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博物馆系统开展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网上“云游”博物馆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为保障公众安全和健康,陕西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做出闭馆决定,暂停对外开放。在暂时闭馆期间,陕西省各文博单位利用已有数字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服务,让观众们以“云参观”“云刷馆”的方式享受文化生活。

200余项网上展览“尽情看”

在暂时闭馆期间,为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官方网站及时安排推出了“数字展示栏目”,该栏目目前包括“全景兵马俑”“平天下展览”“四海一虚拟展示”“数字博物馆”四大内容板块。其中,“全景兵马俑”可以通过浏览兵马俑360度超清全景图,感受秦陵文化遗产的磅礴之势。兵马俑一号坑利用全景技术将2000张4575万像素的图片拼接起来,形成一幅高达500亿像素的室内全景图,将秦兵马俑一号坑内的所有遗迹非常精细地展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数字参观方式甚至能够提供超过实地参观的效果。

144家博物馆“随便逛”

陕西数字博物馆是陕西省文物局依托已经建成的陕西馆藏文物数据库资源,着力打造的一个文物数字化展示、保护与交流的专业平台。陕西数字博物馆于2010年开始酝酿筹建,至2011年底实现了上线试运行。于2012年8月28日正式上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虚拟现实馆、数字专题展、临展与交流展、精品文物鉴赏、讲坛与讲解等五大特色栏目。截至目前,陕西数字博物馆上线了省内144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125个数字专题展览、145个专题讲座、900余件文物介绍。展出文物不仅有二维图片,还能360度观赏。此外,陕西数字博物馆推出的口袋版成为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将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网络媒介创新结合的综合平台,实现了“把历史装进口袋,把博物馆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的愿望。

虚拟展馆只等你来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20年1月24日起闭馆,为了弥补广大观众在疫情期间不能到博物馆实地参观的遗憾,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虚拟展馆,让观众线上体验数字虚拟展览。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的“数字展厅”,你还可以进入大唐遗宝展、唐代壁画珍品馆、平山郁夫的丝路艺术世界、革命将士珍藏文物资料展、“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专题展、伟大草原遗产珍宝艺术展和中国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等虚拟数字展厅尽情游览。

“文物电台”传播好声音

网上展厅逛累了,那就闭上眼睛“听文物”吧。

“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开设“漫步诗歌”“老陕西的趣闻传说”“你不知道的西安城事”“文物的传奇身世”“丝路寻根”五档节目,网友可以聆听来自陕西博物馆的最新展览、文物故事、基层动态和文博新闻。网络电台自上线开播以来,已发布音频数量达1700条,累计点击率68万人次。

“讲读博物馆APP”把博物馆带回家

现场语音讲解、VR视频讲解、三维文物展示、展馆虚拟漫游……由陕西省文物局推出的“讲读博物馆APP”,让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在展厅聆听文物讲解,还可以在线收听文物之声,浏览最新展览内容,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详尽了解陕西文化,轻松实现将博物馆带回家。

博物馆“网课”开讲传播文博知识

“嗨,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姗姗’。当前,有好多科学家、医生、护士和许许多多勇敢的人在抗击危害大家健康的新冠肺炎,这个时期,我们要做到不出门,在家学习一样增长知识,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到来!为了陪大家一起度过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开设了‘阳陵课堂’……”2月11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精心制作推出了博物馆线上教育课程“阳陵课堂”,与宅在家里的同学们一起学习文博知识。

在第一课“画里看阳陵”中,分别以“你对汉代知道多少”“走进汉阳陵”“认识汉景帝”“探秘文物宝库”“踏访汉家宫阙”为题,运用生动活泼的漫画形式讲述历史文物知识;第二课“不一样的陶俑”,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汉阳陵出土的那些千姿百态的侍女俑、威风凛凛的武士俑,以及憨态可掬的陶塑动物俑,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故事当中了解陶俑的作用和象征意义。“除了开展网上展览,资源共享,这次我们博物院还开办了网络课堂,传播文博知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毕胜告诉记者,此次开通的“阳陵课堂”共分为“画里看阳陵”“不一样的陶俑”“文物中的黑科技”“我是小小考古家”“衣冠上国”“我们一起做运动”“有趣的纸”“趣味节气”“文物成语故事”“一秒文物故事”等10堂网络教育课程,弥补大家不能现场参观博物馆的遗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也通过官微开办了“周秦汉唐”系列教育课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官微开办秦俑百问微讲堂;西安碑林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特点,推出线上教育课程——足不出户,知“鼠”达理,让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之一——鼠。(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赵争耀采写)

THE END
1.VR云展(第四期)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2023年12月每周一、周三、周五,我馆将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期推出12期“VR云展”,欢迎广大观众线上参观! VR云展第四期: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主办单位:四渡赤水纪念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观展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开启线上观展https://www.sdcs1935.com/html/news/trends/202312/65a588817ad98466.shtml
2.体验不一样的暑期博物馆游文博动态该展览精选近百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由序篇和3个部分组成,以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实践历程为主线。展览将持续至7月25日。 研学课堂:体验传统文化 博物馆研学游堪称流动的趣味课堂。近年来,博物馆研学游已成为中小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啦!”“你要这个吗?”“你这里是卖什么的呀https://www.ishaanxi.com/c/2024/0710/3191571.shtml
3.欢度国庆·云游刺桐红: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欢度国庆·云游刺桐红: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2024-10-07 07:30:00 来源:泉州网【欢度国庆·云游刺桐红】泉州网带你巡礼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微信搜索“云游刺桐红”小程序打卡更多红色景点。 责任编辑:苏维斯相关新闻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10/07/content_9075715.htm
4.云游武汉革命博物馆,重温红色记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就可能遇见历史 倾听一段深刻动人的故事 武昌都府堤路 一条几百米的老街 串起城市历史的百年时光 今天看春光系列 我们一起走进它 “云游·春光中的武汉”进行到第21天 906.5万人次网友一起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 追寻红色历史的点滴足迹 武汉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武昌江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818329
5.疫情宅家新玩法get,“云游”故宫敦煌三星堆一键直达→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馆藏文物及标本十万余件,文物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其中,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遗存,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吴越国及宋代佛教文物,汉代会稽镜,宋代湖州镜,南宋金银货币,历代书画和金石拓本,历代漆器,革命文物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 https://www.gzstv.com/a/84fa4d810a3448599db537db166081c0
6.走读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高凉大地的红色印记南方plus茂名高州市城区西面,沿着依山傍水而建的观山公园环山大道而上,便可看到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里毗邻高州革命烈士陵园,既是古色古香的文物古迹,又是高州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之地。 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目前,高州正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学校师生、群众纷纷到此学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3/26/c5010827.html
7.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洪巷13号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武汉革命博物馆原为1967年重建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后来到了1988年,因为武汉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76.html
8.腾讯看点携手14家博物馆发起接力云导览:全国网友在家就能看兵马俑活动当天14家博物馆将依次轮流为广大用户带来“包容·万邦”、“群贤·毕至”等不同主题的文物文化及历史导览,跨越先秦到近代两千多年历史时间,邀请用户不间断云游,足不出户也能一站式游览丰富馆藏与历史文化。 本次活动中腾讯看点将强大的流量优势和广泛的社交连接,与陕西独具特色的历史、自然、人文、红色革命等文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youth.cn/sq/tj/202005/t20200518_12333176.htm
9.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浓墨重彩书写文物事业新篇章特别是近两年来,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太原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运城博物馆等相继推出“云观展”“云游览”“云讲座”“线上展览”“线上课堂”等系列活动,通过全景导览等技术呈现展厅和文物,民众朋友们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博物馆,享受文化盛宴,在各种声光电营造的逼真大场面中穿越历史与前人对话。(记者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2-05/24/content_12762797.htm
10.天津日报小站练兵史馆是中国军事博物馆帮助策划建立的,里面堪称是一部“中国近代海防史”,田家炳中学师生倾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崇敬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树立坚定理想,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文物走进学校课程 让文物“火”起来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3-07/05/content_161_7903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