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5.18”定为国际博物馆日,迄今已经有28年的历史。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博物馆在抢救、保护、研究和展示民族无形遗产,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抢救和保护无形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今人类的共同历史使命。
最后,祝愿200*年广州市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
今天,由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化局主办的广州“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正式启动了。我市每年配合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借助博物馆日这个平台,让博物馆走到广大市民中间,登台唱主角,推出雅俗共赏的系列活动,如今,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品牌。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劳动的文博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欣喜地看到,参加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省、市属、行业、港澳博物馆共有25家,广场活动项目70多项,各博物馆展览55个,参加学术研讨的市属博物馆、国内部分中心城市、港澳博物馆30家,收到论文40多篇。博物馆同行们积极响应,各出奇招,堪称一次博物馆形象和内涵的全面竞赛和展示。
一、免费开放日期
论文关键词:文化与存在辉煌与历史现实与生存艺术和表现灵活与拓展
论文摘要:从博物馆的历史、类别和现状入手,结合我国当前的博物馆建设与展示设计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商榷。
寄语:
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罗丹。
回溯:
20*年上半年,全市文物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以全力备战奥运为中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使全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
一、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文物修缮重点项目,认真做好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一)全力推进文物修缮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
“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进展顺利。20*年是奥运决战之年,也是“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在全市各级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主要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八达岭南段残长城修缮已完成80%,拟于20*年8月底完成;国子监修缮已完成95%,拟于20*年8月底完成;孔庙修缮已完成80%,拟于20*年11月底完成。天坛斋宫已完成95%,拟于20*年7月底完工;太和殿、神武门已完成60%,拟于20*年11月底完工。石景山区法海寺修缮工程已按计划完成一半,慈善寺三期修缮、承恩寺二期修缮已接近尾声。太庙大殿区修缮已经完成,西城区故居修缮完毕并顺利对社会开放。同时,20*年新安排了法源寺三期、中山会馆、万寿寺东路、皇姑寺、番字石刻保护、古崖居保护、田义墓等14项修缮工程,拟于近期开工。
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顺利推进。在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北顶娘娘庙、龙王庙修缮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北顶娘娘庙已完成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主体及屋面的修复,龙王庙已完成第一进院建筑主体及屋面的修复。目前已加固保护乌雅氏家族墓地碑刻4通,妥善安置图海家族墓地碑刻5通。
各区县文物修缮和保护工程进展也很顺利。宣武区完成阳平会馆戏楼二期土木工程,消除了火德真君庙周边违章施工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修复了文物建筑。朝阳区完成了东岳庙东路跨院的腾退工作。通州区完成了燃灯佛塔避雷设施的更换和部分塔身的修补工作,完成了通州清真寺消防水管线的安装工程,完成了“三教庙”一期的扫尾工程,目前通州起义部旧址修缮工程进展顺利。门头沟区完成了广慧寺修缮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在即。延庆县积极推进古崖居化学保护工程和岔道城修复工程,并完成了大庄科乡弥陀寺、康庄镇龙王庙的修缮工程。八达岭特区为配合奥运,对关城东门外环境以及2008奥运公路自行车赛道八达岭长城段两侧环境进行了整治和绿化,拆除和改造了跨越长城景区的高压线路,并制定了无障碍登城方案。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正积极筹备康陵祾恩门、神功圣德碑及石牌坊的修缮工作,预计年内可开工。
一、狠抓落实,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顺利完成
(一)文物保护重点工程顺利实施。20*年“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确定的17个项目全部启动。为确保文物安全,还启动了箭扣长城、湖广会馆、京师大学堂等一批抢险加固工程。其中,大钟寺、北海西天梵境院、伊桑阿墓、朝阳龙王庙及石碑修缮工程及箭扣长城抢险等10项工程已经完工。正阳门大修顺利完工,重新向社会开放。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修缮工程顺利推进:故宫太和殿、太和门修缮工程启动;周口店*人遗址抢险加固工程顺利完工;天坛祈年殿主建筑群、颐和园佛香阁景区重新向游客开放;十三陵康陵、庆陵修缮工程完工;长城司马台东五楼至东十五楼、八达岭南7楼至南16楼半修缮工程已按计划完工。
(二)圆满完成“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纪念活动。2005年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和纪念活动。20*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为隆重纪念该节日,市文物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纪念活动。各区县文化委员会、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及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开展咨询、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展览和非物质文化展示、展演及文物遗产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和纪念文化遗产日,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在“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全市18个区县、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共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和展览100余项,发放宣传材料和纪念品5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2万余张,吸引了约数十万名观众参与,社会反响强烈,达到了宣传和纪念的目的。
冷冷热热
与不在少数的名人故居及行业博物馆一样,这个名人故居平日也是门庭冷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中共一大会址、上海美术馆等博物馆、纪念馆却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今年,上海的博物馆、纪念馆已逾百家,去年参观人次达1000万。行业博物馆蓬勃发展,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意识也大大增强,各区纷纷为名人故居挂牌。但是,这些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现状却冷热不均、喜忧参半。不少行业博物馆、名人故居平日难得有观众上门,基本处于半歇业状态。画家李先生住在鲁迅故居旁,他说,那故居平日大门紧闭,偶尔有参观者来,不得不把门敲得山响,或大声喊,才会有人来开门。
躲躲藏藏
门难找,门难进,是一大通病。银行博物馆高居金融大厦7楼,门禁森严。即使记者去采访,也要提前预约,到达那里还被要求详细登记才获准进入;一周只有一天向公众开放。不少行业博物馆的选址存在先天不足,难以面向公众,如上海音乐学院内部的东方乐器博物馆,虽然藏有29个国家的200多种乐器,但是深处学校内部,鲜为人知。上海民族乐器博物馆位于闵行区七莘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内,陈列场地200多平方米,从1986年10月开馆以来,只接待了参观者1万余人次。著名的上海监狱博物馆,建在提篮桥监狱大墙内,戒备森严,只接待团队预约。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末l8世纪初才出现的,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8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在中国:“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我国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倡议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经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革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作为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发起单位。1980年7月,8个发起单位的负责人在北京开会,决定先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同年l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会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章程f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扩大博物馆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