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申论热点: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

2023年9月,由90后自媒体人创作的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红遍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及视频号。短剧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如潮的好评。

这部由两位自媒体博主制作的小短剧,剧情紧凑、情感饱满、细节满满。视频虽短,但每一帧都透露出两位博主的用心,短片以拟人手法,讲述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偶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这部总共不足20分钟的短剧,却处处藏着创作者的用心,诸多细节已被网友们抽丝剥茧、细细品味。

二、热点分析

(一)《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的原因

1.占据题材优势,与大英博物馆文物失踪的消息不谋而合

反映了国人强烈期盼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心情。2023年8月16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大英博物馆库房中的黄金和珠宝文物被盗,年代跨度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19世纪。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收藏800万件藏品。馆中仅用来长期陈列展出的中国文物就有2000多件,而收藏中国文物的时期从最早的西周一直到明清,种类从青铜器、瓷器到壁画、书画等应有尽有。目前,负责馆藏的工作人员已经被解雇,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8月25日宣布辞职。

2.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成熟的短视频平台支撑

3.剧情紧凑,情感饱满,拍摄制作精良

短片做得确实非常精致,细节满满;整个剧情处处充满了匠心和巧思。视频的拍摄手法也是其成功之处,制作团队运用了大量的特效和CG技术,将博物馆内的展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他们还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使得整个视频更加生动有趣。观众们在观看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美轮美奂的博物馆展品,还能感受到剧情的紧张和刺激。

(二)《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的意义

1.为自媒体创作者树立了良好的作品典范,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文艺作品的出现提供可能。

2.以艺术手法呈现了流落海外文物的处境,更凝聚了深切的民族情感。

三、引申背景

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文物工作领航指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加强文物整理保护、做好研究阐释、提高展示传播水平等方面下大功夫。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中指出,“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今天的年轻人,将在未来成长为国之栋梁、社会中坚。当代中国青年成长于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为他们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生活世界。

四、词句积累

1.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

2.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3.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

4.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就是回到故土。

5.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6.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文物要成为唤醒人们历史记忆的火种。

五、素材补充

1.短视频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2.年轻人追捧传统文化

3.文物的价值在于传承

从文物保护看文化传承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分别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部三星堆的发展史、古蜀文化的交流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

文化传承需要“守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仓颉造字到孔子韦编三绝,从四大发明到唐诗宋词,从三星堆出土到只此敦煌,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烂宝贵的文化财富。守正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赓续传承。

文化传承需要“创新”。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一种有根基、有内涵、有生命力的创新,才能保持文化的个性、独立性与价值。近期,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好评如潮,影片将48首唐诗贯穿其中,国漫与唐诗的结合,开启了古今穿越时空的对话,“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成为年轻人的热词。抑或是“天宫”“玉兔”“鸿蒙”等词的古为今用,都表明了我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新。只有为文化赋能,才能拂去历史尘埃,让文化重新“活起来”。

文化传承需要“和合”。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作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作为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受限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文化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这同时也是文化包容的前提,我们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的理念去融通。从唐代鉴真六次东渡、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到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无一不彰显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我们要继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勇挑时代使命,在守正创新的同时,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不断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信中华文化一定会在发展中传承,在发展中创造无限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路与广场东街交汇处黄河文化创展中心7楼华图教育

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客服热线:0951-6028571/602757118295188220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路与广场东街交汇处黄河文化创展中心7楼华图教育

地址: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建设西街78号华图教育(六小对面)

地址:吴忠市利通区明珠路277号(红宝宾馆北侧)

地址:固原市泰合嘉园A区西南门向西200米(华图教育)

地址:中卫市沙坡头区应理北街西侧协和医院向南50米

地址:银川市西夏区西夏万达金街2-103营业房(2号门向北100米金波街停车场售楼部旁)

THE END
1.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体会和感受怎么写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体会和感受 1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一部由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制作的短剧,它讲述了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中国记者的帮助下成功回到祖国的故事。这个短剧一经发布,便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https://www.shubaoc.com/zuowen/youxiu/96fx.html
2.《逃出大英博物馆》,怎么就成爆款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这段时间,很难不注意到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以下简称《逃出》)的短剧。 即使没看过,也很可能听过女主角那句“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 《逃出》故事并不复杂,短剧达人夏天妹妹饰演的是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以下简称小玉壶),自大英博物馆逃出后流落街头,遇到了来自中国的杂牌记者张永安(煎饼果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03579
3.一上线便收获大量点赞!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凭啥出圈?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凭啥出圈? 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截图。 (资料图片) “从哪来回哪去。”“你要带我回中国吗?” 这两天,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短剧在各个网络视频平台上线。目前推出了预告片和两集正片,总共不到10分钟,但一上线就呈爆火状态。许多人第一时间点赞,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https://m.gmw.cn/2023-09/03/content_1303503337.htm
4.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信使”小玉壶的家原来在苏州小玉壶在剧中化身古风少女“夏天妹妹”(视频截图)。 本报记者 一苇 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网友自制短剧火出圈。该剧以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出逃为主线展开故事,引发网友强烈共情。随着前天结局揭晓,小玉壶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201http://www.subaonet.com/2023/0907/779260.shtml
5.周2.8亿播放2千万点赞,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出圈背后《逃出大英博物馆》的雏形是网友自制剪辑片,用现成画面配音解说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想回家,创意来自于网友评论。短剧火了,网友自发去创作周边视频,变装达人根据文物的色彩、外观,自制拟人化仿妆;历史达人对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进行解说,呼吁国人关注中国历史文物和文化;短剧达人做出更多衍生剧集。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33116-1.html
6.一条视频获赞794万,《逃出大英博物馆》凭什么?最近,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了,正片上线5天,单单抖音同名话题的播放量就超过10亿次,央视网、新华日报等官媒也纷纷点赞。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记者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家的故事。小玉壶的一句“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引爆了不少网友http://www.bianews.com/news/details?id=162683
7.逃出大英博物馆,是我逃不过的文化情怀(逃出大英博物馆)剧评“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你要带我回中国吗?”九月五日,在《逃出大英博物馆》最后一集上线发布后,这部短剧在抖音的累计播放量已突破了2.5亿大关,其同名话题的点击量更是达到了11.3亿次。《逃出大英博物馆》势如破竹的爆火令大众看到了好作品的诞生,同时也流露出媒体人创作的真挚。(以下简称《逃出》)《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006/
8.[中国电影报道]热点扫描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立足现实引发强烈共情。https://tv.cctv.com/2023/09/02/VIDEvnFDtbmbgXuQIToGphVZ230902.shtml
9.看度深观察丨《逃出大英博物馆》出圈Z世代青年的流量之花开在了从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到《逃出大英博物馆》出圈,今天,我们来聊聊这部剧为什么火?全网爆火的背后,它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精心制作 细节满满 短剧终出“大爆款” 《逃出大英博物馆》灵感源起要追溯至今年1月,彼时留学生博主“何香蓓Betty”以颇为复杂的心情拍摄了在大英博物馆的见闻。视频发布后,有网友留言,希望拍一https://www.cditv.cn/show/4813-1589985.html
10.热搜第一!发布1天点赞500万,《逃出大英博物馆》被央视疯狂表扬最近,一部短剧火了,它叫《逃出大英博物馆》。 发布1天点赞破500万。在抖音平台,已经收获了2.4亿的播放量。 央视更是点赞:小短剧,有大情怀。 《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请准备好纸巾,会让你掉眼泪。 来源:腾讯视频,上传者:煎饼果仔 如果文物会说话 https://www.360doc.cn/mip/1095391077.html
11.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丨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主创讲述创作还记得前不久火遍全网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吗?10月14日晚,在四川大学举行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中,该短剧的主创、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也来到了现场,讲述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活动现场,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在分享 《逃出大英博物馆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3746994889974709408
12.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4篇.docx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4篇.docx 10页内容提供方:nilulai 大小:19.27 KB 字数:约4.88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16发布于福建 浏览人气:40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后感4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4/811411203300513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