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博物院李庄|在线博物馆_爱学大百科共计8篇文章

爱学大百科上热搜了,你知道吗?中央博物院李庄成为热门词了,你知道吗?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676750472
837931607
国立故宫博物院综合                              
665879366
459940294
抗战学术之都:一小镇住万名学者                  
889715918
《抗战中的李庄》辗转内迁                        
119439692
1.我爱大武汉之十二:武汉李庄古建筑博物馆武汉李庄古建筑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严西湖畔张公山寨旅游区内,占地3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拥有20余栋明清古建筑、上千件古玩文物。这些建筑都是从江西南城县、安徽黟县、湖北崇阳县等地搬迁过来并原样恢复的,是武汉市最为集中的一座徽派风格的江南古院落。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5439809
2.活动回顾“礼敬中华?名家讲坛”刘斌:中国史前玉文化12月11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教授做客同济大学“礼敬中华 名家讲坛”,在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文榷堂为同济师生带来了了一场题为《中国史前玉文化》的讲座,介绍了良渚遗址的考古挖掘过程、良渚文明的特点以及良渚古城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 https://www.lib.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1979&newsid=34411&t=show
3.走进李庄走近过往(三)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厅房上50扇门窗每扇长2米、宽0.6米,均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有不同形态栩栩如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每扇窗上雕刻2只仙鹤,共100只,谓百鹤祥云窗,是“李庄四绝”之一。1940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脚李庄后,张氏族人主动将宗祠让出,接纳了筹备处人员以及一大批珍贵文物。https://www.meipian.cn/524pqkrl
4.“川康古迹考察团”1940年,当时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由云南昆明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两单位联合成立“川康古迹考察团”,开始对四川、西康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考察团的规划决策者是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吴金鼎任团长,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考古现场主持。“川康古迹考察团”原拟在四川进行六个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https://www.dpm.org.cn/lemmas/239530.html
5.新貌逢故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全新开放历时5个月重新布展、升级,近日,位于翠屏区李庄镇张家祠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以“立本求真 家国天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李庄”主题展回归,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和游客见面。9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旧址、打探新展。 一进大门,该主题展前言介绍跃然眼前;再往里走,一座旧式祠堂映入眼帘。“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脚李庄https://www.cuiping.gov.cn/cpwl/lyjd/202309/t20230920_1906730.html
6.?探秘李庄的中央博物院?美食推荐:李庄美食丰富多样,包括花生、黄粑、黄辣丁等特色小吃,还有非遗糖画、橘饼等手信。拍照打卡点:小街小巷和长江边上都是拍照的好地方,能捕捉到古镇的原汁原味和滨海风情。探秘李庄的中央博物院,感受古镇的韵味与历史的厚重。0 0 发表评论 发表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591480414368702510
7.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曾是剧变年代的中国名片位于四川宜宾的偏僻小镇李庄,在“国将不国”的彼时,之所以会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这段时间内,众多中国顶尖的学术机构和大学,陆陆续续,辗转流落到此,如中央研究院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部分机构、中博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一时间千帆云集。风云际会中,李庄成为与成都、重庆、昆明并https://www.360doc.cn/mip/1132309666.html
8.一起“云”逛宜宾李庄古镇!还有VR全景vr全景东岳庙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城东19公里的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镇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批天府旅游名镇。 抗战时期,李庄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文盛邀,迎来同济大学、中央博物院筹备处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COH2TL0514AU89.html
9.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给社会研究所的一封信函,抗战时期中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给社会研究所的一封信函,抗战时期,博物院与研究所都蜗居李庄镇,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一页故纸,一寸历史!早上好,吃饭了没有?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今天,我们不能忘记 12月14日 10:03| 媒体动态南京大屠杀金山抗战 湖南一大学生买“包”有新发现 或为侵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76368781/m63eb5b8d033012le2
10.南博纪录片堪比《故宫》据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先生介绍,今年3月份,在阔别60年后,他首次访问了抗战时期中央博物院的旧居———四川宜宾市李庄镇。李庄是著名的川南古镇,抗战时期因驻扎了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中国营造学社等一批中国最高研究机构而成为当时与昆明、重庆齐名的文化中心。在这里中央博物院度过了6年安静的光阴,辗转流离https://ent.sina.cn/qt/2007-05-23/detail-icesifvy0136324.d.html
11.中央研究院在李庄的岁月1940年,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顺利迁入李庄,同他的主张和斡旋分不开。1943年,在宜宾电厂的支持下,架通了全长15公里的6000伏输电线路,解决了学校和居民的照明,并为李庄早期的工业奠定了基础。 由于众多机关学校的迁入,使李庄的风气逐渐开化,罗南陔的儿子、女儿、侄女结婚,都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新式婚礼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78942/
12.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CCTV专区本期介绍了当抗战爆发,为避免日本人侵略者夺取和毁灭中央博物院的文物。中央博物院迁到了李庄古镇,在这里,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和文物考察。并介绍当时让指南针等古科技再现的研究员宋博胤的事迹,讲述古代建筑研究者梁思成对古代建筑所做出的贡献和他生平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探索?发现2009年第39期) https://tv.cctv.com/2012/12/15/VIDA1355518000474871.shtml
13.国难不废研求——中国学人在李庄的文化抗战中国营造学社驻地为李庄上坝,负责人为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中央博物院(筹备处)驻李庄上坝张家祠,负责人为著名学者李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驻地李庄镇羊街,由傅斯年兼所长。同济大学和上述中央研究机构的迁驻,使李庄这一长江边上并不知名的古镇,跃然进入了中国抗战文化史的显要位置。https://gddazx.southcn.com/node_ad21912ce2/47b1315fea.shtml
14.行走天府之国(8)长江第一古镇李庄牌子: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 张家祠于2005年8月建成“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 张家祠前望江滨,山清水秀,游人惬意,一派祥和宁静。 李庄白糕,著名的“李庄三白”之一,采用优质糯米、白砂糖等原料,经过10余道传统工艺手工精制而成,入口化渣、绵软爽口、香甜悠长。 https://you.ctrip.com/travels/sichuan100009/4152485.html
15.1937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1937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 2019-09-25 1937年11月18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西迁文物辗转万里。1940年6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抵达四川宜宾的李庄,恢复工作。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文物全部运回南京。https://www.njmuseum.com/zh/articleDetails?id=36917
16.来自专栏:走进李庄共7篇张家祠所拥有的“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李庄抗战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众多荣誉称为,诉说着张家祠所承载的这段历史的厚重。进入大门,入眼便是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树木星星点点地洒落在铺展均匀的青石板小院内,如果清晨到来,在这幽静的氛围中深吸一口气是那么的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80333559693688
17.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丁东‖李庄古镇因何而精彩李庄镇内,更多的是同济大学旧址。同济大学先于国立中央研究院迁入李庄。镇内除张家祠堂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所用,其他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如庙宇、祠堂和部分民宅,多为同济大学办学场所。其中一些保存完整,已辟为各类主题展厅。这种特殊的文化积淀,自然非一般古镇可比。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490824
18.李庄李庄的“家国情怀” 第一古镇”之称的李庄,参观听闻已久的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以及中国营造社旧址。一座座古朴的旧址院落,记录了在硝烟纷飞的抗战时期,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历经千辛万苦、不惜一切保护国宝文物的不朽岁月;诉说着在国家、民族陷入危难时刻,这些爱国知识分子仍然用满腔的爱国https://www.fx361.com/tags/4/6/eeb3f383b71d0919/293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