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按照惯例,我们应该先对三星堆博物馆做一番介绍。不过,这次可以免了。自从去年以来,随着频频“上新”,三星堆已经成为输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全球闻名,人尽皆知。

这次我去的时候,三星堆博物馆隔壁正在新建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浑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好在新馆还没建好,我得以看到新馆建成后可能看不到的一些景象。

比如,在三星堆博物馆我看到了一对正在结婚的新人,婚宴摆了多桌,各方宾客到场祝贺。要知道,在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等地,商业婚纱摄影也已严格禁止,何况规模更大的婚礼、婚宴。

比如,三星堆博物馆开放一个文物保护、修复的区域,分设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器文物修复室、象牙修复室,游客可以透过玻璃,看到文物的修复过程、了解文物修复的技术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还大力推进数字化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文物更好地传承、保护、开发。本月,四川省文物局与腾讯达成合作,以三星堆遗址为中心,腾讯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助力考古科研工作者开展三星堆遗址数字考古与多维度的数字研究。

1、要发挥大型科技公司的价值

文物进行数字化赋能,进而助力保存、修复,要比我们想得更难,最难的一点就是文物是非标准化的。中国古代的文物浩如烟海,涉及的类型太多了,古玩、瓷器、文献、图画、建筑等等,它们都不是标准化的物体,怎么进行数据化而且我们的文物,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霜风雨、地下埋藏洗礼,以及各种化学物质氧化等,更加变得不标准化,难上加难。

而且可能大家不知道,很多精美绝伦的文物刚刚出土时是一堆碎片,文物的碎片拼接、复原也是大难题,而且很繁琐。如果能应用顶级科技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手段和AI技术(3D建模、图像识别等),将会提升文物修复效率。

上文提到,四川省文物局与腾讯达成合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具体双方要干什么我们可以畅想一番,假如掘开一个坑,有几千个碎片,头都大了。我们可以把这些碎片拿出来平铺开,拍摄360度高清图片,让计算机识别这些图片特征,根据碎片特征给出拼接建议,工作人员按图索骥,就像搭建乐高积木一样,高效开展工作。

在腾讯助力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同时,阿里巴巴也在加速行动,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我之前在《阿里巴巴&阿里云,做了一件最最最最功德无量的事情》一文中,提到阿里巴巴&阿里云&达摩院、四川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达成合作,计划用AI识别中国古籍的方式,将存放于海外的中国古籍,以数字化的形式接回故土,放置于阿里云平台,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在今天,任何人有一台能上网的设备,就可以免费阅读到这20万册经典典籍,这其中有很多是我认为已经失传的超级经典。

我们期待,阿里和腾讯这样的企业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其他领军科技企业也参与进来,共同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做出一些新的贡献。

2、从全民共享到全民共建

俗话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我们总说,要让文化遗产全民所享,强调了人民的权利。与此同时,我们却忽视了人民义务,也就是让人民大众参与到文化保护、修复的过程中来。

文物数字化保护、修复是专业技术,普罗大众怎么参与很简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众所周知,文物进行数字化保存,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化工程,需要花一大笔钱。而现在文物保护的一大难题,就是资金缺乏(或许有人会说,还有个原因是人才缺乏。其实人才缺乏,也是资金缺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充足的资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古迹、遗址、古籍不能总得上头拨款,也可以发动群众的力量,云冈石窟已经开展类似的实践。借助腾讯的公益平台,云冈石窟16窟项目筹得400万元群众捐款,缓解了资金之急,进而投入资源进行文物保护。

仓头伯王庙也有过“有力出力”的实践工作。2019年,来自五湖四海的群众赶赴山西襄汾,不问东西,不分彼此,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人人奋勇当前,一砖一瓦参与仓头伯王庙的抢修工作。

人民群众参与文化保护,一般不图利,但可以给他们相应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以前,古建修复完成后,会以碑石记录参与者姓名,往往也会标注捐赠金额。现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可以通过发放数字化证书和奖章的方式,褒扬参与出钱、出力的群众,进而影响更多人参与进来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

3、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

2016年春天,我曾到运城、临汾一带走访,目睹了正在修复中的五龙庙。

五龙庙,也叫广仁王庙,是当世现存唯一的唐代道教庙宇,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可悲的是,这座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被别供保护起来的唐代古建筑,门外成了苍蝇乱飞的垃圾堆,污水横流,而庙宇本身也因为各种原因濒临坍塌。后来,幸有万科的王石先生,奔赴山西出资驰援,才有了五龙庙的修复。

我去的时候,有幸偶遇主持五龙庙修复的设计师王辉。王辉介绍了很多专业的修复知识,我不懂但大受震撼。我只记得,王辉说五龙庙不仅仅要修复,还要把保护和开放利用结合起来,在修复五龙庙主体的同时,将五龙庙周边改造成一个容纳村民公共活动的露天博物馆,这个露天博物馆村民都可以来参观,休闲的同时获取文物知识(不是原话,大意如此)。

后来,五龙庙真的全民所享,围绕五龙庙的这个露天博物馆成了村子里男女老少活动休闲场所。

关于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还有一个案例就是我们熟悉的故宫文创。故宫文创闻名天下,每年创造几十亿的产值。2021年,我赶赴故宫文创口红的合作伙伴——山东华熙生物走访,了解到故宫口红的主要成分就是蜂巢玻尿酸,柔软润泽,涂抹顺滑,能有效减淡唇纹,还能当润唇膏使用。我当时撰文赞扬称,故宫口红打造了一个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案例。

还有很多企业利用VR技术,让博物馆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工厂、走进社区,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这也是一种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的典型案例。比如在去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我赶赴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博物馆进行参观走访。在这个几十平米的空间内,配备了各类高科技产品,连接了无数的博物馆和艺术家,让学生品味到3D全息投影呈现的维纳斯断臂之美,体验VR科技带来的古今穿越震撼,直观地感受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变迁......

THE END
1.三星堆博物馆停止入馆时间: 17:00 修复馆: 09:00-17:00 门票预约 三星堆博物馆每年除夕闭馆一天,其余时间原则上不闭馆(临时公告闭馆除外),黄金周、小长假和寒暑假(1、2、7、8月)实行延时服务,开放时间08:30~20:00,停止入馆时间18:00。 1 22 33 44 55 https://www.sxd.cn/
2.三星堆博物馆:科技赋能考古让文化遗产更“鲜活”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管理和展示阐释也更具创新性和多样性。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将数字技术与文物修复深度融合,通过AI技术、三维扫描和3D模型等前沿科技的应用,让一件件文物焕发出新时代风采,让三星堆文化瑰宝闪耀世界。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里,除了“上新”的文物外,另一些展陈也备受关注https://scdytv.com/details/179479
3.数字化修复赋予文物“新生命”文化评论文化纵横数字化修复赋予文物“新生命” 讲述人:三星堆博物馆学术部部长 吴维羲 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六坑”出土大量新奇的文物,让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吸引各地观众慕名而来。为了让游客能够更直观、生动、便利地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决定以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博物馆为目标,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http://scdfz.sc.gov.cn/whzh/whpl/content_143866
4.标题: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现场调查报告通过本次现场调查,我们认为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在展览设计、视觉传达和互动体验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然而,仍有一些改进空间,如展示路径的导引、互动设备的维护以及数字化展示的创新等。建议博物馆继续关注视传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应用新技术和创新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参观体验。https://www.meipian.cn/4ztc7xz4
5.三星堆博物馆再上新,腾讯探元计划聚力维度助力三星堆文化数字化游客在三星堆数字堆堆体验馆现场体验“堆堆舞” 探元计划项目组围绕蜀堆堆的外观设计以及画面呈现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ip设计阶段以三星堆的镇馆之宝--青铜大立人为主要原型,经过3-4次的修改,考虑到三星堆博物馆的用户群体,最终确定以年轻化的形象方式呈现。活泼可爱的外形再加上高精度、低时延的画面呈现,从视觉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0507/8255840.shtml
6.虚拟展厅带你走进三星堆博物馆行业新闻橙牛数字总结:三星堆博物馆虚拟展厅的应用,为博物馆展览带来了多元化的体验方式。虚拟展厅的建设和推广,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认可,将推动数字文化转型,提升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效果。在未来,虚拟展厅有望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为更多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感,促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27286.html
7.案例分享腾讯数字孪生助力三星堆打造智慧博物馆,国庆一起“堆中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三星堆博物馆联合腾讯打造的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和“三星堆游客服务”小程序正式上线,游客可以实现一个小程序智慧畅游三星堆,馆方可以通过一块大屏实现馆园智慧管理和运营,进一步提升了游客游览体验和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助力馆方更好地应对国庆预期激增的游客量。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334062
8.“发现三星堆”中外青年云对话——三星堆博物馆品牌国际传播案例“发现三星堆”中外青年云对话系列活动由三星堆博物馆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举办,得到牛津孔子学院、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的支持。2022年5月30日到12月1日期间,共发起4场以“发现三星堆”为主题的云对话(课程)直播活动。活动充分使用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技术优势,借三星https://i.ifeng.com/c/8R5gSFyjNGV
9.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现有保存完整的东http://uaa.destguides.ctrip.com/sight/guanghan1349/48854.html
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星堆博物馆:发挥文博资源优势,铸牢中近年来,四川省广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资源优势,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工作人员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布展。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87879
11.文博探探探③XR—让你在深圳逛三星堆博物馆一走进四川展区,就被展区门头、顶部空间、中央等重点区域所吸引,这里构造了特色的主题场景,集中展示了2023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天府融媒联合体、古蜀道、三星堆等我省文化数字化建设重要成果。 在四川展区正中央,最亮眼的就是“XR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空间”,这是川台下属广信天下公司2023年自主研发的XR技术应用产https://www.sctv.com/news/detail?id=1793557849747337218
12.文化观察博物馆该不该搞营销?此外,借助该公司IP授权全链条服务体系,较以往更为快速实现文化IP的商业授权。可以看出,三星堆博物馆正在加强数字化管理的水平,率先布局数字化营销。“在我国,人们逐渐认识到,博物馆市场营销并非普通的商业活动,而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认为。https://www.media.sdu.edu.cn/info/1002/30098.htm
13.文博日报每天3分钟,了解文博圈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26日在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启幕。 据介绍,本次展览萃集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的精品重器208套270件,其文物品类包括短剑、流星锤、鹤嘴斧等兵器;铜刀、铜鍑、铜锥等生产生活用具;当卢、马面饰、节约、车辕饰等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Q5Mzg2ODeD33VksXa4cw.html
14.20232024北京三星堆展览(展期时间+门票价格+展览介绍+地址)首创:全球首个三星堆12K沉浸式数字展,沉浸式体验全球首个VR三星堆遗址考古舱 权威: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多位资深专家论证,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坚实践行,多件三星堆博物馆馆藏文物复制品亮相 震撼:12K微距看国宝---三星堆明星文物首次集中超高清亮相,感受超高巨幕的视觉震撼https://www.dahepiao.com/news1/yanchu/20231018425014.html
15.现代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以更生动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央视网消息:科技进步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地博物馆也在不断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观众通过视、听、触等多重体验,以更生动、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度融入展览之中,既能够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又能够感受得更真切更过瘾。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青铜鸟足神像等1500余件套的https://m.gmw.cn/2023-12/10/content_1303595897.htm