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研学博物馆系列合集(上)一眼千年的文化宝库,穿越时空的对话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4.27湖南

博物馆,是历史的宝库,文化的遗留。

但除了陈列的珍宝,

那些看似平凡的文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博物馆中,文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解释展品,更是点燃观众内心的火花,唤醒对历史、

文化和人类的思考。

博物以明志听历以长见识

看展以阔眼界学习永远在路上

沉浸式教育,让孩子爱上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它的基本陈列馆以时代为序,展示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多件珍贵文物,包括体现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的精神的建筑构件和大型瓦当、反映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这些文物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还让我们体味到中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独特魅力。除了基本陈列馆,博物馆还设有专题馆,包括唐代壁画珍品馆、大唐遗宝展、马文化展、文保修复展等。

为什么说要来一趟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六国战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并自称为“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赢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以其数量庞大的士兵陶俑和每一个陶俑都独一无二、栩栩如生的特点而著称。它们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璀璨明珠,更是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无可争议的伟大发现之一,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一窥千年前的皇家辉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要包括一、二、三号俑坑。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陈列厅内有一、二号铜车马。

让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

陕历博秦汉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缘起、发展、贡献为主题的博物馆,旨在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为基础,以考古资料为实证,重点展示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奠基作用。陕西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学科的逻辑,博物馆的语言,展示了中国考古百年历程,技术理论及重大成果,是全国首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内收藏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各个历史时期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标本等20万余件,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陕西乃至中华文明的漫长历程,其中不乏极具特色的文物,如汉唐风韵的陶俑,它们仿佛正在诉说着那遥远时代的风云变幻。

西安博物院,13万件馆藏文,14400多件国家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著名的小雁塔也在这里,存放了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至今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西安市内破坏性地震就经历了11次,地震使塔身三次开裂,后又三次合拢的现象,从远处看巍峨耸立,塔基座呈方形,通高约43米。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秦有秦的雄风,汉有汉的壮阔,临潼有兵马俑,汉阳陵也有“兵马俑”,与真人等大的始皇陵兵马俑不同,汉阳陵从葬的陶俑,比较“迷你”,大小为真人的三分之一高,上万件陶俑,身着彩绘,面带微笑,一派安瑞祥和。

这里还出土保存了大量精美文物,

包括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

有堆放粮食的仓库,

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

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等,

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厅展品可分为石器类、骨器类和陶器类。主要展出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包括石斧、石铲、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鱼叉、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此外还有陶哨、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二十二种刻划符号也展示在陈列室中。

这是中国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遗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物,更有一件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神秘物品,那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博物馆让我们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让我们看到了远古时代的生活面貌和文化气息。

大唐西市博物馆,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

博物馆一层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址和部分出土文物;二层常设陈列《大唐西市——丝路起点》是对该遗址的补充说明与引申主要是叙史部分;三层专题展览《丝绸之路“百工”体验》展,主要是几种古代丝路上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是宣传西市遗址的重要手段;四层《馆藏精品展》是藏友鉴定、交流、观赏的场所。

西市在唐长安城中是重要的贸易市场,见证了盛唐繁华景象,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节点之一。丝绸之路宛若一条充满财富的通天商路,今无数商胡为之魂驰梦想,而西市,正是他们的淘金及圆梦之地。这些外商在带来西方文明良种的同时,也携去了东方文明的菁华,异地之花,交相盛开在异地。域外传来的奇装异服、奇食异味、奇乐异舞、奇珍异物,令喜好新鲜事物的唐人为之倾心,而大唐的万种风情,也征服了异域来宾,西市舟车辐揍,商旅接踵,笙歌曼舞,盛极一时。

长安城内所有里坊全部沿着中轴线对称布置、均匀分布,共计108坊,形制布局宛如井字般分布,安仁坊位于朱雀门街之东从北第三坊,本名安民坊,永徽元年为了避太宗的讳,将坊名“安民”改为“安仁”。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坐落在小雁塔南侧,面积约6100平方米,建筑物地上两层。

整个遗址区以考古发掘的唐代安仁坊宅邸遗址为展示核心,从唐代建筑和美学出发,提取唐朝文化语言,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和展示,是唐文化风貌的又一个展示区,宏大的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微缩模型,通过结合声光电技术,直观展现着唐长安城南部的坊间日常。

展馆多维度展示了包括书法、文学、妆容、服饰、茶席、酒宴、花灯、乐器等,将唐长安城的市井生活内容完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妥妥的一座“唐人生活体验馆”。

THE END
1.研学心得体会(通用45篇)一出门,就与刺骨的寒风撞了个满怀。但这也阻挡不了我们内心对研学旅行的期盼。期待着旅游大巴快点到来! 随着朝阳的升起,大巴车也跟着到来。导游和老师组织大家有秩序的上了车,开启了这一天的旅程——参观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和历史悠久的“秦兵马俑博物馆”。 伴着一路的欢声笑语,历经了长达两个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4317239.html
2.研学心得体会(精选30篇)深秋的清晨,有那么一点儿冻人。一出门,就与刺骨的寒风撞了个满怀。但这也阻挡不了我们内心对研学旅行的期盼。期待着旅游大巴快点到来! 随着朝阳的升起,大巴车也跟着到来。导游和老师组织大家有秩序的上了车,开启了这一天的旅程——参观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和历史悠久的“秦兵马俑博物馆”。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3960687.html
3.研学心得体会(精选37篇)在局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下,7月23日,我们五峰研学旅行学习团队一行5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2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https://www.fwsir.com/Soft/html/Soft_20230314093838_2532145.html
4.研学之旅收获满满!“我是长江的孩子”研学活动顺利收官6月1日上午,“我是长江的孩子 英雄武汉文化研学”第三场活动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启,让长江沿线的孩子感受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英雄武汉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明。 活动现场,来自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小花伞”志愿者代表、武汉革命博物馆的“红巷苗苗”志愿者代表和中华路小学的学生代表们与来自其https://www.wuhan.gov.cn/zjwh/whrw/202306/t20230603_2210718.shtml
5.研学活动的收获感悟精选8篇我将分享我的研学体验及感想一个典型的研学活动是去看一个有意义的地方我的小组去看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里有大量的展品,讲述着古代我们周围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等学生们可以很自由地参观博物馆中的展品,并和导游讨论有关的知识在这个研学过程中,我非常感受到了一丝研究的滋味在博物馆里走走停停,听取https://www.yxfsz.com/view/1713487206935531522
6.最新研学活动总结系列网络文章四、研学旅行感想与收获 1、既能寓教于乐,也能激励学生。研学旅行,让学生觉得很兴奋,出发前,每一https://bbs.openke.cn/thread-968796-1-1.html
7.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学术硕士赴兰州——敦煌访学考察报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使得东西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与交融,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历史文化财产与瑰宝,而这些瑰宝又谱写着令国人感到骄傲的丝绸文明、华夏文明。此次甘肃博物馆之行,不仅增强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增长了见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加深了对“丝路文化”的了解与理解。 https://wcy.bjwlxy.cn/info/1027/3867.htm
8.酒店管理系师生到珠江英博国际破博物馆开展课程实践活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博物馆研学的了解,6月7日,我校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修读了《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同学在我院郑诗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郑诗琳老师指导,旅行社二班同学负责为旅行社一班同学策划此次研学旅游活动,旅行社一班作为游客参与https://dlyly.gdufe.edu.cn/2022/0610/c8143a161447/page.htm
9.理科研究性学习课题理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资讯–加倍考研网通过学校的导师制,任课老师与学生形成以点带面的“师导生研”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把高一选修课程‘进馆有益’和‘生活中的历史’围绕博物馆展开教学,从文物、博物馆、城市三个维度展开,让学生们从小到大认识文博世界。”闵行中学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likeyanjiuxingxuexiketi.html
10.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细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本质是实践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作为负载历史的公共场所,应该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流连忘返的地方。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就不能不重视研学课程的设计和细节,无论是整个流程的安排还是具体的细节,保证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收获满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6/19/59636688_11017467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