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扎堆博物馆里过暑假家庭研学如何用好博物馆资源

作为半学半游、寓教于乐最好的场所之一,博物馆能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体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这场遍及东南西北中、追溯上下五千年的行走中寻找文明、感受文明,知行合一。

今年4月,由中央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博物馆正式启动。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设置“考古中国”“探访中国”“游历中国”“非遗中国”“开放中国”等重点篇章,多维度立体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这无疑又一次推动了儿童青少年“文博游学热”席卷神州大地。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研学热持续攀升,各类博物馆研学线路和产品层出不穷,价格不菲,质量却参差不齐。对此,家长、博物馆、第三方研学机构如何用好资源,提升博物馆研学的品质,真正实现研之有物、学而广博,让孩子们受益?

家长:要积极参与其中

“孩子回来对研学内容说不出所以然。一问才知道,老师只让孩子们自己寻宝、打卡、拍照,没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家长秦女士对儿子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博物馆之旅颇有微词。

目前,博物馆研学的提供方主要有博物馆、学校、第三方机构及其彼此间的组合。学校、博物馆及两者的合作有相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但部分第三方开发的研学,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评估,在经济效益的导向下,可能存在参观节奏快、讲解内容粗糙等问题,收费却不低。

据了解,有些博物馆研学团是旅行社包装的,名不副实。所谓的课程设置就是讲PPT,再让孩子DIY。“研学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同质化严重;有的“只游不学”,赶行程、打卡;有的缺乏实践性,止步于“看”和“听”。

“如果研学的内容不错,家庭条件允许,花钱为孩子报团,既能提升孩子的学识素养,又能解放家长,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家长要提前有效甄别。”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周婧景表示,很多博物馆展教资源丰富,且大多数是免费的,家长花点儿心思便能用起来。

北京小学生叶彤今年9月将升入五年级。一放假,她就和父母动身去了南京,开启了她的博物馆研学之旅,她的第一站是南京博物院。“那里的《爱琴海的荣耀·古希腊文明特展》令我大开眼界,印象最深的一是扬臂女神雕像,它是米诺斯文明宗教信仰的象征;二是桃金娘式金花冠,耀眼夺目;三是‘踢球场景’墓碑石,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热衷体育运动的场景。270件/套展品展现了古希腊文明的璀璨辉煌,令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叶彤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叶彤说:“我还去了南京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我在新晋网红点‘最美落地窗’打卡,被精美的‘奁盒’深深吸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体验了‘四时红楼——《红楼梦》主题文化课程’,了解《红楼梦》与南京的深厚渊源。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我第一次看到南京绒花、秦淮灯彩、根雕、竹刻等非遗展品,参加了娃娃学非遗活动,还知道了博物馆的坐落地——甘熙宅第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民宅,俗称‘九十九间半’。在博物馆里阅读这座城市,令我难忘。”

叶彤的妈妈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们全家已经走遍了北京的展馆,前些天看到媒体报道,江苏省推出“博物知旅”暑期系列活动,全省文博场馆参与其中,包括600项研学特色内容,他们就决定暑假到这些展馆看看。“我们一家都是博物馆爱好者,行前一家人一起做攻略,参观中、参观后兴奋地聊聊各自的感受,增长了知识和见闻,孩子大人都有收获,也使亲子关系更融洽了,看来是选对了地方。”叶彤妈妈说。

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各博物馆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第二课堂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同时,改变了过去参观的单一体验,增加沉浸式体验和动手实践活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增强了博物馆的磁力。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育鸿学校学生梁曦月每年都会去中国航空博物馆参观,故事听得多了,梁曦月当起了小小讲解员,把“少年先锋号”战斗机的历史讲给一起参观的同学听。

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9岁的儿子特别喜欢北京汽车博物馆。“每次孩子都会去进步馆,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操作方向盘,参观各种汽车模型,对汽车的内部结构、设计和发动机原理等问个不停。”王先生说,未来馆也是他儿子必去的,那里的概念车和未来交通工具模型总能让孩子对未来的交通方式产生很多奇思妙想。“这样的研学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边玩边学,对学习的新知识印象更深、记得更牢。”

“当前,不少博物馆研学更注重互动体验,注重提高孩子们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乔向杰说,博物馆可以设置丰富的互动体验区、科学试验区,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如设置艺术工作坊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或进行艺术创作,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或是将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呈现、非遗手工体验、闯关游戏、寻宝探秘等活动应用于研学中,增强参观的体验感,让高冷的文物生动起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近年来教育需求多样化,人们对增值性和成长体验要求也随之增多。“新课标强调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强调通过真实情景中的深度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在学习中重视学习经验向其他情境的迁移,这些都为博物馆研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研学:不止于“观”,更在于“研”

我国是博物馆大国,在“文化中国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丰富的文博资源有效转化为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资源?什么样的研学课程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博物馆进校园,通过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要制作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助读物、口袋书、动漫等,引导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开展活动、辅助学习,不断探索完备博物馆学习模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

记者了解到,几年来,各地不断尝试馆校结合的各种可能。北京市史家小学和国家博物馆联合编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教材;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天空之城小学开发了“走进博物馆”系列校本课程;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四川省成都博物馆与多家学校联手,重磅推出“我的课堂在博物馆”系列馆校合作课程;南京博物院为儿童青少年长期开设“博物院的萌兽”和“跨时空的艺术”两大主题系列课程……

山西省语文特级教师刘补明认为,博物馆研学不止于“观”,更在于“研”,要研之有物、学而广博。课程设计应强化与课堂学习的互补及融合,注意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和研究性的结合。

采访中,专家一致认为,博物馆研学应以理念之变引领实践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使历史和文物触手可及,让这一“行走的课堂”更具适龄性、实践性,让儿童青少年真正收获体验与成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陈若葵

逛博物馆的“正确姿势”

■小尘

带孩子到博物馆,如何做到不走马观花、看完即忘?逛博物馆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心智和能力差异很大,家长应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最初带孩子去博物馆,可以选择互动项目、体验项目多的场馆,如科技类和自然类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说:“博物馆是立体的百科全书,家长要做有心人,和孩子提前做点功课,用心去了解博物馆的资源,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去用好,让博物馆之行有所收获,更能体现参与的价值。”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切忌面面俱到,参观的主要目的是看、是沉浸式体验,要注重细节,允许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犹如精读,这样有助于孩子深度学习自己真正喜欢的内容。

中国港口博物馆社教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博物馆教育并不是简单地传递现成的知识,而是传递一种能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思考、联想,自发寻找答案,训练他们‘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他们面对未知世界的态度。”

THE END
1.政民互动“阅在深秋”光明大型户外阅读嘉年华活动亮点纷呈11月2日—4日,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区图书馆)承办的“阅在深秋”光明大型户外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光明区图书馆总馆户外广场盛大开展。 本次活动以“读吧!光明 读吧!深圳”为主题,以书籍为载体,联合深圳湾实验室、脑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szgm.gov.cn/xxgk/ztzl/zfkfr/hdhg/content/post_11882872.html
2.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多样教育活动精彩呈现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国博社教案例 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展示 5月18日,国家博物馆广受好评的中华文明研学“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分为冬夏令营和周末研学营、公共考古体验营、国博课程进校园、京外学生进国博五个部分,配套展示教育出版物https://www.chnmuseum.cn/fw/hd/zxhd/zyzfwfc/202405/t20240528_269192.shtml
3.亲子看展走红折射“知识体验”新诉求暑假虽临近尾声,但“文博热”近期热度不减,不少城市的家长纷纷选择带着孩子打卡热门博物馆、美术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也以大展、网红展吸引家庭观众,不断延长时间,优化服务,以满足高涨的参观需求。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8/t20240828_2111237948.html
4.今年寒假,不妨来一场“博物馆行旅”,体验上海文博盛宴项目推进两年来,经过专家评审,共择优招募了60个文化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实践基地,涵盖了全市16个行政区,囊括了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非遗类场馆、公共文化艺术场馆等多种类型。 中国航海博物馆介绍博物馆相关课程 据了解,通过各基地积极建设,目前项目共计对接试点合作学校200余所,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1200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703218
5.图书馆读书活动总结19篇县图书馆为倡导全民读书,营造读书氛围,突出推广宣传“全国少年儿童读书年”活动,经过精心策划,举办了以“经典读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点燃读书热情,共建书香县城”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读者活动。 4月x日,在文化城北门,悬挂横幅、布置宣传展牌,在学校、社区、街道发放宣传传单,在图书馆内张贴推广读书宣传海报,营https://www.yjbys.com/zongjie/huodong/1756238.html
6.寒假首图陪你学首都图书馆推出2021年寒假系列少儿活动4、《回到中华文明源头冒险,探索藏在博物馆里的秘密》 时间:2021年2月23日 主讲人:李蓉 记者,导演,幻想小说作家 课程地址:首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二)“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 寒假期间,少年儿童可利用首都图书馆“北京市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平台资源:http://qsnjddd.clcn.net.cn/index,通过观看名师、专家导读课http://t.clcn.net.cn/news/default/detail?id=2609
7.图书馆活动总结13篇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我馆利用自身网站,积极推荐“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书目、“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百种推荐阅读书目和中国建筑图书奖获奖图书书目及优秀儿童读物、科普图书书目。 7、继续开展“优秀图书推荐活动 为调动读者参与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我馆长期开展了“优秀图书推荐活动”https://www.jy135.com/huodongzongjie/1158386.html
8.我陪孩子读经典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启用"童读嘉年华"也来了活动简介:书展将集中展示“我陪孩子读经典”分龄推荐书单中的少儿书籍,供读者借阅。 四、“恐龙博物馆”科普画展 活动时间:7月初—8月31日 活动地点: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二楼临展区 活动简介:结合科普知识,展示恐龙类绘本以及中华恐龙科普画,展览形式为立体式和场景化。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7/08/033134796.shtml
9.最新!赣州11月文化惠民活动出炉→新闻中心活动时间:11月1日-16日 活动地点:线上 虔图影院儿童友好观影活动·《心灵奇旅》 活动时间: 11月2日 14:30 活动地点: 赣州市图书馆三楼影音鉴赏室 财商启蒙《财赋少年成长记》 活动时间: 11月2日 15:00-16:00 活动地点: 赣州市图书馆一楼亲子故事阅读馆 https://www.newskj.com/news/system/2024/11/01/030713540.shtml
10.儿童博物馆作文(精选9篇)(1) 儿童博物馆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与社区图书馆达成一种互惠的合作, 如有些社区图书馆让那些办有该社区内儿童博物馆会员的人员获得该馆的服务时享有优惠活动或其他便利服务;有些儿童博物馆实行该馆会员与社区图书馆会员的绑定活动。儿童博物馆与社区图书馆合作举办活动, 不仅可以降低活动成本, 更能在教育功能的发挥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3i3t.html
11.夜游上海好去处!17家博物馆今夏开放夜场东方网记者包永婷7月6日报道:今年暑期周末晚间,包括上海博物馆在内的沪上17家博物馆将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除了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特展及教育活动,博物馆还将打造跨界融合文旅新样式和消费新场景等,同时推出文创产品等折扣优惠,让观众体验“展览+活动+文创+社交+生活”的综合性博物馆奇妙夜,让“走进博物馆”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7062772606416.html
12.助力城市夜间经济发展上海17家博物馆开启“博物馆奇妙夜”活动:AM 讲座[博物自然]家燕繁殖生态观察 AM 讲座[白领之夜]民国都市女性妆饰与审美转型 AM KIDS 震旦博物馆奇妙夜亲子活动 特展:365流浪动物日记——小幸运 《青春的形状》胶片记录摄影展 具体活动时间及参与方式请查看上海震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307-5086965.htm
13.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这一规定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 A. 司法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学校保护 D. 家庭保护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c0e7287e2b71d5b61d58af0a69e74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