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百万点赞和上亿播放!《逃出大英博物馆》霸榜热搜的背后…
短视频直播电商观察案例分析-feigua.cn
近期,两位播主的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上线便收获大量点赞,触动无数网友的泪点。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作品,为何能火到全网热议?
快手话题超3亿播放,文物寻乡火爆出圈
根据飞瓜快数显示,《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的前2集目前快手获赞均超153万。
△飞瓜快数-视频数据
△飞瓜快数-视频趋势
这部短剧以拟人化的手法叙述着一段中国文物出逃寻乡的故事。玉壶化身的女主身着翠绿色汉服,她身背行囊,脸上带着斑驳污迹,撞上漂泊在外的中国记者。在经过怀疑、犹豫后,男主向小玉壶承诺:“走,回国。”
紧凑的故事情节、深刻的内容立意、尊重历史的考究……两位博主用心的制作,深深撼动着每一位观看视频的中国人的内心。
情感共鸣引发热捧,小短剧也有大情怀
据了解,拍摄缘起于2023年初一位网友提出的剧本立意:各个文物拟人化复苏过来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在@煎饼果崽留言“等我”后,两位主创停更三个月,查阅大量资料,并远赴英国实地拍摄,创作出这段流失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故事。
在这3集短剧中,贡献了颇多触动人心的金句: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你要带我回中国吗”
“下一站,瑰葭路”
“家国永安”
……
在最新上线的大结局剧情中,张永安终于带小玉壶回到了祖国,去看茶文化、升国旗、大熊猫、打铁花……带着那承载着几百年思念的书信来到博物馆。当一封封在英文报纸上毛笔写下的家书,用流落海外的文物“拟人化”视角读出,字字句句让我们潸然泪下。
最后小玉壶又选择回到了大英博物馆,她说:“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03短视频的意义,承载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逃出大英博物馆》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部时长仅十几分钟的小短剧,通过一盏玉壶,将有着共同记忆的我们联结起来。再次唤醒了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或许这就是短视频的意义。
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主流传播形式之一。根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占整体网民的94.8%。
微短剧的受众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微短剧也正在视听内容中快速崛起。报告显示,2022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2022年上线的重点网络微短剧从2021年的58部上升到172部。
随着短视频发展进入到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刺激着创作者对于高质量内容的追求。更应该避开“同质化”的创作思路,将文化价值和内容更好地结合起来。《逃出大英博物馆》这种饱含文化价值的作品产出,让我们看到了碎片化、短时长的视频,也能承载起深层次的价值和更精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