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博物馆系统开展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网上“云游”博物馆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为保障公众安全和健康,陕西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做出闭馆决定,暂停对外开放。在暂时闭馆期间,陕西省各文博单位利用已有数字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服务,让观众们以“云参观”“云刷馆”的方式享受文化生活。

200余项网上展览“尽情看”

在暂时闭馆期间,为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官方网站及时安排推出了“数字展示栏目”,该栏目目前包括“全景兵马俑”“平天下展览”“四海一虚拟展示”“数字博物馆”四大内容板块。其中,“全景兵马俑”可以通过浏览兵马俑360度超清全景图,感受秦陵文化遗产的磅礴之势。兵马俑一号坑利用全景技术将2000张4575万像素的图片拼接起来,形成一幅高达500亿像素的室内全景图,将秦兵马俑一号坑内的所有遗迹非常精细地展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数字参观方式甚至能够提供超过实地参观的效果。

144家博物馆“随便逛”

陕西数字博物馆是陕西省文物局依托已经建成的陕西馆藏文物数据库资源,着力打造的一个文物数字化展示、保护与交流的专业平台。陕西数字博物馆于2010年开始酝酿筹建,至2011年底实现了上线试运行。于2012年8月28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虚拟现实馆、数字专题展、临展与交流展、精品文物鉴赏、讲坛与讲解等五大特色栏目。截至目前,陕西数字博物馆上线了省内144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125个数字专题展览、145个专题讲座、900余件文物介绍。展出文物不仅有二维图片,还能360度观赏。此外,陕西数字博物馆推出的口袋版成为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将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网络媒介创新结合的综合平台,实现了“把历史装进口袋,把博物馆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的愿望。

虚拟展馆只等你来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20年1月24日起闭馆,为了弥补广大观众在疫情期间不能到博物馆实地参观的遗憾,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虚拟展馆,让观众线上体验数字虚拟展览。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的“数字展厅”,你还可以进入大唐遗宝展、唐代壁画珍品馆、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革命将士珍藏文物资料展、“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专题展、伟大草原遗产珍宝艺术展和中国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等虚拟数字展厅尽情游览。

“文物电台”传播好声音

网上展厅逛累了,那就闭上眼睛“听文物”吧。

“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开设“漫步诗歌”“老陕西的趣闻传说”“你不知道的西安城事”“文物的传奇身世”“丝路寻根”五档节目,网友可以聆听来自陕西博物馆的最新展览、文物故事、基层动态和文博新闻。网络电台自上线开播以来,已发布音频数量达1700条,累计点击率68万人次。

“讲读博物馆APP”把博物馆带回家

现场语音讲解、VR视频讲解、三维文物展示、展馆虚拟漫游……由陕西省文物局推出的“讲读博物馆APP”,让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在展厅聆听文物讲解,还可以在线收听文物之声,浏览最新展览内容,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详尽了解陕西文化,轻松实现将博物馆带回家。

博物馆“网课”开讲传播文博知识

“嗨,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姗姗’。当前,有好多科学家、医生、护士和许许多多勇敢的人在抗击危害大家健康的新冠肺炎,这个时期,我们要做到不出门,在家学习一样增长知识,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到来!为了陪大家一起度过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开设了‘阳陵课堂’……”2月11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精心制作推出了博物馆线上教育课程“阳陵课堂”,与宅在家里的同学们一起学习文博知识。

在第一课“画里看阳陵”中,分别以“你对汉代知道多少”“走进汉阳陵”“认识汉景帝”“探秘文物宝库”“踏访汉家宫阙”为题,运用生动活泼的漫画形式讲述历史文物知识;第二课“不一样的陶俑”,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汉阳陵出土的那些千姿百态的侍女俑、威风凛凛的武士俑,以及憨态可掬的陶塑动物俑,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故事当中了解陶俑的作用和象征意义。“除了开展网上展览,资源共享,这次我们博物院还开办了网络课堂,传播文博知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毕胜告诉记者,此次开通的“阳陵课堂”共分为“画里看阳陵”“不一样的陶俑”“文物中的黑科技”“我是小小考古家”“衣冠上国”“我们一起做运动”“有趣的纸”“趣味节气”“文物成语故事”“一秒文物故事”等10堂网络教育课程,弥补大家不能现场参观博物馆的遗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也通过官微开办了“周秦汉唐”系列教育课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官微开办秦俑百问微讲堂;西安碑林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特点,推出线上教育课程——足不出户,知“鼠”达理,让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之一——鼠。(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赵争耀采写)

THE END
1.相约河博,品中原文化之韵——物联网学院青马班参观河南省博物院2024年12月10日,物联网学院团总支负责人孙紫妍带领青马班学员走进河南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 步入博物院,共分为10个展厅,同学们依次从文明曙光初现的新石器时代、展示辉煌的夏商周时代、兼容并蓄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到盛世繁华的隋唐时代,再到光彩熠熠的宋金元时代,一件件古朴典雅厚重庄严的历史文物,诉说着跨越千年https://www.hnjd.edu.cn/wulianwang/2024/1212/c970a25439/page.htm
2.@许昌人线上就能逛展览!“云服务”日渐流行的今天,宅家云游,逛展赏景两不误。为了方便市民亲近文化、感受历史之美,“我的许昌”客户端新上线了720°VR全景功能,把许昌博物馆正在布展的“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搬到了线上,让用户能够在客户端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人类驯化、饲养及长期观察动物的全过程。 https://wgl.xuchang.gov.cn/zcfg/004006/20241217/30c80e0c-ef44-43ef-9efe-a7749e2a202a.html
3.金工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团队赴甘孜州博物馆考察学习7月29日-30日,国家艺术基金“汉藏金工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团队赴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考察学习,并特邀甘孜藏族自州博物馆汤勇馆长、州文旅局黄兴为团队成员进行现场授课。 汤勇馆长和黄兴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对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团队重点了解了甘孜州的历史源流发展、地理生态特点、多地考古遗址发现、馆藏珍贵https://www.sckjw.com.cn/info/fde0280316044e72a3ee2a058da27666
4.长宁机关动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7月1日上午,长宁团区委机关党支部与上海农商银行长宁支行第一党支部、区青少年事务工作站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前往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浓缩着一个时代回忆http://bsjgdj.baoshan.sh.cn/tszs/202011/t20201117_572447.html
5.教育/工作坊纪要——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第四季镜脉学习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个是认知过程的有序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强调博物馆学习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性,从经验的链接到新旧经验的关联和碰撞,再到新经验的重构,一步一步螺旋递进。第二个是学习过程的浸润性,馆校合作应该创造立体的动态的真实的情景,让儿童沉浸于学习之中。第三个是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应该让儿童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491
6.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南博讲解志愿者线上讲习班培训记2022新年伊始,南山博物馆组织志愿者团队40位讲解志愿者,参加了全国博物馆讲解员高级讲习班线上直播学习。连续6天的培训课程中,来自国内各优秀博物馆教育领域的专家老师,针对新时代下国家对博物馆教育工作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进行深度解析,并分享经验。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2-03/05/content_24971829.htm
7.最新顶岗实习报告范文(通用12篇)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xx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xx硇洲岛、xx森林公园、xx香江野生动物世界、xx长隆夜间动物世界。 四、实习内容: 观察认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baogaofanwen/1220902.html
8.足不出户看展览!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 近几年,全球无数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逐渐将馆藏数字化,透过各种渠道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让我们不用亲自飞到几千公里外就能坐在计算机前仔细观赏,更重要的是有些素材可在下载后再利用,对于创作者来说也省去重新制作的时间。https://www.uisdc.com/16-museum
9.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红色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理论原标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红色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必将极大地激励全国文化文物领域守正创新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我们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05/8102687.shtml
10.数字博物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浏览某数字博物馆的某特定板块,引导学生熟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人物、建筑、文字史料等,从而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在近距离感受历史中学习历史知识,走近历史人物,进一步深化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在进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教学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09/10391652.shtml
11.学生实习报告(精选14篇)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做事的方式方法及处理日常生活中琐事的技巧是我现在和将来学习的一部分。工作能力的加强是我努力的方向。对于今后的工作,我有能力、有信心做的更好。 五、实习体会 从踏入公司的那一天起,我意识到我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对不起关心自己的人们。 https://www.oh100.com/a/202202/4345034.html
12.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让文物“活起来疫情时期博物馆比较好的参观方式是线上云游博物馆,博物馆努力将网上博物馆内容做得丰富些,包括展览、讲座、馆藏文物鉴赏等,这样观众可以居家云游博物馆,满足观众对博物馆参观的需求。线上博物馆具有明显优势,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博物馆无界限文化共享平台,博物馆也因此成为“网红”。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1/0304/54808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