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感受博物馆戏剧的魅力文物馆藏话剧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现在课本中的历史、躺在展柜里的文物、距今久远的文化……这是不是你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看文物、拍文物、听讲解,是不是你的博物馆游览参观“三件套”?近年来,文博戏剧的兴起,让许多游客打破了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给他们的博物馆之旅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博物馆与戏剧的邂逅,仿佛是一种必然。两者有许多“共同点”:“古老”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庞大的群众基础……当博物馆敞开怀抱接纳戏剧的进入,观众有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戏剧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与戏剧的双重优势?一项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应用戏剧研究中心开展的研究提出,博物馆戏剧不是或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制历史——说明牌上已经告诉观众的东西,而是应该以观众为中心,提供更多、更生动的对展览主题的见解,或是提出问题与观众沟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历史中思考当下,引发共鸣。

近年来,邀请观众参与剧情共创,给观众提供深度沉浸式参观体验,是许多博物馆戏剧共同的努力方向。

当下,不少观众慕名走进国家典籍博物馆打卡国风科幻沉浸式戏剧《永乐长思》。该剧目首演于2023年10月,开演至今,观众仍热情不减。《永乐长思》依据《永乐大典》的辗转历史创作,横跨600年间4个时空,6条剧情线、25个角色,生动地为观众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国宝传承故事。剧目所提供的新颖的沉浸式观演方式,全方位缩短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网友“青青爱喵喵”看完演出后感慨道,“它讲述了历代文物保护者为保护文物做出的贡献,场景布置逼真,演员情感投入”,让人很有代入感。

《宣南往士》一改传统博物馆讲解“你讲我听”的模式,把墙上的展览内容通过戏剧体验的方式来呈现,让观众领略宣南士乡的辉煌与变迁,身临其境感受宣南士人的风骨。自媒体博主李多看完《宣南往士》后变成了这部剧的“自来水”,自发为这部剧宣传“打call”。剧目演出过程中的深度沉浸体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在这部剧里,你可以看到北京大爷和清朝士子‘隔空’对话,也可以和文人士子们一起观赏京剧表演,还可以和演员一起激情高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这里,博物馆也是舞台,观众也是演员。”

由安徽阜阳市博物馆与云南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师生联合打造的沉浸式戏剧《星之遗志》,则探索出了博物馆讲解与戏剧结合的另一种可能。剧目采用“话剧+讲解”的方式,以两代汝阴侯的故事为主线,编织他们与浩渺星空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

《星之遗志》的主演杨政坤介绍:“为了把剧本落地成一个可供观看的话剧,并且能将几个展厅同时利用起来,制作一个行进式的话剧,让剧情与展厅深度结合,我们引入了讲解员,形成了大家看到的‘讲解+戏剧’的方式。希望观众能通过这种形式,领略文物的历史、文化的魅力。”伴随着剧情的徐徐推进,观众在一个多小时的游览过程中,既收获了知识,也度过了难忘的休闲时光。

除了沉浸式体验,博物馆与戏剧的“跨界合作”更多地体现在对馆藏文物及历史底蕴的深度挖掘上。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秦汉单元,你很难不被一件“头上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的文物陶俑吸引目光,它叫击鼓说唱俑,也是展厅里的明星文物。2023年5月,国博推出的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便是以击鼓说唱俑为“主角”,让这个来自2000多年前的文物,穿越时光,在国博的剧场中“活”了过来。

2023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的原创肢体戏剧《俑立千年》连演3场,让一尊尊来自不同朝代、不同行业、造型各异、个性明显的陶俑在舞台上“醒”了过来,带领观众突破展柜限制,认识了秦、汉、唐不同时代的陶俑,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妙之旅。据了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博于2020年全面启动实施馆藏文物活化工程,《盛世欢歌》《俑立千年》就是活化工作的部分成果。

《俑立千年》的海报中有一句话:“让文物活起来,诉说历史的激荡,展现生命的花期。”舞台上,演员扮演的“文物”能唱会跳,走出剧场,文物原型在展厅里静待游客探访。

记者手记

博物馆戏剧带来机遇与挑战

会不会为了一场“好戏”,专程赴一座博物馆?很多人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但遗憾的是,受限于演员档期、场地安排等多方面因素,常态化演出的博物馆戏剧并不多。

不过,制约博物馆戏剧发展的因素也有许多。要想制作出一台好戏,仅靠博物馆自身是很难完成的。记者发现,现在观众看到的许多剧目,是博物馆与其他剧团、高校等联合开发的。通常,博物馆不仅要挑选实力过硬的合作机构,结合自身馆藏资源联合开发出扣人心弦的剧本,还要开辟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博物馆专业性的演出场地。有博物馆从业者感慨,“做出一场戏剧,比做一场展览都难”。

继引进国外重磅展览、开发文物表情包、制作文创产品之后,博物馆戏剧正在成为众多博物馆争抢的“新赛道”。期待能有重量级的博物馆继续推出扛鼎之作,也希望一些小众的、主题的博物馆可以“弯道超车”,涌现出更多值得回味的佳作。博物馆戏剧,可以让文物走出展柜,让历史走出书籍,让博物馆离观众近一点,再近一点。(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宋雨秋;编辑:宋雨秋)

THE END
1.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15篇20241216.doc厦门桥梁博物馆,这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博物馆,让我们收获颇多,感受到我国建桥的高科技水平。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3这天是20__年6月9日,星期四。我们年级利用下午上课时刻,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下方我来总结一下本次活动的感受!首先,在入馆之前,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唯恐我们把这炸了似的,经过重重检查,我们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271198.html
2.在博物馆感受文化脉动作为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文化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开馆10年来,侨博广泛深入开展华侨文物征集与保护工作,重视挖掘阐释华侨文物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精心策划展览和交流活动。 沧海桑田,时光荏苒,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一言一行、饮食风俗、处事方式让所在地的朋友真切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件https://www.dswxyjy.org.cn/n1/2024/0524/c244516-40242852.html
3.绘画教程走进“希腊国宝”大部分已被保存在卫城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内 人们通过这些精美的雕刻作品的残骸 仍然能感受到当年帕特农神庙的辉煌宏伟 以及古希腊人高超的技艺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为了歌颂胜利 极尽智慧建造神庙 而在经历多年战火后依然巍然屹立的柱廊 更让我们看到古人在建筑上的巧思与极致的追求 https://www.meipian.cn/38o3ydbc
4.《鞋》教学设计(通用16篇)设计意图:设置鞋文化博物馆的情境进行教学,将繁杂枯燥的鞋知识归类整理,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参观各个展厅的同时自觉地获得知识。 2、研究鞋(小组合作探究) A、师:从小到大,春夏秋冬,我们都要穿很多不同的鞋,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鞋子,其实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鞋子。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67056.html
5.游长沙博物馆心得(精选10篇)篇1:游长沙博物馆心得 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导游先带着我们去看茶艺表演。我们各自找了位置坐下,开始观赏。只见一位阿姨拿出玻璃杯,向杯中投入二到三克茶叶,然后向里面倒入适量的`水,刚好没过茶叶,水温要在80度左右。阿姨轻轻晃动茶杯,让杯中的茶叶充分吸收水分而舒展开来,导游说:“这是浸润泡”。稍后,阿姨提起https://www.hrrsj.com/wendang/xindetihui/853572.html
6.快来!让我们一起开启奇妙的龙江高校博物馆之旅走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哈工大航天馆,全方位体验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航天主题展览;去看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军工纪念馆,沉浸式感受新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中的红色记忆和精神家园;走进黑龙江大学博物馆,亲身解密鄂伦春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独特风韵;走进哈尔滨师范大学http://h5.hljnews.cn/h5/detail/normal/5641350067684352
7.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10年间,我们不仅在国博的展览中为公众服务,还走出博物馆,到打工子弟学校中为孩子们提供讲解服务,把我们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传递给青少年,也努力让他们感受文博的魅力,正像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宣传口号呼吁的:“文物保护人人有责,文明薪火代代相传。”我记得在面向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举办的“小小志愿者”活动中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8.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博物馆就像一部丰富的历史文化书,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是光荣,伟大,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和品质。在整个博物馆,到处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佳绩,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每一件文物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在所有的展品中我感受最深的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9.降自然科幻“惠民科普直通车”——“上海科技节”专线通过此次活动,让青少年们走进国内顶尖学府、感受浓浓书香气息。同时,也通过科普基地的参观体验,领略智慧能源互联科技的非凡魅力。 18.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上海赛区——北斗科普体验活动 ● 形式:北斗应用博物馆参观+赛事宣讲+小卫星DIY ● 费用:免费(北斗人家科普基地公益支持) ● 时长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14901
10.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3篇)参观完展览厅后,我们小记者最兴奋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抢答环节。抢答时,同学们积极举手。随后我们观看了古筝表演,谭老师还现场教我们画陶器。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到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037786.html
11.观博物馆有感15篇我还了解到非洲的舞蹈,它是那么的.有节奏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非洲的气息。我还去做了一次“奇幻之旅”,看到了神秘的中东那值得我们去探险沙漠、宫殿……我还来到了拉丁,看到了那一个个漂亮的舞会面具,以及她们的舞蹈——桑巴。 观博物馆有感5 俗话说,文化是知识的来源,有了文化,才有知识,所以我们今天来到了https://www.qunzou.com/guanhougan/119864.html
12.参观省博物馆感想(精选8篇)在本学期,我参与了两次毛概的实践活动,第一个是参观省博物馆并且感受滇文化,第二个是参观第六污水处理厂,这两次活动与我们的教材所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感受到了滇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而参观污水处理厂让我学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两次实践活动中我也有了很大的感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gk4ngkv.html
13.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13篇)读懂历史,才能读懂今天。临汾博物馆内的珍贵文物,让我感受到临汾历史的悠久,我可以骄傲地对所有人说:中国的发源地在我们这里!临汾有了博物馆,博物馆就是我们的第二课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会常常参观学习,了解家乡文化,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https://m.yuwenmi.com/fanwen/xinde/3451550.html
14.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0篇)我们又走进了休闲吧,我们刚进大门,就看见里面有一个湖泊,湖泊里游着五彩斑斓的鱼儿,湖中的假山石和喷泉,也成了一大亮点, 喷泉下雨般丁冬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参观完博物馆后,想着参观过的种种情景,不仅发出感叹:博物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还让我们有了很多乐趣。 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2407805.html
15.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例6篇就这样,第二天到来了,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吴国的瓷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青铜伯簋了,他做工细腻,器腹有一个对称的鸟纹,还有就是博物馆里的珍品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筒,酒令等,里面的内容特别有趣。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少年法庭,在那里,我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https://www.baywatch.cn/haowen/57006.html
16.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0篇)让我们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发达。 这真是一个既有现代科技又有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啊!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12 元旦期间,我和妈妈参观了洛阳博物馆新馆。 博物馆从外面看象一个巨大的烽火台,进去后里面宽敞明亮。 博物馆共有四个展区。看了《秦汉罗马文明展》,使我更多的了解了外国的珍贵文物;看了中国《古都文明展https://m.wenshubang.com/xindetihui/1371999.html
17.参观博物馆有感(精选15篇)汽车零件多得数不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尖。平时我们看一辆汽车的外观,会觉得很简单,不就是安个外壳,装几个轮子,安几扇窗,装几个灯吗?谁知道它的内部结构竟然这么复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四处参观,应接不暇,不知不觉就到了集合时间,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汽车博物馆。https://www.unjs.com/ghg/6362567.html
18.文化博物馆观后感300字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文化博物馆是汇聚了人类文明的瑰宝,展示了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当你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您将穿越时空,领略历史的长河,感受艺术的魅力。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到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还能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以下是有关文化博物馆观后感300字的相关内容。 文化博https://www.puchedu.cn/ziyuan/94231.html
19.参观博物馆后感想(通用7篇)参观完展览厅后,我们小记者最兴奋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抢答环节。抢答时,同学们积极举手。随后我们观看了古筝表演,谭老师还现场教我们画陶器。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到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https://www.liuxue86.com/a/500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