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展示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展示现存问题对策建议

0引言

1数字技术在博物馆

展示中的应用形式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中的应用得益于上世纪计算机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不同于数字化在今日所被期望的展示功能,实物藏品向数字信息资源的最初转化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博物馆藏品。博物馆本着“内向利己”的原则引入数字技术,在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之后,逐步拓展到展示传播领域。根据藏品数字化展示在博物馆中的发展与应用,大致可将其分为如下两类形态。

1.1线上数字平台

1.2线下数字展览

2藏品数字化

展示的现存问题

在数字媒体蓬勃发展的21世纪,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无不受之影响。现在,多媒体设备展示的信息更加容易被公众接受并吸收,逐渐成为最受公众青睐的文化艺术传播方式之一,众多博物馆纷纷将数字技术投入到博物馆及其展览的建设之中,引发了全球博物馆的数字浪潮。但就展示而言,数字化只是博物馆藏品众多展示形式或手段之一,而非唯一途径和最终目的,也无力满足解决博物馆藏品展示所有问题的过度期待。此外,因其成长于实践,发展过于迅速,缺少理论探讨和总结反思,许多博物馆尚未认真思考便被迫卷入到数字化潮流之中,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2.1本末倒置:藏品的数字化展示不能取代实物藏品

数字化展示起源于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储存和展示,但藏品区别于文献资料,数字技术不能取代人脑解读藏品信息,其所蕴含的非言语性和非视觉性信息无法被数字储存或展示。此外,脱离了实物的数字化展示,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观看藏品本体的临场感和仪式感,这些感觉很难由方寸间的屏幕或是投影表现出来。而经过复制和转译的图像更无法全面转述文物的信息,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博物馆应充分意识到数字化展示的局限性,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手段而忽视了藏品本体信息的展示和阐释,“物”始终是博物馆存在的根基,公共博物馆理应承担阐释物的使命[4]。利用数字技术展示阐释藏品,应以是否更好地阐释和展示藏品信息为评价标准,避免过度神圣化数字展示技术,从而丢失了藏品本身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主体地位。

2.2华而不实:数字技术在藏品展示中的滥用

2.3昙花一现:藏品数字化展示设备的维护成本过高

3博物馆藏品数字化

展示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剖析,目前数字化藏品展示利用存在着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形式和内容脱节以及过于求新导致技术保障薄弱等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数字化展示利用本质上是期望利用多媒体及其多层信息的解读和展示能力,将蕴藏在藏品中的故事具象地表达出来,同时作为博物馆又“必须区分他们提供的东西和主流商业企业提供的东西[7]”,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负责任地向公众解释和说明藏品,避免“徒有视听觉的喧闹,却没有文化性的温情[8]”,成为藏品数字化展示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唯技术论”导致的技术局限

“认识到人类传播系统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有适应性的系统,我们就能看见所有形式的媒介都生活在一个动态的、互相依赖的宇宙中。当外部压力产生、新技术革命被引入以后,传播的每一种形式会受到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组织过程的影响[9]”。传媒形态的技术表现是由人所创造的,传播活动是人有意识的信息行为。如何理解人是传播的主体和各类媒介在传播中的作用,不局限于技术本身,一直是技术发展和传播准确性和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传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藏品数字化展示利用需要超越单一的技术视野,这要求博物馆及学界必须克服技术发展导致博物馆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技术至上的倾向,回到以内容为导向的传统展示思维里,重新审视媒介形态和媒介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促进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的高质量发展。

3.2藏品数字化展示模式单一

应用模式单一是导致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浪费的又一原因,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兴起,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数字技术已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数字技术一方面代表着新的展示方式,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用不同的方式来看传统的展示内容。而作为知识传播的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兴起颠覆了博物馆传统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数字技术的方式多样和广泛应用可以帮助观众深度领悟藏品内涵和历史知识。从博物馆知识传播的本质意义出发,所谓颠覆,其实就是一种回归,以往难以透过实物传递出来的知识信息可以透过数字设备毫无保留地全方位呈现于观众面前。但目前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展示,主要以转换媒介展示藏品本体的方式为主,将拍摄或三维扫描的实物本体通过简单地复制拷贝,以不同的数字媒介呈现出来,其本质是依靠技术革新实现展示创新。数字化的复制和拷贝显得过于容易,但不能将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的展示方式看作创新,它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诉说同一件事情。

3.3研究与应用之间的道器相离

藏品数字化来势之快,以至于博物馆行业内还没有制定出合理的与之相配的行业标准,研究的滞后性导致应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2021年初国家博物馆所公布的博物馆300个线上资源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对于“在线展览”“网上展览”“文物数字化展示”“数字全景展厅”等展示方式,在发布之时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和划分,存在严重概念不清的情况。除此之外,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市场乱象,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生态发展。多数商业展览打着“沉浸式”“多感官”等新概念,收取高额门票,大大折损了博物馆在观众心中的形象。我们如何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环境,运用数字技术与藏品的结合满足公众新的审美冲动、学习习惯和精神要求。特别是在藏品数字化展示已逐步成型的今天,如何由器而见道,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众,需要加强数字化展示的理论探讨和标准建立。

4博物馆藏品数字化

展示的建议与展望

当今博物馆正逐步通过创新藏品信息应用方式,将数字化的藏品从计算机显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件件可观赏、学习、体验、触摸甚至穿戴的数字展品,这些发展改变了博物馆传统的学习和参观方式。也许最初的博物馆数字化倡导者并不会想到,这些数字化的藏品如今正以影像、印刷品、应用软件、艺术创作等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全方位加以传播。传统博物馆的典型特点是让所有知识信息都集中于“物”上,观众只能依靠现有的知识体系接收到其中的部分信息,而如今的博物馆正不断探索观众与馆方的双向交流模式,信息不再被单向度地推给观众,相反,观众可以从博物馆或者数据展示平台上将感兴趣的信息拉出来,甚至参与到创造传播信息的活动中来。这一变化意味着,博物馆不再是藏品信息传播的唯一媒介。

4.1信息平台:有效利用数字资源,满足观众多元需求

“公众主导”则是由博物馆或资源平台提供藏品并制定相应规则,由公众根据自身情况主动探索藏品叙事和展示方式。在此基础上,数字化藏品将改变传统博物馆的参观模式,观众本身将作为更加重要的角色,不需要再去依照策展人的文物分类或是博物馆认为值得参观的藏品路线亦步亦趋。过去因为顾虑大众需求而弃之不用,无法对外公布的文物,现在都能为观众所选择。例如疫情期间伯明翰博物馆信托基金会与游戏“占领白墙”的合作(图3)。该游戏基于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所拥有的数字藏品资源,让观众从中任选出200件藏品,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策划、设计和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艺术展览,这个展厅将成为这世界上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版本。国内博物馆近期也开始积极尝试该类模式,2021年10月,杭州博物馆发布了“粮道山18号——人人都是策展人”计划,活动向观众提供了馆藏的150件数字藏品,观众可以任选10件藏品,自定展览主题和叙事,生成属于自己的策展海报并发布。该活动仅上线一个月就吸引近2000名用户参与游戏,共计发布803个展览。这意味着未来通过数字化藏品,无论是专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或是观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展厅,并拥有对外阐释和设计展览的权利。

4.2展示空间:打破藏品利用局限,提升展览陈列丰度

文物在诞生之初主要具有观赏、把玩、触碰和社交功能,自博物馆诞生之后,文物便作为藏品被安置于展柜之中,以往的功能仅剩下依赖目光的静态凝视。数字信息技术对提高文物藏品的展示利用率、藏品信息传达的深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藏品在被数字化之后,成为一种信息被广泛储存与传播,同时借助影音互动媒介进入实体展示空间[11]。观众的观看方式、赏玩方式又重归多样。加之科技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认知方式、知识获取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新媒体技术处理加工的藏品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首先,传统博物馆展示中由于文物保护或展示空间限制而无法展出的藏品,现在不仅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出来,还能有效缓解藏品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带来意想不到的展示效果。自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清明上河图》真迹在故宫一共展出了2次,反响极为热烈,引发了“故宫跑”这一博物馆现象。为了能让更多观众一睹《清明上河图》之芳容、领会汴梁之美,故宫着手策划了2018年《清明上河图3.0》(图4)互动艺术展演,展览以360°全息沉浸交互经典舞台艺术和4D球幕影像等技术手段营造出真实的体验。这次创新的尝试,既保留了作品原有的美学价值,又从观众体验和文化信息获取的角度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不仅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魅力,一气呵成地体验繁华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而且使得深藏于博物馆内的珍宝“活”了起来。

最后,可以通过藏品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观众反复前往参观往往是因为博物馆开启了其对未知实物的好奇心或是对一些经历过的事情的联想[15]。如2019年故宫博物院新年数字沉浸体验展《宫里过大年》(图5)共动用885件藏品,通过提取故宫历史及院藏藏品中的过年元素,运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清宫过大年场景,形成春节文化与观众的互动,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交织,组成全新的艺术文化体验空间,让观众在博物馆体会了传统的清宫年味。较之于传统展览,数字化展示更加注重引导观众兴趣、调动观众情绪,触发人们对于美和好奇的本能追求,博物馆中的数字艺术是结合历史、人文和科技的新型艺术形式,它以创新、交互和沉浸的形式提升了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是博物馆对观众好奇和幻想的创造和回应。

THE END
1.NationalMuseumofScotlandNationalMuseumsScotlandAt 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 we care for collection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https://www.nms.ac.uk/national-museum-of-scotland
2.Museum博物馆Ice and snow sports 冰雪运动 Dec 16, 2024 | 28:40 Ultimate guide to winter delights 冬季美食大全 Dec 09, 2024 | 31:04 Mandarin Warm-Up: Learn Chinese through winter essentials 冬季保暖攻略 Dec 02, 2024 | 36:33 Beyond Kung Fu: Discover China's fascinating ethnic sports 赛场上的最炫民族http://ezfm.cri.cn/columnList/5/2702039
3.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4.ArtizonMuseum石桥财团 Artizon美术馆官方网站。普利司通艺术美术馆(1952年开放)更名,并于2020年1月作为新博物馆开放。除了传统的日本现代西洋画、印象派和20世纪艺术外,我们还拓宽了视野,包括古代和当代艺术,提供各种各样的艺术享受。https://www.artizon.museum/zh-CHS/
5.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湖南博物院此次征集工作中,183个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应用的案例报名参与评选,最终“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等10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29个案例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本次公布的示范案例聚焦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赋能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共性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10363
6.51热门大瓜大英博物馆,最佳精选核心关注专业版55.95.3451热门大瓜——大英博物馆的魅力与专业版55.95.34的最佳精选在浩瀚的互联网世界中,总有一些热门话题能够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51热门大瓜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而在这个话题中,大英博物馆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武汉光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ttp://wap.glbiotech.com.cn/29164.html
7.Sotheby’sHistory,ArtSales,&FactsBritannicaAlso known as: Sotheby and Company, Sotheby’s Holdings, Inc., Sotheby, Wilkinson and HodgeWritten and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ast Updated: Dec 1, 2024 ? Article History In full: Sotheby’s Holdings, Inc. Also called: (1864–1924) Sotheby, Wilkinson http://www.britannica.com/topic/Sothebys
8.大英博物馆公布了其拟将藏品全部数字化的计划。环球财经杂志官网大英博物馆公布了其拟将藏品全部数字化的计划。 大英博物馆公布了其拟将藏品全部数字化的计划。https://www.huanqiucaijing.cn/timeline/356171.html
9.国内外40家顶级博物馆线上资源,码淄对了!23、扬州博物馆数字博物馆 http:///yangbo/vtour/tour.html 24、南京市博物总馆 《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http://beyond./play/?m=90685696_VZS6_b6f9&from=singlemessage 25、实境苏州博物馆 http://webapp./museum_pano_app_pc/index.html?appId=599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502/18/37024376_1029438398.shtml
10.元宇宙周刊丨华为首个虚拟数字人“云笙”正式入职;腾讯已申请近百此次NFT发布会恰逢大英博物馆《万物之大绘本北斋》展览开幕,届时将展出103幅未出版的北斋画作。这些作品是在1820年代至1840年代为从未出版的插图百科全书制作的。超过200件北斋NFT艺术作品将可在线购买,包括著名版画的数字图像,如Under the Wave、Off Kanagawa、Clear Day with a Southern Breeze和Ejiri in Suruga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9087-1.html
11.每周一逛大英博物馆里的NFT收藏在众多数字藏品里,博物馆的馆藏NFT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类,过往在博物馆里珍藏的名画佳作,现在也都纷纷加入了数字藏品的行列,让普通藏家也可以轻松收藏这些名作。这周一,逛点线上的,在大英博物馆里,有你看中的NFT收藏品吗?云端的大英博物馆该怎么逛?1?登陆大英博物馆官网,选择中文展厅导览(还可以选择QQ音乐进行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897393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大英博物馆数字艺术大英博物馆AI立体元素免费下载png格式大英博物馆 小巧可爱 等距单体 柔和光照 柔和颜色_格式:png_大小:1200X1542像素_(图片编号:45001616)https://www.58pic.com/newpic/45001616.html
13.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的展呈应用研究博物馆数字化进程,线上导览的发展及应用https://www.91jiangjie.com/www.91jiangjie.com/?p=3875
14.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传承与创新大英博物馆官网上一份名为“面向2020”的博物馆战略文件中提到,其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占总收入的50%,其余部分纪念品销售为主要来源。而疫情之下销售渠道仅剩线上。 大英博物馆 | 图片来源:britishmuseum.org 英国朴茨茅斯的玛丽·罗斯博物馆依靠玛丽·罗斯信托来保存和展示国王亨利八世最喜爱的战舰及战舰上的手工制品。https://m.cls.cn/detail/769314
15.大英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专注于全球艺术展览、博物馆活动,时刻了解身边正在进行的展览。https://art.icity.ly/museums/9wvndnn
16.大英博物馆天猫官方店被买空了?别急,中国的博物馆也有“招牌货开网店卖衍生品已经成为中外博物馆数字化的共同选择。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99187
17.大英博物馆宣布将藏品数字化计划称其将“改善安全状况”当地时间10月18日,大英博物馆发布公告,宣布将藏品数字化的计划。大英博物馆临时馆长马克·琼斯表示,在发生藏品失窃事件后,该计划将“改善安全状况”,并称其“有信心此类失窃事件将再也不会发生”。当地时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发布公告称发生文物被盗事件,馆长哈特维https://m.gmw.cn/2023-10/18/content_1303543762.htm
18.数字尾巴小米联合大英博物馆发布MIX2S艺术特别版一起来看看小米 MIX 2S 艺术特别版的开箱照。 大英博物馆在 5 月 8 日和小米联合发布 MIX 2S 艺术特别版之前,曾于前一天与美图联合发布美图手机「大英博物馆限量版」,这是大英博物馆首次与手机厂商展开跨界合作。https://web.vip.miui.com/page/info/mio/mio/detail?app_version=dev.20051&postId=2360212
19.51cg热门大瓜今日吃瓜,揭秘往期回顾,大英博物馆珍宝背后的故事51cg论坛上热门大瓜频出,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让我们回顾一下往期大瓜,聚焦大英博物馆的珍宝,探寻这些宝物背后的故事,51cg热门大瓜今日吃瓜51cg论坛一直以来都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集中地,各种热门大瓜层出不穷,我们挑选了一些往期热门大瓜,带大家回顾一下这些令人瞩http://sdlongpai.cn/post/28123.html
20.线上资源:国内外40家顶级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23、扬州博物馆数字博物馆 http://3vking.com/yangbo/vtour/tour.html 24、南京市博物总馆 《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http://beyond.3dnest.cn/play/?m=90685696_VZS6_b6f9&from=singlemessage 25、实境苏州博物馆 http://webapp.vizen.cn/museum_pano_app_pc/index.html?appId=5998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092562
21.清华美院教授吴琼北京服装学院白鸽:美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2018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大英博物馆发布的动态版《秋林读书图》在设计理念上更进了一步,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图5—8)作品以动态画面引导观者“走进”画中,按照画作中视角的变化,变“观赏”为“游览”,跨过溪流,深入密林,又飞至山峦之上,仿佛可以听到潺潺溪水在身边流过,感受到林间微风轻拂脸庞,看到山顶氤氲的雾https://www.ad.tsinghua.edu.cn/info/1207/25091.htm
22.伦敦大英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伦敦大英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参观计划可按照官方给出的1小时/3小时参观指南漫游大英博物馆 2、导览器租赁博物馆内可租语音导览器,有中文版本,从官网预约或直接到大中庭的服务台租赁都可以。导览器可以挂在脖子上,看到带有耳机符号的展品,就在导览器上按展品对应的数字键,即可听到讲解。 3、在博物馆用餐博物馆内人很多,看展品走起来也很累,https://you.ctrip.com/sight/london309/12586.html
23.大英博物馆景点观光攻略大英博物馆地址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而且是免费入场政策 这次主要去了埃及古希腊、罗马和咱们的中国 埃及当然不能错过木乃伊和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如果你对埃及文明感兴趣可以挑战一下,看看能猜出几个字,(埃及我最爱拉美西斯二世,有https://place.qyer.com/poi/V2cJZ1FmBzdTYQ/
24.观展·特稿丨数字化能为博物馆展览带来什么所以我们做数字展的时候特别强调“没有必要则无需增加”,这样才能让观众的关注点返回到博物馆的核心叙事上,我们才能通过物去叙说故事。例如,我们在“运河上的舟楫”展中,将数字展项放在展览之前或展览之后,让观众在观展前了解展览即将表述什么,或者让观展在观展后回味他看的到底是什么,亦或者是藏在展览的中间成为https://www.518bwg.com/show/1186.htm
25.酷站两连发!大英博物馆3D模型图免费下载+5.3万卷中文善本特藏这几年全球无数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逐渐将馆藏数字化,透过各种渠道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让我们不用亲自飞到几千公里外就能坐在计算机前仔细观赏,更重要的是有些素材可在下载后再利用,对于创作者来说也省去重新制作的时间。对此 Goohttps://www.uisdc.com/british-museum-harvard-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