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不落幕的博物馆之城

1912年,北京第一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国子监“诞生”,110载岁月更迭,一幅纵横有序、经纬交织的博物馆地图徐徐铺开,到2021年底,本市已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拥有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

从“1”到“204”,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全方位开启,多层次、全类型、广布局的博物馆集群逐步形成,点亮首都这座不落幕的城市全域博物馆。

北京首个博物馆的“诞生地”国子监街上,走出了首都博物馆。从1981年原馆址孔庙对外开放,到2006年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新馆正式开馆,再到今年3月部分展厅暂别观众进行全面改陈提升……这座国家一级综合类博物馆已经陪伴市民走过41个年头。

暂别,是为了更惊艳的亮相。

大运河畔,一座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已亮出“古韵风帆”。这座备受瞩目的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已进入外装和屋面收尾阶段,预计今年年底竣工,2023年底具备开放条件。届时,首博本馆基本陈列将同步上新,与东馆配合诠释“都”与“城”的关系。

“两馆展陈既珠联璧合,又各具特色。”首博东馆建设办主任张宇介绍,首博本馆展陈以“都”为核心,聚焦北京建都史,东馆则以“城”为核心,将北京城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大运河文化有机结合,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北京故事。

初现芳容的大运河博物馆,主楼和观众共享大厅一南一北,造型对应一帆一船,其间一条水街穿过,绘出古代运河图景。未来,这里将集藏品库房、陈列展览、文保修复等博物馆基本功能及开放式展陈、社会教育、文创配套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于一体。张宇说,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设计者的巧思:观众穿行水街时,还可以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水街在夜间也开放,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区”。

约3.2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不同区域的主题已经定了:基本陈列立足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密切关系,展示北京的山川形胜、人居历史、城市变迁与发展沿革;专题展览分为若干系列,每个系列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等常换常新;体验式开放展示区融合人文、休闲、科技等要素,馆内还设有文保展示区,丰富观众参观体验。

看着规划中的新馆一天天落成,静待“启航”,张宇和同事们满怀期待:“我们将为观众呈现更多元、更灵活的博物馆。”

首博和大运河博物馆,是本市立足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特征,推动形成地标性大型博物馆群落的一个缩影。中国长城博物馆、北京奥运博物馆、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博物馆……近两年,一批独具首都特色的现代化博物馆提速建设,博物馆之城轮廓肌理不断明朗。

204家博物馆,正在向更高层次和更接地气双向发展。

2021年6月,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辽金城垣博物馆三家遗址类博物馆整合组建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一馆三址“抱团”发展。

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的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国早期都城所在地,依托遗址丰富的文化资源,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将融入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体系中;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位于丰台区丰葆路郭公庄,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考古发掘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诸侯王及其夫人墓,目前该遗址保护及博物馆改建工程已启动,预计2024年开馆;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是我国现存考古发掘出土的发现最早、体量最大的古代水关遗址,该遗址就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内,是北京建都之始的重要见证。

“三处遗址将串讲北京城3000年历史脉络。”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馆长杨志国说,三处遗址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要整体利用,还将进一步升级,建设北京地区考古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创新展示手段,让考古发掘过程、考古人的工作生活走进公众视野,打造更亲民的考古教育基地。

这种“抱团”发展的方式,还延伸至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宋庆龄故居、北京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老舍纪念馆……从2000年起,散落在街巷里的名人故居成立“联盟”,每年设置主题,盘活各故居馆藏、科研成果、文创资源,进行综合展示,扩大影响力。20余年间,“联盟”不断注入新活力,不仅在北京的社区、学校等地进行展示,还沿着名人足迹,将展览送到国内外,成为北京文化的重要品牌。

2021年以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签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等规划、文件编制工作;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博物馆之城专项工作组,为博物馆之城建设提供政策依据……一个个精品博物馆都将化零为整,分门别类整体盘活,展示北京古都文化和现代风采。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不断深入,一座座云端博物馆照常开门,24小时不间断地讲述京味儿故事。

近年来,包括故宫在内,国博、首博等综合类博物馆相继推出数字文博产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各类博物馆纷纷“触网”,开启本市文博领域“互联网+”新时代。

云端博物馆,不再是各家“一枝独秀”。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博物馆未来将齐聚云端,提供一键预约参观、云观展、文化教育活动等一站式服务,搭建市民与博物馆沟通的桥梁。

北京市204家备案博物馆中,国家一级博物馆达18家,从博物馆数量、密度、布局、办馆水平、发挥公共服务效能上看,已经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博物馆集群。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策划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引领性的博物馆。北京市利用博物馆数量及门类均居全国前列的优势,整合博物馆资源,形成区域博物馆合力:发挥中央及市级博物馆“集聚效应”,在积极推进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市属博物馆服务能力与水平;利用科研机构多、人才聚集的条件,加快推进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博物馆……当前,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迈入最佳时期,从大馆“成群”到精品馆“组团”,再到“博物馆云”形成,一系列“北京经验”开创博物馆发展新局面。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675fdce72d25985fe164489f&categoryname=%E7%83%AD%E7%82%B9%E6%8E%A8%E8%8D%90
2.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3.中国历史探秘深挖中华文明的宝藏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想要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不再是负担重重的事情。随着科技的进步,一款名为“中国历史app”的应用程序诞生了,它不仅简化了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学习,更让这段丰富而复杂的时光变得触手可及。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款app来深入了解我们的文化根基呢? https://www.eiopr.cn/shen-hua-gu-shi/514038.html
4.@许昌人线上就能逛展览!“云服务”日渐流行的今天,宅家云游,逛展赏景两不误。为了方便市民亲近文化、感受历史之美,“我的许昌”客户端新上线了720°VR全景功能,把许昌博物馆正在布展的“生命律动——古代动物造型艺术展”搬到了线上,让用户能够在客户端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人类驯化、饲养及长期观察动物的全过程。 https://wgl.xuchang.gov.cn/zcfg/004006/20241217/30c80e0c-ef44-43ef-9efe-a7749e2a202a.html
5.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Dealmoon.com 最新景点/活动折扣信息 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 免费看 线上全景参观展览https://www.dealmoon.com/cn/free-online-visits-famous-museums-in-china/1813362.html
6.五千年星汉灿烂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笔记当然,这条笔记诞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参观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小时候它翻修了很多年,只在很久以前得见它一面,如今能以它作为博物馆笔记系列的开端,真的让人感到十分荣幸。 先叠个甲,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博物馆观众,绝非历史或考古专业的从业者,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13746
7.云参观故宫博物院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数字故宫博物院手抄报 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北京故宫手抄报怎么画 我的家乡手抄报 北京故宫博物院手抄报简笔画及资料 同学们绘制手抄报化身小小讲解员为文物发声让文物说话 国际博物馆日参观旅游小报手抄报简单边框模板-psd故宫博物馆psd 参观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1399023.html
8.5·18国际博物馆日云南省博物馆文博“大餐”等你来!法门寺、何家村、丁卯桥……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凤翔区博物馆、麟游县博物馆、江苏镇江博物馆的100余件(套)精美展品联袂展出。 不负丹青——刘傅辉捐赠艺术作品文献展 展览地点:一楼临展厅 免费参观 他对云南的爱在画作与文字间流淌,临终前又将全部画作及资料捐献给云南省博物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5/16/032588979.shtml
9.世界四大博物馆相约"云"端穿越时空遇见"疫"后未来——中国青年网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馆内的陈列室共有248个,常年展出的几万件展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加持 用新手段结识“老物件” 长期闭馆以及由此带来的参观人数和收入的急剧下降对整个博物馆行业都产生了影响。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之下,多个博物馆推出“云展览”,以特殊的方式,使观众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105/t20210518_12950303.htm
10.历史中国鼎铸文明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二)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大型历史考古类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并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 专题二:宅兹中国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并走向鼎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风格、价值取向和文化格局的形成时期。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https://www.meipian.cn/5584g439
11.参观感想作文700字游中国湿地博物馆(精选5篇)篇5: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我受益颇深,感触良多。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vdce5c1.html
12.近代史研究所组织退休同志赴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考察张海鹏先生作为研究所的资深前辈表示,在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73周年纪念日,在我们国家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走向航空强国的今天,有机会来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感到非常高兴。在发言中,他简要介绍了自己担纲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修订版的成书经过、特色及社会反响。 http://jds.cass.cn/newzxdt/202404/t20240422_5747362.shtml
13.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作文(精选18篇)听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好去处,于是,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参观。 走进历史博物馆的大门,导游阿姨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0000㎡,建筑面积约为50000㎡。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陕西历https://www.oh100.com/w/257355.html
14.“感受千年温度触摸历史印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经历数千年历史演变,融入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定格为华夏民族的标志传承至今。为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增添节日喜庆氛围,本馆联合南阳唐王府博物馆等百余家博物馆,通过云展览向观众介绍中华龙文化,本次展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用精美的文物和蕴含深意的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文化故事。http://www.hbbwg.net/index.php?c=show&id=2393
15.参观历史博物馆自我评价.docx参观历史博物馆自我评价.docx 5页VIP内容提供方:chinaxue 大小:52.16 KB 字数:约4.63千字 发布时间:2021-10-05发布于重庆 浏览人气:4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参观历史博物馆自我评价.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004/6030224052004020.shtm
16.“云游”博物馆增强教育体验像帕尔马赫博物馆这样的体验式博物馆,着眼于从参观者的具身感知入手,使其获得一种鲜活的、类似于“生活体验过的经验”,这一点遵循了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及学习特点;而以讲故事的方式,辅以高科技打造的逼真场景,则充分体现了线下博物馆教育无法被线上活动替代的“情境性”,这使得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再仅仅是“纸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5/t20200522_328932.html
17.历史博物馆观后感15篇(合集)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4 今天,我妈妈带我去参观了中国扇子博物馆、中国雨伞博物馆和生活工艺品展览馆。在https://www.cnfla.com/guanhougan/4642175.html
18.河南博物馆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每天9: 00--17: 00 16:00停止入馆,17:00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年实行周一闭馆。 预约订票 实名制预约免费参观 参观须知 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交通路线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8号 活动预告 最新活动预告 展 见证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 https://www.chnmus.net/
19.历史博物馆观后感(通用40篇)今天,晴空万里,天气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走近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建历史博物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进入博物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型塑像,里面记载着解放军同敌人英勇作战的场面。绕过塑像,我们走进大厅,大厅里放满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红军使用过的刀枪,有红小孩使用过的红鹰枪,有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89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