先 安居乐业 警惕!你的“好朋友” 与“茶韵法官”共品“法治白茶” 假的真不了 https://tv.chinacourt.org/70025.html
13.相约博物馆,遇见美好生活相约博物馆,遇见美好生活_北京时间 你和博物馆之间有着怎样的美好记忆、感人故事?《北大红楼读书会》特邀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带大家走进博物馆,告诉你关于中国博物馆的种种故事,一起聆听优美的诗歌,为你讲述:博物馆使生活更美好。 你和博物馆之间有着怎样的美好记忆、感人故事?《北大红楼读书会》特邀中国https://item.btime.com/46eauo84vbr9u8rk9ak6cqglmdh
14.“博物馆创造美好生活”线下主题沙龙举行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为展示新时代博物馆和博物馆人的风采,探讨中小博物馆如何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召集区内20余家博物馆共办“一年一度文博风采交流会”。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创造美好生活”线下主题沙龙于5月17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各大博物馆、旅游企业、专家http://t.ynet.cn/h5/34244888.html
15.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1/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2/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3/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4/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5/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6/ 9文博之夜: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 ? https://k.sina.cn/article_1428366771_p552325b302700zsxy.html
16.无锡加快推进文博文旅融合,让博物馆成为美好生活的“发动机”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是促进社区福祉、人类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今,一座博物馆,甚至一场展览,都可以成为人们奔赴一座城市的理由,逛博物馆也从一种生活新风尚进阶到了公众的高频“精神刚需”。 https://www.wxrb.com/doc/2023/05/19/277587.shtml
17.智慧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智慧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贵州交通广播 | 2023-05-19 00:18编辑: 黄英俊 责编: 李雨霏 编审: 冀佳 扫描二维码,下载动静新闻 iOS Android 小编推荐 我省与国家医疗保障局签署合作协议 徐麟李炳军会见章轲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 南方5省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7日最热https://www.gzstv.com/a/36bd4ed4657b49cebd79a9645bbb86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