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2.02安徽
故宫又叫紫禁城,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之后,就一直作为皇家的宫殿,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一共24位皇帝。在古代,紫金城就是全天底下最神秘的地方。但是其中有无数座宫殿,有些甚至当时宫中的人都不太涉足,甚至比传说中的冷宫更要神秘。
紫禁城里最神秘的3处宫殿,不对外开放,“冷宫”根本排不上号
第一处宫殿叫雨花阁,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春华门内,这是是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处,乾隆十四年的时候,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修建。所以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关于它的传说有很多,但是真正见过雨花阁的人却少之又少,据说到现在为止,雨花阁里还保留着乾隆四十四年的陈设,就像被历史遗忘了一般。
这第二处宫殿叫做天穹宝殿,也被称为故宫的“世外桃源”。它位于故宫内廷东路的钦昊门内,东邻东筒子路,西邻景阳宫。这座宫殿建于明代,刚开始的时候起名为玄穹宝殿,后来顺治上位进行了改建。再后来为了避讳康熙皇帝的名讳,又改名为天穹宝殿,关于这座宫殿的记录很少,似乎被封印了,上百年从来无人问津。
第三个地方叫做梵宗楼,光从名字上来说似乎就比较神秘。这座宫殿跟雨花阁距离很近,也是一座佛堂。但是里面供奉的佛令人却十分陌生,后来根据专家们推断,这个佛像其实是乾隆皇帝本人,可能乾隆皇帝本人真的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
清朝的皇帝治理天下有三大法宝,第一个是孝,注重伦理纲常,目的是让天下的臣民,永远都不可以反抗朝廷;第二个是法律和军队,谁也不老实,那就用法律和军队对其360°毫不留情的打击;第三点,就有些自欺欺人了,那就是强调“君权神授”,经常性地祭拜神佛,祈求保佑,期待清朝廷能够长治久安等等。
梵宗楼作为一座佛堂,面积不大,要说修缮花不了多少钱(修造这座梵宗楼的时候,工部记录在案的造价为5726.455l两银子)。
要想弄明白这座梵宗楼为何不修缮,不开放的秘密,我们先要搞清这座楼中的陈设。
梵宗楼的一楼,供奉着文殊菩萨的青铜坐像,坐像高1.1米,其铸造精美,神态自然,可见出自名家之手(据说这尊菩萨的相貌,就是照着乾隆的本像所造)。
梵宗楼的二楼,供奉着文殊化身大威德金刚的青铜像,这尊青铜像高1.72米,有34条胳膊,其面目威猛,头发直竖,令人望而生畏。
梵宗楼供奉文殊菩萨的本身和化身,这都无可厚非,可是我们在看大威德金刚像前的东西,你就会不理解了,在像前还有两个铜镀金龙红漆箱。
这两个镀金的漆箱中,装着乾隆的皇冠、龙袍、棉袄、朝珠、瓦靯带、火连、荷包、飘带、小刀、盔顶、皮盔、金龙绵甲还有白缎甲等等之物。
这两个漆木箱子,装着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然后放在梵宗楼文殊菩萨的变身像之前,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意思你真的想不到,因为乾隆自认为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我们都知道,古人一般都很迷信,比如,武则天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赤祖、德赞被认为是金刚手菩萨转世,而慈禧自号老佛爷,只不过她这个“自封”的绰号,根本就没有人承认。
乾隆为何会自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这是与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有关,在康熙50年8月13日,雍亲王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去打猎,狩猎归来,路遇一骑着狮子的小男孩,可是这个骑狮男孩一晃眼就不见了,回到了雍王府,乾隆出生了,雍正发现,小乾隆和骑狮子的男孩生得绝对一模一样。
谎话说了一万遍,那就是真理。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甚至某些藏地送京的奏折,开头就会这样夸张地书写:XX谨奏至上文殊菩萨圣主陛下,或者是XXXX致金光四射、银光普照、旋乾转坤、人世之天、至上文殊大皇帝明鉴。
故此,乾隆就修建了这座梵宗楼,并夹带私货,将文殊菩萨的面目,用自己的脸庞去铸造。
读者看到这里,就基本上明白了梵宗楼不修缮,不开放的原因——因为没有人认同乾隆就是文殊菩萨化身这个“荒谬”的观点。
乾隆是借着佛教的幌子,夹带私货,树立自己就是文殊菩萨的神话,这个根本就没有人信,因为菩萨追求的是善,而乾隆追求的是权,权和善是冰炭不同炉的两种东西,就好像刀子和粮食,这个小编不说:一般人也都知道……
这三处地方都是比较神秘的宫殿,它们虽然离我们很近,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什么记载。冷宫虽然听起来神秘,但是没有什么准确的地点,但是这三处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直到现在都是非开放的区域,将来也不会对外开放,所以我们就无从得知所经历的过的历史。
一直以来,冷宫是故宫的一个谜,让许多人对它心生好奇。
故宫作为存在了近600多年的一个皇家宫殿,它里面的故事太多了。
故宫在我们的面前,永远都是熟悉而又陌生,它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的神秘。
除了冷宫,在故宫里面还存在着3处我们颇为神秘的3处宫殿。
在清宫档案、文献中,有一片被总称为“中正殿”的建筑区。
以中正殿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着宝华殿、雨花阁、梵宗楼等十座佛教殿堂。
这些现存的佛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其中有九座保持着原本的内部陈列,被称为“原状佛堂”,雨花阁便是其中的一座。
雨花阁位于内廷外西路春华门内,是故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处。
它为楼阁式建筑,外观三层,一、二层之间靠北部设有暗层,为“明三暗四”的格局。
雨花阁是乾隆朝前期兴建的众多寺院佛堂中位置特殊的一座。
雨花阁位于皇宫腹地,据悉它是皇宫的专用佛堂,除了作佛事的喇嘛,宫外人是不能踏入一步的。
它只是乾隆皇帝的修炼密宗之所。
关于雨花阁的传说有很多,但是,真正见过雨花阁的人少之又少。
天穹宝殿
天穹宝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东小长街北段钦昊门内,东临东筒子路,西邻景阳宫。
始建于明代,最初的名字叫玄穹宝殿。
清顺治时期改建,后因避康熙皇帝讳更名为天穹宝殿。
此处乃祭祀昊天上帝之殿堂,是宫中道教活动的场所。
清代同治皇帝、光绪皇帝曾到此拈香祈雪、祈晴。
现在宫殿建筑完好,但是是非开放区,并且未曾修缮。
关于它的记录,太少了。
它至今也未开放,上百年都无人问津过,这或许就是被故宫的工作人员称为故宫“世外桃源”的原因所在吧。
梵宗楼
乾隆三十三年,国家鼎盛,四方来朝,乾隆帝降旨要建造一座象征自身权威的佛殿,如日轮一样破除黑暗,光芒四射。
于是在雨花阁的西北角,靠院墙的地方起基建造,为一座倚墙而建的3开间卷棚歇山顶二层小楼,这就是梵宗楼。
这也是中正殿一区佛堂中修建最晚者。
历史上,梵宗楼作为一座佛堂,面积不大,修造这座梵宗楼的时候,工部记录在案的造价为5726.455l两银子。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而慈禧自号老佛爷,乾隆则自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图|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清乾隆
故此,乾隆修建这座梵宗楼,将文殊菩萨的面目用自己的脸庞去铸造。殿内的物品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了乾隆帝的全套御用衣冠、盔甲、兵器、佩饰,这是清宫其它佛堂所未有者。显然这处佛堂不仅与所供神的宗教意义有关,而且还与乾隆帝本人有关。
这三处,无论从哪说起,都是比较神秘的宫殿,至今也并未对外开放。今天,当我们走进紫禁城,感叹时光匆匆,享受岁月静好时可曾想过,紫禁城所蕴含的密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