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博物馆100个精品展览盘点!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1.02

2021年全国各博物馆戮力前行,举办了丰富的精品展览。

01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

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丝路重华”“万象人间”“保护传承”。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70余幅,还有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在午门西马道下临时展厅还同时展出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220窟和第320窟三个复制洞窟。

02

庙堂仪范——

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

(第一期)

2021年5月1日-6月30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

推荐理由:

人物画是描写人物形象与活动的传统中国画画科之一,细分为历史人物、宗教人物、风俗、仕女等多种题材,以技法论则有工笔、写意之别。自古人物画就因其劝诫教化的社会功能和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次展览故宫博物院从院藏人物画中,选取55件/套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按照画面的人物身份和时代顺序展示。

此次展品中,既有开国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包括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至清代的康熙、乾隆;也有功业赫赫、大节凛然的文臣武将,如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亦有为家国作出贡献的女性,包括王昭君、蔡文姬、木兰等耳熟能详的伟大女性。

03

林下风雅——

(第二期)

该展是继今年五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之后的一个系列展览。展览再次将目光聚焦文华殿,一窥文人高士的精神世界。

此次“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展览,分“避世高逸”“晏居幽兴”两单元,以76件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高士们的隐逸生活与精神内涵。

展览的第一单元“避世高逸”中,描绘了高士们隐逸状态下的言行风度。如李唐《采薇图》卷所展现的“首阳高隐”故事。伯夷、叔齐在林泉间席地对语,粗服草履,面容清癯却目光坚毅,象征着中国文人的忠贞守节和隐逸精神。

04

故宫博物院新陶瓷馆展

2021年5月1日起

本次展出陶瓷文物年代长至民国,展品总数量增加至1000余件,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中国陶瓷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所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充分体现故宫博物院收藏古陶瓷的丰富内涵。

05

稻·源·启明——

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2021年11月21日-10月31日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展览辅助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06

长城内外皆故乡——

内蒙古文物菁华展

2021年9月28日起

此次展出的240多套文物中,一级文物超过40件。展览分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以及“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个部分,展品揭示了2000多年来长城地带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与特色。

07

海宇攸同——

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2021年8月10日起

08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2021年2月6日起

展览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六个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器、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并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系统性、学术性、知识性都很强,不仅生动描绘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而且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09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2021年5月18日-8月17日

北京|首都博物馆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是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主题展览。作为精心策划的大展,展览可谓亮点众多,备受瞩目。

展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

此次展览来集结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展品。其中不乏秦始皇兵马俑、石甲胄等国之重器,也有成都商业街出土漆床、李锤墓出土冠饰、南澳一号出水瓷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包括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马家塬战国墓地马车等通过科研复原的精美复原件。

10

伟大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

2021年3月9日起

11

丹青遗韵妙手生花——

北方草原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

2021年3月26日-5月31日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展览是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摹制”专利技术进行壁画保护、展示的一次积极探索,共分为汉代墓葬壁画、阿尔寨石窟壁画和明清召庙壁画三个单元,共展出精品壁画87幅,通过摹制壁画和实体壁画对照展示,壁画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多媒体对照展示等多样化的展览形式,让广大观众在感受“摹制”壁画艺术的同时能够更加真切地领略到古代实体壁画艺术的神奇魅力。

12

千年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

2021年5月16日-8月31日

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

此次展出的壁画主要来自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4世纪),共有洞窟735个,保存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当时,展出展品81件(套),通过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制和园林意境,以壁画图像、从二维到三维建筑模型、3D打印数字科技产物、多媒体手段等呈现方式,使观众多途径领略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和园林之美。

13

鲁迅生平陈列

2021年10月19日起

北京|鲁迅博物馆

14

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

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9日

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15

栋梁——

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2021年8月10日-10月20日

这个展览是以纪念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并向他致敬。展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包括照片、影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等,希望藉此一窥梁思成先生的学习、工作经历。

16

中原瑰宝——河南出土夏商周文物特展

2021年5月18日-8月18日

天津|天津博物馆

“古之王者,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中原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夏、商、周三代先后在此建都,并逐步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该展览是天津博物馆518推出的重磅展览,此次展出的180件文物中,无论是庄重典雅的青铜器还是莹润精美的玉器,都彰显着华夏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安阳殷墟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祭祀遗迹和卜骨、卜甲等遗物,卜辞内容丰富,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17

无界:海上丝绸这路的故事——

中国销往欧洲纹章瓷器精品展

2021年4月25日-7月24日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

本次展览通过“瓷路海贸”“世族佳器”“美美与共”三个部分,为观众介绍中国外销纹章瓷器的由来及定制过程;展示纹章的承袭组合及中国外销纹章瓷的功用;展现中外文化的互鉴、交流与融合。观众将欣赏到清乾隆广彩坎贝尔家族纹章纹盘、清乾隆广彩里奇家族纹章纹汤盆、清道光矾红釉“红色流浪者号”纹章纹茶杯及托盘等精美纹章瓷文物。

18

纵横有象——

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展

2021年12月14日-2022年3月14日

河北|河北博物院

山西晋国的侯马盟书和河北中山国的中山三器文字,反映了由大篆到小篆的书体演进和笔法变化,是春秋战国时代汉字发展史的鲜活标本,亦是古人书写艺术的珍品。

本展览通过侯马盟书照片、中山三器文字拓片、当代篆刻印章、书法作品等展示,让广大观众了解春秋战国文字的滥觞,感受中国古代文字艺术的丰富文化内涵,并从书法艺术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从而发挥汉字的文化纽带和文化传承价值,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的根和脉。

19

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精品展

2021年4月3日-6月13日

本次展览设计别具特色,运用多种构图形式进行图案装饰,辅以丰富的汉代纹饰元素,展览设计风格沉稳、大气、简练。展览共展出徐州狮子山、北洞山、东洞山等楚王(后)墓及刘和、刘慎等高级贵族墓出土的美玉142组230余件,希冀与您一同品味古玉之美,一同感受楚韵汉风。

2021年年底,上博推出两大重量级展览,《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无论是学术角度还是展品数量,两个展览都值得二刷。

20

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

2021年10月22日-2022年1月16日

上海|上海博物馆

21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2021年10月29日-2022年1月16日

展览汇聚来自法国、葡萄牙、英国、荷兰、美国、瑞士、中国七个国家十余家世界知名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的206件/组文物,为观众呈现全新视角的贸易陶瓷和跨文化交流特展。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内举办的国际博物馆界参与地区最广,参展规格极高的展览项目,是疫情之下全球博物馆力量与国际合作的精彩案例。

23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2021年9月28日-12月26日

本次展览又是一次大规模汇聚众多捐赠者的展览,该展汇聚145件/组捐赠文物,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发展的所有捐赠者、文物博物馆工作者以及劳动人民、仁人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24

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2020年12月28日-2021年4月28日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这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一场跨年展览,汇集全国10省市25家博物馆160余件/套航海精品文物,其中包括“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三道岗沉船”“大练岛沉船”“万历号”“南澳一号”“碗礁一号”“小白礁一号”“泰兴号”九艘知名沉船出水文物,其中不乏大量镇馆之宝级别的展品,通过此次展览赏遍大海的千姿百态。

25

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

2021年11月19日-12月19日

上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阳明先生的生平和思想解读为主线,反映阳明先生追求圣贤之道的坎坷、心学形成的脉络及绍兴阳明遗迹的内容。集中展示阳明先生不负初心的一生及“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以其书法作品及拓片展示为辅线,集中展示阳明先生不负初心的一生及其“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

26

见面:世博会国际参展方捐赠藏品展

2021年11月16日-2022年2月15日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27

古蜀之光——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

22021年6月8日-8月31日

上海|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

今年,三星堆频频登是热搜榜,此次展品均是来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陶石器等出土文物,带领观众一起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展出的137件文物中65件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样规模的展览在国内是比较罕见的。

28

画禅——第三回追寻董其昌的画意

2021年11月9日-12月5日

上海|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

四年前,“画禅”展览以董其昌题书画斋二字为名,大家纷纷拿出自己品学传统的创作汇聚一堂举办了首展,此次展览展出了11位艺术家的作品,作品涵盖书画、器物、文房、香料等。画禅展一班人携带兴笔一挥的书画齐齐来聚首雅集。此展是追寻董其昌的画意,同时也是该馆丰富办展资源的一次新的拓展尝试。

29

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

2021年1月22日-5月5日

广东|广东省博物馆

2021年是中国与秘鲁建交50周年,也是秘鲁独立200周年。在这一特殊节点,双方共同组织举办了这一展览。展览用将近4500年的历史,汇聚了秘鲁11家博物馆收藏的168件重要考古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金属、纺织品、木乃伊等,是安第斯文明的独特见证。

30

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2021年4月28日-8月28日

31

四海通达——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

2021年9月27日-2022年1月10日

广东|南越王博物院

展览共展出来自广州、南京、宁波等22个城市31家文物收藏单位的383件文物精品,为历年来参展城市最多、文物覆盖范围最广且展出文物较精的海丝主题联展。展出文物包括了不少近年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展览同时吸收了学术界关于海丝研究的新成果。

32

龙泉之美——馆藏龙泉青瓷展

2021年11月2日-2022年2月20日

广东|广州博物馆

这是广州博物馆的跨年展览,广州博物馆藏龙泉青瓷首次全面、正规亮相,承载着广博人在文物征集、整理和研究上的心血和诚意,力图展现龙泉窑的历史、功用和美学意蕴。此次展览甑选展出龙泉瓷器精品113件(套),

33

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

2021年1月23日-4月6日

广东|东莞市博物馆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以烧造釉下多彩瓷器为主的窑场,兴起于“安史之乱”后的8世纪中后期,鼎盛于中晚唐,五代后期渐渐衰落。它的兴起,打破了当时以青、白单色釉为主的瓷器生产格局,奠定了唐代“南青北白长沙彩”的新局面,开创了中国瓷器的彩瓷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展览所展示的186件(套)唐代长沙窑瓷器,均为长沙博物馆多年考古发掘、采集、征集的馆藏精品。希望展览能让广大观众了解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一件件赏心悦目的长沙窑瓷器,感受千年前海丝路上的妙彩唐风。

34

不朽不灭——中国文物中的儒释道

2020年12月29日-12月31日

广东|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35

金玉·王侯——西周虢国贵族的生活

2021年11月12日-2022年05月15日

广东|深圳南山博物馆

3000年前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在豫、晋、陕交界地区,曾建立过一个重要的国家——虢国。作为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虢国经济发达、实力雄厚,其族人能征善战,创造了令人敬仰赞叹的灿烂文化。本展览分为“虢风遗韵”“吉金永昌”“美石喻德”“奇巧扬能”四个部分,展示20世纪90年代虢国墓地出土的160余件套精品文物,并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36

浮世绘艺术展

2021年7月21日-12月19日

江苏|南京博物院

此次浮世绘艺术展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南博举办的展览集中了中国美术馆藏浮世绘代表作72幅,南京博物院日本藏文物79件,论浮世绘的主要类别——美人图、役者绘、风景花鸟画,分为“风重人娇春将归”“宛然如然,彼此记心头”三单元,场景展示了一段奥妙的浮世气势。

37

画坛正统“四王”天下——

南京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精品画展

2021年7月-12月

在明末清初山水画坛,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史称“四王”。他们都是江苏人,活动于江南地区,其中王时敏是王原祁的祖父,王翚又拜师于王鉴、王时敏,因此四位画家的画风有着相近的一面。本次展览展出南京博物院藏「四王」画作,展现他们四人的画学思想与艺术造诣。

38

1420——从南京到北京

2020年12月28日-2021年4月

江苏|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

明永乐帝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是中国都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上承元大都而下启清京师,北京因此经历元、明、清三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长达6个多世纪。展览通过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展示南京与北京在明代独具特点的历史文化,解读帝制时代都城兴衰与王朝命运的关联。

39

罗马:城市与帝国——

大英博物馆馆藏古罗马文物特展

2021年9月29日起

江苏|苏州博物馆新馆

这是国际交流馆首期推出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五年期的世界文明展。展览细致呈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罗马城市意象。首个为“罗马:城市与帝国”,在267件文物原件中,有11件为大英博物馆特为苏博量身修复的作品。该展览是大英博物馆该序列展品首次在亚洲集中展示,展期一年。

40

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

2021年1月30日-5月5日

江苏|苏州博物馆

公元3世纪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苍山大漠,沿着商旅古道,经西域传入中国,并先后于魏晋和隋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形成了几次造像高峰。然而,当唐末北方石窟缓缓走向衰落之际,在长江流域的川渝地区,雕刻家们却仍在挥锤凿石,以其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胸襟,书写了中国石窟史上一个个惊世杰作。本次展览从大足石刻的发现之旅出发,带领大家一同去探寻其独特魅力,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成果。

41

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6月16日起

江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1年6月16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同期开幕11大展示空间,其中含常设展《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专题展《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隋炀帝与大运河》《紫禁城与大运河》《运河湿地寻趣》;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河之恋》《运河上的舟楫》《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

此次推荐的是《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全景展示中国大运河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观沧桑运河之历史沿革,叹水利工程之天工巧夺,晓国家管理之天下转漕,读万民生业之流蕴风物,并结合大运河漫漫申遗长路,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时代背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了全方位回顾与展望。

42

“江都王”展览

2021年12月1日起

此次展览是江都王陵考古出土文物第一次来到扬州,也是该展览在大运河博物馆进行的首展。展览以江都王刘非文景到武帝时期的个人经历为主要线索,把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考古出土的精美文物作为基本展品,从考古发现研究、传统文献梳理两个维度,展现西汉时期诸侯王与中央政府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互动及交流。

43

璀璨惟扬——扬州考古成果展

2021年10月26日-2022年1月3日

江苏|扬州博物馆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展览展出扬州地区出土珍贵文物120余件(套),通过九个部分回顾扬州考古历程。其中,扬州城遗址考古过程中出土的铭文砖、文字瓦等,清晰再现了扬州城市的变迁,串起了一部鲜活的历史文化名城史;一批高等级墓葬的出土文物,则对形制、丧葬习俗以及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印证了扬州的发展历程,呈现扬州历史。

44

凤飞于锡——玉飞凤的故事

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5日

江苏|无锡博物院

展览是无锡博物院“国宝展厅”首年展,展览展出无锡本地域最具识别度的出土文物——玉飞凤,重在突出一号展厅首年展的无锡元素及区域文化属性,传承无锡城市精神内在精华,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

45

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楷模、

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张謇

2021年5月12日-12月31日

江苏|南通博物苑

展览以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为主线,通过实物、图片、声光电等方式全方位展现张謇生平事迹,通过200余件实物、16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全面展示了张謇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的精神世界。

46

考古里的长江文明

2021年10月28日-2022年2月16日

江苏|张家港博物馆

展览从考古学角度,特别汇集了从良渚到东山村,从盘龙城到大洋洲,从马王堆到海昏侯,从景德镇到黄泗浦等16处长江流域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100件文物珍品,向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致敬,构成了“百年百物颂华光”的展览主题。

47

良渚早期——良渚遗址考古特展

2021年11月19日-12月12日

浙江|良渚博物院

这个展览称得上是2021年重点考古展之一,梳理了近年来北村、官井头、玉架山等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展出了近300件文物,为我们揭开良渚文明“前古城时代”的神秘面纱,并结合最新发现的北村遗址,全面展示了距今5300-5000年之间,良渚古城遗址形成之前的动因、规划和布局,解答良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谜题。

48

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

2021年12月10日—2022年3月13日

浙江|浙江省博物馆

2021年3月8日“三八妇女节”期间,由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展览。

49

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

2021年3月8日起

展览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以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揭示古蜀文明的内涵与特色。

50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

2021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

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以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揭示古蜀文明的内涵与特色。本展览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

51

&

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

浙江|中国丝绸博物馆

52

万物生灵: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与植物

2021年6月18日-9月5日

展览以丝路上的动植物为切入口,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出土文物和自然动植物标本,诠释由这些外来动植物所构建的从生活享乐、物质文明到精神文化艺术的多维立体的文化交融环境,再现“丝路改变生活”这一主题。

展览汇聚国内13家文博机构的文物精品,以丝路上的生物多样性和交流为切入口,根据文献考证结合考古出土文物和自然动植物标本,诠释由这些外来动植物所构建的从生活享乐、物质文明到精神文化艺术,多维立体的文化交融环境再现“丝路改变生活”的主题。

53

“粮道山18号”计划:

杭州博物馆建馆20周年特展

2021年11月13日-2022年2月13日

浙江|杭州博物馆

该展是杭州博物馆20周年特展,展览共计展出馆藏精品158件,展品的时代分布广泛,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到21世纪,绝大多数都与杭州这座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呈现了不同时期杭州的历史、文化、物质生活等人情风貌,包含书画善本类、陶瓷类、玉石印类、金属类、钱币类和民俗类等多种质地的文物,其中77件为首次展出。

从珍贵程度看,以宋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明文徵明寒柯图轴、西晋越窑青釉兽形灯座、元景德镇青花山形笔架为代表的一级文物多达29件,另有二级文物27件,三级文物18件。

54

我从远古走来—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

2021年8月7日-11月14日

浙江|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此次展览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欢,共展出了北京周口店遗址发掘出土的化石、石器、兽骨、复原模型等器物共计143件。不仅欣赏到距今几十万年的珍贵化石、各类动物和人骨模型,还可通过VR设备看到70万年前“北京人”的生活场景,极具观赏性、趣味性和科普性。

55

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

2021年5月18日-9月12日

浙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这是浙大艺博馆首个以私人藏品为主的学术特展。吴门四家是以苏州为中心,其影响辐射于松江、常州、嘉兴,乃至南京、扬州、宁波等地。特展以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的明代书法收藏为中心,结合少量他处借展的文物,试图完整呈现以吴门为中心的明代江南书法的发展历程。此次展览共展出93件(套)书法、绘画作品。纵跨明代300年,让我们一同领略吴门书派的玄妙之处。

56

赏珍——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12月26日

浙江|宁波博物院

57

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

2021年5月19日—8月19日

浙江|绍兴博物馆

徐渭、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徐渭晚年书画臻于化境,行迹也遍布大江南北,故而作品散落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及私人手中,海外博物馆亦有珍藏。

58

千载一瞬——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特展

2021年12月19日-2022年3月19日

江西|江西省博物馆

这是江西省博物馆新馆首个名人主题原创大展,开启了江博名人主题系列展览的序幕。一件件国宝级文物首次集结巨献,让我们在观展中,尽情享受这场文化盛宴。

展览凝聚多方力量,江西省博物馆携手12家文博单位倾力呈现,展品涵盖碑刻、书法、古籍、拓本等150余件。文物之珍,可谓名家云集;荆公画像,苏轼真迹,黄庭坚书法,名家碑帖……一些尚属首次与公众见面或首次外展。吉林省博物院借展的《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原件仅展出20天,辽宁省博物馆借展的《耆英胜会图》第二次和公众见面,首次外出参展。

59

锦绣西域——新疆丝路文物精品展

2021年11月30日-2022年2月28日

安徽|安徽博物院新馆

展览从众多文化瑰宝中遴选了180余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包括陶器、金属器、纺织品、木器、纸张、佛造像、玻璃器等,尤其是汉唐时期的官府文书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清晰地向世人阐明: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区历来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

60

初心映江淮——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

看初心映照江淮,学党史砥砺前行。

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共同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生动呈现了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淮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览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展览自2021年7月1日开展以来,线上线下共接待观众近70万人次,团队千余批次,社会反响热烈。

61

烟云尽态——湖南省博物馆藏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

2021年1月22日起

湖南|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2017年开放以来,三楼书画专题厅先后完成了齐白石绘画作品展、明清人物画专题展,但尚未举办过碑帖书法展。《三希堂法帖》所收之帖,上起魏晋,下至晚明,几乎囊括了《停云馆帖》《郁冈斋帖》等明代丛帖内的所有墨迹珍品。此次湖南省博物馆碑帖藏品及其整理、研究成果公诸于众;并向社会公众宣传展示书法艺术、优秀传统文化。策展团队耗费大量心血,仅文本的撰写就高达十万字,全篇幅通体撰写了释文和说明,包括印章、章草书、异体字、避讳、真伪、鉴藏、著录等各个方面。

62

王门艺事——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

2021年6月11日-2022年6月11日

63

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

2021年6月30日-2022年1月3日

湖南|长沙博物馆

本次展览依托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联合省内11家文博单位,共展出展品420余件(套),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碎片来共同构成近两万年以来的湖南陶瓷史画卷,跟随陶瓷与观众一起探寻湖南的历史与先民的足迹。

12月20日,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新馆举办开馆仪式,湖北省博新馆共开放六大全新展览,每个展览都有精彩亮点。

其中,包括规模最大的“曾侯乙”展将通过曾侯乙编钟等精品文物,为观众呈现高度发达的古代礼乐文明;“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借助大量科学考古成果,揭示曾国从在江汉地区独领风骚,到滋养楚国并最终融入楚文化的发展历程;“楚国八百年”展带领观众“穿越”800年,全面了解楚人所创造的绚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越王勾践剑特展”则首次用一个展厅只展示一样文物,让观众更专注于了解“天下第一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科技成就;“梁庄王珍藏”展厅以“明初盛世藩王宫廷”为核心,适当打破文物材质分类,将文物置于藩王及王妃生活的叙事线索中彰显其自身文化意涵;“书画珍秘——湖北省博物馆藏馆书画精品展”集中展示古书画传世之作。

此次,推荐的展览是——

64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

2021年12月21日起

湖北|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三期)

曾国自西周早期立国一直延续至战国中晚期,近800年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我国考古发现中世系最完整、时代跨度最长的两周诸侯国,以最完整的考古材料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最重要的文化序列,为研究我国先秦青铜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65

楚国八百年

此次的楚国八百年展,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有了新变化。车马出行图原本是一幅漆画,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新馆通过超大显示屏,对车马出行图进行了动态展示,让连环画动起来。

66

金相玉式——

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

2021年11月3日-2022年2月20日

河南|河南博物院

此次展览是自2019年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以来,河南博物院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览。同时也是2021年岁末河南博物院联合23家文博单位共同倾力打造的跨年之作。展览汇集“沿黄九省区”金、玉文物精品,再现黄河先民的卓然智慧,诠释新时代黄河儿女的创新活力。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金面铜人头像、镶金嵌宝珠玉臂环……跨越4000年时空的近300件文物精品齐聚中原,让您在感知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时,领略中华文明的厚积与自信。

67

巍巍如天——

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精华展

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这是陶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大规模展览也是山西陶寺文物首次大规模出晋,对加强夏文化遗址之间的交流与馆际协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考古成果精华展,以“巍巍如天”为展陈主题,分别从四个单元:表里山河、煌煌都邑、礼制甫成、遗产传承,全面展示了陶寺文化和帝尧文化,所反映的精神品质和当代价值。

68

古芮新迹——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成果展

2021年7月15日-10月11日

陕西|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次是自该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后,首次在陕西面向公众集体亮相。汇集了刘家洼等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共展出文物精品175组300余件,除了少量为获得“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芮国墓地出土的之外,绝大部分来自于获得“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最新发现。

这一前一后、紧密关联的两处关于古芮国的重要发现,不但弥补了周代历史研究的缺环,更展现了中国古代距今三千年前后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从而形成难得一见的考古大发现姊妹篇。

69

藏韵圣宴——西藏文物珍品展

2021年1月28日-10月28日

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展览汇集罗布林卡管理处和布达拉宫管理处收藏的100件(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绝大部分是首次在文博展览中与公众见面。展品时代跨度上迄吐蕃、下至新中国,均为同类器物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充分展示千余年来西藏文化艺术的精髓。

70

士子的行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国古代科举与旅行特展

2020年12月-2021年4月11日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次展览荟萃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珍藏的41种88件关于科举文化的藏品。让我们穿越时空,重走当年士子的行旅,看古代士子如何身骑匹马跨越山和大海,又是如何用一叶扁舟承载诗和远方。

71

千年人文·长安茶风——传统茶器文化展

2021年6月25日起

陕西|西安博物院

72

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

2021年5月1日-6月1日

河南|郑州博物馆新馆

作为郑州博物馆新馆重量级的开幕首展,黄河珍宝展无疑是黄河文化最亮眼的展览。展厅按照黄河流经的省份布局,依次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展览汇集沿黄九省(区)16家文博单位共42件(套)文物珍品。此次各单位都选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精品文物参展,如,青海省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四川博物院的广政残石经、甘肃省博物馆的《仪礼》木简、山西博物院的晋侯鸟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陶铠甲军吏俑、河南博物院的武曌金简等。这些文物共同梳理了黄河流域历史的发展脉络,展示了黄河流域璀璨的文明。

73

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

2021年9月28日-12月30日

河南|洛阳博物馆

本次展览围绕文学与艺术的核心议题“乡土”,选取洛阳出土文物与当代艺术作品并置,来诠释策展人徐坚教授提出的“上洛”概念,即本土洛阳、中国洛阳和世界洛阳,展览内容也由这三个部分展开,唤起大家对“故乡”“异乡”“他乡”的思考,对历史、文物与现代生活关联的思考。

74

山高水阔长流开际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

四川|四川博物院

此次集结了10省48家文博单位。参展文物阵容强大,上起商代,下迄秦统一,以青铜器为主,包括金器、玉器、漆器在内共51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展览汇集了长江流域沿途各博物馆的重量级文物,其中占比高达40%的一级文物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75

回望长安

——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

76

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城市

2021年2月9日-5月19日

四川|成都博物馆

汉朝时期,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座城市,成为当时仅次于京城长安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号为“五都”。展览汇集了全国15家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通过“五都”所在地域考古出土的300余件/套精美文物,全方位展示秦汉大一统历史背景下,蓬勃繁荣而又迥异多姿的城市风貌、风土人情。

77

发现中医之美——

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

2021年9月15日-12月12日

这是国内首个历年出土中医药文物荟萃特展,系统地呈现了中国传统医药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举世瞩目的成就。近百件一级文物在内的300余件展品通过巧妙设计的展陈,深入浅出的阐释引领观众探索中医之美。

78

大三国志展

2021年3月31日-8月31日

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大三国志展》来自国内36家文博单位的160余件(套)精品文物集体亮相,是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三国主题巡回展,曾在北京、深圳、苏州等多地引发了观三国、品三国的文化热潮,观展人数超过百万。本次出展文物精品荟萃,仅国家一级文物便达30件(套)之多。通过“英雄的时代”和“永远的三国”两大板块,全面展示三国历史和三国文化源流。

79

神秘的巴国

2021年4月17日-8月15日

重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该展览是首次全面、系统展示巴文化的展览。展览汇集了渝、川、鄂等多家文博单位收藏的巴文化文物精品,是川渝文博界共同打造“双城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神秘的巴国》展览力图建立一个文物展品与观众对接的中间环节——图像重塑,助力观众理解更多的展示内容,获取更好的直观感受。

80

该展览全面展示以永乐宫为代表山西所蕴藏的丰富文化遗产资源,诠释永乐宫高超的建筑、壁画和雕塑艺术,凝练迁建过程中展现出文物保护传承,展现以永乐宫为文化遗产代表的保护与传承。

展览同时以国内领先的3D打印技术,复原三清殿最为精彩的壁画及部分,新发现的元代艺术珍品第一次露面,大量永乐宫迁建资料首次公开展出。

81

此展览立足山西的文物、文化资源,同时汇集河南、甘肃、安徽、重庆等5省市9家文博单位收藏的文物精品130余件组,从更宏观的文化视野,展示关公文化及其当代意义。

82

芮国,周初受封,历西周、春秋早期,后在诸侯争霸中被秦灭,存国近400年。2004年,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出土的几件带“芮”铭文的青铜器,使芮国空白的西周中期历史显现出一角;2005年,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数以万计的芮国遗物横空出世,春秋芮国亮相;2018年,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展示出芮国晚期的鼎盛辉煌。芮国的面貌在一次次“追迹”中越来越清晰。时隔千年,这些“山西”元素的史料和实物,与跨河而来的芮国遗存故地重逢,用展览呈现最完整的芮国。

83

84

此次展览是垣曲北白鹅出土原生状态文物的首次批量面世,是一次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尝试和探索。展览以北白鹅墓地出土实物为主体,同时期其它墓地出土器物为辅助的100余件组精美文物共同回望历史,呈现主人公的家世、当时女性的祭礼、宴乐、饰妆等周代女性生活。

85

展览分为中国与世界两个部分。中国部分主要阐释云冈石窟1993、2011年两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学术内涵;世界部分以展示世界遗产为主题,围绕中国参与柬埔寨吴哥窟保护行动、斯瓦特地区的考古发现、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为主题展开。

86

此次特展以春晚回归佛首为核心展品,分为“乱世之殇”和“盛世之归”两个单元,综合运用珍贵文物、历史图片、数字复原、3D打印石窟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讲述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与回归历程,展现流失文物调查研究、考古发掘、修复保护最新成果。

87

山东考古成就展

2021年9月29日-12月31日

山东|山东博物馆

展览重点呈现百年山东考古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200余件山东地区的重要考古出土文物,带领大家探寻时代脉络,承载文化之魂。

88

山水清音:清代初期山水画展

此次展出梅清的《黄山狮子峰图》、吴宏的《谿山归棹》、王原祁《山水》卷、弘仁《山水画》扇面、刘度《山水》轴、唐岱《槎河山庄》卷、俞龄《春游归晚》轴、诸昇《仿董北苑山水图》轴等珍品佳作。

89

“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

2021年2月3日-6月15日

山东|济南博物馆

展览汇聚了七家文博单位汉代文物臻品300余件,博采众长、如琢如磨;专题展览数易其稿,筹划缜密;展陈设计中以大汉雄风为基调,全方位的展厅布局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90

丝路遗珍——古丝绸之路上的货币

2021年5月1日-8月30日

山东|孔子博物馆

推荐展览:

91

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

2021年12月26日-2022年4月5日

辽宁|辽宁省博物馆

这个展览是辽宁省博的跨年大展,此次展出金银册、金银货币、金银首饰、日用器皿、武器等各类文物500件套,全面地展示了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考古成果,呈现遗址发现和发掘的艰辛过程和创新之举。在帮助观众解读“千船沉银是否存在”“这是谁的宝藏”“为何沉于江水”“沉银地点在哪里”等谜题的同时,也为大家深入揭示了明代晚期和大西政权的社会、经济、军事等面貌,并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引导观众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文物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丰富内涵。

92

山高水长——

唐宋八大家精品文物展

2020年12月3日-2021年3月28日

同样,辽博跨年大展向来不让观众失望,从开展到闭展,一直是文博爱好者热议的话题,展览共展出含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门类展品共计115件(组)。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藏品84件(组)、商借省内文博机构藏品11件(组)、商借省外文博机构18件(组)、复制品2件(组)。《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东晋佚名曹娥诔辞卷》《明仇英赤壁图卷》《北宋苏轼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卷》《北宋苏轼行书阳羡帖卷》《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等国宝级文物均在展览中展出。

93

沈阳源流

辽宁|沈阳博物馆

2021年12月21日,沈阳博物馆正式开馆。同期,博物馆上新五大展览,通过辽代金面具、辽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辽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明嘉靖款青花云龙祥凤云鹤纹盖罐、明宣德炉......系统展现沈阳11万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史,7200年人类文化史,2300年以来的沈阳建城史。

94

2021年9月23日起

清代宫廷收藏,除了故宫博物院就是沈阳故宫博物院了,该展将作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向公众开放,100余件文物展示了清代帝后的生活,展出品类涵盖屏具、坐具、承具、储物具等中国古代家具主要类型,绝大部分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95

2021年3月26日-6月27日

展览汇集了近年来洛阳考古的重要发掘成果,在展品类别上体现了洛阳东周考古的重要进展。包括建筑瓦当、金属货币、青铜礼乐器、玉器、车马器等,共计156件(组)。不仅展现出东周时期洛阳地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水平,也使人能够透过一件件青铜礼乐器,得以窥见东周时期的贵族气度和周代礼仪制度的繁缛精密。

9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邮票臻品展

2021年12月16日-2022年1月15日

吉林|伪满皇宫博物院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8年,在全球合作中展现出强大的磁吸力,成为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作为文化的中枢,博物馆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肩负起更多的使命,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进信任和友谊、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助力。伪满皇宫博物院将继续拓展社会服务,承担起“城市客厅”的角色,为不同区域、不同领域搭建沟通的桥梁与合作的平台,构建更为广泛的“朋友圈”。

97

2021年11月29日起

此次是青海省博物馆开馆后推出的“3+1”展览中的青海历史文物展,通过场景、雕塑、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全面展现青海历史发展沿革和人文变迁,使观众能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青海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纵览青海历史发展全貌。

98

2021年9月3日-11月3日

根据《史记·楚世家》等文献记载,楚人的祖先出自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时,高阳氏重孙重黎担任火正之官,“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即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为民造福,后世尊为火神。展览名“光融天下”,寓意以荆楚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阳光普照大地,泽被后世。

99

2021年9月28日-2022年3月28日

本次展览为甘肃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共展出该省涉案文物231件(套),分为“守护文明”“使命担当”“长效保护”三个部分,以此呈现打击文物犯罪取得的显著成效,提升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保护和弘扬甘肃优秀传统历史文化。

100

琉光溢彩——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

2021年8月8日-11月10日

甘肃|敦煌莫高窟

早在2018年8月,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同时也为纪念平山郁夫对敦煌事业的贡献,敦煌研究院便与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合作举办了古玻璃器珍品展,展览共展出西起罗马东至日本,横跨欧洲、西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25件古玻璃器,全景展示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THE END
1.青年眼·微调查大学生为什么喜欢“逛”博物馆?博物馆里的“NPC”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6 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哗众取宠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1 王潮歌:严肃的东西一定会有市场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3 国风吹进毕业季 中国青年报丨2024-07-04 20:20:14 青年范儿·文化场 | 刘亦菲:演员是把自己作为容器和载体,与http://news.cyol.com/gb/baobao/articles/index.html?share_post_id=bmBBLnTnNp
2.博物馆文创模式大热,文化消费潜力惊人活动运营博物馆文创模式近期爆火,文化消费潜力得到释放。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不再仅仅是展示文物的地方,而是成为推广文化、创新创意的重要平台。文创产品的涌现,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文化消费中,推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这一趋势预示着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http://szqianxi.com/post/310.html
3.走!去感受博物馆戏剧的魅力除了沉浸式体验,博物馆与戏剧的“跨界合作”更多地体现在对馆藏文物及历史底蕴的深度挖掘上。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秦汉单元,你很难不被一件“头上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的文物陶俑吸引目光,它叫击鼓说唱俑,也是展厅里的明星文物。2023年5月,http://www.xinhuanet.com/ci/20241217/4391ac9f453447468526c6046ae77ed3/c.html
4.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原标题: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日前,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一事吸引多方关注,多国要求该博物馆归还其他国家被掠夺的文物。英国媒体《卫报》8月27日刊文称,文物被盗一事暴露了大英博物馆在归还文物方面的荒谬立场。 据英媒报道,英国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拒绝将被掠夺文物归还原址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8/29/032733975.shtml
5.灯具销售合同范文8篇(全文)4、博物馆、美术陈列馆等专业场所的照明 博物馆、美术陈列馆等场所属于对照明环境要求较高的特殊场合,其展示物品的特殊性要求照明光源不含紫外线,没有热辐射。led是冷光源,光线中不含紫外线,完全可以满足博物馆、美术陈列馆对照明的特殊要求。 6、酒店、宾馆照明 酒店、宾馆的照明运用led产品,或是在大堂,或是在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bub5w5h.html
6.100个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佳案例出炉!喜欢上海的理由又多了上海博物馆深入挖掘江南文化资源,用考古实证上海地域文明历史,向世界展现江南魅力。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IP SHANGHAI,上线两年多来汇聚数字资源上百万、专业创作者3万多人、入驻机构800多家,海外账号年触达5600万个,初步建成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内容共创平台和国际传播平台,打造数https://whlyj.sh.gov.cn/wbzx/20240423/1bda818194c04518b81401e6dfd90899.html
7.听讲希望有一天,年轻人到博物馆办婚礼希望走出一条博物馆多元化的新路 没有公众积极参与的博物馆,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博物馆怎么吸引公众呢?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省级博物馆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确实,中国城市博物馆的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缺少多元化、多样性的丰富内容来吸引公众。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31568
8.你为什么要去博物馆?我的理由比较另类我的理由比较另类 Muse(缪斯)+um(词根,地点之意)共同构成了Museum。这个单词的起源很优美。在古希腊神话里,缪斯是执掌文艺和灵感的女神,普通的食物自然是不入她们的法眼。于是古希腊人奉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来供养她们。时间久了,累积的艺术品逐渐多起来,博物馆的雏形随之出现。 https://blog.csdn.net/qq_41892675/article/details/100514220
9.夏日清凉好去处~带娃去首都博物馆的八个理由带五岁以上娃娃出去玩的绝佳选择。强烈推荐首都博物馆的八大理由。 一,凉快 今天降温了,外面玩玩还挺舒服的,但是会有雷阵雨,室外活动要好好考虑考虑。如果是类似前几天热到融化的状态,那么强烈推荐去首博。博物馆为了保护展品,室内恒温24度,湿度适中,凉爽的很呢,又不晒,更不闷,空气都是甜的。 https://www.jianshu.com/p/df8ab8a41793?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10.最适合8月旅行的十大景点贝加尔湖民俗博物馆位于贝加尔湖的东岸,离湖边60千米,驱车可前往。民俗博物馆坐落在一片林中空地上,露天式。馆内有许多东方游牧民族的生活设施:埃文基人的兽皮、桦皮帐篷,布里亚特贫民的蒙古包,俄罗斯古布里亚特民族的木制小屋,以及草棚、粮仓、澡堂、鸡舍等。 https://mip.jy135.com/lvxing/196754.html
11.韶关十大旅游景点推荐它是全世界1200处丹霞地貌中类型最齐全、造型最独特、景色最优美、地质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所以也称之为“露天的地质博物馆”;同时景区内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貌似神凝的阳元石、阴元石、睡美人等景点,又使丹霞山有“天然的性文化博物馆”之称。 此外,丹霞山还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丰富多彩的人文特点http://lvyou.yjbys.com/jingdian/634965.html
12.2023年安徽阜阳市博物馆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2023年安徽阜阳市博物馆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2023年安徽阜阳市博物馆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每套试卷共500题,答案解析在试卷最后面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8/7136005065006023.shtm
13.澳门2024年精准资料大全,准则解答解释落实微型版76.16.58澳门的魅力,吸引我的理由 提到澳门,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繁华的赌场和热闹的夜生活。澳门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我时常被那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深深吸引。维多利亚式的教堂和摩尔式的街道交织在现代摩天大楼之间,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我感到无比震撼。这种独特的氛围,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澳门作为https://www.cnjzyjj.com/post/1973.html
14.北京22个冷门景点北京22个冷门景点:三里屯银杏大道、宛平城、呀路古热带植物园、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梅兰芳纪念馆、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篱苑书屋、神路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杂书馆、银山塔林、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古崖居遗址、敕建大觉禅寺、团结湖公园、日坛公园、北京湖广会馆、双龙峡自然风景区、圣莲https://www.meipian.cn/4tv8m0yz
15.三亚旅游免门票必去景点推荐理由三亚旅游攻略景点必去今天去哪玩小编整理了三亚旅游免门票必去景点推荐理由 三亚旅游攻略景点必去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三亚必去景点 导语:很多人都说三亚是被上帝宠坏了的地方,因为三亚聚集了所有的美丽,去三亚旅游你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能晒到最温暖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沙滩。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亚必去景点https://www.lnsqlj.com/13823.html
16.四川博物馆必去的景点推荐:游玩攻略与理由解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成为了游客理解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要紧窗口。四川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更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本文将为您推荐四川博物馆必去的景点,并解析其游玩理由助您轻松规划一场文化之旅。 一、四川博物馆概况 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sicshangwu/257630.html
17.爱迪生发明当玩具?造出“光电博物馆”,孩子秒变物理达人凤凰网凰造出“光电博物馆”,孩子秒变物理达人 最近的节日真是接踵而来,过完五一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今年要给孩子送什么礼物呢? 每年一给孩子挑礼物就头大,现在的玩具设计的过于单一,买个大几百的玩具,孩子玩几天就不碰了。 想找到一个既可以寓教于乐,孩子玩起来接受起来也不反感的玩具就需要花点心思。https://mall.ifeng.com/c/8PtFVWTCcf0
18.记者探路:本周末,来“2018旅交会”体验的N个理由山东新闻“本届旅交会相较于往年,国际性更加突出,有来自美国、欧洲、澳洲以及亚洲等28个国家政府部门、旅游机构和企业携优质旅游资源亮相,还能欣赏到不同地域的风情演出,绝对是旅游界盛会。”展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体验博物馆”等慢游产品受青睐 在现场,山东十七地市旅游资源集中亮相。泉城济南、仙境海岸等十大旅游目的地通https://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805/t20180526_17418805.htm
19.文物与博物馆学选择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N个理由 本专业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发展态势。1949年前的浙大就建有考古学科,夏鼐、沙孟海、吴定良、向达、钟敬文等学者曾在此任教,培养出王仲殊、石兴邦、黄盛璋、毛昭晰等一批著名文物、博物馆、考古学家。创办于1978年的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是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创办时间最早的https://zdzsc.zju.edu.cn/_t2215/_t2215/2020/0602/c51857a2143910/page.psp
20.无锡加快推进文博文旅融合,让博物馆成为美好生活的“发动机”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是促进社区福祉、人类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今,一座博物馆,甚至一场展览,都可以成为人们奔赴一座城市的理由,逛博物馆也从一种生活新风尚进阶到了公众的高频“精神刚需”。 https://www.wxrb.com/doc/2023/05/19/277587.shtml
21.爱上苏州博物馆的9个理由在苏州,去过10次+苏州博物馆。 喜欢这里“吴中四才子”文征明亲手种植的紫藤,至今每年花开。每年博物馆还会收集这颗紫藤树的种子,传递文脉,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创,供游人选择。 喜欢当时85岁的贝律铭,为苏州博物馆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想。传统和现代就像是双面绣,在这里完美融合,使得苏州博物馆独树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723386/
22.两会”书单文化N面思考9家博物馆特展人文周刊荐读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推荐理由:1804年公布的《拿破仑法典》,也称《法国民法典》,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经过一些修正后,它现在仍然施行于法国。《拿破仑法典》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民法的发展很有影响。原因在于:该法典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有其优越性。就形式说,该法典https://news.xhby.net/js/wh/202005/t20200522_66552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