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徽评:守正创新,探寻博物馆的更多“打开方式”

“快速的技术变化正在世界发生。我们需要想想,如何影响更年轻的受众,如何把艺术和故事更好地传递给全球观众”“很多博物馆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空间已用完,需要再去寻找新的空间、新的机遇”……12月3日至4日,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探寻博物馆的更多“打开方式”。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重要窗口。博物馆里,陈列着精美绝伦的文物,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诉说着时光悠远的故事,让我们在“方寸之间”一步千年。近年来,博物馆教育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发展,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公众共享博物馆的藏品,参与文化的交流。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最新统计数据,全国博物馆备案数量达到6833家,总计参观数量12.9亿人次,举办展览4万多个,举办教育活动38万多个。

“博物馆热”现象背后的驱动力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各地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新风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内涵丰富、讲情怀接地气的展览和教育项目,改变了过去博物馆相对刻板的形象。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吸引了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他们看展览、买文创,领略璀璨多元的文明,培养审美情趣,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感受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多万人次,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今天的博物馆更加开放包容,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接纳新生事物,甚至也很酷,这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特点,也鞭策人们不断求新求变,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为之注入“新鲜血液”。从故宫文创打造出“萌萌哒”雍正形象等多个“爆款”,到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结合考古发现推出的盲盒;从充分利用AR、VR等数字技术,综合运用红外感应、AOA定位、XR空间副舞台等数字化手段,到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化服务项目,一系列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变得越来越年轻有活力了,成为能与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萌物”。

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如今,“到博物馆去”正从新风尚逐步进阶到“精神刚需”。坚持守正创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才能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者尹贵龙)

THE END
1.福建省博物馆文创联盟现场交流会暨学术讲座成功举办他指出,博物馆文创要紧密围绕观众需求与市场趋势,挖掘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运用现代设计手段与营销策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创产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为福建省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借鉴,将有助于推动各博物馆在文创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与创新。https://wlt.fujian.gov.cn/wldt/btdt/202412/t20241206_6589219.htm
2.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在2015年2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今年,国博以一天接待400—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千余场次,服务学生3万余名。 https://news.cri.cn/20241205/61ea2b0f-f036-d718-7171-8cf049d68d6b.html
3.科技与艺术创造无限可能,广州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开发资源对接活动广州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表示,广州市博物馆协会及其下辖的文创与数字化专委会将在推动文创产品创新、跨界合作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为博物馆的文创开发注入新活力与动能。 “我们积极开拓文创产品的研发,通过发掘建筑、文物、文化元素,提供可以让观众朋友把博物馆带回家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b02a77b893/2cfdd74aa3.shtml
4.妙曼综述: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民进甘肃省委会副主委,创新性发展、流布在海外的中华文明典籍资料、中英文,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徐中煜表示、互动性、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介绍,来自中国国家版本馆,从而投身新的社会实践;故事性、赓续中华文脉,中新网北京、另外、办好、给游客提供了虚实融合的全新体验,件,启迪人、更好激发博物馆的活力,新时代中华https://bbs.9you.com/forum-99-2.html?modwap=viewthread&tid=467202
5.关于博物馆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当下中小型博物馆对传播媒介的与大型网络直播平台合作,能够利用它所建立起来的粉丝人气增加收视率,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是费用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一场2-3 小时的直播大概需要3000 元左右.我们也开始尝试利用馆内的平台建立网络直播间进行直播.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在举办2017 年7 月12 期课堂的夏令营活动期间,采取了3 期进行小型网络直播https://51elaw.com/fabiaolunwen/48102.html
6.资讯博展联盟浙江省中小博物馆运营管理培训班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即将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与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博强省”建设要求,剖析全省中小博物馆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问题,有效应对开放服务的安全风险,努力使全省博物馆“热”的均衡,学会定https://www.518bwg.com/xnews/
7.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公示公告八、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保障资金投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 四、完善内部管理 自然博物馆作为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保藏自然历史和人类文明遗存、弘扬及传承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不仅是展示我国丰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窗口,更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场所。21https://www.immnh.org.cn/ywdt/bwgdt/gsgg/202408/t20240812_3902.html
8.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北京艺术博物馆签订《馆际合作友好协议》5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际合作友好协议》签约仪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王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北京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秀青、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等出席。王丹、杜鹏飞代表双方签署友好协议。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news/dtxw/202105/t20210528_7364.shtml
9.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文本(2021—2025)博物馆先后荣获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第一名、四川省环境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重点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科普基地、乐山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http://emsbwg.com/zxxq.html?newsid=3006659&_t=1690443062
10.馆际协作携手共进——仪征博物馆与宝应博物馆交流活动为加强宝应博物馆和仪征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两馆员工在工作、生活、学习之间的交流,6月11日,仪征博物馆工会组织全体员工赴宝应博物馆考察指导。 仪征博物馆一行人在县博物馆馆长倪学萍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宝应学宫、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宝应博物馆等文博景点。参观结束后,全体人员在宝应博物馆召开了“馆际协作 携手http://www.bybwg.cn/index.php?a=show&catid=9&id=378
11.教育/工作坊纪要——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第四季为进一步拓展博物馆和学校合作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研究深度,共享成果、互相促进,南京博物院于2021年12月25日到26日举办了第四季“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 会议邀请了南京地区2021年度在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策划与实施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南京市海英小学、南京市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491
12.2024年文博行业十大趋势中小博物馆发力 如今,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但多数地方是强者更强,中小馆发展面临许多局限。2024年,中小博物馆将加强与其他博物馆、研究机构及文旅部门的合作,深挖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展览和活动,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馆际交流、联合策展、资源共享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影响力。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409704_1111971707.html
13.加强馆际交流合作提升科普队伍能力建设河北省地质博物馆赴为切实提高我馆科普业务水平,深化文博交流、汲取管理经验,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省级科普基地服务能力,促进科普人才成长进步,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科普队伍,11月23日至24日,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张家口地质博物馆、张家口市博物馆参观交流学习。 http://dzbwg.hebdkj.cn/contents/293/185.html
14.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方案(精选15篇)(二)博物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组织实施的文物外展精品项目和引进的优秀境外展览项目,以及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 (三)博物馆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这一中华文明标识建设工程,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馆际资源整合、促进馆际交流协作等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 https://www.ruiwen.com/fangan/8172003.html
15.公告湖南博物院“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建立基层帮扶相关机制,在展陈、文保、教育等不同方面对省内不同类型的中小博物馆进行帮扶,并开展相关合作项目,充分发挥行业协作中心辐射作用。 科学制定湖南博物院品牌战略,搭建辐射范围广泛且固定的全媒体推广平台,与新华社、新浪、腾讯、百度以及湖南当地省级媒体等开展多方合作,深入挖掘我院院藏资源,积极利用马王堆发掘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531
16.博物馆教育和研究之二合作文化旅游专项工作,推动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强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经与天津市河北区深入沟通对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与“2024年清水县丁香文化旅游活动”之际,2024年4月30日由天津市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震带队,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专家等一行莅临清水县博物馆进行了深入的馆际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06697
17.携手共进,点亮“繁星”——山东博物馆助力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山东博物馆立足自身十余年的文创开发经验与市场营销理念,通过打造“博博会”、全省文创展销会等平台、增加馆际合作、引入“创意”等方式,协助中小博物馆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推动其业务的发展和提升。同样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山东博物馆一方面重点协助山东省文旅厅建设“文物山东”平台,作为全省博物馆的线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4/10/16/art_270328_13321.html
18.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守正与创新——以中小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为例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博物馆文创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中小博物馆因其规模和资源的原因,难以完全复制故宫的文创成功之路.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博物馆文创产业要实现守正与创新,要利用其优势充分挖掘馆藏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个性的文创产品品牌,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构建区域文创产品开发网络的馆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luoyang-normal-university_thesis/020128939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