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005:Clovispoint克洛维斯石矛头

005:EPISODE5-Clovispoint克洛维斯石矛头

Clovispoint(madeover13,000yearsago).StonespearheadfoundinArizona

第五集——克洛维斯石矛头,距今约于一万三千年前以上,出土于美国亚利桑利州。

想象一下,你所在之处,一片绿树荫荫、灌木繁茂,收眼尽是舒心的绿。你是一群猎人中的成员,正在采取团队作战术悄悄地盯梢着一群猛犸象群。

你期望着这其中某头猛犸象将会成为你今天的晚餐。你握紧手中轻盈的长矛,尖端上石制的矛尖锋芒毕露。

Yougetcloser-youhurlyourspear-anditmisses.Themammothyouwantedtokillsnapstheshaftunderitsfoot.

现在那把长矛成了废物了。你拿起另一把长矛,继续你的旅程。然而那被你刚刚遗弃到地上的物品,可不止止是一件失败的杀器,它将成为一个跨越时光的使者;因为在那猛犸象踩碎了你的长矛之后的几千年后,后来人将会发现这件尖尖的石矛头,从而知道原来很久很久以前,超出他们想象的早,他们遥远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它看起来是真小啊,才差不多两三寸英寸长。”迈克尔·佩林说道。”

“这些人类永远在旅行中,是探险者。我还真有点跟他们产生共鸣了;当你走进一个你一无所知的国家,没有告诉你这是一片前人从来踏足过的土地时,那种感觉,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加里·海恩斯教授说道。

现在从概是一万三千年前,你所在的地方是美洲。其实被丢弃或遗失的东西,也如同那些被视如珍宝一样精心保存的物品,能向我们诉说那过去的故事。

Brokenthingstellpoignantstories-infact,mundaneeverydayitemsdiscardedlongagoasrubbish,areasmuchadefiningcharacteristicofbeinghumanasgreatart,andthesemodestbutessentialthingscantellussomeofthemostimportantstoriesofallinhumanhistory.

残破的物品诉说着凄美的往事。事实上,当年那些当成日常垃圾抛弃掉的物品,在多年后的今天极可能与那些不朽艺术品同样拥有定义我们作为人类本质特性的力量,并且往往是这些不太体面却十分纯粹的东西,向我们进述了人类历史上那些最重要的故事。

在这期节目中,这故事是关于现代人类,像我们前两期已经介绍过的那些工匠与艺术家们,是如何改造这个世界;又是如何继非洲、亚洲、欧洲之后,最后到达了美洲大陆。

IntheNorthAmericangalleryoftheBritishMuseum,amongthemagnificentfeatherheaddresses,andinacasebesidethetotempoles,isaveryinterestingbitofrubbishindeed.Itisthebusinessendofadeadlyweapon;aspear-theshaft,ofcourse,islonggone.

在大英博物馆的北美洲展馆部分,众多五彩缤纷的羽毛头饰与华丽壮观的图腾柱中间,一颗不起眼却很有趣的小“垃圾”静静地躺在一个小展台上。它便是一件致命武器的最尖端。这根长矛的矛杆当然早就腐朽在漫漫岁月中了。

一万三千年前,这石制矛头被某个像你我一样的人类遗弃在亚利桑那州。

这矛头是由一颗坚硬的燧石制成的,大概一部超薄手机大小,细细长长的叶子状。它的矛锋完好无损,仍然相当的尖锐。表面的两侧有美丽的涟漪痕迹。细细观察下来,就可以看出那是打磨过程中留下来的。当年工匠精工细磨,慢慢地在这燧石片上敲下片片碎石,就留下了道道的痕迹。

它把弄起来玲珑可爱,但却十足胜任了它生来赋于的致命使命——永恒的美丽、永恒的凶器!

Thisspearheadraisesmanyquestions.ButperhapsthemostsurprisingfactisthatitwasfoundinAmerica.Afterall,formostofourhistorywehumanshavebeenaresolutelyland-lockedAfrican,AsianandEuropeanspecies.SohowdidthepeoplewhomadespearslikethisgettoAmerica,andwhowerethey

这矛头引出了许多问题。但也许其中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它出土于美洲。毕竟在我们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人类这物种总是生存繁衍在非洲、亚洲及欧洲等内陆地区。当然,当初这些制造类似这种长矛的人类,是如此到达美洲的他们又是谁呢

这石矛头决不是独一无二的,仅仅是几千件之一;出土的大量石矛头遍布了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北美各地。它们被称为克洛维斯尖矛头,根据它们首次出土地的那个美国新墨西哥州小镇命名;当时随之出土的还有被这些矛头杀害的动物骨头残骸。因此,这些石制矛头工匠们及其他们的同伴,那些一起狩猎的人类,被称之为克洛维斯人。

ThediscoveryatCloviswasoneofthemostdramaticleapsforwardinourunderstandingofthehistoryoftheAmericas.ThesespearheadsarethefirmestevidenceyetfoundforthefirsthumanbeingstoinhabitAmerica.

克洛维斯大发现在对我们美洲历史的认知上,可谓是一个最戏剧性的飞跃。这些矛头是有史以来证明美洲首批人类定居踪迹的最有力证物。

AlmostidenticalClovispointshavebeenfoundinclustersfromAlaskatoMexico,andfromCaliforniatoFlorida,andwhattheyshowisthatthesepeoplewereabletoestablishsmallcommunitiesrightacrossthisimmenseareaasthelastIceAgewascomingtoanend,about13,000yearsago.

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从加利福尼亚到佛罗里达州,成批成批的克洛维斯矛头相继出土,几近相同。它们向我们说明了,大概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即将结束的一万三千年前左右,这些人类已经能够在北美这广宽无垠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处处小聚居的部落。

AretheClovispeoplereallythefirstAmericansTheleadingexpertinthisperiodisProfessorGaryHaynes:

这些克洛维斯人是否是真正的北美人呢这时期的领头学者加里·海恩斯教授说道:

“有些零散的证据表明,也许是在克洛维斯矛头被制造出来前,即在一万三千年前,已经有远古人类的北美洲定居;但是绝大部分证据还是值得商榷的。

ThefactisthatClovislooklikethefirstpeople.Ifyoudiganarchaeologicalsitealmostanywhere,thebottomlevelsaregoingtobeabout13,000yearsold,andifthereareanyartefacts,itwillbeClovisorClovis-related.

因此看上去这些人类似乎就是最早期的传播者、开拓者,在这片大陆上开枝散叶、繁衍生息,成为现代印第安人的祖先。这些克洛维斯人几乎遍布了北美各地,而且他们来自于更加北部的某个地方;因为遗传学研究给出了相当定性的证据,说明土著美洲人的祖先就是东北亚人种。”

Soarchaeology,DNA,andthebulkofacademicopinion,aretellinguseffectivelythateverybodyinAmericaarrivedfromnorth-eastAsialessthan15,000yearsago.Whenhistorygetsre-writtenlikethis,itcanleadtohead-oncollisionwithdeeply-heldbeliefs.

因此,考古学、DNA及大量的学术见解都极明确地告诉大家,最早不过一万五千年前,人类从东北亚抵达了北美洲。当历史即将被重新编写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根深蒂古的信息迎头相撞。

历史学家加布里埃尔·塔亚克是一位皮斯卡塔韦印第安人,在史密森安那的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工作;她专门研究了土著美洲人对于此项科学新发现的说法反应是如何的:

“这对于他们相当特定的信仰而言肯定是一种冒犯……假如你立刻一下他们的创世故事,部分人们有很强的信念,取决于他们来自哪里,他们要么觉得他们要么是从地心出现的,要么是从天空掉下来的,要么就是从一种水甲虫的背部进化而来的……美洲土著的信仰曾经长年被压抑过,所以现在人们变得防备性相当强。

对于某些,尽管不是全部的土著人,这种科学发现的介入,硬生生地说明土著居民根本就是不是从当地进化而来的,或者有些科学发现可能对某种口口相传的民族传说相碰撞,这会被他们看成是一种挑战土著传统权威的方式。”

大约到了四万年前,像我你现代人的人类已经走出非洲,遍布了亚洲与欧洲,甚至穿越海洋抵达了澳大利亚。然后仍旧没有任何人类踏足到美洲的土地上,事实上只有到气候产生了重要变化之后,这种时机才能成熟。首先,大约到了两万前年,冰河世纪冰封了冰层与冰川的大量水份,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于是俄罗斯与阿拉斯加之间的海域,也就是如令的白令海峡,出现了一道巨大而容易通行的大陆桥。

Animals-mammals,bisonandreindeer-movedacrosstotheAmericanside,andhuntinghumansfollowed.ThewayfurthersouthintotherestofAmericawasthroughanice-freecorridorbetweentheRockyMountainsonthePacificside,andthevastcontinentalice-sheetcoveringCanadaontheother.

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野牛、驯鹿等开始向美洲方向进行迁徙,狩猎它们的人类也随之而来。当年一道巨大的无冰走廊,一头向着通过太平洋一侧的洛基山脉一路向南延伸至美国各地,另一头深深延伸至被大陆冰层覆盖着的加拿大广袤土地。

15,000yearsago,astheclimatewarmedupagain,itwaspossibleforlargenumbersofanimals,followedagainbytheirhumanhunters,togetthroughthiscorridortotherichhuntinggroundsacrosswhatisnowtheUnitedStates.ThisisthenewAmericanworldoftheClovispoints.

一万五千年前,随着气候的再次回暖,极可能在此时数量巨大的动物及跟随着它们的人类猎人,通过这条走廊到达了如今的美国土地上这资源丰富的猎场。这就是克洛维斯矛头出现的美洲新世界。

显而易见,对于这些来自北亚的掠夺性人类而言,他们寻找到了一片乐土;但假如你不走运的身为一头猛犸象,那你的处境可就堪忧了。克洛维斯矛头边缘上那些我看起来如此美丽的涟漪磨痕,可以对受到攻击的任何动物造成严重出血。因此你根本不需要是一名神枪手,一出手便是命中致命要害;你可以往猎物身上任何部位乱砸一通,一旦被打中,猎物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慢慢虚弱下来,然后你轻轻松松就可以一下两下解决掉它了。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前,差不多所有猛犸象与其他大型哺乳动物就被这样解决掉了。

究竟克活维斯人对于这些物种的灭绝要负多大责任,是一个长年备受争论的话题,不过加里·海恩斯认为他们肯定要负责任:

“我觉得人类的最初亮相与许多,即使不是全部的大型哺乳动物的最后消失在美洲之间有着相当直接的联系。事实上,你可以轻易地在全世界任何现代“智人”所到之处寻找到这种联系的踪影。假如某地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类群体踏足过,一旦人类来了,大型哺乳动物的灭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不仅仅是部分动物,而是相当大比重的动物。在北美,因此消亡的物种高达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Thiswasgoingtobecomeafamiliarstory.Byaround12,000yearsago,theClovispeopleandtheirdescendantshadnotonlyspreadacrossNorthAmerica,buthadalsoreachedthesouthernmosttipofSouthAmerica.Notlongafterthis,warmingclimateandmeltingiceraisedsealevelssharplysothattheland-bridgetoAsiafloodedonceagain.Therewasnowayback.

接下来的故事你我似曾相识。大约在一万两千年前,克洛维斯人与他们的后裔,不仅仅已经遍布北美,同时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没过多久,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度回升,再次淹没了通往亚洲的大陆架。没有退路了。

Forthenextninethousandyears,infactuntilEuropeancontactinthesixteenthcenturyAD,thecivilisationsoftheAmericaswoulddevelopontheirown.So,12,000yearsago,wehadreachedakeymomentinhumanhistory.WiththeexceptionoftheislandsofthePacific,humanbeingshadsettledthewholehabitableworld.

于是在接下来的九千多年,直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欧洲探险者重新发现了美洲,在此之间的悠悠岁月里,美洲文明将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因此,一万两千年前,我们到达了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随了太平洋岛屿以后,人类差不多生息繁衍在了世界任何可居住的角落。

我们似乎与生俱来有一种永远向前的天性,想要得到更多,发现更多,去跨越下一座山峰。广播员与旅行家迈克尔·佩林差不多走遍全世界了,那他又是什么力量驱动这种人性执着呢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一向就很不安分了,就是呆不住。很小很小的时期,我对所有我没去过的地方都感兴趣,想去看看地平线之外有什么,下个转弯处之后又有什么。而且当你看了越多的“智人”历史,你就越感觉从他们决定离开非洲的那一刻起,那便是一部旅行探索的历史。

现在看来似乎这种躁动不安的天性恰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决定了人类在这地球上的定居方式。其实并不是说我们没能安居下来,我们觉得我们安顿好了,然而我们还是自然而然地想往别外寻找更好的地方,更温暖,更恰人的地方。可能这是一种元素,精神元素。

你知道你就是得去寻找这片乐土。这是在寻找天堂,在寻找极乐世界。也许这追求在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很本质的,一直就是。

希望是一种定义人性的要素,拿它来结束我们《百件物品中的世界历史》这系列第一周五集节目岂不鼓舞人心

本周我们经历了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旅程,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人类总是不断努力着把事情做得更好,把工具制造得不仅仅更高效,而且更漂亮;探索的不仅仅是周围的环境,而且是思想;向未知事物奋斗着。本周我介绍的各件物品,从一件可能动物也能使用、效用不高的生存工具开始,以一件意味着宗教起点的伟大艺术作品结尾。

下一周,我将继续去探索近万年前,我们是如何去将自然世界改造成农场。在此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地貌景观,还有植被、动物,还有最重要的我们自身。而且我将聚集于人类最喜爱的两种消遣方式——食欲与性欲的满足。

THE END
1.5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你看过几部?南方plus已经800多岁的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万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应有尽有。 不过,这部纪录片不是要带我们走马观花地看展品,而是从法国历史来解读卢浮宫的珍藏,视角独特。而承袭了BBC一贯的精良制作,虽然看到的珍藏不算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25/c3570764.html
2.BBC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NO1我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挑选了100件东西,从厨具到黄金帆船,从石器时代的工具到信用卡。在以后的每次节目中,我都会介绍一个大英博物馆的藏品 “当我看见它的时候,我立刻想到这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杰作。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我只是觉得它好看,这让我感觉它可能被反复的使用” “这是一个漂亮的东西,令人着迷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654159/
3.12部适合孩子看的博物馆纪录片,足不出户逛遍世界博物馆潇湘这部讲述大英博物馆的纪录片,不是来自BBC,却是来自NHK。共有三集,分别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和日本的藏品,不来自,还是由很多日剧迷喜欢的演员堺雅人主讲。 其中99%都不为人知地存在收藏库中,展示于众的只有1%。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https://www.xiaoxiangguan.cc/39950.html
4.英语听力TheBritishMuseum点击上方“练英语听力”↑↑↑关注我 (↑点击上面在线试听今天的音频,音频播放器已经支持暂停、快进、后退功能了) 听力参考原文 ↓↓↓ At the peak of its empire, when the Union Jack flew over a quarter of the planet, England collected art and artifacts as 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cyNDk5Nw==&mid=2247591916&idx=5&sn=03586f5969f2cb42656a49e0b3d2c34c&chksm=e8acd92d5341b448fd393d3ad748f4fa7ffcd406b7e2c63be114cc8fc42611491e5dfab39a5a&scene=27
5.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览开展八件中国文物回国“省亲”■百件展品横跨五大洲纵贯两百万年 “大英展”缘起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合作项目——用100件馆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由于广播节目在英国广受好评,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纪录,大英博物馆又与企鹅出版公司出版了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中文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在此书基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7/0302/1456605.shtml
6.以物述史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以物述史 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 文化·生活 MUSEUM 博物馆记栏目主持:陆杨 https://wenku.baidu.com/view/b30f1404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7a.html
7.我是国博副研究馆员闫志,关于“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這是一個關於歷史本身的問題。請問閆先生,您作為一個博物館人,一位每天都可以觸碰到歷史的人,有沒https://www.thepaper.cn/asktopic_detail_10007623
8.这十部豆瓣高分纪录片,带你逛遍世界顶级博物馆。热爱艺术的你应该《世界美术馆》包括梵高博物馆、罗丹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等等,从伦勃朗、波提切利、特纳、维米尔、居斯塔夫,到罗丹、莫奈、梵高, 凡是你想了解的著名画作背后的故事,它都会讲给你听。 这部来自NHK的纪录片,是“小而美”的风格代表,一共13集,带我们走遍世界上最顶级的艺术博物馆,镜头语言https://www.shijishiji.cn/portal/index/infomation_detail&id=140
9.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央广网北京3月2日消息(记者张庶卓)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交流合作的新里程碑,也是近年来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展览得到英国政府赞助支持。展览日期为3月2日至5月31日。https://www.cnr.cn/china/gdgg/20170302/t20170302_523631115.shtml
10.博物馆系列—大英百物溯史源大洪水记录泥板(黏土,公元前700~前600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深藏着丰富多彩的故事,诱惑你前往探索,这块来源于伊拉克-库云吉克(古称尼尼微)的小小泥板也不例外。 泥板原藏于古代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后由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该博物馆收藏了大约13万块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写有文字的黏土板)。 https://www.meipian.cn/uc74rqt
11.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将亮相国博用10分钟提前做个功课吧界面新闻这个展览起源于大英博物馆与BBC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合制的系列广播节目《A History of the World》。节目介绍了大英博物馆中的100件馆藏,于2011年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惊人纪录,而后出版成书。该书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了足足4年。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https://m.jiemian.com/article/1139602.html
12.BBC纪录片《文明》第6集第2期:大英博物馆英语视频听力它们被放置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The Benin Bronzes came to Britain 贝宁青铜器是作为掠夺的战利品 as the spoils of an act of plunder. 而来到英国的 In 1897, British colonial forces attacked Benin City. 1897年 英国殖民者入侵了贝宁城 It was an act of revenge for the ambush 这次侵略是为了报复贝宁人https://www.kekenet.com/Article/202005/608740.shtml
13.NHKBBC合作《大英博物馆》6集全收录B站wb化纪录片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英博物馆 BBC 仙灵岛发消息 纪录片 -/3 创建者:B站wb化https://m.bilibili.com/playlist/pl298797624
14.NHKBBC合作的纪录片大英博物馆6集全来自动漫马克君【NHK BBC合作的纪录片《大英博物馆》6集全收录】 1.人类文明的开始L[大英博物馆][01][人类文明的开始] 2.埃及法老王的荣耀L[大英博物馆][02][法老王的荣耀] 3.壮丽的帕德嫩神殿L[大英博物馆][03][壮丽的帕德嫩神殿] 4.佛教艺术的起源L[大英博物馆][04][佛教艺术的起源] 5.遗失在沙中的宝藏L[大英https://weibo.com/2346404435/BsUk6DgcI
15.大英展回顾(序厅和第一单元)本次展览的由来。2008年BBC广播电台联合大英博物馆推出了一套系列广播节目《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历史》。以广播的形式来通过文物讲故事讲历史讲文化。这档节目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最多一次全球在线1100万人同时收听广播。 这套系列广播节目共100期,每期讲一件文物,每期10分钟左右。相当于英版《国宝档案》。 https://www.jianshu.com/p/4955e50ffc7b
16.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BBC联手打造大英博物馆馆长撰写100件当当星愿文化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官网】正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 BBC联手打造 大英博物馆馆长撰写100件文物的世界史 展现200万年人类史》。最新《【官网】正版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 BBC联手打造 大英博物馆馆长撰写100件文物的世界史 展现200万年人类史》简介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86203065.html
17.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全6集汉语中字大型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不仅聚焦了国家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更是对历史上的三次文物大征集、两大基本陈列从无到有、基础工程的创新开 拓、令人瞩目的“两馆合并”以及改扩建工程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述,并首次披露和呈现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国之瑰宝,记录下为国博奉 献一生的国http://www.onehourlife.net/guo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