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曾自豪宣称为“没有一个能够与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广度相比拟”,被象征国民精神、英国文化、民族血脉的博物馆,它最初如何成立的?藏品又是从何而来的?
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和启蒙运动带来的智慧光芒,使人们沉浸于知识的海洋里,开辟属于他们的新航路。大英博物馆初期的藏品便源于这么一群有钱任性的爱国者——喜爱收藏古文物的英国贵族。他们关心英国的国民教育,自愿向国家捐赠他们搜集的收藏品,促成了博物馆的建成,也开启了近代社会的博物馆的新时代。
1753年,医学专家汉斯·斯隆捐出了第一批藏品后,英国开始筹划建立博物馆,选取了蒙塔古豪邸作为博物馆的基址,经过长达6年的准备和后续捐赠,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成为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此后,这些爱国者陆续的捐赠,奠定大英博物馆成为百科全书类博物馆的基础。
捐赠第一人:汉斯·斯隆爵士
(1660—1753年)
他是一名内科医生。1753年1月11日去世后,将自己搜集的手抄本、书籍、植物标本等七万多件珍贵的藏品捐给英国。其中著名藏品包括:伊朗银制镶嵌天测仪、美国土著居民的彩笼、古代亚述帝国的狗形浮雕石板、阿散蒂族奴隶的大鼓、35万年前直立人的旧石器、17世纪约翰·迪博士用于魔术的水晶球、还有黑脉金斑蝶的标本等等。有意思的是斯隆把直立人的石器一直当作象牙而收藏,还是在今天专家的鉴定下,“恢复”它原来的身份——旧石器石斧。
王室图书馆捐赠者:国王乔治二世
(1683—1760年)
1757年他向博物馆捐赠英国君王“老王室图书馆”的藏书。
他是与王室颇有渊源的名家,捐赠了三代搜集大量的书籍、手抄本、原稿,包括林迪斯法恩福音书、古诗《贝奥武夫》的手抄本、有名的《大宪章》,还有价值数十万英镑的古代钱币。
他是一位有着高尚的文学品味的政治家,他捐赠的书籍和手抄本多达6000册,其他还有14000件专利权状与500件文卷。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书籍和手抄本都有“书皮”,是由当时一流的装帧大师用豪华皮革装帧的。后来又增加4万件庞大的政治传单文件,超过了往昔的任何图书馆。
希腊罗马文物捐赠者:威廉·汉密尔顿
(1730—1803年)
他是苏格兰名门贵族,后来成为一名驻意大使。汉密尔顿将搜集到的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收藏品捐赠英国。最著名的有:历史价值最高的赫拉格勒斯(据说是宙斯的儿子)石像的巨大头部、艺术价值最高的“波特兰德壶”的古代意大利制浮雕容器、古代希腊罗马壶及古瓮,还有他搜集到的苏威火山地质和矿物资料等等。自此大英博物馆的内容更偏向于文物。此外他和他的好基友查尔斯·汤利、理查德·佩恩·奈特也一起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美术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他是前往埃及的陆军军官,在开馆时捐赠一具木乃伊和其他埃及的考古学文物。
陶窑世家捐赠者:乔赛亚·韦奇伍德
(1730—1795年)
他来自斯塔佛德郡的陶艺家,家族4代都是制窑的。韦奇伍德首创出乳白色的优美“奶油陶器”、硬质碧玉陶器以及黑色玄武岩陶器,形成独特的风格,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受好友汉密尔顿的影响,他将最著名的碧玉陶器是贝卡撒斯壶、黑色玄武岩希腊古瓮,还有椭圆形浮雕、耳环、大徽章、饰板等各类艺术品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澳洲土著民族文物捐赠者:库克船长
(1728—1779年)
与其他人相不同的是库克船长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靠自身的努力从水兵爬到船长的。经过3次的太平洋航海,获得大量的民俗资料,主要有澳洲土著居民,新西兰毛利族的精致木雕细工、石制和动物骨头制的雕刻、仪式用具等。其中塔希提岛族长赠送的葬仪用祭服是以银细工和珍珠贝编织成的豪华衣服,还有毛利族的制作精美的木雕箱。首次为大英博物馆带来民族文物。
莎士比亚像捐赠者:大卫·加里克
(1717—1779年)
他是著名德鲁里·雷恩剧场的演员。在1779年去世后将莎士比亚像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还有大量戏剧藏书。
另外,博物馆还收到了许多古怪的捐赠,如被海狸啃过的一根树干(1760年)、一块类似石化面包的石头(1760年)和一只北美的活龟(1765年)。
当然,那时的博物馆与现代博物馆还是不一样,他们什么类型都收藏、功能也不齐全。但正因为这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捐赠,使大英博物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变,图书、文物、地质、艺术品、美术品的百花齐放,面向了更多的观众。初期收藏奠定大英博物馆建馆的基础,相较其他博物馆的展览来说更严肃、中性、理性,是一座具有权威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奠定它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他三座为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以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