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沈阳故宫导游词范文必不可少。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关于“沈阳故宫导游词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精彩请锁定出国留学网导游词栏目。
沈阳故宫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
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中路)我们走进大清门,在右侧有一个沈阳故宫的微缩,可以领略沈阳故宫的全貌。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我们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兴...
03-13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政殿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1644年(顺治元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十王亭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
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
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大清门
大清门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崇政殿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
07-27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五年级700字的作文,题目为:《沈阳故宫》,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11-07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900字的作文,题目为:《沈阳“故宫”游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11-20
我很向往去北京,想去看看长城,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但是我最想去看的还是故宫。故宫在我印象里一直是恢弘大气的,庄严的石像,美轮美奂的御花园,巍峨的宫殿。这次暑假,我们终于有了次去北京的机会。到了北京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跟着导游一起去到故宫,走在充满历史韵味的故宫里,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不禁为祖国人民的智慧而自豪。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小编为你带来的《参观故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篇一:参观故宫】
来到北京,发现有许许多多名胜古迹。首先,我们来到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可真大啊!我走了半天,脚已经累得痛了。妈妈说在这里休息一会,于是我买了一份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书籍。我了解到许多知识,书上说:紫禁城现名故宫博物院,这座“宫殿之海”,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各式宫殿890座,房屋9000多间……故宫原来这么大啊!真让我大开眼界。在故宫里,既有雄伟的大殿和开阔的广场,又有华丽的后宫,和深邃的幽径,及机密的议政处所,还有帝王后妃休息娱乐的御花园。真是不简单!这些房屋的装潢大都华丽、古朴,深感皇家的气派。御花园内,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楼阁亭台,曲池水榭,如天然画卷,使人流连其中。
休息过后,我们又继续游览故宫……
【篇二:参观故宫】
故宫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建筑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间半房间。你们看,厉害吧
我们首先参观了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太和殿。在太和殿正中间是九龙至尊的龙椅。里面的物品全部都是用金子做的,豪华极了。在修建太和殿时,没有用到一跟钉,一根矛。全部是用木头穿插搭起来的。你们看古人,厉害吧
参观完太和殿后,我们去参观了皇帝的寝宫——乾清宫。
乾清宫建于1402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据说皇帝与皇后成亲的那天,是在乾清宫就寝的。在乾清宫的右边,摆着一张喜床。在喜床的周围贴满了“喜”字。说不定我们摸摸这个“喜”字,可以沾一沾皇帝的福气呢!
我最喜欢的地方,要数皇帝的御花园了!为什么因为皇的御花园里种满了许多美丽的花儿。有如霞似火的杜鹃花,娇媚迷人的红玫瑰,红艳艳的牡丹花,高洁淡雅的菊花,洁白如玉的玉兰花,清香四溢的茉莉花……清香四溢!在这美丽的花儿周围,种了许多树木。在花儿的衬托下,御花园增添了几分端庄和典雅。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坤宁宫、养心殿等宫殿故宫的建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汗水的结晶!
在这金碧辉煌的故宫里,使我收益无穷。故宫啊!我一定会把你的辉煌告诉人们的!
【篇三:参观故宫】
今天,7月23日,我和妈妈来到了北京的故宫。故宫是古代皇宫,古称“紫禁城”。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走进午门依次是三大殿,这是皇帝上朝、理事、会客的地方,后面的二殿二宫一园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地方,而分布在东西两侧的便是皇太后、皇后、嫔妃与宫女们居住的宫殿了。
令我印象最深的宫殿还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一个建筑。它是皇帝每天上朝朝政的地方,殿中游龙椅、屏风,并立有六根金柱,每个布置都有意义。看到这里,我感到好像看到朝中文武百官向皇帝朝拜的情景。
“九龙壁”也是令我难忘的一处景点。之所以为九...
08-23
06-12
请欣赏例文:
近来穿越剧很红哈,很多的像我们这样的00后都幻想着可以穿越回去,去看看传说中的“皇帝们”到底是哪一般尊容。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穿梭在半个现代和半个古代的故宫是怎样的吧!
现在的北京真是挺温暖,真恨我在辽宁穿了个连身的羽绒衣去。虽然现在天气很温暖,但我那火一般热情早已盖过了春天的温暖。
好了,进入正题。我其实在去故宫的路上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又紧张,又兴奋!在我到达天安门的时候,我就被这里的气势给震撼到了。我目测了一下,这个城墙应该有5层楼高,到了城门底更是看不到顶。如此壮阔的景象让我在还没进入故宫就被震撼了。穿过天安门我和妈妈就直奔故宫的售票点——午门。这午门可是有些故事!听导游介绍,这是古代皇上和王公大臣才有权利走的。而且这里也是皇上宣读诏书的地方!听到了这样的话,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丝莫名的的荣耀感。
我们进入故宫后,首先穿越内金水桥的中间,并沿着中轴线到达太和殿。到了太和殿,我终于见到了皇上上朝的地方。在一个空旷的大殿里,一张龙椅摆在了大殿的中间.....这800多年里,这张龙椅注视着一代代的帝王的荣辱成败。这一切是那么尊严、华丽。
下一个是乾清宫,这是明代和清代两朝皇帝处理朝政和拟写圣旨的地方。这里和太和殿重装饰有20000多条龙,这个数字真的是真真正正的让我深深的吸了口气!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坤宁宫。这是明代皇后的住所也是中轴线上比较中心的位置,满族人入驻故宫后,这就成了皇帝祭祀和大婚的住所。这皇帝大婚可是一场历时104天的漫长婚礼,从选后、到成亲、到祭天再到宴请贵族需要104天。而且这婚礼也是十分奢侈的,清朝只有四位幼年登基的皇帝有幸在紫禁城举办自己的婚礼。最后一次,也是最盛大的一次,就是光绪皇帝的婚礼,竟花了3000多万两白银。
接下来是后宫,最令后宫女人向往的可是储秀宫。那里离皇上的乾清宫不太远,她们都希望皇上可以给自己多些依靠,让自己在后宫站稳脚跟。而且慈禧太后在选为贵人的时候就被分到了储秀宫,结果皇上很喜欢她并将她封为皇后。而且在明朝就有个的传说:储秀宫有特殊的魔力,住在这里女人都会得到圣宠!【作文网zw.liuxue86.com】
接下来是大家最可爱的、美丽的小燕子的居所——漱芳斋。这里算不上豪华,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不算太大,但是很温馨,不像其他宫,如此阴森,如此冷清,如此严肃。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宫了。
05-28
记于故宫行走在苍老的金水桥上,帝都遗存的斑驳在脚下掠过,一寸又一寸地被磨平。斜阳下,琉璃打着余晖,撑亮一小方檐牙,暴露出未经修复的事实。浮雕上,莺莺燕燕昂头向天,但已不再歌唱。这是故宫,这故宫,古老的紫禁城,已故的皇宫。
累于在人群中梭逡,我随便找了块安静的石头坐下,歇歇自己麻木的脚和麻木的眼睛。汹涌的人群浇灭了我的热情,覆灭了我先前美好幻想。但有一处,也唯有那一处,偷偷的告诉我的从前辉煌——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的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历史的辉煌,历史的灿烂,全部写在这丹楹刻桷上。汉白玉的庄严肃穆,撑起帝王的龙椅,撑起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撑起的不可触及的君主权威,撑起一统九州的无形权力,撑起万亩江山的无际版图。
而今这一切,皆已变作了尘土,也或许是飘忽在空气中,不为人知罢了。大宫门上的朱红淡褪了,门钉上的金漆被剥落,昔日的浮华铅尘淹没在一片喧嚣中。我踩在中轴线上,抬头仰视威严壮丽的大殿,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我本该被拖出午门,可现在是在当世。黑压压的人影挤在太和殿唯一开放的的窗口,没头没脑地向内张望,伸出扭曲的手,企图触碰一下这辉煌的墓碑,多少沾上些龙气。
珍妃井前,成了游客休息的场所,三三两两,嘘谈笑闹,好不热闹。喧嚣深处,唯有井边一簇从草能召告往日的面孔。遮去那示意游客的牌子,你才能感受到那股凉意。深不见底的枯井被拦腰割断,似乎想要阻止我们探询那带血的历史,台前幕后,总是要演绎着不同的的故事。似乎六宫粉黛、三千佳丽都藏在这井里,连同那荧荧的妆镜,扰扰的绿云,涨起的脂水,和那渐行渐远的车声……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不知道是喜是悲。像什么东西忽地被抽离躯体,永远的消失,一种空虚感,一种不存在感,让我觉得不塌实,让我感到焦虑。曾经的碧瓦朱甍,曾经的高歌曼舞,曾经的不可一世,却仍以蜉蝣之身寄予天地,以一粟之形寄予沧海,转眼便消逝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凝结在历史拐角的风口。
怀着一腔思绪,蓦地才发现自己已走到故宫博物馆,帝王宫人们的遗物,皇宫大殿的缀饰扯着我的脚往里走。一件件摄人心魄的器物被陈列在玻璃展柜,诠释了美学的一大境界——禁锢。我的脚步最终停留在一对玉扳指上,百年的沉淀,玉上的翠斑似欲倾泻而出,令人不得不敬畏恭敬,就像后生出于对长者的谦诚崇敬。在我看来,之于某一角度而言,最能代表一国之君的不是方正威严的玉玺,而是这圆滑感温的玉扳指。它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象征亿万苍生,攀于国君之手,萦于国君之胸,发出誓与天下共存亡的呐喊。历代的史书、卷张也被展列出来,墨迹干了,凝了,最终融于残损泛黄的张页上。层层的历史在书页上跳跃、翻滚,记录下历史的成与败,记录下历史的必然和偶然。
历史正是由无数个偶然和必然所构成的,也当以偶然或必然的形式存在下去。有些东西如江水滔滔,逝去了,便是必然,无法追溯;然而,有些东西如亘古长存的气息,偶尔一丝喘息,被你发现了,便是偶然,但它的存在却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