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文物中的“她”力量

从古至今,有无数关于女性的文物保留下来,它们梦回千年,诉说古今相连的故事。

本期,我们带您一起追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回到千年前的中国,一起看见文物里的“她”力量~

01明秦良玉甲冑

图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官网

秦良玉甲胄身长162厘米,袖长113.5厘米。甲胃由头盔、云肩、甲衣、甲裙二件、护腰二件、护心二件镜组成完整一套。其甲衣、云肩、甲裙、护腰均为织金锦缎质地,通体钉鎏金铜泡,边沿用正方形鎏金铜块装饰,青缎镶边,天青色团花细绫衬里。

护心镜近照|图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官网

护腰上、下连接处用鎏金铜块,铜块上镂雕龙纹。头盔为铜质,上有花翎、红珊瑚顶;护心镜系铜质,镜为素面,周边为镀金镂刻龙纹。

这件甲胄属于明代著名女将秦良玉——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英雄。

秦良玉朴刀|图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官网

秦良玉曾列下许多汗马功劳、战功卓著,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成为古往今来众人仰慕的对象——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革命志士秋瑾也曾写诗赞道:“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

02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图源甘肃省博物馆官网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出土于1973年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邵店村大地湾,为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是齐额短发的女性形象,大约产生于距今5500-6000年前,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社会生产主要靠女性采集为主。以这件文物为代表的大地湾文化彩陶,也对人们了解早期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腹以下细节图|图源甘肃省博物馆官网

它的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部隆起,可以看成是对母性崇拜的一种反映。它的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其头顶以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由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构成。

有学者认为,这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花瓣纹和半坡文化的鱼纹,变相融合到一起的图案,有一种抽象美和神秘感。

彩陶瓶面部显得静谧、安详,流露出一种独具东方审美的气质,被视为早期的“黄河母亲”形象。其形状与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器口有承继关系,平底的彩陶瓶也成为仰韶文化中后期的一种器形。它是新石器时代一件标志性器物,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03妇好鸮尊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鸮(xiāo),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尊,则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在商代,妇好鸮尊的形象被赋予了智慧、勇猛、威严的意义,被视为“战神”的象征。

妇好墓是安阳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共出土1928件文物,妇好鸮尊便是其中之一,堪称人类文明的一大宝藏。鸮尊造型生动、纹饰华丽,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鸟形铜酒器,是商代艺术审美、制造工艺、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

妇好,则是鸮尊的主人。

妇好,单独任何一个标签,都无法完整对她定义——她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将军,还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占卜官……据甲骨文记载,当时发生边境战争,妇好主动领兵出战,讨伐鬼方羌人。这场战争是殷商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妇好大获全胜,因此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家。

殷商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妇好墓里发现的大量兵器,也佐证了她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贡献。她的辅佐也成就了商王朝“武丁中兴”,而从甲骨记录中看,妇好还几十次受命主持祭祀、任占卜之官。

在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妇好”二字被提到二百多次,包括了妇好生活的各个方面:征战、祭祀、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商王武丁对她的思念和牵挂。

安阳殷墟出土甲骨关于妇好的部分记录

妇好33岁早逝后,为解相思,武丁命人精心打造了一对鸮尊,永远陪伴在妇好身侧。目前两只鸮尊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

04皇后玉玺

图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皇后玉玺印面为正方形,质地为羊脂玉,通体晶莹润泽。螭虎为钮,螭虎怒目圆睁,张口露齿,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侧刻有云纹,印面刻有阴文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螭,为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螭虎是吸收了螭与虎的特点演绎出来的一种神兽。用螭虎作钮表示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和威慑百官的绝对权威。

那么,这枚玉玺又属于西汉哪位皇后?因其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后长陵约一千米,所以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这枚印章是汉高祖皇后吕后所有。

吕雉,字娥姁(xū),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汉高帝刘邦之妻,通称吕后。刘邦称帝后,吕雉被封为皇后,此后她参与朝政,献策施计,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司马迁对她的评价:“为人刚毅,辅佐刘邦定天下,诛杀反臣,吕后功劳最大。”

惠帝即位后,吕后当政,首创垂帘制。《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中太史公道:“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在吕后统治时期,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均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5长信宫灯

1968年,在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了一件西汉铜鎏金青铜器。这盏灯因灯身刻有“长信尚浴”的铭文,因而得名长信宫灯。汉代的铜灯多是动物造型,长信宫灯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汉代人形铜灯,其整体造型为一位双手执灯跪坐的汉代宫女,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

根据铭文考证,此灯是公元前172年(汉文帝时代)铸造的,灯的最初主人是阳信夷侯刘揭。后来,刘揭“有罪国除”,此灯被没收进少府的“内者”(官名),归长信宫所有。

长信宫是皇太后的宫殿,文帝的皇后窦氏是刘胜的祖母,景帝时为皇太后,很有权势。后来,窦太后又把此灯送给了她娘家族裔中的一位叫窦绾的女子,窦绾将铜灯视为珍宝,死后就将灯随她埋入墓中。

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窦太后,名漪房,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窦漪房父母早亡,只留下她和哥哥窦长君、弟弟窦广国三人相依为命,甚为悲苦。后来以美貌和伶俐被征召进入后宫,侍奉吕后。在侍奉吕后的过程中,窦漪房深得吕后欢心,幸运地被列入了“出宫人”的名单,选派给高祖刘邦的第4子代王刘恒。

文帝刘恒去世后,刘启即位,是为景帝,尊窦漪房为皇太后。这两位皇帝共同创造了“文景之治”,窦太后则是其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06持笏立式女俑

图源沧州博物馆客户端

持笏立式女俑于1980年在献县东樊屯唐墓出土。整体为红陶材质,头束刀形高髻,面颊丰圆,细眉长目,嘴旁有酒窝。衣着上,该俑身穿对襟宽袖衫,下着裙,腰束宽带,带端飘于身后,双手持笏于胸前,足穿云头行履,端庄大方。

这件女俑手中持有“笏板”——在唐代,官员所用笏板的材质是按官职等级进行划分,五品及以上官员持象牙笏,六品及以下官员用竹子做的笏板。

笏板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提词器,官员上朝面奏皇帝的说辞,往往要事先准备好,记于笏上,以免疏漏。但是唐代除非皇帝特招,五品以下的官员是不能轻易上朝面圣的,所以有专家分析,这一位女官俑或许是一名高官。

中国古代女官制度,出现于礼乐之邦的周代,兴盛于太平盛世的大唐。

早在商代,妇女就已参与国家政务,代表人物为前文提及的妇好;而官方制定的女官制度最早建立在周代,唐朝则是女官地位的巅峰。

初唐时期开始设置女官的正式职称。唐代女官除要负责宫内事务和祭祀典礼之外,有时还会被皇帝外派,如充当皇帝使者前往番邦慰问、吊祭等。

上官婉儿墓墓志盖|图源央视新闻

武则天执政后,进一步推动女性参政,这期间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在中国封建时代十分少见。唐代的女官,最高的职位可以坐到正三品,譬如上官婉儿,曾掌管宫中制诰多年。

不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女官制度在形成与发展期间,都为中国历史书写了无数重要篇章。

妇女节不仅是对历史上女性争取权利的纪念,也是对古今女性在社会各领域取得成就的肯定。当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如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宇航员刘洋……未来,我们还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提高女性权益。

THE END
1.数字甘博官方网站鲵鱼纹彩陶瓶 所属年代 距今5200年前 藏品级别 国宝级 材料技术 泥陶 外形尺寸 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 简介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5200年前) 甘谷县西坪出土 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 小口、长颈、平底、腹上部有双耳,颈部有堆纹一圈。 瓶腹绘黑色人首形的鲵鱼图样,一双短臂向外伸出http://www.gansumuseum.com/collectionDetail?nav=3-1&id=1026
2.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什么类型的彩陶,它收藏于哪个博物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加强消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全面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不断提升,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灾因素明显增多,火灾发生几率和https://www.shuashuati.com/ti/3a00530307554865bdb83ac86ab662d3.html?fm=bd93430ef26ae5730924b5f367234f8922
3.远古之花甘肃省博物馆之彩陶甘肃省考古所藏 带流红陶罐 仰韶文化早期 距今7000-6000年 秦安大地湾出土 甘肃省考古所藏 三角斜线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早期 距今7000-6000年 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仰韶文化中期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中期 距今6000-5500年 甘肃省博物馆藏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5820106_1113516402.html
4.如果文物会说话人头形器口彩陶瓶:5000多岁的“齐刘海少女”跟随新华网文物推荐人 带大家走近这件国家一级文物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出品人:储学军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万方 何潇 统筹:朱霞 执行策划:袁晗 编导:别培辉 郑琬 编辑:张萌萌(实习) 摄像 剪辑:童张伟 文案:刘欣瑜 包装:贾磊 鸣谢:甘肃省博物馆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甘肃分公司 联合出品推荐0为https://news.ifeng.com/c/8VVecngDKUR
5.文物甘肃省博—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文物|甘肃省博—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 甘肃省博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8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86件,国宝级文物16件。这其中,有2件被列为195件禁止出境文物,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简单聊聊网红彩陶瓶和省博其他几件仰韶文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937434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甘肃彩陶文化展五千年陶宝宝——惊世绝艳的色与艺先民变体鸟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 高12.4厘米,口径43厘米,底径14.4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陇原玫瑰——甘肃彩陶文化展”展厅展出) 当史前时代的人类拿起泥巴按照某种意图、想象、方法塑造出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时,这件可视的器物就集合了史前时代人类的认知,也寄托着他们的期盼。创作者https://cul.sohu.com/a/759198391_121106869
7.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全二册)第二章中华文明的曙光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因为发现年代较早,当时的认识还不十分明确。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又对发现这件彩陶瓶的大地湾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据了解,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出土于遗址菜子台区居住址的东部,菜子台居住址经发掘,包含半坡、庙底沟、石岭下文化遗存,因此,这件彩陶瓶的相对年代得以确定。再结合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20723974999641147
8.如果文物会说话人头形器口彩陶瓶:5000多岁的“齐刘海少女”带大家走近这件国家一级文物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出品人:储学军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万方 何潇 统筹:朱霞 执行策划:袁晗 编导:别培辉 郑琬 摄像 剪辑:童张伟 文案:刘欣瑜 包装:贾磊 鸣谢:甘肃省博物馆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甘肃分公司 联合出品https://m.yunnan.cn/system/2023/12/14/032872471.shtml
9.馆讯丨文创产品开发——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彩陶,这种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仰韶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们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天水成纪博物馆特别推出的文创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彩陶的世界,探究一下它的彩绘过程。 彩绘。这是整个彩陶制作过程中最具艺术性和创新性的部分,需要彩陶艺人根据自http://www.changeemuseum.com/cjbwg/vip_doc/28450100.html
10.言之有“物”年方千百正青春?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藏 黄河之水天上来 ?滋养陇原先民 ?抟土为器,浴火成陶 ?饰以彩绘 ?似水波翻滚,回旋流转 ?塑以人形 ?短发齐额,小嘴微启 ?看尽沧海桑田,星辰轮转 ?仍是青春的样子 ?今人亲切唤之——5000多岁的“齐刘海少女” http://finance.sina.cn/2024-05-06/detail-inaufyza9171687.d.html
11.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五千多年前的“时尚穿搭”人头形器口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邵店村,是马家窑文化前期的彩陶。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高32.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6.8厘米,口做圆雕人头像,短发齐刘海,挺鼻小嘴,两耳各有一孔,用于佩戴耳饰,腹以上施淡红色陶衣。瓶身上的图案为变体的鸟纹和茎叶纹,是对当时人们渔猎生活的反映。 微微隆起的https://wlt.gansu.gov.cn/wlt/c108560/202411/174018894.shtml
12.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时期鲵鱼纹彩陶瓶陶二妮正版高清图片下载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时期鲵鱼纹彩陶瓶陶二妮 新用户注册 即可获得30张试用下载权益 推荐图片 甘肃省博物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博物馆,游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兰州市甘肃博物馆馆藏文物 甘肃省博物馆鲵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兰州市甘肃博物馆馆藏文物 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时期人头形器口彩陶瓶https://www.vcg.com/creative/1456401954
13.器以象制观物取象——图解原始陶器器形发展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既是使用器,又不失艺术情趣,准确地把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特征,是一件模拟动物形态的陶器珍品。人们在制作陶器时,会受祖先崇拜及巫祀信仰的影响,在造型上也出现了模拟人物形态的陶器。如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图5),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陶https://wenku.baidu.com/view/3eafabf2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b.html
14.秀我中国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五千多年前的“时尚穿搭”人头形器口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镇邵店村,是马家窑文化前期的彩陶。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高32.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6.8厘米,口做圆雕人头像,短发齐刘海,挺鼻小嘴,两耳各有一孔,用于佩戴耳饰,腹以上施淡红色陶衣。瓶身上的图案为变体的鸟纹和茎叶纹,是对当时人们渔猎生活的反映。 微微隆起的瓶身像http://jcs-site.gansujsl.com/index/news/detail.html?id=6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