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情感·认同:《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文化传播研究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图像时代”的论断。当今社会生活中,图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迅速的俘获了人们的感官,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短视频作为“图像时代”一种媒介手段和文化形式,建构了一个以视觉为核心的话语范式和价值体系,已然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重塑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行为。

据2023年3月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0.40亿,网络视听用户规模逐步扩大。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网络视听超过即使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类别,微短剧作为伴随短视频而生的新业态,成为了视听新“势”力。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最初源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定义,即“用代表某事物的事物来隐喻另一事物”。隐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无处不在,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复杂难懂的事物,作为一种语言隐喻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我们的思维,甚至影响了我们的行为。视觉隐喻是通过视觉图像来展示内容信息的一种必要手段。1962年莉斯·费伯与海伦·沃尔特斯共同撰写了《动画无极限》一书,并明确提出了“影像媒介作为隐喻”这个概念。同年,恩斯特·贡布里希正式使用“视觉隐喻”概念。1968年弗吉尔·奥尔德里奇在《视觉隐喻》中首次从概念上对视觉隐喻进行界定。

网络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中暗藏许多文物细节,通过蒙太奇手法渲染内容的表达和镜头之间的意蕴构建。主人公小玉壶出场时身着翠绿色汉服、头戴翠绿色发饰,化身文物玉壶,装扮与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小玉壶脸上带着斑驳污迹,也在隐喻着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防护不当,任由游客随意触摸。在剧情中,“小玉壶”感叹男主住所之大,“这么大的柜子只住两个人”,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被随意对待,许多文物被塞进同一个橱柜展出,而展示柜却过于拥挤。除此之外,为何选择“小玉壶”作为主角?“小玉壶”为什么郑重强调自己是“盏”?男主角永安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小玉壶的每句话又有什么深意?等一系列情节安排的线索都隐藏在镜头之中,需要受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其解码。非线性叙事方法向受众传达了文物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时空叙事张力。

情感连接:共情凝聚情感认同

共情最初是哲学和美学领域的概念,后来逐渐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共情是一种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即能够对他人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情绪反应。在赵建国的《论共情传播》中,他指出共情传播就是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传播者与受传者通过情绪的传播与扩散,增进彼此情感认同,达成情感共鸣。文化的核心及价值在于通过交流互鉴产生共情和共鸣。短视频借助沉浸式传播催生出“共情”这种全新的移情逻辑,构建情感共鸣和认同。共情强调“施情方”与“受情方”的双向互动与反馈,并在此基础建立情感联系,获得情感升华。因此,在社交状态下,个人情感的流动性更强。

《逃出大英博物馆》基于历史背景以拟人化的形式让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活”了起来,视频中褪去了对他人文物冰冷的说教,而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诉说着对归家的思念与呼唤。文物没有生命,但是国家记忆有。视频结尾处“玉壶”带回了在屈辱年代被非法运往英国的中国文物们的一封封“家书”:“琴师陶俑伯伯您好,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改日,您拨您的春风弦,她奏她的晚风笛,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龙耳虎足爷爷,朝冠耳炉叔叔想跟您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自强不息。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一段段跨越时空的文物对话,正面激发了受众在文化认同上的高昂情绪。随着剧中情节的发展,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受众与文物的建立感情连接,形成情感共同体,构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共情语境。

文化认同:记忆建构价值转向

集体记忆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他认为“记忆的场所”是指因人们的愿望或时代的洗礼而在群体的记忆遗产中已然成为标志性的任何重要事物。亨利·罗素(HenryRousso)发展了哈布瓦赫的思想,他认为:“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一样,都为各种认同提供支持。集体记忆在情境中超越个体界限进入集体领域,显现为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市民认同以及其他形式的认同。”

文化认同的生成离不开文化记忆的沃土,文物及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基因和血脉,亦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文化记忆。《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对传统文物的视听演绎,把握中国文化的价值,将受众与文物关联起来,集体记忆在生动的影像中被唤醒,引发大家的情感追忆,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建构。《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记忆”影像勾连着过去和现在,逝去的历史记忆在赛博空间中得以复兴。媒介在存储和传播方面的作用,对于集体记忆形态和意义的塑造至关重要。

网络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以一盏“出逃的玉壶”为主题线索展开,历史文物成为文化的记忆介质,以小玉壶的视角带领观众进入大英博物馆,以贴近年轻受众的叙事方式进行文化记忆的再生产,引起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以及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

《逃出大英博物馆》聚焦文物回归话题,通过社交媒体融合互动传播,将无数个体连接在一起,用户个体作为节点角色的存在感以及作用力相互增强,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借助对文物的聚焦在媒介中引起大众对于文物回归的呼吁、文物拟人的符号象征、用户围绕文物国宝话题而参与的传播仪式等形式和文本形成当下对文化记忆的重构,呈现出互联网时代特征,并留存于互联网媒介中得以延续。

《逃出大英博物馆》传播现象对文化传播的启示

坚守文化之根。“内容为王”依然是新媒体时代的核心要求。在泛娱乐化背景下,逗趣取乐的短视频正在网络娱乐平台中实行霸权主义扩张,泛娱乐主义倾向正在不断向民众的日常生活渗透。大多数网民沉浸在“即刻满足”带来的娱乐化体验之中。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使得我们不能进行理性的论证思辨,成为娱乐至上“单向度的人”,解构着整个社会的凝聚力。这就需要加强引导,避免陷入追逐流量、博取眼球,罔顾事实、炒作话题、诋毁抹黑等泛娱乐化僵局。“创意”和“用心”是一部短片能否获得观众青睐的两道关卡,因此,要将短视频与传统文化内容整合,提高短视频内容质量,对内容进行加工生产,突破文化传播瓶颈。《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作品是背后主创团队筹备半年,查阅资料、磨合脚本,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停更3个月,推掉商务合作,自费远赴英国拍摄的成果。不盲目追逐流量热点,而是将流量引向文化深处,为更多创作者提供了文化传播范例。

创新传播方式。据《2022Z世代洞察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Z世代正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使用的用户群体。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拥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因此,电视、纸媒等线性的传播方式不再适应新的传播规律。要打造“年轻态”的短视频产品,得到青年群体的共鸣与认可,就要创新传播方式,加速传统文化“出圈”传播。《逃出大英博物馆》突破了固定化、程式化、单一化的传播方式,融入不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而是用3D动画技术将文物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将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与剧情相结合。该短视频从中华美学精神中汲取营养,与当代审美追求融为一体。以文化的内核,影视剧的外壳,记录片的气质,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让“文物归国”这一话题重新走进年轻群体的视野。

结语

在信息传播模式剧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如抖音、B站等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媒介形态的衍生为中华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传播方式。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凝聚。《逃出大英博物馆》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融入短视频中,用作品唤醒大家的记忆,引起受众对文物的重视和保护,让文物归乡,为进行更多文化传播类短视频提供了创作思路。移动社交媒体时代,要积极开辟网络短视频主战场,用视频“复活”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呈现出新样态,能够发挥文化传播中短视频的效能与价值,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拓宽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THE END
1.逃出英国博物馆视频逃出英国博物馆高清原创视频下载新片场社区汇聚全球优秀创作人和海量作品精选出2630条逃出英国博物馆等4K原创短视频,覆盖逃出英国博物馆相关的广告,宣传片,剧情短片,创意混剪,婚礼,纪录片,特殊摄影,旅拍,Vlog,影视干货教程,音乐MV等逃出英国博物馆无水印高清视频案例学习下载https://www.xinpianchang.com/search/804951
2.#埃及博主看逃出大英博物馆#陈列在英国博物来自#埃及博主看逃出大英博物馆#陈列在英国博物馆的不仅仅是各国珍贵的文物,还是各国的民族尊严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超话粉丝大咖(贺峻霖超话)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ü 简介: 哥想一直抱着你 更多a 微关系 https://weibo.com/7593195145/NiX2tmCGH
3.逃出大英博物馆伦敦旅游打卡六大博物馆逃出大英博物馆伦敦旅游打卡六大博物馆||| 英国伦敦,是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气息的城市,也是许多小伙伴们来到英国旅游首站必打卡城市-便是伦敦 伦敦的文化气息浓郁,一间间博物馆坐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如果你来到英国旅游,伦敦旅游,那么这6?间博物馆你一定要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84418802?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4.逃出大英博物馆简介逃出大英博物馆煎饼果子→MAIGOO百科《逃出大英博物馆》是有网络用户夏天(网络名称:夏天妹妹)和煎饼(网络名称:煎饼果仔)共同拍摄制作的短剧,该剧主要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记者,并央求其带自己返回家乡的故事。两位主创以引发全球关注的大英博物馆被盗的新闻为灵感,他们推掉其他工作,花费三个月时https://www.maigoo.com/citiao/1073017.html
5.逃出大英博物馆电视剧在线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 3集全 别名:Escape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主演:煎饼 / 夏天 导演:煎饼地区:大陆年代:2023 类型:短片 / 奇幻 简介: 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记者,并央求其带自己返回家乡的故事。http://v.nmjkf.com/vod/226.html
6.逃出大英博物馆(豆瓣)由网络用户夏天(网络名称:夏天妹妹)和煎饼(网络名称:煎饼果仔)共同拍摄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8月30日在抖音、B站、微博上线播出。该剧主要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记者,并央求其带自己返回家乡的故事。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539637
7.逃出大英博物馆电视剧高清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简介:由网络用户夏天(网络名称:夏天妹妹)和煎饼(网络名称:煎饼果仔)共同拍摄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8月30日在抖音、B站、微博上线播出。该剧主要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在英国碰巧评分: 6.0 卧龙资源 飞速资源 樱花资源 第03集 第02集 第01集 猜您喜欢 4.0暗恋·橘生淮南正片https://www.homejiang.com/html_202223.html
8.《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西瓜视频由网络用户夏天(网络名称:夏天妹妹)和煎饼(网络名称:煎饼果仔)共同拍摄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8月30日在抖音、B站、微博上线播出。该剧主要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记者,并央求其带自己返回家乡的故事。两位主创以引发全球关注的大英博物馆被盗的新闻为灵感http://www.qydjw.com/detail/560381.html
9.《逃出大英博物馆第1集》免费观看完整版全集电视剧由网络用户夏天和煎饼共同拍摄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8月30日在抖音、B站、微博上线播出。该剧主要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记者,并央求其带自己返回家乡的故事。 两位主创以引发全球关注的大英博物馆被盗的新闻为灵感,他们推掉其他工作,花费三个月时间远赴https://www.ysddcc.com/vod/tcdybwg/1-1.html
10.《逃出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当初是怎么“进去”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近来爆火,在第三集里,当“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的女孩回国后,掏出一叠大英博物馆文物托付的家书时,来自远方异域的思乡之情令人泪目。 除了与琴师俑相配的笛师俑、分离一百六十三年的唐三彩大马小马之外,视频中出现的众多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都如同远方的游子,期待有朝一日返乡的一刻。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3206953.html
11.逃出大英博物馆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就是这样一个皇家园林,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能拿的都拿走了,拿不动的就运走,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后来他们为了不让人们发现,并选择销毁罪证,于是他们在10月8日还有19日在园中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瑰宝本是金碧辉煌的,可https://www.meipian.cn/4w4e0pbr
12.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在线免费阅读在一次秘密线人的提供下,警方得知这个盗窃团伙的总部。竟然位于中国的一座古代山洞中,为了逮捕这个盗窃团伙,警方组织了一次特别行动,将派遣精英警察秘密潜入中国,中国警察也是很纳闷,为什么在英国伦敦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文物会,莫名奇妙跑到中国一个山洞里,而且,秘密线人竟然是一个在中国生活多年日本人。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7417482804615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