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种植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2农业种植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结语

推动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政府履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应为”责任落实得还不够到位

(二)政府的引领责任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政府的监管责任在循环农业发展中还没有履行到位

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尽管河南省已经陆续出台了不少与循环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和法规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制定的,仅其中的个别内容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为了加速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应该从实际出发,借鉴发达省份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体系,诸如循环农业发展条例、农业生态补偿办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办法等法规和措施,以此来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从而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循环农业发展资金

纵观世界上循环农业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均对从事绿色农业的经营者提供贷款和利息、价格等方面的财政补贴,而且还为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从而保证了经营者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如美国、印度、日本、瑞典、荷兰等[6]。河南省循环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诸如优良品种的引进、沼气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等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支持。因此,要推动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不断增加对循环农业的人财物投入,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支持。

(三)建立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

关键词:沼肥;植保生态;有机肥;无机肥

一、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供给作物有机和无机营养,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一是给农作物提供有机营养。农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某些有机质,如玉米可以吸收各种氨基酸、酰酸以及核糖核酸等,小麦能吸收赖氨酸及各种磷酸己糖和磷酸甘油酸。沼气肥中都含有此种养分可供给作物吸收利用。此外,施用沼肥后由于促进了微生物活动,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和沼酸、叶酸以及生长素等,可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健壮、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害。二是给农作物提供无机营养。沼气肥中含植物所需的各种大量微量营养元素。沼肥中的无机养分,有的是呈游离状态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如秸秆中的钾即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其有效性约相当于氯化钾的85%;有的则需经过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来后,才能被农作物所利用。

2.2提高土壤养分积累及供肥能力

一是沼肥养分在土壤中的积储,使土壤形成“养分库”。沼肥施入土壤后矿化速度较慢,可供当季作物利用的养分较低、残留在土壤中的养分较多,据“生态农业”试点可知,农作物的有机氮可为当季作物利用的只有30%,其中60%则残留在土壤中。二是沼肥降低化肥的损失率。施用沼肥能使化肥氮很快转成有机氮,这是因为施用沼气肥后为微生物捉供了丰富的能源,促进微生物对无机游离态氮的同化,从而减少了化肥氮的损失。在红壤田上的试验表明:化肥配合沼肥施用,虽然化肥氮的当季利用率下降,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显著提高,化肥氮净损失率降低。三是沼肥促进土壤中生物固氮活性。施用沼肥可以促进细菌固氮活性,从而增加生物氮源。沼肥中的某些成分及降解产物也可以通过间接途径,促进蓝藻及其他光合固氮细菌的固氮活动。在试验中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施用沼气肥,一季小麦的固氮效应分别比对照增加80%和70%,土壤生物固氮能力几乎与沼气肥施用成正比。

2.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更新土壤腐殖质组成

2.4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长期施用沼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有良好影响,如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沼肥施入土壤后在腐解过程中能产生羧基一类的配位体与土壤粒状表面或氢氧聚合物表面的多价金属离子相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通过其表面的有机胶膜使土粒相互结合而形成团聚体,经脱水后逐渐稳定。在沼肥参与下的土粒团聚作用,可以形成疏松多孔的水稳性团聚体。用沼肥培肥红壤土,其中0.5~2.0mm的微团聚体分别比对照增加8.5%~20.5%。

2.5改良被污染土壤及植保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

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壤中的腐殖质与金属离子可形成水溶性或水溶性的络合物及螯合物,从而控制金属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及毒害,更重要的是秸秆、家畜人粪尿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后变成了无毒、无菌、无污染的优质速效肥料,适宜的pH值有效充分地抑制了各种细菌的繁殖,还直接影响和控制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留、降解、生物有效性、流失、挥发等。因此,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填入沼气池,通过发酵产出沼气用于生活,沼气肥施入土壤增加了有机含量及各种微量元素,防止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作物产量。据生态点证明:小麦施沼肥22.5t/hm2,病虫害减少60%,小麦增产1500kg/hm2,玉米增产904.5kg/hm2。

三、沼肥发展的前景

3.1通过沼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增强植保观念

沼肥虽然具有养分齐全、稳肥性好、后效长等优点,但养分浓度低、肥效慢,单独施用不能满足作物迅速生长和当季作物夺高产的需要。而化肥虽具有养分浓度高、肥效快的优点,但稳定性差,易流失,难于满足作物持续需肥的特点。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则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以低品位有机肥为主的地方,施用有机肥的目的应以培肥地力为主,以化肥促当季高产。应大力发展养分较高的沼气肥,使沼肥能部分代替化肥及农药施用,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3.2开辟沼气肥源,培肥地力,增强植保,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种植业中生产的秸秆、绿肥等有机物质,虽然可以经堆沤处理直接还田,但效益较低、病菌严重,还浪费了大量宝贵有机肥料使环境恶化。通过沼气厌氧发酵,既解决了生活用能,又增加大量有机质肥源,施入土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为了积极应对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构筑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并正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自《条例》实施的四年多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了5批包括41个种或属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组织研制了42种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部分分中心如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已初步建成,已经对水稻、玉米和大白菜等300个品种进行了DUS测试。

二、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制约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同时,现有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更需进一步加强,以应对在加入WTO之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中面临着挑战。

(一)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

(二)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品种构成不合理

(三)维权困难,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农作物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季节性很强,对侵权案件的取证本身就十分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利益,直接或间接插手种子行业,违规设置障碍排斥外来企业和优良品种,甚至袒护本地违规侵权单位,阻挠执法部门查处。

(四)审查速度较慢,不适应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需要

目前,新品种保护组织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品种权初审、实审、复审、无效等程序尚未有效建立和顺利运转,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品种权审查测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便利审查速度难以加快,不利于品种权申请人合法权益及时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过来影响育种者和育种单位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的积极性。

(五)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应当进一步扩大

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与掌握品种权是保护国家种质资源的重要的方式。我国是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生物遗传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对外开放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外国企业到我国申请品种权将后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种业跨国公司,依靠其先进技术优势,不但将其某个具有现实及潜在经济价值的植物新品种在该国申请品种权,还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优良品种在这些国家申请并取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种权。因此,必须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使我国的植种质资源通过品种保护“留住”,而不是“流失”。

(六)对品种权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作用及其发展动向研究不足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还影响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格局,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出于保障国家经济战略安全以及保护农产品竞争优势的考虑,纷纷采用植物品种保护制度保障自身的优质品种垄断,并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保护,以此来控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使得品种权成为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可以说,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战的背后是“种子战”和“品种战”。在新的贸易关系下,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外在中国的植物品种权申请必将日益增多,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品种权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品种权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

三、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二)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队伍的培训

(三)制定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提高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量

(四)加大对品种权人的保护力度

(五)适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合作

积极参加国际多边及双边活动,派出人员参加UPOV理事会、6个技术工作组会议和有关亚洲地区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协调会以及国际审查技术培训和引进外国专家讲学。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反映我国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意志和主张,促进我国种业国际贸易发展;适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加强审查测试的国际合作,通过审查、测试和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将维持保护体系的运作费用降到最低,又可使育种者以相对低的成本同时在几个国家获得保护。

(六)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加入1991年文本

(七)积极发展品种权中介服务组织

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品种权中介服务组织的业务素质,扩大品种权人队伍,适应国内外品种权服务的需要。同时,采取措施增大各企事业单位自发组建新品种保护自律性和维权性的区域性社会组织,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机制开展研究,提供咨询,建立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协调内部品种权纠纷,推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品种权及种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实施研讨会交流材料汇编》

2、邓岩:《WTO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科技,2003年第2期

3、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论文关键词:中西结合治疗水貂病毒性肠炎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胃肠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剧烈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有时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本病是危害水貂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全年均能发生,但多发于气温较高季节,幼龄仔貂的病死率较高。2010年7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某水貂场共饲养水貂3000多只,2010年7月12日饲养员发现有10多只50-60日龄幼貂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卧笼不起,食欲减退,喜饮水,高热,腹泻,粪便先软后稀,多黏液,呈灰白色,个别病貂可见带条状血样粪便,有的出现呕吐,该场兽医立即给病貂灌服庆大霉素农业论文,肌注青链霉素,但效果不佳,第2天上午死亡2只,下午已发病22只,死亡4只,于是场主前来求助笔者。

2.临床症状

病貂精神沉郁,两眼无神,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缺乏弹性,食欲不振甚至废绝,呕吐,渴欲增加,体温升高到40.5℃以上,鼻镜干燥,尿呈粘稠茶色,严重下痢,周围及后肢被粪便污染,粪便中含有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恶臭,有些病貂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有些则排血便,病重者高度脱水,消瘦,瘫痪,衰竭死亡,死前腹部膨胀,口鼻流淡红色血水。

3.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貂可见胃内空虚,含有少量黏液,胃黏膜充血、出血,肠道黏膜充血、出血,有少量灰白色的黏稠物,有的肠内容物混有血液,有部分肠管由于肠黏膜脱落而使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肝脏轻度肿大,脾脏肿大呈紫红色,肾脏呈土黄色,质脆。

4.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笔者诊断水貂病毒性肠炎论文怎么写。

5.治疗措施

①无害化处理:对发病貂,无论病情轻重,一律捕杀,并对尸体及其残留物无害化处理。

②隔离消毒:隔离假定健康貂农业论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保持貂舍的清洁干燥,粪便堆积发酵,对貂舍用具、场地及环境用百毒杀(浓度为1:600)进行消毒,1次/天,连用5天。

③免疫注射:对假定健康貂立即用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3月龄以下的肌注3ml/只(3倍剂量),3月龄以上的肌注5ml/只(5倍剂量)。

④中药治疗:按30只假定健康貂配药,用中药大青叶300g、板蓝根300g、金银花300g、连翘300g、葛根300g、黄连150g、生地黄150g、黄芪300g、郁金150g、侧柏叶150g、薏仁150g、川芎150g、黄芩150g、地榆150g、生姜30g,加水煎服,2次/天,连用5天。

⑤西药治疗:遵照药品说明在日粮中加入左氧沙星,泰妙菌素,并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多维鱼肝油,连用5天,以增强体质,防止继发感染。

关键词:农药,种植,管理,调查

农药作为重要而又极其特殊的农业生产投入产品,在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管理不善,都有可能对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严重的药害,对环境造成造成污染,对人体和牲畜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为了了解农户在种植生产中对农药的使用情况,我们采用了随机调查的办法,深入农村,入户走访了358户。从购置农药的情况,到小麦、玉米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1.农药的购买情况

1.1玉米生长期使用农药的情况

玉米的生长周期中,用药阶段主要是在幼苗期和发育期,玉米苗期的主要任务是除草,使用除草剂的农户是285户,占调查户的80%,人工除草56户,占调查户的15%,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民使用除草剂的比较多。据调查,玉米生长发育期时,大多数种植户使用的杀虫剂有敌杀死,氯氰聚酯,甲铵磷等,使用效果好,前喷后死,防止率达100%。

1.2小麦生长期使用农药的情况

小麦在生长周期中,主要是在年前的苗期和年后的反青期及孕穗期使用农药,苗期主要是使用除草剂和防止蚜虫的农药,使用除草剂的农户有282户,占调查户的79%,人工除草的农户有84户,占调查户的23%,但除草剂的品种繁多,小麦种植户还是依赖老品牌的除草剂,对新研制的品牌不敢去尝试。使用杀虫剂的农户是104户,占调查户的29%,所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有氧化乐果;氯氢聚酯等。小麦生长中后期是蚜虫;粘虫和白粉病的高发期,杀虫农药主要是氧化乐果,使用此类农药的种植户是253户,占调查户的70%,其次是氯氰菊酯,清虫净等,使用这类农药的种植户是93户,占调查户的25%。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的种植户是275户,占调查户的77%,

2.农业种植户对农药的特性缺乏了解

2.1农业种植散户法律意识淡薄

农业种植户因经营耕地少,购买农药量小,加之农药经营户少用发票违法经营的意识所致,农药经营小商贩一般都没有开处方单,农民也缺乏所要发票、收据的意识,一旦出现药害事件,因缺乏字据对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很难进行正确的分析,增加了农业生产中事故处理的难度,有些事故根本无法去处理,农业种植户只能自认倒霉。

3.加强农药管理,保护农业种植户生产者的利益

加强使用农药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法规意识,使农药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业种植户维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农药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药管理法规和用药知识,宣传工作力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从全局出发,加强农药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执法力度,严打农药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使用者的正当权益。

4.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种植户科学用药

论文关键词:鲁东南地区大棚番茄、冬瓜、西瓜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

山东省莒县位于鲁东南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873mm,,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84d(天),属温带季风气候。以前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效益不高,为提高大棚种植效益,笔者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大棚结构性能,和菜农一起进行了蔬菜一年多茬栽培试验、示范,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大棚番茄、冬瓜、西瓜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每667m2产值22000元,目前这种栽培模式种植面积达100hm2,从而有效提高了大棚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在鲁东南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大棚结构

大棚宽9m,长度60m,为增强保温效果,在寒冷的季节,大棚膜外加盖后5cm的草苫,草苫外再加盖一层棚膜,以增强保温效果并起到防雨雪作用。

2.茬口安排

番茄于11月下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到加小拱棚的大棚内,翌年5月下旬收获完毕;冬瓜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定植到棚内,8月下旬收获完毕;西瓜7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10月份收获完毕。

2搭配品种

为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番茄选用“L-402”,冬瓜种植“一串铃”,西瓜种植“京欣1号”。

3定植前准备

番茄定植前深耕30cm农业论文,结合耕翻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00kg,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00kg,草木灰50kg。定植前20d(天)盖大棚膜,每667m2大棚用80%敌敌畏乳油250g拌上锯末,与3k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到无味时定植。为防害虫危害,大棚放风口处加盖防虫网。

4番茄

4.1培育壮苗

4.1.1播种:把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6h(小时)捞出洗净,置于25℃环境中保温催芽。当催芽种子70%破嘴时播入已浇足水的营养钵内,播后盖营养土0.8~1.0cm。

4.1.2苗期管理:苗床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定植前7d(天)开始炼苗,白天炼苗温度15℃~20℃,夜间10℃~15℃。

4.2定植

按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株距35cm的规格定植番茄,定植后盖地膜并浇缓苗水。每株番茄留三穗果摘心,每穗果留大小一致的果实3~4个。

4.3定植后管理

4.3.1温湿调控:缓苗期温度: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5℃;开花座果期:白天20℃~25℃,晚上高于10℃;结果期:8~17时,22℃~26℃;17~22时,15℃~13℃;22~8时,13℃~7℃。要通过地膜覆盖,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调控温度等措施,把棚内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

4.3.2肥水管理:座稳果前不追肥,座稳果后每667m2追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5kg,第一穗果始收时,每667m2追磷酸二铵5kg,尿素8kg,硫酸钾10kg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4病虫害防治:发生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发生病毒病,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杀。药剂防治病虫害,本着三要三不要的三条原则:晴天用药,不阴天用药;上午用药,不下午用药;交替用药,不单一用药。

5冬瓜

5.1培育壮苗:种子浸泡8h,放在28℃的环境中催芽,70%种子出芽时播种,苗床白天温度25℃,夜间17℃。

5.2定植及定植后管理:5月上旬将已育好的冬瓜苗套种到每一条带两行西葫芦中间,株距50cm。白天温度25~28℃,夜温不低于15℃。定植后,主蔓长到30cm时,引蔓上架。结瓜前控制浇水。采瓜期,每10~15d浇一次水,并随水冲施复合肥8kg。

6西瓜

6.1育苗:用60℃热水浸种10min(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用25℃的温水浸泡,小粒种子浸8h(小时),大粒种子浸10h(小时),将浸泡的种子包在纱布里搓洗,用湿布包好放在26℃~28℃的地方催芽,待70%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为实现西瓜抗病、高产,西瓜采用嫁接。

6.2定植:定植前先在种植行上盖一层地膜,然后打孔定植,每667m2栽800~1000株。

6.2温度调控:缓苗后白天温度20℃~25℃农业论文,夜温不低于15℃;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25℃~28℃,夜温不低于17℃;膨瓜期,白天温度30℃左右,夜温15℃。

6.3整枝授粉和留瓜:采取三蔓整枝,即在主蔓上离开根际5~7cm处,每侧选留一条健壮测蔓。当主蔓上第一雌花开放后授粉,使第一个瓜坐住暂留,待第二个幼瓜鸡蛋大小(坐稳)后,再将第一个瓜摘掉,每棵西瓜选主蔓第二雌花留瓜。第一茬西瓜采摘后7d(天),再给侧蔓上的雌花授粉,留二茬西瓜。

6.4病虫害防治:发生炭疽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疫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发生病毒病,用83增抗剂100倍液喷雾,也可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药剂防治病虫害,本着三要三不要的三条原则:晴天用药,不阴天用药;上午用药,不下午用药;交替用药,不单一用药。

5.经济效益

第一茬栽培番茄,每667m2产量6000kg,收入12000元;第二茬种植冬瓜,每667m2产量2000kg,收入3000元;第三茬种植西瓜,每667m2产量2500kg,收入7000元,全年总收入22000元。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四)动手能力弱化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论文关键词: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枯草芽胞杆菌,农科1号品系香蕉

农科1号香蕉品系是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巴西蕉(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Brazil)为母本筛选出来的抗枯萎病新品系,在广州南沙万顷沙、番禺和中山等不同地区种植时发病率有差异,但总体抗性比巴西蕉强[11]。为了测试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分离保藏的2株植物内生枯草芽胞杆菌R31菌株[12,13]和TR21菌株[14,15]与农科1号结合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药学论文,于2008年4月到2008年10月期间,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枯萎病平均发病率达到50%以上的香蕉种植园设计R31菌株、TR21菌株单独灌根和混合灌根对农科1号香蕉枯萎病田间防效的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和植物

供试菌株:植物内生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R31菌株和TR21菌株,由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微生物学实验室分离和保藏中国。

供试植物: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系农科1号(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NongkeNo.1),为农户购买的由组培苗培育获得的无病新植种苗,2007年10月移栽到大田,2008年春节遭受冷害,并已发生香蕉枯萎病。

1.2菌株发酵

生防芽胞杆菌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6]发酵,在500ml的锥形瓶中装入300ml培养基,按6%的接种量接入种子液,37℃,180r/m振荡培养72h。其中R31发酵液活菌数达到1.0×108cfu/ml,TR21发酵液活菌数达到7.47×107cfu/ml。

1.3试验设计

蕉园总面积26640m2,其中农科1号种植面积13320m2,巴西蕉种植面积13320m2。蕉园有10年连续种植巴西蕉的历史,香蕉枯萎病发病史6年,部分地块发病严重。试验前在发病严重的地块随机选取试验区和对照区,由于冷害造成的影响,无法准确判断枯萎病的初始发病率,试验开始时调查了初始总死亡率,计算公式为:初始总死亡率(%)=(冷害死亡株数+枯萎病死亡株数)/总调查株数×100%。

R31菌株处理区面积452.5m2,种植蕉苗93株,初始总死亡率为20.43%,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74株;TR21菌株处理区面积454.6m2,种植蕉苗89株,初始总死亡率22.47%,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69株;TR21+R31处理区面积480.5m2,种植蕉苗95株,初始总死亡率30.53%,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65株;清水对照区面积568.1m2,种植蕉苗86株,初始总死亡率25.58%,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64株。

1.4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R31菌株灌根对农科1号的枯萎病防治效果

清水对照和R31菌株灌根处理的农科1号的枯萎病发病率在调查期间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并在挂果盛期(9月份)达到最高峰,随后直至开始收获发病率未见增加(表1)。在5月份至7月份期间,R31菌株灌根处理的发病率均比清水对照的低,但差异不显著;到8月份,植株开始抽蕾时,前者发病率显著低于后者,并在9月份和10月份挂果盛期,其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后者。R31菌株灌根处理对农科1号的枯萎病防治效果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终防效为81.47%。

表1不同月份R31菌株灌根处理对农科1号的枯萎病防治效果

Table1ControleffectofR31strainonPanamadiseaseatdifferentmonths

月份

Month

发病率(%)Diseaseincidence

防治效效(%)

Controleffect

R31

CK

5月May

0.00a

1.56a

100.00

6月June

1.35a

4.69a

71.17

7月July

7.81a

82.70

8月August

12.50b

89.19

9月September

4.05A

21.88B

81.47

10月October

关键词:种植业,规模,经营,调查,思考

郯城县位于山东最南部,耕地总面积116.7万亩,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面积46万亩,其中蔬菜26万亩,银杏10万亩,杞柳10万亩,初步形成了南粮菜、北瓜柳、西银菜、东桑牧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格局。在生产上积极探索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新方式,全县规模化经营面积达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推动了全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郯城县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单产位居全国前列。

1.发展现状

多年来,该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初步统计,全县承包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10亩以上,银杏5亩以上,杞柳5亩以上,蔬菜3亩以上的专业户达到2.6万户,联合体3000多个,占农业总户数18%左右;经营面积约1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使农作物普遍获得增产,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据调查规模经营农户人均收入6820元,分别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1460元,增收达32%。

该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已从单一的家庭经营走向多元化规模经营。部分乡镇村逐步从单一的、分散的家庭经营发展为协会、合作组织或股份合作经营、公司承包租赁经营等多种类型,经营主体不断拓宽,企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成为规模化发展的主体。二是经营范围逐步扩大,经营空间不断拓展。三是经营规模逐步扩展,规模间距不断扩大。每个经营户种植业面积由最初的5亩、10亩扩展到20亩、50亩以上,部分企业的生产基地达到万亩以上。

2.发展措施

2.1规范土地合理流转,培植种植大户。鼓励外出务工打工的农户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的形式将承包土地流转集中到其他人手中,扩大种植规模。港上镇四村村民刘绍连、归昌王恒峰将村里外出打工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承包,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00多亩,与县种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种子繁育基地,通过几年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2003年刘绍连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2007年刘绍连、王恒峰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2.2建立科技示范园,探索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该县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精心打造“千亩万元”精品农业园,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管理、外向型发展的新路子。郯城胜亚蔬菜公司通过合理土地流转,建成“千亩万元”精品农业园2800亩,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3000万公斤,其中建立了1600亩自属式基地,年创产值1624万元,平均每亩10150元,农民人均增收2150元。

2.3大力推广区域化种植,加快了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不断加大投入,鼓励种植业发展走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全县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促进了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以黄山、沙墩、李庄为区域形成了10万亩的杞柳生产带。在这三个乡镇聚集了全县90%以上的柳编加工出口企业;新村乡专业银杏生产乡镇通过成立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依靠绿源银杏公司的带动,每年新增银杏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采叶基地1000亩。论文大全。同时为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了5年长期保护价收购合同,向积极发展标准化采叶基地的农户提供每亩1500元的低息贷款和免费技术服务,并派国外专家现场指导生产、答疑解惑,现已建成生产银杏叶的规模经营基地3000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该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烘干银杏出口企业,公司产品外销率达100%,带动了当地银杏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3.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3.1单体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该县是粮食主产区,单体经营规模大部分在10亩至50亩之间,100亩以上的只有作物规模经营面积的5.7%,规模经营水平不高,效益较低。

3.2发展缓慢,没有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该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起点低,一直处于低水平的摸索过程,大多是农民自发的优化组合,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缺乏引导与规范。

3.3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地规模经营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粮食生产乡镇相对落后。论文大全。

4.推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建议

4.1制定出台一个引导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条件、扶持措施、发展原则、发展目标等内容。

4.2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合理有序流转机制。土地规模经营是以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为前提的,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适当集中,必须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做到尊重群众意愿,兼顾公平效率,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强制推行,也不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论文大全。要建立土地投资补偿机制,对农户在承包期内投入的劳动,还未完全得到回收的,要给予适当补偿。

4.3政府要加大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经营的农户或企业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减税或免税促进农户或企业的发展。

4.4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增加投资、轮作、套种、复种等经济技术手段,实现规模经营。着力培育对农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龙头”组织或龙头企业,特别是以加工、流通为主体的“龙头”组织,积极帮助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4.5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区域规模,带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利用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带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

THE END
1.被中介欺骗签了合同怎么办免费法律咨询若被中介欺骗签了合同,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冷静下来仔细审查合同内容,确定中介的欺骗行为具体体现在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740447.aspx
2.代写论文代发期刊?他们已成易受骗群体!网警提醒 在期刊发表论文时应选择正规渠道, 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遇到要求通过微信 支付宝等方式 转账至个人账户的 一定要谨慎对待、认真核实。 代写、代发论文本就不合法 不仅有违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 而且一旦被查出 多年的辛苦学习将付诸东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g5OTA4Mg==&mid=2652667374&idx=1&sn=3206298333a86fafdde76a7b8b9df2cd&chksm=8554841d8145502b4fc0e9b7316054db963df6389ddda5f40d70047a167150305d674426182f&scene=27
3.中介涉嫌欺骗,学生遭强制退学,官方已立案!涉事中介官网介绍 据港媒报道,该家长李女士称,她于2022年4月与上述中介签订合同,此后共计支付70万元人民币,其女儿也于2023年顺利入读香港大学。今年10月,其女儿却突然“因被学校发现申请材料造假而被退学”。李女士表示,所有申请事宜均由中介操作,自己毫不知情,“怎么也不会想到中介会直接造假”。其表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565516384587987&wfr=spider&for=pc
4.博士找中介代发论文被骗没报警,骗子被抓系一副教授同样被骗前不久,湖北某高校博士张晨(化名)在网上找“中介”在“C刊”(某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愿望破灭了,还被淘宝卖家骗去了5.2万元积蓄。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的民警联系上张晨,告诉她骗子已经在安徽被抓获。 据张晨介绍,自己就读的专业有硬性要求,读博士期间必须在“C刊”发两篇论文才可顺利毕业。“我在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2973
5.论文投稿到一个中介网站,出录用后我自己因为不想投撤稿了,论文你好,论文投稿到一个中介网站,出录用后我自己因为不想投撤稿了,论文如果被中介盗用发表了,算是一稿多投吗https://mip.64365.com/ask/22236792.aspx
6.117篇中国SCI论文被撤稿,第三方中介提供“幽灵”评审2014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约25万篇,仅次于美国,是英国的两倍,与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值得关注的是,经基金委调查,第三方中介机构在这些学术不端的案例中扮演重要角色——上述28篇被撤销的论文,都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更有甚者部分论文完全是通过买卖请人代写代投;会上通报的8个科研不端典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12/30/c233506.html
7.淘淘论文网可信吗问:淘淘论文网靠谱么? 答:我当时在网上对比了十几家,觉得其他家的都跟机器人一样?而且主要是我觉得淘淘论文他们网站上的内容讲得比较实在,查了下域名,确实是做了十三年了。然后就找他们发了。我和同同事一起发的,当时我的稿件一次性通过了,比较顺利。我同事的直接被卡掉了,修改一次也不行,但是我同事这个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7cc91db90027356b395e4ff6.html
8.有人花10万买两篇!论文中介为何风生水起?代写代投能否入罪?论文中介 怎么就能做得风生水起? “要是违法的话,我们能干这么久?” 2010年年初,《长江日报》刊发一则报道,披露了武汉大学沈阳研究团队的发现:买卖论文在我国已形成产业,2009年产值高达10亿元人民币。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 现在在百度上以“发论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排名靠前的几家网站中,均有客服表示可以“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729&newsId=3006594
9.如何快速识别论文中介骗子论文中介骗子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掌握之后不难识别。 先谈靠网站行骗的。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行骗方法,一般是网站加QQ行骗,有的还利用电话。 1、多半在百度进行推广。因为行骗一个人只能骗一次,只有靠推广在百度前面显示 ,以便有更多的人点击之后行骗。这种推广网站十个有九个是骗子。 https://www.meipian.cn/e2eo1mi
10.本科生找中介代发论文被骗6800元,怎么处理能追回财产被骗的钱追回方式:1. 当事人可以通过与诈骗人协商或向公安机关报警来要回钱。2. 当事人也可以通过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0262235.html
11.为评职称!走捷径花钱发论文?骗你没商量!骗你没商量!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部分职业工作者为参加职称评定,花钱买版面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催生“论文发表中介”产业,致论文质量滑坡、骗局频出。 为了评上副高职称,中学语文教师齐敏(化名)委托北京启航文化发展中心牵线,在某杂志发表论文,花了3000元。论文发表了,杂志https://blog.csdn.net/amusi1994/article/details/122660239
12.网上找中介代发论文女子被骗3万多元扬子晚报网7月20日讯(通讯员 国武 记者 陈勇)近日,市民李女士来到南京建邺公安分局兴隆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在网上找人发论文,结果被骗了3万多元。 李女士告诉民警,今年4月中旬,她准备发表论文,但向好几家杂志投稿都被退了回来。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朋友说可以在网上找人帮忙发,于是便在网络搜索。很快,一个叫https://m.gmw.cn/2022-07/20/content_1303053819.htm
13.论文黑中介借新冠疫情发横财此类诈骗的典型案例有:2018年,湖北某高校一名女博士,曾经因为找中介在C刊发表论文,被淘宝卖家骗走了5.2万元积蓄;2017年,安徽某高校一名副教授被中介诈骗1.4万元。 其次,“论文中介”帮助买家发表了真实论文,其中如与杂志社产生金钱交易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商业行贿等犯罪。李长青提示,一旦“论文中介”被查出,买家就http://www.farennews.com/magazine/content/2020-07/31/content_8264803.html
14.发论文被骗的女博士,该“全身而退”吗?中工民生湖北某高校博士生张晨(化名)在网上找“中介”在“C刊”(某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愿望破灭了,还被淘宝卖家骗去了5.2万元积蓄。日前,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的民警联系上张晨,告诉她骗子已经在安徽被抓获(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报道称,“去年10月,博士三年级的张晨在淘宝上找了一家可以代写并代发论文的https://www.workercn.cn/32852/201807/12/180712142944616.shtml
15.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如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如利用大学毕业生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开银行账户进行非法勾当,将大学生当作“替罪羊”;招聘单位通过向应聘大学生收取风险抵押金、培训费、建档费等各种不合理费用骗取钱财,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假招聘,侵吞中介费及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联手坑骗求职者;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招聘时以高薪为诱饵https://www.yfabiao.com/fanwen/23294.html
16.揭发论文中介骗子曹德才(手机号:13975133437(湖南移动).),揭发论文中介骗子曹德才(手机号:13975133437(湖南移动).),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https://bbs.pinggu.org/jg/huiji_huijiku_389786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