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了北京的41家博物馆,我总结出了一份攻略
BridgetCoila/CCBY-SA
此文权当文史宴公众号对国际博物馆日的献礼。大司马兴趣偏文史,所以列出的主要是文史类博物馆,主观色彩也难以完全避免,这里先行说明一下。
博物馆的评价标准,最主要的当然是展品的稀缺度和特色,此外布展也很重要,好的展品如果布展不好等于明珠暗投,质量一般的展品也可以通过不错的布展给游客非常好的体验。
此外,有些博物馆的精华不在展品,而在博物馆本身建筑等方面的特色,也要计入考量,而且这方面分数对总评的影响与展品+布展是不分轩轾的。有些博物馆有让游客体验的服务,有的附近有不容错过的美食,这些作为一整套体验的一部分,也应构成评分的参考标准。
PS:博物馆一般周一都闭馆。下面就一家家来吧。
超级博物馆
1、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品★★★★★
布展★★★★★
特色★
服务★★★★★
国宝扎堆,不解释,去北京旅游宁可不去长城,也应该去国家博物馆。
最重要的展览是负一楼的“古代中国”,展出的是从原始社会到满清退位的精华展品,布展也十分合理。
三、四楼常设古代青铜器、陶瓷、玉器、佛教造像等专题展览,此外还有各种高质量的流动展览(包括国外文物展览)。
负一楼还有一个“复兴之路”展览,陈列的鸦片战争到本朝建政的文物,喜欢的可以看看,开心就好。
国博总评★★★★★
2、故宫博物院
布展★★★
特色★★★★★
服务★★
北京必游景点,不解释。
故宫主要是看明清宫廷建筑、礼仪、生活、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展品不是重点。但即便如此,故宫的展品质量也非常之高,当然布展就不及国博精心了。
故宫午门与太和门之间,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开辟为陶瓷馆、书画馆,是免费的,陶瓷馆是常设展览,有不少陶瓷精品,书画馆是变动的专题展,展品也很不错,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十年一展的清明上河图等。
前朝、后宫之间,右侧是钟表馆、珍宝馆,要收费;左侧是新开放的慈宁宫(雕塑馆)、寿康宫景区;后宫前方的两道回廊式建筑是军机处。
钟表馆展出清宫所藏最顶级的钟表,主要是英国钟表,法国和清宫自制以及苏州、广州民间制作的也有不少,各种钟表富丽堂皇,独立展柜的钟表往往机巧至极,如报时的小人可以书写汉字、马车型的钟表到点自动走一圈等等,应该是目前中国最好的钟表馆,强烈推荐。
但是……故宫最让人诟病的一点是,你去的那天这些展馆不一定都开,而且展馆是否开放好像也没什么规律,只能碰运气了。
故宫总评★★★★★
3、明十三陵博物馆
服务★★★★
十三陵因是皇陵,讲究风水,有山有河,景色很好。另外定陵已被吴晗挖开,虽然因为当时技术不行损失了不少文物,但大家也因此可以从陵园大门一直看到地宫,把皇陵规制看个全。定陵门外还有十三陵博物馆,陵园内则有定陵出土文物精品展,有金丝翼善冠、点翠凤冠等明朝皇室用品中的极品。
定陵的祾恩殿先后被闯贼和日伪烧毁,所以缺了一个部分,相应的朱棣的长陵陵园却非常完整,可以补足这个遗憾,而且整体上很雄伟。昭陵没什么特色,可以不去。如果只去一个的话,推荐定陵。
总神道上有麒麟、獬豸等兽类与文官、武将、功臣的石像生,还有明仁宗给他老爹朱棣立的神功圣德碑,不容错过。
十三陵博物馆给你整体上讲述明朝皇陵制度,并介绍十三个皇帝以外的其他明朝帝陵。定陵精品展有讲解员,而且很热情,附近的康陵春饼宴还挺有名,是地方特色。就是地段太偏远,交通不便,各陵之间需要打车或坐公交,距离还不近,啥时能有摆渡车呢。
十三陵总评★★★★★
4、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
布展★★★★
北京很有名的景点,本身是雍正当雍亲王时的潜邸,即位后改名雍和宫。因雍正信奉藏传佛教,后来又被乾隆赐给喇嘛们当寺庙,从那以后就是喇嘛寺了。
因为文革主要破坏汉族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遗产逃过一劫,雍和宫即其中之一,因未遭文革破坏,文物极为可观。
雍和宫的看点,一个是王府与寺庙的结合极为少见,看其建筑形制,包括喇嘛教五方鎏金顶,与描龙、复道等王府规制的结合。另一个则是看藏传佛教的佛像,里面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佛龛和18米高的白檀木弥勒都是木雕精品,藏传佛教的佛像因糅合西藏本地的苯教元素,风格也十分特异。
寺庙的后部也有两个小型展馆,一个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一个是雍和宫发展史展,展品、布展都不错,我承认我不懂藏密,看佛像都去看怪力乱神的一面去了,哈哈。但是有些佛像处光鲜太暗看不清,有些佛像为了避免我等俗人误解用黄幔遮住大半,很是遗憾。
雍和宫香火很盛,进去后可以找工作人员免费领香一盒,好评。附近有地坛等景点,以及美食街簋街,去完可以顺便大快朵颐。
雍和宫总评★★★★★
五星博物馆
5、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服务★
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符合左庙右学的古制,本身就是这类古建筑的代表作品,即便没有展品,光是建筑形制也非常值得一看。国子监内的辟雍是亮点,形制既完备又美观。若非还有一个更大的曲阜孔庙,那这里就是北京必游景点了。
内部陈设质量也极高,最重头的有刊刻十三经全文的乾隆石经(完备程度胜过熹平石经、开成石经),明清历代进士题名碑(我是找到不少熟人,明代的多模糊了),朱元璋的白话圣旨碑等,令人大开眼界。
附近靠近雍和宫,但离地铁站有一段路,交通、饮食都不是很方便,建议带两个面包来看一天。
孔庙和国子监总评★★★★★
6、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特色★★★★
该馆由三个部分组成:先农坛、先农坛历史文化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容很多,可以游玩一整天。
先农坛是明清祭祀农神的场所,形制是非常值得看的,祭祀四渎、五岳、五镇的神祇坛,先农坛坛台、皇帝亲耕的一亩三分地这些都还有,太岁殿里还有太岁坛的复原展,不过整个先农坛被篮球场侵占了好大面积,宰牲亭什么的都隔到外面去了,很多陈设的拜访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评价要打个折扣。
先农坛历史文化展,主要内容是祭祀农神的历史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保护节气等),以及各种农具。展品一般,布展不错,可以看看。
古代建筑博物馆分成六块。一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史,一块是中国古代营造技术发展史,一块是古代城市的发展,一块是古代建筑分类展(图片居多),一块是古代精品建筑的模型展,一块是古代建筑彩画展。
展览结构宏大,面面皆到,布展专业、用心,看完以后对中国古代建筑能有很全面的了解。展品中模型很多,不过国宝也不少,如隆福寺雕龙藻井、汉阙高颐阙(层次特别多)、石刻中山王宫图等,非常值得一来,大司马强烈推荐!就是附近交通、饮食都不太方便,建议带好干粮。
先农坛总评★★★★★
7、国家典籍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办的博物馆,非常非常赞,强烈推荐。重头戏是两个:中国古代典籍简史展、敦煌遗书展。
敦煌遗书展则展品十分重头,布展也很到位。展品有西凉李氏时的经卷、含有武则天发明的文字的经卷、张议潮亲笔抄写的经文(带签名)等,对于河西被吐蕃侵占以后的面貌,以及古代遗失的历史保存很多,这些经卷,看着不但增长见识,还能令人感动。
此外还有一个少数民族古籍展,多姿多彩的四方少民文字和装帧方式也很开眼界,如水文、东巴文等,其他地方也难看到。其他的馆则未必是常设,如西文典籍、样式雷图集等,虽然说是常设,去看的时候已经撤展了。附近饮食不是很方便,交通倒是地铁直达。
国家典籍博物馆总评★★★★★
8、恭王府博物馆
展品★
北京有名的景点。先是和珅和中堂的府邸,后来又成了鬼子六恭亲王奕的王府,是满清王府的代表建筑。
主要看点两个,一是前院的形制,从其与皇宫的差别中可以体会等级制度,其中分割前后院的九十九间半房间很有名;二是后山的花园,采用了江南园林的遮挡、布局手法,比故宫的御花园有意思多了。
里面也有常设展馆,一个是清代王府制度展,一个是恭王府历史展,展品基本都是复制品不值一提,但布展比较有条理,结合游园看看也还不错。还有几个流动展馆,展览的质量不高,可以忽略。
恭王府外面遍地“老北京小吃”,普遍很坑,很多也不地道,不建议买。胡同里堵车堵得要死,要打车还要走好几百米到大街上去,体验不佳。
恭王府总评★★★★★
9、智化寺(北京文博交流馆)
大出意料、强烈推荐的博物馆,不显山不露水,国宝却极多。智化寺原本是明朝大太监王振的家庙,所以被王振偷偷使用的明代宫廷音乐(智化寺京音乐)保存了下来,现在每天上午十点、下午三点表演,可称为活化石,非常值得一听。
其他国宝有北京唯一的八角转轮藏(讲究极多,内涵丰富),明代保存至今的壁画《地藏王与十殿阎王》(极其珍贵),如来殿的千佛像、描金梵王、金刚木雕、千字文排列的藏经橱、万历年间的铁炉等,此外还有填佛像的开元通宝、元祐通宝等各种古钱。
布展上有对古代音乐乐器和记谱的系统性介绍,以及八角转轮藏内涵的详尽解说,也算有亮点。寺院是明代建筑风格,且带有一些宋式元素,所以也有看头。寺在胡同里,不大,交通饮食都不太方便。
智化寺总评★★★★★
10、西藏文化博物馆
特色★★
博物馆本身是仿西藏建筑风格建造的,所以建筑算是有点特色。进去还能凭票喝酥油茶,展览以外的部分先要赞一下。
常设展览分两大块,一块是西藏历史,一块是藏族文化。前者分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两个展厅,后者有三个展厅,讲述藏族天文、医学、戏剧方方面面的文化,除了现代史展厅,都非常值得细看。
展品中精品很多,如朱棣册封活佛的诏书、民国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玉册、金奔巴瓶、道光册封班禅的金册、各种达赖班禅印绶,以及藏传佛教造像等等,布展也还可以。此外有很多蜡像和场景,看看也不错。展品里有些如唐蕃会盟碑是复制品没有标明,这个要差评一下。
另外,楼上有流动展览,我去那次正好碰上活佛转世展,展品档次也很高,各种金器、佛教造像,还有当今十一世班禅坐床时的床等等。要是一时没法去西藏的朋友,很推荐来这个展馆看一眼。附近有左陕右甘、徐记鸡爪王等各色美食,看完吃一顿,体验很好。
西藏文化博物馆总评★★★★★
11、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服务★★★
明代始建的藏传佛教寺庙,满清时又因为乾隆给他妈祝寿而翻修,不过清末被毁,只剩下石制的金刚宝座五塔。所以寺的形制以及没什么看头了,只能粗略的感觉一下氛围。这里展出的是北京地区的各种石刻,北京自唐代以后为北防重镇,辽金两代是陪都,元明清是帝都,所以展品还是很可观的。
该馆布展精心,分类清晰,分为金刚宝座塔、祠墓石刻区、寺观石刻区、陵墓石刻区、耶稣会士墓碑区、综合碑刻区(民间事业)等,回廊上则有墓志陈列区、会馆碑刻区、石刻法帖三块。后罩楼里还有北京石刻艺术历史展馆,楼前有法帖迷宫,在树木迷宫里看法帖碑刻,也算是有心。
馆内国宝多多,主要的金刚宝座五塔建筑雄伟,雕刻细密,四周图案十分讲究,里面还有极罕见的佛足浮雕。此外,还有乾隆幸贡院御笔碑(阴阳二方印章也刻碑上了)、乾隆朝绿帽重臣傅恒宗祠碑(规格极高带海缦)、显亲王石享殿、秦君神道石(被称为中国罗马柱)、薛仁贵征东评话故事石等。
祠墓石刻区还有名人索尼、张之洞、孙思克(韦小宝的结拜兄弟哈)的宗祠碑,有魏公公生祠的碑;耶稣会士墓碑的碑首是十字架或橄榄叶等充满西洋特色的图案,碑正面还有拉丁文,为今后器物上的中西合璧提供了经典的范本。总之是很有意思,但交通不便出地铁要走很长路,饭店也木有,自备干粮。
五塔寺总评★★★★★
12、中华民族园
虽然是奥运会配套的形象工程,虽然大司马很反感该馆馆长关于农村大学生的言论,但不得不说这个地方很值得一游。
中华民族园是将中国56民族的民居、村寨及著名名胜集中于一园的超大型主题公园。在营造各民族独立景区的同时,该园采用传统的园林布景的遮挡、隐见等手法,将这些景区联缀成几块整体的大景区,景色相当的不错。
各民族景区都叫做某族博物馆,展品就是该族民居、村寨与屋内陈设、特色用品,有的族有民族风俗表演(如藏族歌舞、傣族泼水节),有的族有本族特色文化展(如满族烟枪展、鄂伦春皮货展)。有些建筑物被拆散了搬进来重组,如满清祭祀萨满的皇堂子、畲族的廊桥茶堂桥等,也算是保护了一些古迹。
此外,在一些民族的景区内,还会布置一些不限于该民族的专题展览,如糕饼印模展、灯具展、庶民生活用品展等。
整个民族园票价90元,持博物馆通票可半价。园区分为北园和南园,南园比北园坑,只玩一次的话建议游北园。北园布置比较用心的有藏族、鄂伦春族、满族、苗族、侗族、傣族、羌族、黎族、朝鲜族、台湾原住族等,南园比较用心的有白族、土家族、纳西族、维吾尔族、畲族等。
景区附近有饭店、超市,民族园内有几个族的展馆也有小吃,蒙古族的奶茶、酸奶价钱不贵也比较地道,其他的可能也是这样,可以尝尝。
民族园的问题是可能年久,懒于维护,很多民族馆关着不让进,大司马冒险翻墙进过几个,是危房,比较危险。有些民族一个蒙古包给你打发了,有些民族里面原有的布展也取消了,比较潦草,这个要差评一下,另外票价不便宜也是影响体验的因素。
中华民族园总评★★★★★
13、居庸关长城博物馆
布展★
其实就是居庸关。博物馆是里面很小的一个部分,展品不足道,但古代吟咏居庸关的古诗石刻是个亮点,看这个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高适、顾炎武等名家的硬是甩出其他人好大一截。
主要还是看关城。天下九塞,军都其一,居庸关很早就是险关,但地位直到辽金才提升起来,元明清更因为拱卫帝都而修成雄关要塞。居庸关陆上有关隘,山上有敌楼和长城,河流中有水门,等于涵盖了古代所有的防御形式,很值得细看。
居庸关长城风景没有八达岭开阔,但更陡俏高耸,更有质朴雄浑的气息,站在山顶俯视居庸关,可以看见关城把住路口的全貌。关城里面还有关帝、吕祖各种庙,有凉亭,生活气息浓厚,但有些不让参观。居庸关门外的云台雕刻十分精美,雕塑包含多个国家的文字(含西夏文),是精品雕刻。
居庸关总评★★★★★
14、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
民办博物馆,要收费,票价40,但是出乎意料的好,当天准备刷三个博物馆的,结果专心刷这一个就刷到了下午。
大门就有雄伟的翁仲,入口处更有镇馆之宝元代科举门。序厅是科举史展厅,有考卷、蒙书、木雕、匾额、门楣等各种跟科举有关的展品,有永乐年间的状元及第匾额、新莽钱范(新莽钱就很少见了,何况钱范)等珍品,文字介绍详细,可惜布展略显凌乱。
此外则是秀才匾额厅、文举武举匾额厅、进士及三鼎甲匾额厅,还有各种民间匾额厅,各种匾额只怕不下千块,有陆润庠、李鸿章、唐景崧、黄爵滋、包世臣、刘坤一、穆彰阿、曾纪泽、张之洞等名人的亲笔题匾,这部分布展精心,让你全面了解各种匾额的用处和规格。
此外,野外模仿了一个放榜处和考场号房,放榜处用的据说是最后一届科举的原榜。另有大型木匾、石匾等几个小厅,里面有朱元璋的圣训、明朝首辅夏言写给某公公的墓志铭、各种锦衣卫墓志铭等,这部分展品不错,但布展很凌乱。
总之,该馆很有诚意,求全取备,令大家对匾额文化能够有深切的感受,非常推荐一游。只是地段相对偏远在高碑店,附近交通很不方便,饮食也难找,要去的朋友要下定决心了。
励志堂总评★★★★★
15、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跟国家博物馆的区别是,主要展出北京地区的文物,而非全国的顶级文物。不过即使如此,首博依然精品多多,值得细看。
首博总评★★★★★
16、陶然亭(慈悲庵、历代名亭园)
展品★★★
陶然亭是北京名胜,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亭后有慈悲庵,前面有湖,旁边有各种楼阁衬托,景色颇佳,自清朝建成以来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的题咏,算是自然、人文风光兼备,本身已值得一游。
慈悲庵是元代古刹,现开辟为小型博物馆,一半是革命系列纪念室,一半是园史,随便看看或者不看都好,倒是里面辽代、金代的石幢比较珍贵和少见。
陶然亭对面的历代名亭园必须赞一个,充分运用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各地的名亭连带附近的风景一起建出来给大家欣赏,互相之间还不干扰。最重要的是,很多亭子如无锡二泉亭、扬州吹台、苏州沧浪亭我去过,这里的虽然是山寨货,但连带周边的景色都很像,没去过的那些亭子的可以先来这里过过瘾。
陶然亭公园有游船项目,花期还会有海棠花会,另外这里离回民街牛街不远,牛街的牛羊肉价廉物美,玩完以后去牛街吃个涮肉或者羊蝎子或者清真菜,挺惬意的。
陶然亭总评★★★★★
17、中国长城博物馆
展品★★★★
在八达岭长城山下,可以早起爬完八达岭,回过头来参观长城博物馆。
长城博物馆不仅把跟长城有关的方方面面一网打尽,而且对边塞防卫制度、边境经济交流也有很详尽的介绍,明代火器是亮点,各种佛郎机、三眼神铳、十连铳、弹药壶,让你重新发现明军原来是一支火器部队。此外,有很多模型说明长城的形制和设置地形,帮助理解长城的意义。
附近吃住不便,但到北京,八达岭算一个必游项目,所以完事后看看长城博物馆也很方便,可以算是整套体验。
长城博物馆总评★★★★★
四星博物馆
18、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
服务☆
万寿寺是万历为老娘李太后建的寺庙,据说有张居正的题碑,但我没看见。后来乾隆又在这里给他老娘祝寿,所以算是明清古刹。寺还比较大,里面有假山建筑物象征三大士的三山,还有清朝修的法国哥特式门,较有特色,也还值得一游。相比旁边已经破败开辟为胡同的延庆寺,这里太光鲜了。
这里以前有明清书画、瓷器、家具等多种展览,现在要不取消要不外移,常设展览只剩下三个。鼻烟壶展出展各种鼻烟壶精品,不比故宫珍宝馆的鼻烟壶质量差,而且布展精心,对鼻烟壶的方方面面介绍得很通透。
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展、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布展、展品都不错,以明清时代的汉、藏佛像为主,布展也还可以,但是不许拍照,十分不爽。
此外还有些流动展览,比如大司马就碰上了北京西派皮影展,这本来是延庆博物馆还是昌平博物馆的重头,看完了就不用去那儿了。总之万寿寺作为博物馆虽然衰落了,但剩下的部分也还值得一看。
万寿寺总评★★★★
19、古观象台
本是明清时国家监测天文的古观象台,本身很高,很雄伟,具有景观价值。现在将满清采纳西方技术制造的八件天文仪器摆在台上,也是稀世珍品。
台下原来吏员住宿的地方,则修建成介绍中国古代天文知识的博物馆,摆放了一些次一级的文物,院子里摆放了现代制作的月晷、星晷、简仪、浑仪等模型并介绍原理。
此馆比较强调的是天文学上中西交流的成果,以及郭守敬的伟大。有小学生的天文活动课堂。
古观象台总评★★★★
20、保利艺术博物馆
展品★★★★☆
展馆不大,主要展出青铜器和佛教造像。国企开办的博物馆,以赎回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牛首、猴首等为招牌,但这几件经常去各地巡回展出,在保利不一定看得到,否则展品可以评五星。
青铜器以商周时代的为主,质量不错,而且多是造型比较特异的,很值得专门一看。佛教造像主要是北朝的,数量较少,质量也不及青铜器。布展尚可,一些看不清的细节有放大图片。
保利艺术博物馆总评★★★★
21、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
这是道教正一派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祭祀东岳大帝。当年与全真派的白云观竞争中国道教协会驻地失败,所以瞻岱门外面的建筑被砍掉很大一块,牌楼都到朝阳门大街对面去了,很悲剧。
展馆的展品不算出奇,布展也粗略草率,主要看看东岳庙。东岳庙是供奉掌管地狱的东岳大帝的庙,特色是前院的周围有幽冥七十六司,各种泥胎木塑显示道教特色的阴间,非常有特色。此外,道观的形制、供奉东岳大帝的岱宗殿也是看点。
广场上除小玄子(康熙)和小弘(乾隆)的御碑外,还有很多碑刻,赵孟頫写的碑是其中的精品,但因为放在广场上而非博物馆里,所以没有计入展品。东岳庙出地铁后要走一段,饮食倒是方便,推荐一游,可惜的是被拆除了一部分,难以窥见全貌了。
东岳庙总评★★★★
22、中国农业博物馆
巨大的博物馆,有上十个展馆,还有农具体验区,可以游览一整天。
最主要的是中华农业文明陈列,讲述中国农业发展史,搭配大量的蜡像场景和农具实物,让游客对中国农业有整体认识,光是犁,里面就有几十种不同的。传统农具陈列馆,把历史有过的所有农具按作用分类排列,大屏幕也会播放视频讲述部分农具的用法。土壤陈列馆,讲中国土壤的类别。
此外还有一个重头展览:彩陶中的远古农业。多数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通过彩陶上的花纹和图案,来解析上古先民的农业观、天地观、宗教观,布展出色,分类合理,说明详尽,十分精彩。
农展馆总评★★★★
23、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中国妇联办的博物馆,很不错,很用心。有六层楼,展馆很多个,一下午看不完。有儿童活动中心,看见很多家长带子女来搞亲子活动,还有儿童玩具体验馆,不过大司马去的那次在装修。
比较精华的展馆是古代妇女馆、女性服饰馆、女性艺术馆。古代妇女馆将古代妇女地位的变迁及各时期的作用展示得淋漓尽致,展品虽然不算特别难得,但布展非常好。女性服饰馆,将56民族的女性服饰给了一个全面的展览。女性艺术馆,则是展示古代妇女创作的各种艺术品,布展非常赞。
古代儿童馆展示儿童在历史各阶段的状态,展品较少见,但布展比较潦草。近代、当代妇女儿童馆、国际友谊馆都以宣传为主,跟前面几个馆比差距较大。该馆地段较偏,饮食不便,自备干粮。
妇女儿童博物馆总评★★★★
24、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很不错的博物馆,喜欢集邮的尤其要来看看。展览主要包括邮政、邮票两大部分。
邮政部分包括原始通信、古代邮驿、近代邮政、当代邮政等内容,前三个可以重点看看。古代邮政有些不错的文物,如北宋驿站印牌,显示中国古代因理性行政而极度发达的邮驿系统,但布展稍嫌简单草率;近代邮政则布展精心,展品恰当,十分生动全面,能帮大家深入了解近代以后邮政的飞跃。
邮票部分包括邮票的制作工艺,以及从满清到天朝的邮票展,其中尤其是有天朝建政后发行过的所有邮票!还有一些外国邮票,也都是珍品,只是邮票展馆不让拍照,比较郁闷。附近餐馆难找,自带干粮。
邮政邮票博物馆总评★★★★
25、中国海关博物馆
海关博物馆的展出内容主要是海关本身的历史,和海关缉获的物品。古代海关展的内容不多,布展较简略,但也有汉函谷关瓦当这样不错的展品。近代海关展内容很多,展品丰富,布展用心,讲述晚清、民国与世界的交流,有不少外国文物,值得一看,其中有李鸿章手书匾额等不错的展品。
海关博物馆总评★★★★
26、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很不错的博物馆,在校园里面。主题是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例行的南方民族服饰馆、北方民族服饰馆,各少民每人一套服装,说明比较简略。重头是宗教文化厅、少数民族头饰展。
宗教文化厅主要部分是藏传佛教,有颅器(颅骨和银做成的)、胫骨器等比较少见的珍贵法器,还有各种金银器和佛像,此外纳西族的东巴教、云南小乘佛教也有展出,甚至看了这里才知道西南民族有一些信奉基督教。此厅布展精心,图文说明详细,非常值得一看。
少数民族头饰展展出各民族头饰,展品不错,图文说明也还详细,但是布展不及宗教厅,有些展品说明贴在墙上,隔着玻璃窗看不清楚。总的来说该馆展品不错,信息量较大,值得一来。饭馆难找,自备干粮。团体参观好像可以预约讲解。
民族博物馆总评★★★★
27、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重头戏有几个:装饰展。以苗族银器为主,兼及藏族、满族等,苗族的银器不但美观,而且蕴藏着文明、宗教等多种元素,真是叹为观止。织物展。包括各民族织锦几十件(当然有壮锦),以及苗族蜡染、水族马尾绣等工艺。
此外是服饰展:少民服饰展,展出各少民的服饰,但把苗族单拿出来。苗族服饰展。因苗族有一百多种,是一极庞大、文化极多元的民族,所以各支苗族的服饰,其中蕴含了他们城居时代的记忆,和对长江、黄河流域的怀念,十分动人。
但是,最感动的时候到了,该馆还有一个汉族服饰展!是啊,汉族是56民族之首啊,当然可以单独拥有一个展厅。展品多是明清开始直到近代,各种人身份的人的服饰,道袍、袈裟、竹衣等颇有特色。
北服博物馆总评★★★★
28、国家动物博物馆
对于文史爱好者来说,这里就是随便看看,要40元门票的,奈何大司马旅游总是富含集卡心态,总想把每个门类集全了,于是进去吧。
该馆主要展出各种标本,按动物的门纲目细分展厅。在大量标本之后,还会讲述这一纲动物共通的知识,配合展品,所以布展是不错的,像禽类分为走禽、游禽、涉禽等的分法以前也是不知道的。这些标本……估计也应该是蛮珍贵的吧,博物馆顶上就悬挂着一头蓝鲸的骨架,也许是镇馆之宝?
濒危动物展厅的标本应该比较难看到。昆虫厅和蝴蝶厅则应该比较全。此外还有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展厅,涵盖动物带来的疾病、人类的猎杀等方面知识,有教育意义,这里好像也经常有小孩组团过来接受教育,可能是什么基地。总之这里可以看看,中科院有几个部在这里,交通不是很便利,地铁出来要走。
国家动物博物馆总评★★★★
29、中国地质博物馆
布展★★★★☆
这其实是一个偏理工类的博物馆,大司马就以一个文科爱好者的角度来审视了,如果低估了,请各位理工科的朋友勿怪。
展厅分四个:地球展厅以模型及模仿地球活动的仪器为主;矿物岩石展厅展出各种硅酸盐石、硫酸盐石等,并且告诉大家现代矿石的古代叫法;宝石展厅展出各类宝石,而且为了让游客理解星光、猫眼等效果,有专门给大家操作的展柜;史前生物展厅展出各种动植物化石。
总的来说,该馆游客互动的项目很多,有些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习地理,服务意识很强,而且附近有京城鲁菜的招牌砂锅居,服务上必须给一个大好评。理工科的尤其不可错过。
地质博物馆总评★★★★
三星博物馆
30、御仙都皇家菜博物馆
凯瑞御仙都饭店搞的一个博物馆。饭店比较贵比较坑,但这个博物馆还有点意思,主题是从原始社会到晚清,各时期的饮食文化和名菜。
该馆文物很少,主要用图画、模型、视频来讲解,尤其是把古代名菜如燔熊掌等做成模型展示给大家,是亮点。此外有一些蜡像制作的场景,如唐中宗光临韦巨源家烧尾宴的场景。各展区的电脑上有对当时名菜的详尽图文说明。布展相当用心,很多知识是看展才知道,如五代时尼姑制作的风景拼盘等。
皇家菜博物馆总评★★★
31、古陶文明博物馆
民办的博物馆,票价50元。创始人路东之已经逝世,目前馆里的可能是其亲属,对我买票参观一再表示感谢,很令人感动。
该馆一如其名,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展为重头部分,并解析彩陶图案的意义。其次则是瓦当展,详述了战国到魏晋的瓦当图案演变及其内涵。这两个展览,展品虽算不上十分出色,但布展很精心,很长见识。
古陶文明博物馆总评★★★
32、湖广会馆(北京戏曲博物馆)
布展☆
特色★★★
就是清朝的湖广会馆。此地可谓梨园圣地,湖广音对京剧唱腔念白影响至大,当年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大宗师都常在这里的戏楼里唱,政界名流孙中山、梁启超等亦多流连此地。
但是具体到展馆,就让人大失所望。首先展厅面积不大,展品是杨小楼等名伶用过的物件,也有皇宫大内赏的牌子,倒是戏曲方面的好东西,只是布展一塌糊涂,毫无分类意识,说明也是有的有,有的无,简略粗糙,感觉很不好。
不过旁边的戏楼好像大概还是晚清民国的配置,值得一看,里面经常有戏曲表演,票价二三十一场,演员主体是较专业的票友和较底层的专业演员,性价比很不错,可以在看展前后看个戏,但没有电子字幕,需要对戏文比较熟体验才好。
会馆的建筑特色也可看看,湖广会馆算是保存的比较好的了。附近吃的比较多,地铁直达,很方便。
湖广会馆总评★★★
33、中国医史博物馆
馆区不大,分上下两层,各一个展馆。下层是中国医学发展史,就是从先秦到明清缕了一遍,布展还行,展品一般,像明朝手术很发达这样的点大家可能就不知道。
上层是中医典籍与名医,后者就是几张照片,前者倒有不少典籍,不知是不是善本,包括宋时的圣济要略等,也显示了医学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
该馆也模拟药店场景,展出把人体视为山川风景的比喻图等,还有蒙医藏医等少民医学的小展窗,算是颇为用心。总而言之,该馆算是有些亮点,但在前面那么多槽点的反衬下,亮点也也大为黯淡了。
医史博物馆总评★★★
34、历代帝王庙博物馆
历代帝王庙,明代嘉靖帝所立,满清乾隆帝大修,从中可以看见这两个家伙在某些方面的共性。
帝王庙一侧有一个三皇五帝与百家姓展览,但都是图片,随便看看就好,主要还是看主殿供奉的帝王牌位,从嘉靖、乾隆对前代帝王挑选祭祀的过程中玩味他们的史观。供奉先代帝王的庙也不多见,帝王庙的形制是另一个看点。
东西配殿本来就祭祀历史上的名臣名将79人,但现在都关着,里面凌乱无比,差评。但这里交通也还方便,附近美食也不少,历史爱好者推荐一游。
历代帝王庙总评★★★
35、文天祥祠
虽然不叫博物馆,但因为在博物馆通票上,也记录进来。原本是当年关押文天祥的兵马司牢狱,也就是文丞相“以一气(正气)敌彼七气(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的地方。明清两代成为祭祀文天祥的祠堂,现在还是明式建筑的样子。
展览主要是文天祥生平展,没什么特色。文物只有几块古碑,其中大书家李邕李北海的碑比较珍贵。后院有棵枣树,枝干向南,据说是文丞相亲手栽种,不指南方不肯休。前院壁上有文征明手书的《正气歌》石刻。
总的来说,文天祥祠的展品不算出色,但是有情怀,在这里追念一下文信国,比在其他地方有感触。这里交通方便,又靠近南锣鼓巷,美食多多,还是值得专门一来的。
文天祥祠总评★★★
36、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因为这个在博物馆通票图册上,所以大司马也就算成博物馆了。这个园子分为三种区域:猛兽散养区、温和野兽散养区、囚笼区。
猛兽散养区坐大巴车进入,有狮、虎、熊、狼等,但这车子没有特别的安保措施,也没有专人监视游客的举动(万一哪个游客作死开门呢?),司机竟然把边窗拉到很低(狗熊立起来绝对能一嘴巴打死司机),要司机关窗还态度恶劣不肯关,这个安全系数令人有点心里打鼓,不知道是不是这里的普遍现象。
温和小兽区有鹿、小马、锯掉角的羊,可以摸它们,混在它们群里玩,还有半开放围栏的骆驼、鸵鸟、鸸鹋等(它们跑不出来但人可以接触到它们,喂食比较有意思)。不过这里有很凶的野猴,到晚上有可能伤人。囚笼区各动物园都有,没太大特色,但长臂猿、藏獒等在这种园里比较有活力。
但这里跟历史文化其实也有关系,那就是——这里有闯贼李自成杀入北京的破关地点车厢口,可惜园区太大,服务人员既不知也无意指给你具体在哪里,只能自己默念朱彝尊的词“谁放黄巾十万,丸泥不闭,直入车厢口”,来发思古之幽情了。
总而言之野生动物园虽然有趣,但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这里不见得特别有优势,服务态度还一般,安全系数有隐患,附近交通、饮食也不便,对这里总体评价不高。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总评★★★
二星博物馆
37、海淀区博物馆
展品★★
海淀区办的博物馆。没有常设展览,每年大概换展两次,都是专题展。展品不算出色,但布展还比较用心,会赠送很精美的小册子介绍展览。另外,下楼梯的扶手上有刻上海淀区名胜古迹的图片、地址和介绍,还是很有爱的。
附近有新中关、欧美汇的不少美食,交通也方便,海淀剧场就在背面,看完展览后吃个饭,看个开心麻花的喜剧,也是不错的选择。
海淀博物馆总评★★
38、中国化工博物馆
分六个展厅,分别是古代化工、近代化工、当代化工、化工集团、未来化工、化工与民生。作为文史爱好者,后面四个直接过滤了(其实也不咋地)。
古代化工厅敷衍潦草,不过详细介绍一些火器的用法算是一个小亮点。近代化工布展相对成体系一些,但以图片居多。整个博物馆文物很少,质量比较低,布展也一般,附近交通不算方便,文史爱好者不推荐特地去。
化工博物馆总评★★
39、盛锡福博物馆
北京老字号盛锡福帽店开的帽文化博物馆,在盛锡福帽店门面里面。展品中真正有点分量的,是盛锡福给清朝皇宫做的帽子和帽箱,其次是收集来的一些少数民族帽子,最珍贵的是一个苗族银冠,但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盛锡福总评★★
一星博物馆
40、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
民办的博物馆,据说是北京拆除明清民居时,馆主拾取各种门楼、照壁、瓦当、砖雕所建,其心可嘉。
展品是砖雕、木雕等各种民间雕刻,倒也不是完全没料。不过该馆布展混乱,大部分展品说明都没有,很多展品堆在一起东倒西歪,分类也不清晰,而且是民办馆,门票要收费,不太推荐。
松堂斋总评★
41、活的3D博物馆
展品☆
798艺术区里的一个娱乐型博物馆。玩法是,墙壁和地面的各种平面图画,拍照时会变成3D的感觉,这时你可以去做一些动作来配合图片搞怪。这个地方适合情侣或者三五女生一起进来玩,玩完以后可以在798转转,从博物馆的角度看乏善可陈。
3D博物馆总评☆
预计不会去的有:郭沫若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宋庆龄纪念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焦户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