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能气炸中国人,这大概是西方媒体最魔幻的一次污蔑了东北网国际

图说:8月8日,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四大兽首在广东肇庆展出。此图为工作人员整理牛首。

中国政府给那些盗贼“下订单”?

“西方文物比中国文物失窃情况更严重”

“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品如何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被肆无忌惮地盗走?这是一个阴谋吗?这是对多年前宝物被掠夺的复仇?史上最大胆的艺术犯罪浪潮背后是中国政府吗?”总部位于美国的GQ杂志以这样一长串十分抓眼球的问题作为其8月一篇报道的导语,引出一系列文物失窃案:2010年,瑞典卓宁霍姆宫中国馆藏品失窃;一个月后,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被盗走56件中国藏品,2013年,该博物馆22件文物再度被盗;2015年,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22件珍贵藏品在7分钟之内被盗。GQ强调,这些盗贼的目标都很明确——中国馆。报道援引瑞典警方的话称,盗窃行为看上去是“精心谋划的”,怀疑是“按外国政府指示进行”。

“世界各地博物馆发生失窃案由来已久,西方文物比中国文物失窃情况更严重。”蒋迎春对记者说,被收藏在各地的中国文物很早以前也被盗过,只是数量不多。现在数量增多,主要原因是来自东方的市场需求增大,导致中国艺术品价格提高。“中国艺术品回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导致中国人购买力激增。海外的中国艺术品过去主要由欧美人收藏,现在更多是中国人收藏。”

为证明失窃案与中国有关,GQ语焉不详地提到一个细节:KODE博物馆失窃后,挪威方面得知其中一些被盗文物“在上海机场展出”,“挪威官员担心破坏与中国的微妙关系,什么也没做”。

对此,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就算文物在国外失窃后流到中国境内,那么在侦查期间完全可以申请调回,或者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进行协调,但对方却没有这样做”。还有一种可能是,很多中国文物都是成对的,甚至一套好几件一模一样,不能随意认定在中国展出的就是欧洲国家博物馆失窃的文物。

对于这段带有浓浓“酸意”的文字,蒋迎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人更热衷于艺术品的收藏肯定是个趋势,而且爱国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应该提倡和推崇,这一点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

国际艺术品界严防中国学者、收藏家?

“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回流有警惕”

“2009年,北京宣布向欧美各个机构派遣‘寻宝队’。”GQ描述说,“一个8人团队抵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该小组就展出的艺术品进行询问并讨论时,刘阳穿过博物馆长廊,寻找可能认出的物品”。GQ声称,刘阳以热衷于对中国丢失的宝藏进行编目而“恶名昭著”。这次中方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后没有发生事件,然而不久之后,“狩猎”便在欧洲开始了。

“我记得那次美国媒体从机场开始就跟踪我们。”刘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谈及此事时显得十分无奈。“其实就是一次普通的学术考察,我是想为圆明园文物的研究补充资料,却被媒体写成了‘官方派来的调查员’。”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跟很多西方博物馆合作过,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也有一些大学博物馆邀请我们协助他们做研究、做文物修复。这些都很正常,从来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回流有抵制或警惕。”蒋迎春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描述海外博物馆对中国同行的态度。

“国际收藏家的态度则更特殊,这些人都是真心喜欢中国艺术品的。他们并非对中国人有偏见,而是对中国收藏家资金迅速充裕、常花大价钱让西方收藏家难以竞争的现实有点沮丧,他们绝不会认为中国人会去抢、偷。”蒋迎春说。

如何看待海外流失文物引发的争论?

中外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

中国文物流失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国家文物局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用“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来形容。据介绍,流失文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西方列强从我国劫掠的文物,以及斯坦因等人以“文化考察”等名义在我国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盗窃盗掘的文物;二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从我国盗窃、盗掘和掠夺的文物;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被盗窃、盗掘并走私出境的文物。

“这是最朴素的民族感情,7岁的孩子都懂,我们这些学者能不痛心吗?”赵榆说,2000年左右,他到法国的图书馆去查《圆明园四十景图》,还要申请、付钱,“自己的东西被人家抢走,要去看一看还得花钱,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即使文物回归困难重重,中国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据国家文物局向《环球时报》提供的数据,200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成功追索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例如2008年,通过民事诉讼从丹麦追索156件出土文物;2011年和2015年,通过执法合作促成美国政府分两批返还36件走私文物;2015年,通过外交谈判促成法国政府返还32件被盗文物等。

对海外流失文物所引发的争论和研究,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刘阳认为,学术界一定要系统地研究每一件文物流出国外的来龙去脉,进行更多考证。“现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中国的文物出现在欧洲,就认为一定是被抢走的;而西方一些媒体则总在宣扬中国强大了,要来抢回文物了。这些都是不严谨的。”刘阳表示,与此同时,中西方艺术品界之间一定要做到尽可能多地沟通交流、交换信息,而不是一见面就有一种“你欠我、我欠你”的感觉。

THE END
1.51热门大瓜大英博物馆,最佳精选核心关注专业版55.95.34在繁花似锦的互联网世界中,总有一些话题如璀璨的明珠,引人注目,51热门大瓜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而在这个焦点之中,大英博物馆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专业版55.95.34因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最佳精选,就让我们一同探索大英博物馆的独特魅力以及专业版55.95.34如何成为人们心中的最佳http://wap.glbiotech.com.cn/29164.html
2.大英博物馆澎湃新闻一周观展|伦敦呈现失窃古宝石,殷墟新馆展四千商文物 艺术评论2024-02-26 12 大英博物馆宝石展:看追回的被盗古罗马雕刻宝石 古代艺术2024-02-20 12 一个罗马士兵的书信,能告诉我们哪些事 古代艺术2024-02-06 艺路行远2023|穿越庸碌与失序,看这些重建与回归 https://www.thepaper.cn/tag/18747
3.海外近200多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竟是漂泊在外的华夏文物美国人为它专门开辟了一个名为“中国庙宇”的展厅。西方人感慨:看过她很难不相信,东方真的有神明。 未曾到过大英博物馆,也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这里”。 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件,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华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czOTMzMQ==&mid=2651576013&idx=3&sn=cdbc78854d527dac71e78737dd65e07f&chksm=8526e726cc0e74c591575e28d8bd9b0353cdf482c8f66a64f484472f15abdf4b8b4b8564fb50&scene=27
4.大英博物馆重新开放大英博物馆重新开放 5月17日,人们站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外。英国政府按照路线图自17日起进一步放宽英格兰地区为防控新冠疫情而实施的“禁足”措施,允许包括电影院、剧场、博物馆在内的室内文化娱乐设施重新开放,但须做好防护措施。因疫情关闭数月的大英博物馆当日重新开放。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5月17日,参观者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075477431872983&wfr=spider&for=pc
5.大英博物馆,我能听到文物说话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带文物回家!大英博物馆,没有一个国人能笑着走出这里。几天前,大英博物馆丢失了一件华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木若初,一个能听到文物说话的文物修复师。被紧急邀请到大英,修复宋代古画,以取代玉壶,上展览。明面上,她是来修复古画,实际是调查玉壶被盗一事。然而玉壶还没找到,又一件国宝文物被盗。木若初一路https://fanqienovel.com/page/7275976381631040531
6.大英博物馆博客博物馆故事 馆长角 精品馆藏 展览与活动 关键字: 展览与活动 秋季大型特展《八方丝路》导赏 2024-08-20 秋季大型特展《八方丝路》导赏响 虽然交通方式和连接方式在不断变化,但远近文化之间的交流始终是人类过去的一部分,并将继续塑造人类的未来。 展览与活动 https://britishmuseum.org.cn/blog
7.《官网正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BBC联手打造大英博物馆当当星愿文化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官网】正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 BBC联手打造 大英博物馆馆长撰写100件文物的世界史 展现200万年人类史》。最新《【官网】正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 BBC联手打造 大英博物馆馆长撰写100件文物的世界史 展现200万年人类史》简介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86203065.html
8.[共同关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开展:100件文物述说200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7年03月02日 19:18 视频简介:“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开展:100件文物 述说200万年人类历史。? ? ? ? ? 收视TOP榜 5.3%!经济一季报出炉怎么看? 《新闻1+1》 1 楚国最高等级墓葬揭开神秘面纱 《东方时空》 2 导弹攻防战 伊以各有http://tv.cntv.cn/video/C10361/1ce2ff3871b74aa5b6ff9ee62240c440
9.已排放超1000吨核污染水;大英博物馆馆长因藏品失窃宣布辞职据报道,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表示,大英博物馆失踪文物数量大约为2000件,目前追回工作正在进行中。奥斯本还称,部分被盗馆藏已经被找回。他同时承认,博物馆的馆藏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分类记录。8月16日证实,馆方发现部分藏品“失踪、失窃或损坏”,流失的藏品包括产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和玻璃https://36kr.com/p/2408376733885441
10.AI画画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文物拟人化ai创作——顶端新闻最近大家都关注”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个短片了吗? 超级感人啊,我们的国宝在国外流离失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用ai创作了几幅画,希望能表达一下我的心情 网址:Midjourney - 官网中文版 (bandeyu.com) 关键词:青铜鼎、文物拟人化、博物馆玻璃罩里、一位青色汉服的中国少女、神情哭泣、暖黄色的光,思念家乡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940772
11.文物归还渐成英国政治正确中国文物呢?去年,在法、德等国和英国部分机构积极响应文物回归请求时,大英博物馆在给CNN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已经“理解并认识到归还文物问题的重要性”,并继续致力于“尽可能广泛地分享藏品”。 “我们并不是中立的” 一片爱德华风格的红色砂岩建筑,装饰华美,这是格拉斯哥最著名的博物馆——凯文葛罗夫艺术博物馆(Kelvingrove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jU3NDI1Mw.html
12.伦敦大英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伦敦大英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极大且十分知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内收藏有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700多万件,藏品数量和种类的丰富,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丰富的馆藏珍品因为馆藏之巨,大英博物馆几乎可把整个世界的文明历程展示出来。虽然有空间的限制,每次依然能同时在馆内展出藏品约5万件。主要藏品来https://you.ctrip.com/sight/london309/12586.html
13.大英博物馆景点观光攻略大英博物馆地址这里真的可以被称为博物,世界各地的文物在这里妥善保管,其实文物怎么来的我们暂且可以不考虑,大英博物馆保存着世界的文明,使很多文物免受战争的破坏,如果你是一个博物馆迷,真的这里可以满足你,大英博物馆之大,一天是绝对看不完的,如果你想把博物馆看个大概至少要一周的时间,如果你想把所有的展品都看一下,那么恐https://place.qyer.com/poi/V2cJZ1FmBzdTYQ/
14.为什么中国文物,要“逃出大英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 可以说是绝世珍宝 比如乾隆皇帝“挚爱”的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 唐代的殉葬三彩等等等等 每一件展品给到中国的地方博物馆 都能成为镇馆之宝 而在大英博物馆 却随意地供人参观 甚至有些价值颇高的绢本画作 因为保存不善残碎不堪 https://k.sina.cn/article_1895327843_70f868630190169sn.html
15.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位于英国伦敦市大罗素街,是世界上首家国家级公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今的主体建筑建于1852年,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来自全球各个时代和地区的超过800万件珍贵文物,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埃及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亚洲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489/
16.图集拥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镜头下,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据《卫报》8月25日报道,大英博物馆馆长Hartwig Fischer因涉嫌盗窃而辞职。Hartwig Fischer周五表示,他对博物馆未能妥善应对2021年数千件疑似被盗物品的警告承担责任。一时间,大英博物馆冲上热搜,其与中国文物的相关话题引发关注。 据大英博物馆官网,自大英博物馆以汉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的收藏为基础成立以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99387.html
17.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超2.3万件近日,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文物失踪引网友关注。此次文物失踪丑闻引发各国强烈抗议,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这些漂泊海外的文物https://m.gmw.cn/2023-08/28/content_1303496691.htm
18.大英博物馆:从掠夺保护到分享的变迁——200万年的思考与凝视大英博物馆对文物保护所作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至今能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机构并不多。随着近年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大英博物馆的文化交流活动也从过去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变为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向全世界展示全世界”。 大英博物馆推出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回展览,用100件物品讲述一部200万https://www.fdsm.fudan.edu.cn/emba/article/0e0e5cc4dbd94cbf97876cf253924312
19.在大英博物馆看中国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馆看中国的文物 - 英国秀才于2023101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7595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291613734961696063
20.嗯,在大家都去围观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时,我还是写写上海自然博物馆吧没记错的话这个博物馆我去了六次,但我不介意再次去围观下,于是2017年8月31日,在此文第一稿发在豆瓣上之后果然又去围观了一次,嗯,第七次了。 2017年8月31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门口拍摄的好看的鹿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大厅,那只长脖子的马门溪龙站在地下二层,头可以伸到地上二层的高度 https://m.douban.com/note/634508898
21.到伦敦大英博物馆必去。1)内容太多,很喜到伦敦大英博物馆必去。1)内容太多,很喜欢的人会在里面呆一天,但因为人的注意力高效最多四小时,所以每次半天的安排更合适。2)务必提前做功课,还可以去官网下载布展地图。埃及中国希腊两河流域都是人气很旺的馆,注意选重点先看。3)进门广场上有餐车,只是没啥更多的选择,吃了个10镑热狗套餐填肚子,熏香肠还好那面https://m.dianping.com/review/35695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