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2.3万件文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Museum),中国人一般称之为大英博物馆。它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目前馆藏超过800万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然而,大英博物馆辉煌背后,更多是偷、抢、“借”、“贸易”、“进贡”等各种不光明的渠道。世界上多个古老文明数不清的宝物就这样离开故土,如今躺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和库房里。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这样写道: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据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在参观完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后,笑着离开。自豪耶?耻辱耶?毕竟,自己国家的宝物在他家,心情复杂,意难平!

每10年左右,大英博物馆总要推出一次划时代的中国文化大展,比如1996年第一次向英国公众展示三星堆文物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大展,2007年“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大展,2014年的“明:皇朝盛世五十年”,都曾轰动一时。

今年,大英博物馆再度聚焦中国,在上个月5月18日(国际博物馆馆日),推出特展“晚清百态(China'sHiddenCentury)”。馆方表示,这是全球第一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社会面向的大型特展。

据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Harrison-Hall)介绍,本次特展从4年前开始筹备,由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牵头,由来自14个国家的100多名学者通力合作完成。

▲“晚清百态”特展现场。摄影/林朵多

从1796年乾隆帝退位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中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民间起义和对外战争此起彼伏,最终,大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覆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也就此终结。但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文化和政治上的变革也孕育出非凡的创造力,促使着社会发生巨变。

策展人在特展前言中这样写道:

或许,个人的故事相比家国命运不足为道,但是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是一桩桩在宫廷中、在军队中、在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在全球舞台上的鲜活的个人经历。这次特展会跟随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领域的人物故事,来探查社会百态。

此次特展,共展出300件来自不同博物馆、藏家的19世纪中国书画与物品,围绕宫廷、军事、文艺、风尚、贸易、世变六大主题,探讨19世纪的中国人物和社会百态。

01.

「宫廷」

清朝皇帝宣称对一切精神和世俗的事务都有绝对的统治。在1798到1912年期间,有六位皇帝执政,其中三位是成人,之后是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下的三位幼童皇帝。

宫廷人物形象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满清皇室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文化影响。宫中的服饰和家具风格也出现了创新,新的娱乐形式在朝廷中传播开来,例如京剧和现代舞蹈。

▲慈禧太后穿用的氅衣。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后妃像》。摄影/林朵多

▲皇帝的扳指。摄影/林朵多

▲金钗。摄影/林朵多

▲点翠首饰。摄影/林朵多

02.

「军事」

清朝末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国内白莲教起义、张格尔之乱、阿古柏之乱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起义相继爆发。在对外战争中,清军接连战败,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无一胜绩。

为躲避战乱兵燹,人们远走他乡,另谋生计。这造成了地方的紧张局势、民族冲突和资源冲突。

▲“南京得胜图”木版年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

▲清《八旗将领肖像》。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南京条约》原件,展览说明上写着“itwasthefirstofChina'sunequaltreatieswithforeignpowers”(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摄影/Mei.同学在伦敦

▲维多利亚女王肖像。摄影/林朵多

03.

「文艺」

19世纪的中国风雨飘摇,但从当时的山水画、扇面画来看,艺术传统并未衰落,而是与现代艺术并存。

平板印刷等西方技术被艺术家以及沿海城市的新杂志、报纸所接受。随着“学而优则仕”的选择减少,更多人开始寻求其他形式的财政和社会支持,建立了诸多新的艺术和文学团体。

▲任熊《无锡秋影》。MichaelYun-WenShihCollection

04.

「风尚」

19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约4.5亿,但平均寿命却不足40岁。为逃避战乱,不少人移民到城市——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出现了。虽然许多人的生活极其困苦,但有些人享受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那时,妇女们大多被隐藏在官方记录中,除非因丈夫或儿子的事迹而出名。不过,有很多留存的物件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女性和她们所生活的世界。展览聚焦了这些被文献忽略的人与物,绘画、版画、服饰、豪华家具和娱乐设施等等,都是她们生活丰富多彩的证明。

▲清《李夫人(陆禧甫夫人)像》。画像风格受西方传入的摄影技术影响,比之前的肖像画更加写实。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牙盖葫芦蛐蛐罐。摄影/林朵多

▲麻将。摄影/Mei.同学在伦敦

▲云肩。摄影/林朵多

▲点翠凤冠。发饰采用了清末流行的点翠工艺,缀饰着珍珠、宝石,造型生动,光彩夺目。摄影/林朵多

▲清代刺绣耳罩。摄影/林朵多

05.

「贸易」

直到19世纪40年代,广州仍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贸易合法、外国人可以居住的地方。广州商人与欧美、日本、俄罗斯、南亚商人和东南亚侨民相互往来,各种风格融合特征较为明显。

▲清代广东外销扇。展示出当时中国工匠的精湛工艺与创意。摄影/林朵多

▲银质潘趣酒具。大英博物馆藏

06.

「世变」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变法图强,政府组建了一支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新军,也设立了新的外交部、商务部、警察部和教育部。不过,武昌起义爆发后,宣统皇帝于1912年2月退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在晚清变局中,有些人始终保持着大无畏的精神。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革命志士、诗人和女权主义者秋瑾的故事,她毕生致力于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秋瑾照。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藏

▲内画李鸿章像鼻烟壶。水松石山房藏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科举乡试考卷。摄影/林朵多

大英博物馆到底偷抢藏了多少中国文物?

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藏中国文物2.3万件。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商周青铜器,到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青花,明代景泰蓝,清代颜色釉瓷,几乎囊括所有文物类别,跨越整个中国历史。

那么,除了本次特展展出文物,大英博物馆还有哪些珍贵的中国文物呢?

▲康侯簋,又名沬司徒疑簋。出土于1931年的河南辛村,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礼器,后被倒卖出国,辗转为英国人布鲁克·休厄尔所购,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摄影/柳叶氘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辽代三彩罗汉像,出自中国河北。摄影/动脉影

▲这尊隋代开皇年间的阿弥陀佛石像,矗立在大英博物馆两层之间的楼梯空隙处,腰部有明显的切割痕迹。石像原供奉于河北韩翠村崇光寺。大英博物馆文物档案显示,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古董商卢芹斋将此像提交给中国政府,并通过驻英大使,捐赠给该馆。当年赴英参展的故宫专家傅振伦明确表示过,这尊佛像系1915年由卢芹斋盗卖出国。摄影/动脉影

▲唐三彩墓葬俑。它原本的主人名叫刘庭训,曾任唐朝忠武将军、河南道与淮南道校尉以及中央枢密使,于公元728年去世后归葬洛阳。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其墓葬被打开。1936年,大英博物馆购入这批三彩陪葬俑。摄影/柳叶氘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最著名者,莫过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原本收藏于紫禁城养心殿。1900年遭英军上尉盗抢,后售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摄影/孙志军

最后,以马未都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本篇推文的结尾。

“250多年来,大英博物馆数次改建扩建,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一流博物馆。中国文物自豪地占其最重要的一席,向全世界炫耀那久远文明的绚烂。我走出中国馆的时候蓦然回首,望见所有的中国文物都放射出智慧之光,让人热泪盈眶。”

THE END
1.伦敦大英博物馆游玩攻略大英博物馆门票多少钱/价格表大英博物馆最值得看的五件珍宝 M44***8200 ?4.2w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2687)查看全部? 4.8/5分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127必去的好地方13了解很多知识10 M22***521 5分 超棒 馆内收藏了从古埃及的木乃伊到希腊雕像等众多珍贵文物,每一件展品都述说着人类文明的辉煌历程。漫步在展厅中,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citrajaya1455242/12586.html
2.大英博物馆里竟有过万件中国国宝?【大英博物馆里竟有过万件中国国宝?】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馆内现有800多万件藏品,大批藏品因馆内空间限制未能公开展出。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多个艺术类别,远古石器、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310744124/m1b3c11a3c03301d7oi
3.收藏美国各大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地址:纽约第五大道 成立时间:1870年 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042769_974733158.html
4.五年的大英博物馆特展?大英博物馆 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它将以近代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当时中国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从1796年到1912年,在不断的民间起义和对外战争之后,清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覆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也就此终结。然而在这个动荡时代,科技、文化和政治上的变革也孕育出了非凡的创造力。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0321830/
5.大英博物馆(BritishMuseum)?中国篇(下)自1996年以来,白明在中国和海外的著名博物馆和机构举办了30场个展。 他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法国Cernuschi博物馆、法国Salagon博物馆、葡萄牙里斯本艺术、建筑和技术博物馆、美国堪萨斯大学博物馆、中国北京国家美术馆、中国北京国家博物馆等重要博物馆收藏。 https://www.meipian.cn/4zk4xyle
6.大英博物馆的中文出版物,大英博物馆中文官网大英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起初它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18世纪时,参观的人数每年大约为5000人,到了今天,每年的观众人数已增至近600万。https://britishmuseum.org.cn/publications.html
7.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位于英国伦敦市大罗素街,是世界上首家国家级公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今的主体建筑建于1852年,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来自全球各个时代和地区的超过800万件珍贵文物,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埃及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亚洲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489/
8.大英博物馆参观和中文解说大中秋国庆双节将至,秋高气爽百花盛开,我们来到了英国,第一站就是大英博物馆。 上午一过安检,就迫不及待买了博物馆览图册,厚厚的一本,粗略看了一下。 先来到在中国人里名气很大的大英博物馆晚清特展 China's hidden century 大英博物馆的这次晚清百态展览确实很全面,用了两百多件展品系统的讲述了清朝晚期1796https://www.jianshu.com/p/32307a519a5d
9.大英博物馆展览上的秋瑾诗作译文抄袭风波文化周报界面新闻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大英博物馆抄袭始末以及奥威尔奖。 大英博物馆展览抄袭华裔译者译文风波始末 “中国的隐藏世纪”(China’s Hidden Century)特展目前正在大英博物馆展出,据其官网介绍,这场展览试图通过当时的艺术品、衣物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623594.html
10.大英博物馆终于向华裔女子道歉,双方达成和解,不允许透露赔偿金额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此前报道,Yilin Wang在今年6月发现,大英博物馆未经她同意,将她对中国女权运动开创者秋瑾诗歌的翻译用在了一场名为“中国隐藏的世纪”(China’s hidden century)展览中,该展览主要是关于清朝时期发生的内乱和战争。它是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领导的为期4年的国际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于今年5月18日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89460630528684033
11.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全6集汉语中字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诞辰百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了6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 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 大型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不仅聚焦了国家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更是对历史上的三次文物大征集、两大基本陈列从无到有、http://www.onehourlife.net/guomai/
12.元宇宙周刊丨华为首个虚拟数字人“云笙”正式入职;腾讯已申请近百此次NFT发布会恰逢大英博物馆《万物之大绘本北斋》展览开幕,届时将展出103幅未出版的北斋画作。这些作品是在1820年代至1840年代为从未出版的插图百科全书制作的。超过200件北斋NFT艺术作品将可在线购买,包括著名版画的数字图像,如Under the Wave、Off Kanagawa、Clear Day with a Southern Breeze和Ejiri in Suruga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9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