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中国科学技术馆特效电影展映活动举办

“光影科学梦”全国科幻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巡映启动仪式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大银幕影院协会、国际天文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学技术馆特效电影展映活动电影节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

聚焦特效影院行业趋势

聚力科学文化教育发展

作为科技单元的重要活动,科普特效影院行业高质量发展沙龙以“光影科技新动力:行业未来趋势与挑战”和“科学文化教育新思路:科普场馆特效影院教育功能与社会责任”为主题,邀请电影、教育、科技等领域专家学者,就特效影院行业发展趋势、科幻电影制作与电影特效技术、科普场馆特效影片创作和教育活动开发等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张伟提出,一是以高新技术格式电影为抓手,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兴摄制放映技术,推进自主行业定制AI大模型、专用模型和智能工具建设,有效提升国产特效电影质量,丰富高新技术格式影片片源;二是深化以LED电影放映系统和电影沉浸式视听系统为代表的新兴科普特效电影放映系统研究应用,细化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加快设备国产化,更好地支撑国产科普电影内容的制作;三是融合应用新技术,探索全新多元“电影+”模式,推动专业影院、VR/AR/MR等沉浸式影院、特种影院等统筹发展,构建完善多元化现代化电影播映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和影响,提出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加强富于东方美学和哲学观念的数字资产建设和应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承健建议中国科技馆联合国内科学与艺术界有志于从事科学电影创作的科技工作者、电影创作者,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创作与发行机制,从而有效推动中国科学电影的创作和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研究馆员方黑虎强调,科学家精神微电影的创作要基于历史真实,深刻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通过戏剧化手法增强观众吸引力,同时融入丰富的校园文化元素,展示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和感人故事。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制片人李宁认为,真正的科学创作与艺术创作相似,并不全然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理性思维的过程,涉及直觉、猜测、意识和心灵体验,而这些对科学突破至关重要。

科技激发银幕探索

光影照亮科学之梦

在展映活动上,来自14个国家的33部优秀影片,通过电影艺术的阐释、特效技术的呈现、科普活动的展示,实现科学教育与科学文化的有效融合,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传递了科学探索的无限魅力和深远意义。此外,还有14部影片面向观众公益展映,47部影片包含科幻电影、科普电影和科学家精神电影,总计展映465场,观影人次9.7万人。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和4D影院沉浸式环境中,观众们充分参与体验,激活想象空间,真实触碰科学世界,启迪科学思想,享受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为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特效影院科学文化传播阵地作用,推动科幻、科普和科学家精神电影的广泛传播和片源供给,由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共同主办,科普场馆特效影院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成员单位参与承办的“光影科学梦”全国科幻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巡映活动于4月25日正式开启,包括6部科幻电影、13部科普电影、41部科学家精神电影等精彩作品将持续巡映至12月31日。该活动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5年,累计展映电影1.18万余场,服务公众74.9万人次。

4月20日,首部以航天员为题材的特效科普巨幕实拍电影《火星使命》的首映式上,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与影片科学顾问、前寒武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先后致辞。映后,影片主演仝飞舟、赵传文、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郑虎、中国科技馆科普影视中心副主任江芸与观众进行了现场交流。

技术创新推动交流

以“新技术新影片”为主题的展示交流宣讲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4D影院举办。汇聚了30家设备方及影片方对电影作品、电影技术及设备等进行集中展示和推介交流,宣讲会介绍了参展影片情况,推介最新影片优秀成果,交流展示特效电影新设备新技术新应用。

新技术方面,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通过DCI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0.9点间距4KMicroLED电影屏,全倒装晶片及封装技术,拥有更高稳定性、更高可靠性及更优秀的显示效果,更能满足影院实际使用;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国内外经典影视拍摄案例和内容制作实力,提出了硬件+软件+内容+交互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上海湛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具有技术领先性的四自由度+无极实时震动4D动感座椅,产品有敏捷响应、精准定位、柔顺动作、多重体感等优点;上海音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创实时智能音震技术产品,并首次亮相于202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智能音震沙发实现全频段有画面特征的音震体验;上海禾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优秀的球幕特效影片、天象互动软件、移动式球幕产品等展示了其球幕生态内容的构建与运营能力,提供了一整套球幕场景解决方案。

新影片方面,SK影业公司推出亚洲首映巨幕3D影片《蓝鲸:庞然大物归来》,影片带观众与探险队一起探索未知水域,寻找失落已久的蓝鲸种群;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携英国BBC公司展示《北极:我们的冰冻星球》精湛的画面和丰富的科普内容;海南太和传奇影视的球幕影片《奇妙的化学之旅》,引领观众深入探索充满奥秘的分子世界,体验一场关于生命奥秘与科学探索的非凡之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带来科普轻喜剧《闹起来,费先生》,通过塑造生动有趣的物理教师形象,打破观众对物理课固有认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8部科教类电影,讲述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真实故事和实践经验,从治理沙漠到环境保护,从农产品科技到农业发展,展现了我国运用科学技术在解决农业问题中的不懈探索精神。

此外为更好地促进科普特效电影行业不断出精品、成佳作,本届电影节科技单元“佳作评选”组织北京天文馆、黑龙江省科技馆、内蒙古科技馆、吉林省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辽宁省科技馆、江西省科技馆、宁夏科技馆、山东省科技馆、广西科技馆、河南省科技馆、湖北省科技馆、湖南省科技馆等13家地方科普场馆展映单位对参评影片进行入围初选,中国科技馆邀请电影与科普行业专家学者组成终审专家评审团,最终评选出“最佳科学传播影片”“最佳特效设计影片”“最佳国产影片”和“最佳科学家精神影片”;同时由普通观众、资深影迷、电影爱好者和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组成大众评委,最终评选出“最佳观众推荐球幕影片、巨幕和4D影片”。

THE END
1.#北辰对话#譬如北辰,众星共之中国来自中国科学技术馆【#北辰对话#】譬如北辰,众星共之。中国科技馆科学文化访谈栏目《北辰对话》推出最新一期——“生态教育的力量”。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科学探索能延续人类文明希望的火种。面对自然,人类要心存敬畏。” httphttps://weibo.com/1821944837/5111415154671743
2.北辰对话郭哲科学探索延续人类文明希望的火种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 “科学探索能延续人类文明希望的火种。面对自然,人类要心存敬畏。”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观众可通过央视频《北辰对话》专栏账号,中国数字科技馆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中国科技馆官方账号,搜索“生态教育的力量”观看本期节目。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57668
3.宝马中国携手科技馆,共绘润泽湿地宝马中国携手科技馆,共绘润泽湿地 近日,宝马中国携手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举办“建设美丽中国大家说科普沙龙”。宝马中国为公众带来一系列趣味科普:以“润泽湿地,循环共生”为主题的科普展,即将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面向公众开展;历时一年与科普大咖星球研究所拍摄的《在中国,遇见最“红”湿地》公益纪录片当天发布。https://aikahao.xcar.com.cn/item/2293208.html
4.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一行调研合肥物质院3月19日下午,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徽省科协副主席纪光水、合肥物质院副院长程艳陪同调研。 郭哲馆长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和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详细了解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情况、合肥物质院大科学装置在工程技术和物理实验研究中取得http://www.hf.cas.cn/zhxw/kdwx/202403/t20240321_6966218.html
5.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AI带来更深层的革命,从万物互联到万物共生丨9月8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创新文化论坛上,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表示,如果在未来高经济价值的就业岗位上,AI形成和人类对齐能力的时候,会带来一种更深层次的革命。未来人机融合进一步的加快,将从十年前的万物互联那种时代,快速进入到一个万物共生的时代。点击视频,一看究竟。https://m.yicai.com/video/102264410.html
6.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AI带来更深层的革命,从万物互联到万物共生丨3 评论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AI带来更深层的革命,从万物互联到万物共生丨一手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第九次分享美女美女 静待花开舞蝶2.2万次播放 美国主攻普拉默将于11月18日抵达土耳其伊萨奇巴希俱乐部报到 魚丸_粗面117200次播放 老汉地铁上和一乘客起冲突 其老婆怕他打架闯祸 气得直打他 奇闻吉6.5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4-09-08/detail-incnmrap9634378.d.html
7.新闻动态会议第三阶段,基金会为熊群力同志举行荣誉理事颁授仪式和总结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出席,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陪同出席。 颁授仪式上宋军同志宣读《关于授予熊群力同志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的决定》;贺军科同志向熊群力同志颁授基金会荣誉理事证书。总结会上,殷皓同志同大家一起http://www.fdstmc.org.cn/information/news/news-id/1599/
8.助力西部科普中心建设中国科技馆与重庆大学共建“科普创新实验室7月12日上午,中国科技馆与重庆大学共建的“科普创新实验室”成立大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郭哲,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牛杰,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傅岗,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应邀出席。来自中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https://ast.cqu.edu.cn/info/1073/4273.htm
9.2024年(第二届)全国科普场馆展览展品研发与创新培训班在合肥举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展项研发及环境设计工作委员会主任,合肥市科技馆原馆长、研究馆员柏劲松主持开班仪式,合肥市科技馆馆长朱道宏致欢迎辞。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作开班动员讲话,并作题为《场景驱动下的展教研一体化创新策略》的主旨报告,深度解析了博物馆热背后的机遇https://www.hf365.com/2024/1020/1587453.shtml
10.中国科技馆国庆特别活动共和国第一根国旗杆背后的科学故事长安街及天安门广场建设、万宁桥古桥修缮、中轴路建设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案例,激发了现场青少年们探索城市的热情,大家踊跃互动,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科技动力。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向三位工程师授予“科学探路者”称号,感谢他们用专业知识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为推进科研科普融合,繁荣科学文化做出贡献。https://www.cdstm.cn/frontier/qt/202409/t20240929_1081313.html
11.共和国第一根国旗杆背后的科学故事,中国科技馆带您揭秘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市政总院等举办“树起一面旗 成就新征程”国庆特别活动。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向工程师授予了“科学探路者”称号。感谢他们用专业知识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为推进科研科普融合、繁荣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未来,该馆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国家企业开展合作,发起系列公益科普活动,让大国工匠精神在年轻一代https://m.takefoto.cn/news/2024/09/29/10919479.shtml
12.乐双“紫金山—联合科普观测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阿特拉斯彗星记者,该馆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还向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颁发该馆,本次联合科普观测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马月华“日以—科学探路者”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 阿特拉斯彗星,国家天文台兴隆站及深圳市天文台等科研单位。完/供图http://ycsykyy.com/m/498763.html
13.李德仁院士应邀受聘为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并作科普讲座李德仁院士参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采集活动。中国科技馆/供图 当天,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为李德仁院士颁发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聘书。李德仁院士还参加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采集活动。(完) 【编辑:刘阳禾】http://www.gzrjxqrmtzx.com/c/TGVDVzZpSXE1S25TVUNZU1laN2Fxdz09.html
14.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4年年会在江苏南通召开开幕式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主持。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薛利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技馆供图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薛利在开幕式上指出,自然科学博物馆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谋求创新发展,做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http://m.cmstop.cloud.yanews.cn/p/210387.html
15.馆校如何协同提升科学教师素养青网教育频道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介绍,中国科技馆依托科技馆科普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两期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培训。两期培训邀请20余位院士、领域专家、一线资深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参与授课和案例分享,并分别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科技企业及北京市科技示范校等地调研学习。 https://edu.youth.cn/wzlb/202408/t20240816_15452208.htm
16.国际护胃日:年轻人胃部不适比例更高中新社上海4月9日电 (记者 陈静)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根据当日发布的《公众消化健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达93.1%的受访者面临亚健康问题,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肠胃问题、睡眠不佳和免疫力下降。报告显示,有89.4%的受访者表示,近两年来曾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主要症状有餐后饱胀、嗳气。年轻人(主要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3136129-270
17.用AI回答每一份好奇中国科技馆与百度发布科技馆智能体“科技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破科技类博物馆有形的围墙,让更多孩子接触科学,充满好奇的提问不应该只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里响起。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它打破了信息与资源的壁垒,使得知识、服务能够更加公平地分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http://www.xinhuanet.com/finance/20241113/7c502625a65141999214b3949b70c9e1/c.html
18.强党性守初心担使命市科协赴河南省科技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近日,信阳市科协系统及帮扶村、帮联社区和退休老党员代表30余人赴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开展“强党性 守初心 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在学术交流厅,大家先后聆听了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所作的“涵养科学文化,推动大众科学蓬勃发http://hnxy.wenming.cn/wenmingdanwei/202407/t20240717_8600558.shtml
19.〖宽创国际〗展厅设计展馆设计博物馆科技馆主题馆规划馆宽创国际致力于为博物馆、科技馆、文旅主题馆、城市主题馆、企业展厅、展会等项目提供策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一体化总包服务。http://www.broadmes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