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非国有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如是说丨视频专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请您谈一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情况?

关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博物馆的数量增长迅速。40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14倍,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如今的5000余家。

第二,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剧增。我们通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我国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藏品量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我国现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有8000多万件是档案,有2600多万件/套是我们俗称的文物。因为统计单位是件/套,所以实际数量应该是6400多万件。

第三,十年前,《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发,博故宫免费开放之后观众数量增加了很多,现在每年大概有超过9亿人次进入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每年也会举办超过20万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活动。

第四,文物进出境展览、交流也非常多,40年间,我们举办了20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博物馆日益成为对外文化交往的重要媒介,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强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相成/摄

未来博物馆免费开放将实行动态评估精准施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刚才您也提到了,今年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第10年。这10年来除了您提到的,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之外,我们还取得了哪些比较好的成绩呢?

关强:我想免费开放最主要的成就,是使广大民众更便利的了解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民众的文化殿堂。

通过免费开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广泛的传递给民众,促使博物馆加强管理,包括向大众推出更多样、更新鲜的展览和文化产品。包括我们现在提出,博物馆要本着“让老百姓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精神,做文化衍生品,也就是文化创意产品。原来,观众看完展览后,一般是带些图录、书籍回去;现在,他可以购买一些根据展览里面的元素做成的生活用品,甚至食物在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回家,从而对这个博物馆的印象更深。

从免费开放的角度来说,博物馆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一项最基本的惠民措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针对博物馆免费开放,下一步还会有其他的举措吗?

关强:免费开放的前10年,中央财政、各地财政提供了很多的经费支持,比如中央财政每年30亿的经费来支持免费开放。现在,博物馆免费开放数量越来越多,5000多家博物馆中已经有4000多家免费开放了,所以对财力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希望,在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免费开放经费投入的同时,我们博物馆人也能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过程中,思考如何能够提升展览质量,包括利用不同的手段让老百姓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和受教育。未来,更多是从质量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把博物馆免费开放做的更好。

当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馆的积极性,可能以后出台一些政策会考虑将免费开放的经费给到各地,让各地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通过博物馆的评估运行情况来下发。也就是说,有的博物馆可能今年工作量比较大,展览比较多,它可能也会得到相对较多的经费。有的博物馆去年做的比较多,今年可能工作量比较小,经费就少点。以后,可能会通过一种动态的行业评估来精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

国家文物局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态度很明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我注意到今年的博博会,设置了一个非国有博物馆的展区。我们知道,非国有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准备如何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

关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大体是同步的。以前,博物馆数量很少,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就更少。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很多非国有博物馆也相继出现,过去叫民办博物馆。

特别是2010年,世界博协大会在中国召开之后,我国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呈现较快增长,每年都有100家左右的非国有博物馆诞生。现在全国的5000多家博物馆中,有1400多家是非国有博物馆,已经占到了博物馆总数的27%左右,所以非国有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非国有博物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过去,博物馆给大家的感觉都是历史类的,就是展示一些历史文物;现在好多非国有博物馆收藏的东西,你以前可能认为它不是文物,不是藏品,但现在它们很多都被收藏起来,包括近当代的很多东西都被收藏起来。比如说有的收集古琴,有的专门收集钥匙扣、火柴盒等。任何一种具有时代记忆的东西,都可以保留。所以现在非国有博物馆的类型比较多样。另外由于它是非国有的,所以体制上相对更加多元。

当然,非国有博物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由于多数非国有博物馆都是由个人收藏转变来的,所以其中的藏品需明确财产确权。因为按理说既然叫博物馆,这些藏品就应该是博物馆的东西,而不再是你个人的东西,所以要变成社会共享,而不是个人独有。因此,如何进行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确权,真正成为社会共有共享的财产,这其中也有很多的问题。另外,非国有博物馆一般人数较少,所以在研究、保护等各个方面力量也比较弱。

国家也注意到这些问题。2010年七部委下发过专门文件,2017年国家文物局又下发文件,就是要支持推动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从政府支持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对非国有博物馆采取更多的帮扶政策,特别是国有博物馆要和非国有博物馆结对子,在研究、展示手段上,给非国有博物馆提供更多的支持。我们每年也会举办非国有博物馆馆长的培训,让他们更好了解现代博物馆管理制度。

第二,我们正在推动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的备案,也就是说作为非国有博物馆,你要知道你到底有多少东西,而且要建立档案,使其中的藏品不再能简单地在社会上进行买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次博博会专门设置一个2000平米的非国有博物馆展区,也有76家非国有博物馆参展,实际上也是利用这个机会,让非国有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一起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未来我们在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方面还会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也希望它们能够在管理、研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为全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博物馆文创发展。您觉得,对于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来说,除了政策,它们还需要什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您说的这个文件大概什么时候能出台呢?

关强:实际上我们已经拿出一稿来了,只不过大家还在讨论,还在征求意见。我也希望能够尽快出台,能够给予各地博物馆帮助。

目前,这些工作都还在研究过程中,在初步阶段,我们也会积极推进。

博物馆文物与科技的融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与科技、教育的融合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有力支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您怎么看待博物馆与科技、博物馆与教育的融合?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不仅仅是城市的孩子,而是如何让全国的孩子们都能通过博物馆学习,这就需要把博物馆的内容和展览送下乡,送进村,送进学校。因此我们举办了很多流动博物馆、流动展览来深入校区。

再比如说研学旅行,博物馆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项目和课程,让孩子在休闲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知识。

在科技方面,文物保护本身需要科技的支持,现在越来越的文物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在展示方面,如何用快捷的方式、先进的技术,发挥寓教于乐的特点,让孩子们喜欢博物馆,这也需要在展示手段上运用到互联网技术。另外,在馆藏环境控制、知识传递、博物馆管理、文物安全等方面,也都要应用科技手段。

所以说现在科技也好,教育也好,都是博物馆建设的一个有力支撑。

做好选题、策划、翻译工作让文物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我们都说用好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最近我国组织了好多赴外展览。下一步,针对这些对外的文物交流活动,国家文物局有没有一个连续性的计划?

关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打出去的就是文物牌。通过文物的展览,生动诠释了中华精神、中华文化传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赴外文物交流展我们一直在做,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可能还需要我们凝聚一些精品,特别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要用能展示中国精神价值的文化精品来做。因此需要更好地统筹协调,包括需要更高层次的设计等等。我们也在逐步加强国际交流,包括探讨国际策展人制度等。

我们把外展送出去的时候,要更好地进行这种价值挖掘,用合适的语言把中国故事讲好。外展的过程,其实是在传递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还要让人家理解,所以就要做好选题、策划,甚至包括翻译等等,很多问题都很重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刚才您提到翻译的问题,我以前在采访当中遇到很多,就是说我国的文物走出去,展览没有问题,但是文物翻译方面的问题还是挺多的,有时候可能翻译不准确,而且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

希望高校博物馆提升管理、展示和开放的水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在我国有近200所高校博物馆,除了像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比较知名高校的博物馆之外,其实民众对于大部分的高校博物馆都不熟悉。下一步,怎么能让更多的高校博物馆走进公众的视野?

关强:实际上现在中国的高校博物馆数量可能超过300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按照中国对博物馆的定义,我们要强调它的法人性质。但是现在大学本身就是法人,而博物馆是它的内设机构,并不是法人单位,所以多数高校博物馆的对外机制就没有那么灵活。

我们还是希望高校博物馆能够更加的开放,但这还是和校园的管理等有关系,需要加强协调;另外,高校博物馆还是一种研究力量,要发挥其研究的优势,可以做好很多工作。在国外,很多大学博物馆是很出名的。第三,还有很多高校博物馆接受了公众的捐赠,包括遗产捐赠等等。如果这种捐赠体系能够建立好,也会对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高校博物馆,不管是不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都能够按照博物馆相应的规定标准,提升管理、展示和开放的水平,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更好为民众服务是好事但不赞成博物馆盲目固化的夜间开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在很多博物馆开始提出夜间博物馆,您支持这种做法吗?

THE END
1.中国超8成博物馆免费开放每年约7亿人次参观中国超8成博物馆免费开放 每年约7亿人次参观 [我国85%博物馆免费开放 每年约7亿人次参观]今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当日在内蒙古博物院举行的中国主会场活动中透露,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共有4013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占总数的85.5%。https://news.sina.cn/gn/2016-05-18/detail-ifxsktkp8942522.d.html
2.首都博物馆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东区圆厅2-3层 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 展览时间:2022年10月1日-2022年11月30日 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河日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13日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 https://www.capitalmuseum.org.cn/
3.奇妙博物馆们,为什么都在亏损?—新京报陕西省文物遗迹类博物馆众多,2018年在全国各地博物馆门票收入方面,陕西省以20亿元排在全国第一。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丰富的馆藏吸引了大批游客,每天免费发放6000张门票,远远满足不了参观者的需求,而且需要提前预约并且现场排队取票。 如需参观珍宝馆则需要加购30元门票,则不用排队。壁画珍藏馆门票达到300元高价https://www.bjnews.com.cn/graphic/2020/05/18/728639.html
4.足不出户看展览!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 近几年,全球无数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逐渐将馆藏数字化,透过各种渠道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让我们不用亲自飞到几千公里外就能坐在计算机前仔细观赏,更重要的是有些素材可在下载后再利用,对于创作者来说也省去重新制作的时间。https://www.uisdc.com/16-museum
5.北京有哪些好玩免费的博物馆北京免费开放参观的博物馆推荐→北京十大免费博物馆,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北京地区免费开放博物馆”名单,以及名单中博物馆的等级划分或荣誉称号,结合旅游景点在各大旅游平台网站(携程、去哪儿、途牛、飞猪、同程、百度)的口碑评价,公众知名度,网络关注指数等情况,以及国家文物局统计的参观人数数据,综合整理而成,榜单仅供参考,如有https://m.maigoo.com/top/409887.html
6.全国唯一唐三彩主题博物馆参观攻略全国唯一唐三彩主题博物馆参观攻略 洛阳唐三彩陶艺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唐三彩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汇聚了唐代时期各种经典造型的唐三彩。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区,王城公园西门对面,博物馆以仿唐风格设计,典雅大气、严肃庄重。馆内现有文物真品10余件,以汉代到宋元时期的陶瓷珍品为主,真实而形象地展现了唐三彩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14273.html
7.免费参观的博物馆为什么花钱才能进?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近年来,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热门选择,到了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需要游客早早预约。就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有消费者反映,在湖南省博物馆官方渠道预订不到的免费参观票,却在电商平台上以将近90元的价格售卖。免费参观的博物馆,为什么花钱https://www.cnr.cn/jingji/315/20210108/t20210108_525386722.shtml
8.谈博物馆免费参观的缺点与建议自从去年3月20日省博免费参观以来,每次从博物馆门口过都看到一长串观众在排队。有时候还会排到烈士公园那边去,知道的这是排队领免费门票,不知道的还以为又回到改革开放以前排队买肉了。 这次省博举行《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我们也跟着凑了一回热闹,才知道免费对群众的吸引力有多大!特展是要收费的,而省博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8199338/
9.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合集1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1 18月9日至8月16日,我在开封市博物馆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205105533_2337044.html
10.用生活美学推广历史,用文化创意振兴东北自故宫博物馆文创发展大获成功,形成示范效应以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效仿,都加入到博物馆文创事业中。但红色专题博物馆在这方面发展缓慢且发展中问题不断,针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相当匮乏。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一定程度上弥补红色博物馆文创发展相关研究上的学术空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112330147916128256
11.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像国内的京东(最高18-20%返利);网易严选 (最高12-14%返利);国外walgreens(5-6%返利);cvs.com(0.5-1%返利);Walmart (3.5-4%返利),Sam's Club山姆会员商店(最高15%返利),丝芙兰(4-5%返利)等都能用得着! 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预约攻略 中国国家博物馆采取全员实名免费预约参观,每日17点可预约未来7日的票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12.带着女儿自驾去新疆,环南北疆27天15000公里,吃住行玩详细攻略【下午】1.坐公交车去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 二楼丝绸之路展览是全馆精华,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中国邮政标志驿使图画砖都在这里。门票:免费(持身份证领票参观)。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16:00停止入馆)。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678095526479213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