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将展玩“设为星标”
-多多点击底部“在看”,也欢迎给我们留言。
●清佚名《李夫人(陸禧甫夫人)像》。纸本设色,中国,约1876年。HarpMingLuk先生捐赠,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
本次大型特展将呈现300件来自不同博物馆、藏家的19世纪中国书画与物品,部分精品首次汇集一堂。展览分为六大主题:政治、军事、艺术、城市生活、全球化、改革与革命,意图为公众了解中国近代史开辟新的一页。
其中有乔治国王和玛丽王后加冕仪式上的景泰蓝花瓶——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赠送,慈禧太后委托的丝绸长袍等皇室用品;也有官员画像、出口扇面等来自舞蹈家、士兵、艺术家、家庭主妇、商人、外交官等当时各职业人们的生活用度,小到报纸、家具甚至汤料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览将照亮晚清时那些作为个体的存在——
或是一位皇后、一位舞蹈家、一位士兵、一位艺术家、一位家庭主妇、一位商人,又或是,一位外交官……
●1850年至1900年间在中国广州创作的一幅中国妇女油画。大英博物馆
研究项目
晚清的文化创造力,1796-1912
2020年1月12日-2024年7月14日
展览由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学院主持策展,艺术人文研究委员会提供为期四年的研究项目支持,包含十余个国家的100多名学者,旨在研究社会、政治动荡以及战争如何催化不同形式的物质与视觉文化的创新,探索物质文化如何以独特的方式阐明不断变化的政治与社会身份。特别是,它将考虑经常被排除在文献记载之外的群体,包括不同社会阶层。项目也将研究物质文化如何支持或颠覆同时期的文本叙事。
整个项目力求充分整合当时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各领域专家与学者在世界各地寻找材料,来揭开中国在漫长的19世纪中的非凡故事。
[研讨会]
19世纪的中国:
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
China's1800s:materialandvisualculture
2023.06.08-06.09
第一天09:25–19:00
第二天09:25–17:30
6月8日
1.绘画与赞助
2.书法与篆刻
3.民间绘画与版画
4.地图、钱币与走马灯
6月9日
1.商业与时尚
2.纺织品
3.装饰艺术
4.工艺技术与环境
策展人特展介绍
IntroducingChina'shiddencentury
2023.04.24
*参与方式详见大英博物馆官方网站
慈禧太后长袍
约1880-1908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NewYork.
旗人祖先像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ROM
李夫人肖像&陆禧甫肖像
约1876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作为本次展览的海报,这组人物肖像是晚清的经典写照,也最能反映此次展览重点——19世纪不同中国人的创新和韧性。
大英官方详解中谈到,画像中的陆禧甫夫人出身名门,端庄持重,家庭和睦,高寿辞世,在动荡时局下实属幸运。尽管如此,我们也仅能通过题跋中的寥寥数语了解她的生平。
画像风格受到了当时传入的摄影技术的影响,比之前的肖像画更加写实,尤其面容画法高度写实。事实上,明朝肖像画法已受西方写实技巧影响。蒋骥在《传神秘要》中已经指出肖像画的作画之要:“面上凹凸处,以颜色深浅分之。惟两颐及深眼眶,或半侧面皆有闪光,略用檀子染之(檀子以墨和胭脂),烘出高处”。
豪华风扇广州1800-40
特蕾莎科尔曼藏
TheTeresaColemanCollection
任熊无锡秋影1840-57
MichaelYun-WenShih藏
MichaelYun-WenShihCollection
即使19世纪的中国风雨飘摇,但从当时的山水画、册页等来看,艺术传统并未衰落,而是与更“现代”的艺术并存。
平板印刷等西方新技术被受过传统木版印刷设计影响的艺术家以及沿海城市的新杂志和报纸所接受。随着“学而优则仕”的选择减少,更多人开始寻求其他形式的财政和社会支持,建立了诸多新的艺术和文学团体。
任熊就是“海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弟任薰、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
精致头饰1800-1900
TheTeresaColeman藏
蓑衣、箬笠与包1800-60
大英博物馆藏
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达到惊人的4.5亿,但平均寿命只有40岁。为了逃离冲突和寻找生计,许多人聚集到城市——上海等国际中心出现了,但贫富差距极大。
同样,作为文献中极少着墨的存在,平民生活的记载与实物也较少,找到一件留存下来的平民生活物件极其不易。而数百年来,这些物件实际上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命运。
农村渔民和农民常穿戴这种蓑衣与箬笠;城里的搬运工、清洁工和工人等也经常穿着以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蓑衣的材质存在着区域差异,取决于当地可用的材料,南方的棕榈叶或椰子纤维也是常用材料之一。展览中的蓑衣通过折叠几层稻草或叶子制成,用稻草线缝制。
从1870年起,英国皇家植物园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转移到大英博物馆,专业的有机保护人员在几个月内将一捆坚硬的稻草转变为观众将在展览中看到的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